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特色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基本理念——基于科学发展观的视角
1
作者 梅哲 《社会保障研究》 2008年第1期10-15,共6页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中国共产党准确把握世界政治经济发展形势,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经验所形成的战略指导方针,是解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诸多矛盾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也是现阶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保障制度必...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中国共产党准确把握世界政治经济发展形势,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经验所形成的战略指导方针,是解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诸多矛盾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也是现阶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保障制度必须牢固树立的科学理念。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在理论上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保障制度的认识,为实现社会保障制度设计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更好地结合,为社会保障政策制订深入贯穿"人民性",为科学地评估制度效能,妥善处理各种利益关系,实现社会保障事业在战略机遇期快速、科学、全面地发展,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保障 科学发展 基本理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公平:概念再辨析 被引量:7
2
作者 陈辉 熊春文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60-165,共6页
在中央提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建设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的背景下,准确理解社会公平的内涵与外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学术界常见的概念混淆现象出发,辨析了公平的标准词义,然后深入公平的思想史... 在中央提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建设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的背景下,准确理解社会公平的内涵与外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学术界常见的概念混淆现象出发,辨析了公平的标准词义,然后深入公平的思想史,梳理了公平与几个关键概念的本质区别,最后获得了对"社会公平"概念内涵与外延的准确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公平 社会正义 社会公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弱关系的力量——社会关系网络理论视域中的志愿服务行动 被引量:22
3
作者 刘威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35-40,共6页
循着格兰诺维特"弱关系假设"的内在理路,将志愿服务行动视为弱关系群体间人际互动的路径选择。就关系运作而言,志愿服务往往在熟人关系网络之外的陌生人间展开,它所伴生的人际互动一般经历着从"无关系"到"有关... 循着格兰诺维特"弱关系假设"的内在理路,将志愿服务行动视为弱关系群体间人际互动的路径选择。就关系运作而言,志愿服务往往在熟人关系网络之外的陌生人间展开,它所伴生的人际互动一般经历着从"无关系"到"有关系"、从"弱关系"再到逐步强化的过程。由于"弱关系"能更好地发挥不同群体成员的异质性优势,因而志愿行动所促成的弱关系群体间的人际互动在信息传递和资源交换方面比强关系群体间的人际互动更重要,能更有针对性地发挥助人的作用。但是,"弱关系的弱势"亦使关系的维系明显缺乏共同性和规范性,这阻碍了志愿服务行动的展开和持续。破解这一难题仅仅依靠加强道德建设是不够的,还需要进行制度创新,在此基础上从"弱关系的弱势"这一论题出发致力于使志愿行动相关主体的互动关系由"弱"变"强"、由"冷"变"热"甚至变"熟"的强化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志愿服务行动 “弱关系假设” 社会转型 社会治理 社会团结 制度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险意识启蒙与反思性现代化——贝克和吉登斯对风险社会出路的探寻及其启示 被引量:26
4
作者 刘岩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43-148,共6页
综合贝克和吉登斯对风险社会出路的探寻,可以发现,风险社会理论主张全面提升人类整体的风险意识,它并不否定人类实践,但强调要重视人类实践的负面后果;它并不否定社会发展,但强调要重视社会发展的副产品;它并不否定发展科学技术,但强调... 综合贝克和吉登斯对风险社会出路的探寻,可以发现,风险社会理论主张全面提升人类整体的风险意识,它并不否定人类实践,但强调要重视人类实践的负面后果;它并不否定社会发展,但强调要重视社会发展的副产品;它并不否定发展科学技术,但强调要重视科学技术的副作用。归根到底,风险社会理论就是强调要重视社会发展的风险。从这种观点出发,风险社会理论,既不是消极的悲观主义,也不是盲目的乐观主义,而是强调把风险意识作为一种具体的反省批判意识,以此确定人类合理的自我意识及风险意识,把自我意识转向人类如何能使自己进步的过程,把风险意识转向人类如何能有效防范风险的技术手段、制度安排及机制实施等方面上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社会 风险意识启蒙 贝克 吉登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质量取向:社会治理研究的新议题 被引量:9
