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9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北京话代词“人”的前附缀化——兼及“人”的附缀化在其他方言中的平行表现
被引量:
16
1
作者
白鸽
刘丹青
+1 位作者
王芳
严艳群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77-386,共10页
文章在介绍国际学界附缀理论的基础上,对北京话代词"人"的附缀化现象进行了讨论。北京话中来自"人家"的代词"人"在非对比强调时总是轻读,且语音上依附于相邻成分。代词"人"作主语时排斥话题化...
文章在介绍国际学界附缀理论的基础上,对北京话代词"人"的附缀化现象进行了讨论。北京话中来自"人家"的代词"人"在非对比强调时总是轻读,且语音上依附于相邻成分。代词"人"作主语时排斥话题化、焦点化等句法操作,作定语时排斥"的"但允许兼用定语标记"这/那",作宾语时排斥句末及句尾强依附性成分之前的次句末位置。代词"人家"及"我、你、他"则无此限制。冀州话、光山话中亦存在类似现象。根据附缀理论,代词"人"在语音及句法上的种种特殊性表明它已在上述相关位置上发生了前附缀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话
代词“人”
“人家”
附缀
附缀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好不好”的表达功能及其形成的语用解释
被引量:
15
2
作者
余光武
姚瑶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25-632,共8页
附加问形式"好不好"根据其在具体语境中功能解读,可以分为用于征询意见的真问、请求认同的弱问、弱化制止强度的假问和用于表达辩驳语气的话语标记语的非问四类。四类用法实际上是"好不好"基本功能(说话人带有倾向...
附加问形式"好不好"根据其在具体语境中功能解读,可以分为用于征询意见的真问、请求认同的弱问、弱化制止强度的假问和用于表达辩驳语气的话语标记语的非问四类。四类用法实际上是"好不好"基本功能(说话人带有倾向性的兼顾对方感受的意见征询)在不同语境下的具体语用解读,不应归为历时演变现象。触发"好不好"具有不同语用解读的动因可以从交互主观性理论和面子保全理论里得到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好不好”
附加问
交互主观性
面子保全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也论测度疑问副词“莫”的来源
被引量:
15
3
作者
李宇凤
《语言科学》
2007年第5期44-55,共12页
文章从事实和认知理论两个方面证明测度疑问副词"莫"来源于劝止词"莫"。从事实上看,劝止词"莫"是先于且常用于疑辞"莫"产生之前的"莫",这为两者之间的演化提供了可能性;而中间状态&q...
文章从事实和认知理论两个方面证明测度疑问副词"莫"来源于劝止词"莫"。从事实上看,劝止词"莫"是先于且常用于疑辞"莫"产生之前的"莫",这为两者之间的演化提供了可能性;而中间状态"莫"的存在,则说明两者的来源关系是现实的。从理论上讲,劝止词"莫"和测度疑辞"莫"在对不利现实的认知上是相通的,都是表达对"不希望"的"未确知"的情况的看法,而仅在对现实的可控性上存在差异。当这种可控性差异受到事件时间状态等的影响而消失时,测度疑辞"莫"也就得以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
语法化
情态
疑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否定副词“没(有)”与“了2”共现问题
被引量:
6
4
作者
朱庆祥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7-51,共15页
否定副词"没有"作用于核心谓语层面,而"了2"作用于句子层面,"了2"的作用范围大于"没有"的作用范围。只要能改变内层"没有VP"的性质特征,使之和外层"了2"的功能相适应,二...
否定副词"没有"作用于核心谓语层面,而"了2"作用于句子层面,"了2"的作用范围大于"没有"的作用范围。只要能改变内层"没有VP"的性质特征,使之和外层"了2"的功能相适应,二者就能共现。句式具有完型特征,因此事件的各个方面都会影响到否定副词"没有"和"了2"的共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没有”
“了2”
共现
功能的层次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体例设计得失谈
被引量:
2
5
作者
尹洪波
《辞书研究》
2007年第5期95-101,共7页
本文主要从对同形多性词的处理、词性标注、动词用法模式标注、义项提示、标点符号和字体色彩等方面,考察了《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简化汉字本)第6版体例设计的得与失。然后提出了词典编纂的一条根本原则,并衷心希望编纂者能充分贯彻...
本文主要从对同形多性词的处理、词性标注、动词用法模式标注、义项提示、标点符号和字体色彩等方面,考察了《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简化汉字本)第6版体例设计的得与失。然后提出了词典编纂的一条根本原则,并衷心希望编纂者能充分贯彻之,以使《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更加完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
体例设计
得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是X”反问句的主观性
被引量:
1
6
作者
冯赫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
2010年第1期36-38,共3页
汉语学界传统上注重从形式和意义两方面分析汉语的反问句。本文从认知理解和话语功能角度首先对反问句进行了概略式分析,然后重点讨论了“不是X”反问句的主观性及其功能问题。
关键词
“不是X”反问句
主观性
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小议兰州方言中“才”的一种特殊用法
被引量:
1
7
作者
谢心阳
《语文学刊》
2016年第4期38-39,共2页
本文以兰州方言中"才"的一种特殊用法为研究对象,对照普通话中"才"的使用,采用篇章视角,分析二者在实质上的不同:普通话中的"才"可以有申明反驳的功能,而兰州方言中类似的"才"作用则是反预期。
关键词
才
兰州方言
反驳
反预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靚”字音義辨正
8
作者
譚樊馬克
《文献语言学》
2022年第1期210-214,239,共6页
“靚”字在《現代漢語詞典》中是個多音字,有“jìng”和“liàng”兩讀,“jìng”是對中古音疾政切的繼承,“liàng”則是來自某種方言。粤語詞/lɛŋ33/常常寫作“靚”,其本字是“令”字,將“靚”讀作“令”開始於1838...
