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新经济的新认识 被引量:26
1
作者 李海舰 朱芳芳 李凌霄 《企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45-54,共10页
国内权威智库机构对新经济的统计数据差别之大,源于其对新经济的内涵界定及其统计口径不同。因此,全面探讨新经济的体系构建成为学术界和实践界的重要议题。本文认为,新经济的"新"主要体现在七方面:新的基础设施,以互联网为... 国内权威智库机构对新经济的统计数据差别之大,源于其对新经济的内涵界定及其统计口径不同。因此,全面探讨新经济的体系构建成为学术界和实践界的重要议题。本文认为,新经济的"新"主要体现在七方面:新的基础设施,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技术群,不仅是生活方式变革的基础设施,也是生产方式变革的基础设施;新的增长动能,包括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从低位资源转向高位资源、从实体资源转向虚拟资源、从实体空间转向虚拟空间;新的经济形态,包括数字经济、智能经济、共享经济、体验经济;新的运行方式,包括速度经济、网络经济、精准经济、长尾经济、协同经济;新的分配制度,包括时间分配革命、收益分配革命、财富分配革命;新的发展阶段,从注重生产、生态发展转向注重生活、生命发展,全面实现"以人为本";新的统计体系,基于新经济的内涵界定,亟待建立一套全新的统计体系。同时提出,新经济具有包容性,应把新经济和旧经济统一起来,促使旧经济全面转向新经济;新经济具有时代性,今天的新经济可能成为明天的旧经济,必须与时俱进,打造时代经济;新经济具有相对性,发展新经济并不意味着完全抛弃旧经济,当前正确的思路是"新要成旧也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经济 创新驱动 以人为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次分配中劳动者报酬占比演变及评价
2
作者 郭斌 《现代经济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9-43,48,共6页
初次分配中劳动者报酬是否合理,以及谁是挤占劳动者报酬的主因等议题,一直备受争议。作者运用1978-2012年国民生产总值收入法构成项目的数据,计算了历年初次分配中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和营业盈余等占比,以及四者的Pear... 初次分配中劳动者报酬是否合理,以及谁是挤占劳动者报酬的主因等议题,一直备受争议。作者运用1978-2012年国民生产总值收入法构成项目的数据,计算了历年初次分配中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和营业盈余等占比,以及四者的Pearson相关系数,并比较了各国劳动者报酬占比数据。研究得出中国劳动者报酬占比偏低、企业是挤占的主因、政府因税收刚性而间接挤占了劳动者报酬等认识;进而提出了稳定经济增长、提高中低收入组群的劳动力价格水平、以"宽税基、低税率"思路推进税制改革、打破行业垄断和政府以"转移支付"手段承担中低收入组群的教育投入等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次分配 劳动者报酬 营业盈余 生产税净额 劳动者报酬占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