5
作者 丛玉飞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12-117,238-239,共6页
新中国成立至今,治国理念呈现出从社会管理向社会治理转变的发展轨迹,内在蕴涵两种价值理念的转向:一是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从失重向平衡转换;二是社会管理导向从重视生活质量向关注社会质量转换。引自欧洲的社会质量概念逐步嵌入... 新中国成立至今,治国理念呈现出从社会管理向社会治理转变的发展轨迹,内在蕴涵两种价值理念的转向:一是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从失重向平衡转换;二是社会管理导向从重视生活质量向关注社会质量转换。引自欧洲的社会质量概念逐步嵌入于这两种转向过程,同时,其也为诠释社会治理问题提供了崭新视角。新时期社会治理研究不应忽视社会质量取向,应在个体实现与社会发展互动统一的视域下,建构以增进社会团结和社会信任为价值基础,以社会经济保障、社会凝聚、社会包容和社会赋权为核心内容的新型社会治理模式,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推进我国社会管理体制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质量 社会治理 价值取向 模式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福利服务新取向 2008年两岸社会福利学术研讨会综述 被引量:2
6
作者 刘岩 《社会》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215-222,共8页
关键词 社会福利事业 学术研讨会 海峡两岸 研讨会综述 福利服务 香港城市大学 吉林大学 社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和谐社会视野下养老金收入保障机制构想
7
作者 梅哲 《社会科学家》 CSSCI 2008年第3期46-48,共3页
文章站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视角,坚持以"底线公平"理念为基础,提出建立最低养老金标准的初步构想,旨在养老保险制度范围内,建立起一种能够规避退休老人养老金水平下降风险,保障退休老人基本生活水平,缩小养老金待遇差距... 文章站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视角,坚持以"底线公平"理念为基础,提出建立最低养老金标准的初步构想,旨在养老保险制度范围内,建立起一种能够规避退休老人养老金水平下降风险,保障退休老人基本生活水平,缩小养老金待遇差距,减少贫困,促进社会公平,逐步实现共建共享,促进社会安定与和谐的养老金收入保障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线公平 社会公平 最低养老金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社会管理与公众安全需要的关联度 被引量:1
8
作者 陈劲 王鑫强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2013年第11期12-19,共8页
以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为基础,从创新社会管理的角度出发,系统分析当前公众安全需要的特征等后认为,积极满足公众安全需要应把公众安全需要纳入社会管理风险预警系统,加快保障性政策措施的完善和落实,强化监管提升社会安全感,加强法治... 以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为基础,从创新社会管理的角度出发,系统分析当前公众安全需要的特征等后认为,积极满足公众安全需要应把公众安全需要纳入社会管理风险预警系统,加快保障性政策措施的完善和落实,强化监管提升社会安全感,加强法治维护公平正义,构建系统性的需要满足层级,加强公众心理健康教育,用中国梦树立公众的信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学理论 社会管理创新 公共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冲突与和解——中国慈善事业转型的历史文化逻辑 被引量:19
9
作者 刘威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84-91,共8页
目前,中国社会的慈善救助系统呈现出多元模式分立共存的状况。在体制转型的中心和边缘地带,既遍布着差序化的传统自助互助模式,也实践着行政化的政府福利救助模式,还存在着制度化的专业慈善组织模式。这种混杂糅合的慈善生态,滋养出秩... 目前,中国社会的慈善救助系统呈现出多元模式分立共存的状况。在体制转型的中心和边缘地带,既遍布着差序化的传统自助互助模式,也实践着行政化的政府福利救助模式,还存在着制度化的专业慈善组织模式。这种混杂糅合的慈善生态,滋养出秩序缤纷的慈善文化。差序慈善文化、官办慈善文化、专业慈善文化多元杂陈、良莠俱生,共同构成了一个复杂的慈善文化系统。在慈善事业转型过程中,不同慈善文化的碰撞和磨合,不同文化主体的博弈和互动,多元文化认同的冲突和对抗,将成为一种持久的态势。在慈善文化的自然生长逻辑上促进文化和解、建立社会共识,必须推进慈善文化由精英文化向大众文化、由泛道德化向制度化、从运动化向常态化、从行政化向社会化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序慈善 官办慈善 专业慈善 慈善转型 文化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传统节日体育的功能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20
10
作者 杨建设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94-197,共4页