“靚”字在《現代漢語詞典》中是個多音字,有“jìng”和“liàng”兩讀,“jìng”是對中古音疾政切的繼承,“liàng”則是來自某種方言。粤語詞/lɛŋ33/常常寫作“靚”,其本字是“令”字,將“靚”讀作“令”開始於1838年至1856年之間。這一現象又見於客家話。廣西的平話、官話及壯語等同樣受到影響。反而粤語和互聯網用語中表示好義的“正”字的本字應是“靚(jìng)”字。“靚、令、正”三字複雜的音義關係反映了漢字記詞功能的交錯現象。而這一現象是由語言發展過程中的“語源模糊”和漢字使用過程中的“同義换讀”造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靚
令
本字
語源模糊
同義换讀
字詞關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漢語大字典》(第二版)地名字條辨正八則
9
作者
張雨
《文献语言学》
2017年第2期80-86,共7页
《漢語大字典》收錄了大量的古代地名字,在這些地名字條中,有一些以《春秋左傳》經、傳、注属依據和例證。本文通過對比《春秋左傳》和第二版《漢語大字典》相關的地名字,發現後者存在一些明顯的錯誤。本文分析了這些錯誤產生的原因,並...
《漢語大字典》收錄了大量的古代地名字,在這些地名字條中,有一些以《春秋左傳》經、傳、注属依據和例證。本文通過對比《春秋左傳》和第二版《漢語大字典》相關的地名字,發現後者存在一些明顯的錯誤。本文分析了這些錯誤產生的原因,並提出了修改建.議,以期對辭書編纂有所補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漢語大字典》
地名
辨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北京话代词“人”的前附缀化——兼及“人”的附缀化在其他方言中的平行表现
被引量:
16
1
作者
白鸽
刘丹青
王芳
严艳群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语言
学
系
中国社会科学院
语言
研究
所
上海外国语大学
语言
研究
院
出处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77-386,共10页
基金
中国社会科学院重点课题"语言库藏类型学"的资助
文摘
文章在介绍国际学界附缀理论的基础上,对北京话代词"人"的附缀化现象进行了讨论。北京话中来自"人家"的代词"人"在非对比强调时总是轻读,且语音上依附于相邻成分。代词"人"作主语时排斥话题化、焦点化等句法操作,作定语时排斥"的"但允许兼用定语标记"这/那",作宾语时排斥句末及句尾强依附性成分之前的次句末位置。代词"人家"及"我、你、他"则无此限制。冀州话、光山话中亦存在类似现象。根据附缀理论,代词"人"在语音及句法上的种种特殊性表明它已在上述相关位置上发生了前附缀化。
关键词
北京话
代词“人”
“人家”
附缀
附缀化
Keywords
Beijing Mandarin the pronoun "ten renjia" clitic procliticization
分类号
H172.1 [语言文字—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好不好”的表达功能及其形成的语用解释
被引量:
15
2
作者
余光武
姚瑶
机构
徐州师范大学
语言
研究
所
徐州师范大学
语言
科学
学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语言系
出处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25-632,共8页
基金
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规划项目(项目号:07YYB002
08YYB002)的资助
文摘
附加问形式"好不好"根据其在具体语境中功能解读,可以分为用于征询意见的真问、请求认同的弱问、弱化制止强度的假问和用于表达辩驳语气的话语标记语的非问四类。四类用法实际上是"好不好"基本功能(说话人带有倾向性的兼顾对方感受的意见征询)在不同语境下的具体语用解读,不应归为历时演变现象。触发"好不好"具有不同语用解读的动因可以从交互主观性理论和面子保全理论里得到解释。
关键词
“好不好”
附加问
交互主观性
面子保全理论
Keywords
hao bu hao additional interrogation intersubjectivity Face-Saving Theory
分类号
H146 [语言文字—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也论测度疑问副词“莫”的来源
被引量:
15
3
作者
李宇凤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语言系
出处
《语言科学》
2007年第5期44-55,共12页
文摘
文章从事实和认知理论两个方面证明测度疑问副词"莫"来源于劝止词"莫"。从事实上看,劝止词"莫"是先于且常用于疑辞"莫"产生之前的"莫",这为两者之间的演化提供了可能性;而中间状态"莫"的存在,则说明两者的来源关系是现实的。从理论上讲,劝止词"莫"和测度疑辞"莫"在对不利现实的认知上是相通的,都是表达对"不希望"的"未确知"的情况的看法,而仅在对现实的可控性上存在差异。当这种可控性差异受到事件时间状态等的影响而消失时,测度疑辞"莫"也就得以产生。
关键词
莫
语法化
情态
疑问
Keywords
mo grammaticalization modality interrogation
分类号
H146 [语言文字—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否定副词“没(有)”与“了2”共现问题
被引量:
6
4
作者
朱庆祥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语言系
出处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7-51,共15页
文摘
否定副词"没有"作用于核心谓语层面,而"了2"作用于句子层面,"了2"的作用范围大于"没有"的作用范围。只要能改变内层"没有VP"的性质特征,使之和外层"了2"的功能相适应,二者就能共现。句式具有完型特征,因此事件的各个方面都会影响到否定副词"没有"和"了2"的共现。
关键词
“没有”
“了2”
共现
功能的层次性
Keywords
mdi ySu (没有) le2 (了2 ) co-occurrence functional levels
