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占有、经营与治理:乡镇企业的三重分析概念(下) 重返经典社会科学研究的一项尝试 被引量:67
1
作者 渠敬东 《社会》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32,共32页
本文系统梳理了社会学领域中具有代表性的几项产权研究,试图从占有、经营、治理三个经典理论概念出发,分析乡镇企业的生成结构和运行机制。文章指出,乡镇企业在占有关系上汇合了公有制、共有制和私有制等多重因素;在经营关系上则充分利... 本文系统梳理了社会学领域中具有代表性的几项产权研究,试图从占有、经营、治理三个经典理论概念出发,分析乡镇企业的生成结构和运行机制。文章指出,乡镇企业在占有关系上汇合了公有制、共有制和私有制等多重因素;在经营关系上则充分利用双轨制的体制环境,将土地承包、企业承包经营和财政包干结合起来;在治理关系上将体制的、知识的和民情的等多向度的治理机制相融合,解放了家庭、宗族、习俗等各种传统资源,并以此寻求实践中的改革与创造。乡镇企业作为社会运行的多重因素和多重环节的交集点,不仅蕴涵着丰富的制度创新空间,也充分反映出改革时代的制度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镇企业 产权 占有 经营 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占有、经营与治理:乡镇企业的三重分析概念(上) 重返经典社会科学研究的一项尝试 被引量:52
2
作者 渠敬东 《社会》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37,共37页
本文系统梳理了社会学领域中具有代表性的几项产权研究,试图从占有、经营、治理三个经典理论概念出发来分析乡镇企业的生成结构和运行机制。文章指出,乡镇企业在占有关系上汇合了公有制、共有制和私有制等多重因素;在经营关系上则充分... 本文系统梳理了社会学领域中具有代表性的几项产权研究,试图从占有、经营、治理三个经典理论概念出发来分析乡镇企业的生成结构和运行机制。文章指出,乡镇企业在占有关系上汇合了公有制、共有制和私有制等多重因素;在经营关系上则充分利用双轨制的体制环境,将土地承包、企业承包经营和财政包干结合起来;在治理关系上将体制的、知识的和民情的等多向度的治理机制相融合,解放了家庭、宗族、习俗等各种传统资源,并以此寻求实践中的改革与创造。乡镇企业作为社会运行的多重因素和多重环节的交集点,不仅蕴涵着丰富的制度创新空间,也充分反映出改革时代的制度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镇企业 产权 占有 经营 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治理主体的改变与治理方式的改进——“枢纽型”社会组织工作体系的内在逻辑 被引量:27
3
作者 高勇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27-133,共7页
传统社会组织管理体系建立的是"仿单位制"的庇护—依赖关系,它只是治理方式匮乏之际的无奈之举,不应当成为一种长期战略。北京市"枢纽型"社会组织工作体系的核心思路,就是通过改变治理主体来改进治理方式;但是治理... 传统社会组织管理体系建立的是"仿单位制"的庇护—依赖关系,它只是治理方式匮乏之际的无奈之举,不应当成为一种长期战略。北京市"枢纽型"社会组织工作体系的核心思路,就是通过改变治理主体来改进治理方式;但是治理主体的改变,必须以治理方式的改进作为配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组织 治理主体 治理方式 枢纽型工作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租房准入与退出的政策匹配:北京例证 被引量:20
4
作者 陈俊华 吴莹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5-80,共6页
大力发展公共租赁住房是"十二五"期间保障性住房建设的主要任务,但如何确保保障性住房资源分配的公平有效,尤其是确立合理的准入门槛和退出办法,仍值得探索。公租房准入与退出机制的核心内容为:在准入原则上,加入对申请家庭... 大力发展公共租赁住房是"十二五"期间保障性住房建设的主要任务,但如何确保保障性住房资源分配的公平有效,尤其是确立合理的准入门槛和退出办法,仍值得探索。公租房准入与退出机制的核心内容为:在准入原则上,加入对申请家庭总资产的限制以及对家庭收入上限的动态调整机制;在配租过程上,对不同类型的申请家庭进行打分,确定量化标准;在退出机制上,采取奖惩并举的方法,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打击滥用公共资源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租房 公租房改革 北京公租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民意表达与政府信用建设:基于系列网络事件的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沈毅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25-31,共7页
互联网在中国的兴起使得"公民社会"的预期大增,近年来的一系列网络民意表达事件似乎也说明其的确促进了政府信用问题的改善与建设。但究其根源而言,网络民意对地方政府或相关部门的有效约束,主要是构成了高层政府及至中央政... 互联网在中国的兴起使得"公民社会"的预期大增,近年来的一系列网络民意表达事件似乎也说明其的确促进了政府信用问题的改善与建设。但究其根源而言,网络民意对地方政府或相关部门的有效约束,主要是构成了高层政府及至中央政府考察地方政府或相关部门的快捷信息通道,从而成为高层乃至中央问责于地方或部门的重要信息源。由此,网络民意表达虽然有着公共参与的积极因素,但在根本上构成的是对既有体制的有效补充,这也暗含着中国特色的"行政吸纳政治"的运行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网络民意 政府信用 "行政吸纳政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6世纪车里宣慰使的婚礼——对西南边疆联姻与土司制度的历史人类学考察 被引量:1
6
作者 杨清媚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88-99,共12页
我们通过16世纪车里宣慰使刀应猛迎娶缅甸孃呵钪公主这一事件,来考察在中缅双重封建影响下,当地土司制度"天朝为父,缅朝为母"的特点。通过对婚礼的仪式过程、礼物、交换和朝贡的细节,结合缅甸-云南这一区域的宗教史背景,我们... 我们通过16世纪车里宣慰使刀应猛迎娶缅甸孃呵钪公主这一事件,来考察在中缅双重封建影响下,当地土司制度"天朝为父,缅朝为母"的特点。通过对婚礼的仪式过程、礼物、交换和朝贡的细节,结合缅甸-云南这一区域的宗教史背景,我们试图对车里土司制度和心态的双重性作出较为充分的说明。这一双重性形塑了西双版纳的王权,也形塑了当地的社会。与过去的土司制度研究有所不同的是,本文不再从单纯纵向的朝贡的角度来分析这个联姻,而是试图从中缅双方与西双版纳地方的相互关系中,展示其中在历史场景下多重的对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司制度 联姻 双重性 西双版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