传统节日是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活动是传统节日文化活动的一项主要内容。中国民族传统节日体育,既包括中华民族共同的传统节日体育活动,也包含具有特色的少数民族传统节日体育活动。它具有诸多功能,如传承民族传统文化... 传统节日是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活动是传统节日文化活动的一项主要内容。中国民族传统节日体育,既包括中华民族共同的传统节日体育活动,也包含具有特色的少数民族传统节日体育活动。它具有诸多功能,如传承民族传统文化,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的传统;提高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开发民俗旅游资源,促进区域经济;丰富社区文化生活,促进新农村文化建设。其发展趋势与社会发展同步,并与旅游产业、与竞技体育比赛、与文化遗产保护等方面相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传统节日体育 功能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权的不完全转移:中国近代以来地权逻辑的延续与变异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庆明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89-196,共8页
中国近代以来土地制度发生了多次剧烈变迁,但地权流转却始终遵循着一种未变机制,即土地所有权的不完全转移。史学研究强调中国与西方个体化的权利观不同,中国产权的基本单位是"家",土地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商品,而是神圣不可侵... 中国近代以来土地制度发生了多次剧烈变迁,但地权流转却始终遵循着一种未变机制,即土地所有权的不完全转移。史学研究强调中国与西方个体化的权利观不同,中国产权的基本单位是"家",土地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商品,而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祖产。以埃里克森为代表的产权经济学研究强调这种复杂地权结构使中国近代落后,也使当下经济发展受阻,只有个体性产权明晰的"简明地权"方能使中国跳出发展的陷阱。本研究在检视这两种研究基础上,分析了土地产权不完全转移的社会基础,并提出当下中国土地产权的主要困境是"同地不同权",即同样的土地占有者身份不同则所拥有的权利完全不同。只有在身份与产权的对应关系中才能准确地把握中国当下产权变革的进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完全产权 产权转移 地权逻辑 “同地不同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城市化视阈下的住房保障——以喀什市为例
12
作者 赵茜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77-83,共7页
通过对喀什市的住房保障建设和发展进行调研,看到民族地区住房保障的供需矛盾更加凸显。"安得广厦千万间",从根本上解决居民的住房问题,是任何一个国家或政府必须承担的责任,因此,如何在城市化进程中,发挥住房保障的应有作用... 通过对喀什市的住房保障建设和发展进行调研,看到民族地区住房保障的供需矛盾更加凸显。"安得广厦千万间",从根本上解决居民的住房问题,是任何一个国家或政府必须承担的责任,因此,如何在城市化进程中,发挥住房保障的应有作用,是实现社会公平的根本之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 住房保障 问题 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方国家教育机会均等及其观念的历史演进 被引量:13
13
作者 熊春文 陈辉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31-143,共13页
在教育公平成为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主流话语的今天,充分研究和理解西方国家教育公平的历史进程及其主要理论遗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借助社会转型的视角,以科尔曼的论述框架为基础,勾勒了西方国家教育机会均等及其观念的历史演进图景与特... 在教育公平成为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主流话语的今天,充分研究和理解西方国家教育公平的历史进程及其主要理论遗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借助社会转型的视角,以科尔曼的论述框架为基础,勾勒了西方国家教育机会均等及其观念的历史演进图景与特征,以期对中国的教育公平问题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机会均等 教育公平 观念演进 社会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研究热点问题分析与展望 被引量:41
14
作者 陈振勇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0-24,共5页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近年来我国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学术研究热点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研究认为:我国少数民族体育学术研究领域和内容较为丰富,近年来以社会学和文化学视角研究成果居多;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研究在理论和实证研究...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近年来我国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学术研究热点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研究认为:我国少数民族体育学术研究领域和内容较为丰富,近年来以社会学和文化学视角研究成果居多;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研究在理论和实证研究方面与社会现实问题联系相对较少,对当代社会存在的价值功能研究相对匮乏;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学术研究成果热点问题主要集中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的传承和保护,以及"民族凝聚力"和"文化认同"为主的文化政治功能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体育 体育文化 学术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学视野下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研究的启示与思考 被引量:19