分类号
H146 [语言文字—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体例设计得失谈
被引量:
2
5
作者
尹洪波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语言系
出处
《辞书研究》
2007年第5期95-101,共7页
文摘
本文主要从对同形多性词的处理、词性标注、动词用法模式标注、义项提示、标点符号和字体色彩等方面,考察了《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简化汉字本)第6版体例设计的得与失。然后提出了词典编纂的一条根本原则,并衷心希望编纂者能充分贯彻之,以使《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更加完美。
关键词
《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
体例设计
得失
分类号
H316 [语言文字—英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是X”反问句的主观性
被引量:
1
6
作者
冯赫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语言系
出处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
2010年第1期36-38,共3页
文摘
汉语学界传统上注重从形式和意义两方面分析汉语的反问句。本文从认知理解和话语功能角度首先对反问句进行了概略式分析,然后重点讨论了“不是X”反问句的主观性及其功能问题。
关键词
“不是X”反问句
主观性
功能
分类号
H146 [语言文字—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小议兰州方言中“才”的一种特殊用法
被引量:
1
7
作者
谢心阳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语言
学
系
出处
《语文学刊》
2016年第4期38-39,共2页
文摘
本文以兰州方言中"才"的一种特殊用法为研究对象,对照普通话中"才"的使用,采用篇章视角,分析二者在实质上的不同:普通话中的"才"可以有申明反驳的功能,而兰州方言中类似的"才"作用则是反预期。
关键词
才
兰州方言
反驳
反预期
分类号
H172.2 [语言文字—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靚”字音義辨正
8
作者
譚樊馬克
机构
中國社會科學院
研究生
院語言學
系
出处
《文献语言学》
2022年第1期210-214,239,共6页
文摘
“靚”字在《現代漢語詞典》中是個多音字,有“jìng”和“liàng”兩讀,“jìng”是對中古音疾政切的繼承,“liàng”則是來自某種方言。粤語詞/lɛŋ33/常常寫作“靚”,其本字是“令”字,將“靚”讀作“令”開始於1838年至1856年之間。這一現象又見於客家話。廣西的平話、官話及壯語等同樣受到影響。反而粤語和互聯網用語中表示好義的“正”字的本字應是“靚(jìng)”字。“靚、令、正”三字複雜的音義關係反映了漢字記詞功能的交錯現象。而這一現象是由語言發展過程中的“語源模糊”和漢字使用過程中的“同義换讀”造成。
关键词
靚
令
本字
語源模糊
同義换讀
字詞關係
Keywords
靚
令
original character
ambiguity of etymology
synonymous replacement
word-character relationship
分类号
H11 [语言文字—汉语]
H13 [语言文字—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漢語大字典》(第二版)地名字條辨正八則
9
作者
張雨
机构
中國社會科學院
研究生
院語言學
系
出处
《文献语言学》
2017年第2期80-86,共7页
文摘
《漢語大字典》收錄了大量的古代地名字,在這些地名字條中,有一些以《春秋左傳》經、傳、注属依據和例證。本文通過對比《春秋左傳》和第二版《漢語大字典》相關的地名字,發現後者存在一些明顯的錯誤。本文分析了這些錯誤產生的原因,並提出了修改建.議,以期對辭書編纂有所補益。
关键词
《漢語大字典》
地名
辨正
分类号
I20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北京话代词“人”的前附缀化——兼及“人”的附缀化在其他方言中的平行表现
白鸽
刘丹青
王芳
严艳群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
1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好不好”的表达功能及其形成的语用解释
余光武
姚瑶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
1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也论测度疑问副词“莫”的来源
李宇凤
《语言科学》
2007
1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论否定副词“没(有)”与“了2”共现问题
朱庆祥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体例设计得失谈
尹洪波
《辞书研究》
2007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不是X”反问句的主观性
冯赫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
2010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小议兰州方言中“才”的一种特殊用法
谢心阳
《语文学刊》
2016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靚”字音義辨正
譚樊馬克
《文献语言学》
202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漢語大字典》(第二版)地名字條辨正八則
張雨
《文献语言学》
201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