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公民社会实践 被引量:11
1
作者 王春光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1-68,共8页
伴随城市化而来的多样化变迁,对过去国家垄断需求满足的体制和结构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由此为公民社会的滋生、发育和成长提供了一定的空间。仔细探究过去三十多年中国城市化进程,不难发现,不仅卷入城市化的人群庞大,而且方式多样,从而也... 伴随城市化而来的多样化变迁,对过去国家垄断需求满足的体制和结构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由此为公民社会的滋生、发育和成长提供了一定的空间。仔细探究过去三十多年中国城市化进程,不难发现,不仅卷入城市化的人群庞大,而且方式多样,从而也出现各种各样的公民社会实践,最显著的表现就是一些原先没有的民间社会组织涌现,以满足多样化城市化人群的多样性需求,比如由农村流动人口自己组织的维权组织、商会、同乡会,还有一些城市居民组建了一些民间组织,去帮助作为弱势人群的农民工如何适应城市社会,提升他们的发展能力。日益增多的民间组织首先是弥补政府职能转变滞后带来的服务失缺,因此更多的是与政府合作;其次在一定程度上也是获得与政府、企业老板和城市居民有一定对话能力,以更好促进利益均衡和社会公正。正是在这样的带有一定张力的合作中,展现出城市化中的公民社会实践活动。但是由于现行体制的局限以及中国公民社会实践时间短等原因,中国公民社会的成长还比较缓慢,还没有成型。不管如何,公民社会实践应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应有之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 公民社会 城市化主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笔谈:新一轮改革与社会建设 被引量:18
2
作者 李培林 《社会》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6,共6页
200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总结过去三十年我国社会变迁的经验和教训,展望我国未来社会建设的蓝图和方向,是身处当今这个时代中的中国社会学义不容辞的学术使命和社会责任。有鉴于此,《社会》杂志会同上海大学"中国社会转型与... 200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总结过去三十年我国社会变迁的经验和教训,展望我国未来社会建设的蓝图和方向,是身处当今这个时代中的中国社会学义不容辞的学术使命和社会责任。有鉴于此,《社会》杂志会同上海大学"中国社会转型与社会组织研究中心"、"上海高校社会学E-研究院",约请一批中年学者,组织了这一期"新一轮改革与社会建设"笔谈。笔谈的作者们在社会学学科视野下,分别从各自所擅长的中国社会变迁的总体特征、利益关系、转型社会学、社会分层、单位制、产权保护、意识形态、社会政策、民生改善、社会网络资本等角度出发,对近三十年来中国社会变迁的成果进行了系统总结,并就我国未来社会建设的方向和对策开展了深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经验 社会建设 改革开放 社会发展阶段 现代性 中国社会学 中国社会转型 前工业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和谐发展探讨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培林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8-20,共3页
关键词 中国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社会建设 社会体制 经济 中等收入者 人口问题 人际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迁中的中国单位制度--回顾中的思考 被引量:117
4
作者 李汉林 《社会》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1-40,共10页
关键词 中国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变迁 单位制度 改革开放 政治结构 单位组织 结构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