15
作者 陈振勇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4-47,共4页
从人类学视角,运用人类学相关理论,对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在跨学科理论借鉴、研究方法、田野调查、文化研究等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人类学对民族传统体育学术研究有3方面的价值与意义,实验理性与实践理性:一种学术研究思维方式的... 从人类学视角,运用人类学相关理论,对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在跨学科理论借鉴、研究方法、田野调查、文化研究等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人类学对民族传统体育学术研究有3方面的价值与意义,实验理性与实践理性:一种学术研究思维方式的转换;参与观察与深入访谈:一种学术研究方法的借鉴;他者与本我:一种伦理性的哲学立场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学 民族传统体育 他者 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位化治理的转型与变异:重访新传统主义理论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庆明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8-43,共6页
我国国有企业30多年来的改革进程亦是单位体制变迁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一方面,国家治理的重心从单位转向社区,呈现出"弱单位化"倾向;另一方面,国有企业的资源占有和利益分配逐渐由"国家化"向"单位化"转... 我国国有企业30多年来的改革进程亦是单位体制变迁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一方面,国家治理的重心从单位转向社区,呈现出"弱单位化"倾向;另一方面,国有企业的资源占有和利益分配逐渐由"国家化"向"单位化"转变,呈现出"强单位化"趋势。魏昂德的新传统主义理论从依附结构和制度文化两个层面揭示了单位运行机制。从资源配置和治理结构上看,我国的单位制变迁是单位化治理逐渐向市场化治理转变的过程。但这种转变并不是直线型的市场化过程,而是有选择的市场化,是政府选择与市场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重访魏昂德的新传统主义理论模型,考察单位化治理的转型过程以及在不同历史阶段呈现出的独特逻辑是我们理解中国制度变迁和国家治理转型的重要切入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位化治理 新传统主义 转型与变异 单位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干预对倒U模型的修正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孟翔飞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4-18,共5页
本文在研究各国经济学家对倒U模型理论修正进行的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基础上,将政府视为一个有意愿、有能力推动经济发展的内在要素来看,对威廉姆森的倒U模型进行了修改,形成一个更适应中国实际,更适应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研究的Z字型模... 本文在研究各国经济学家对倒U模型理论修正进行的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基础上,将政府视为一个有意愿、有能力推动经济发展的内在要素来看,对威廉姆森的倒U模型进行了修改,形成一个更适应中国实际,更适应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研究的Z字型模型。同时利用辽宁省近年来的统计数据,通过对标准差、变异系数及变异系数变化速度等参数的计算,证明了Z字模型的适用性,并在此基础上,为辽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出相应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倒U模型 区域经济差异 政府干预 Z字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勒兹政治哲学剖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欧阳英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3-37,共5页
德勒兹的政治哲学是建立在差异哲学基础上的,他与伽塔里对“欲望”所作的政治分析,是后现代主义政治哲学的最高成就之一。通过阐明精神分析的俄狄浦斯情结和精神病是一种准则化和区隔化,而欲望的流动、生产则是解区隔化和解准则化,德勒... 德勒兹的政治哲学是建立在差异哲学基础上的,他与伽塔里对“欲望”所作的政治分析,是后现代主义政治哲学的最高成就之一。通过阐明精神分析的俄狄浦斯情结和精神病是一种准则化和区隔化,而欲望的流动、生产则是解区隔化和解准则化,德勒兹等人最终建立了一种“精神分裂分析”理论,以取代“精神分析”理论;同时,在此基础上还实现了对资本主义本质的新的认识:把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看作是一个从欲望生产转向欲望压抑、从解区隔化转向再区隔化、从解准则化转向再准则化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勒兹 政治哲学 欲望政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