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义量词的相关性质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张晓君 《逻辑学研究》 2010年第3期67-79,共13页
本文是笔者对S.Peters与D.Westerst(?)hl([7])的成果的拓展研究。首先介绍相关的概念。其次,笔者详细证明了类型为〈1,1〉的广义量词的对称性与单调性的关系定理。然后,笔者给出了该类量词的余对称性、余相交性和余驻留性定义,接着笔者... 本文是笔者对S.Peters与D.Westerst(?)hl([7])的成果的拓展研究。首先介绍相关的概念。其次,笔者详细证明了类型为〈1,1〉的广义量词的对称性与单调性的关系定理。然后,笔者给出了该类量词的余对称性、余相交性和余驻留性定义,接着笔者提出并证明了关于这三个性质的四个定理,而且还详细证明了余对称性与单调性的关系定理。最后,笔者探讨了具有(余)驻留性和(余)对称性的〈1,1〉类型的广义量词的数字三角形的特点。由于〈1,1〉类型的广义量词在自然语言中普遍存在,所以,本文的研究对广义量词理论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对自然语言的计算机信息处理也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称性 相交性 余对称性和余相交性 单调性 数字三角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我国社会转型时期价值观念的基本特征 被引量:33
2
作者 杨学功 《锦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1期41-46,共6页
本文从社会转型和价值观念的概念界定入手 ,较详细地探讨和描述了我国社会转型时期价值观念的基本特征和变革趋势。作者把社会转型时期价值观总的状况概括为“多元并存 ,新旧交替”八个字 。
关键词 社会转型 价值观念 定义 中国 社会秩序观念 主体意识 人生理想 本位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钢琴教育为例分析音乐中的“理解力”——从音乐美学、音乐哲学的角度所做的尝试 被引量:2
3
作者 薛刚 《美育学刊》 2014年第5期91-95,共5页
音乐教育中两个最基本且重要的要素是"教"与"学",而从思想层面分析这个过程发现,"理解力"在其中所起到的作用尤为独特,它是评判音乐教育是否达到目的的标准。本文以音乐认识论为出发点,立足于美学和纯粹... 音乐教育中两个最基本且重要的要素是"教"与"学",而从思想层面分析这个过程发现,"理解力"在其中所起到的作用尤为独特,它是评判音乐教育是否达到目的的标准。本文以音乐认识论为出发点,立足于美学和纯粹哲学的立场,探求、分析"理解力"的内含和在音乐教育中处于的位置与作用,并且,把音乐教育直接同艺术理念结合起来,通过对音乐教育理念的阐发,把其中蕴涵的美之理念展现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教育 钢琴教育 音乐认识论 美学 理解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真实”概念探析 被引量:23
4
作者 马小茹 《哲学分析》 CSSCI 2018年第5期115-134,199,共20页
随着所谓"后人"时代的到来,"超真实"作为"主词"不断彰显。"超真实"主要包含三层含义:从物质技术生成角度看,它是源于数字媒介模型的无"原本"拟像"复制"再生产;从"符... 随着所谓"后人"时代的到来,"超真实"作为"主词"不断彰显。"超真实"主要包含三层含义:从物质技术生成角度看,它是源于数字媒介模型的无"原本"拟像"复制"再生产;从"符号"与"真实"关系角度看,它是符号与"原型"真实的断裂与僭越,表现为一种能指符的真实取代真实本身的符号真实范式转换;从哲学角度看,它是"去真实"化的拟像真理(真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真实 符号 真实 超级写实主义 拟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文明时代的风险伦理
5
作者 马越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27-132,共6页
在科技文明时代的背景下,风险因素对未来的影响超出了以前思想家们最大的想象空间,这样一种全新的现实挑战着传统的伦理学观念,并呼唤着全新的理论应答。而风险伦理就是科技时代背景下,人们在面临一系列不确定性、非现实性和未知世界等... 在科技文明时代的背景下,风险因素对未来的影响超出了以前思想家们最大的想象空间,这样一种全新的现实挑战着传统的伦理学观念,并呼唤着全新的理论应答。而风险伦理就是科技时代背景下,人们在面临一系列不确定性、非现实性和未知世界等各种复杂问题时的一种伦理应对,其中,不伤害、公正、审慎则成为人们迎应风险问题时应该坚守的三项核心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时代 风险 风险社会 风险伦理 不伤害 公正 审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走进“轴心时期”的人文传统(上)
6
作者 王柯平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14年第9期5-10,共6页
似水流年,逝者如斯。我从1984年硕士毕业归国后,迄今从事美学教学与研究已逾30春秋。在此期间,前15年主要翻译西方美学著作并根据教学需要研究相关的美学问题,后15年主要研究"轴心时期"的古希腊和先秦思想,侧重其中的道德诗学理论及... 似水流年,逝者如斯。我从1984年硕士毕业归国后,迄今从事美学教学与研究已逾30春秋。在此期间,前15年主要翻译西方美学著作并根据教学需要研究相关的美学问题,后15年主要研究"轴心时期"的古希腊和先秦思想,侧重其中的道德诗学理论及其人文化成的理想追求等问题。在这30年里,除了教学需要花费诸多时间和精力之外,我基本上是过着"从吾所好"的准自由职业生活,并在家人的全力支持下,少有杂事干扰,自得其乐地研读于书斋,执教于学堂,行游于郊野,访学于海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传统 感性经验 人文化成 美学问题 诗学理论 硕士毕业 西方美学 美学理论 鉴赏者 逝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走进“轴心时期”的人文传统(下)
7
作者 王柯平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14年第10期5-10,共6页
人文化成与道德诗学从历史哲学的角度看,过去、现在与未来三位一体,相互关联。依此观点来审视古今中外的文化与文明,尤其是"轴心时期"的诗学与美学,会发现其中无一例外地彰显出道德教育的导向,其目的性追求聚焦于"人文化... 人文化成与道德诗学从历史哲学的角度看,过去、现在与未来三位一体,相互关联。依此观点来审视古今中外的文化与文明,尤其是"轴心时期"的诗学与美学,会发现其中无一例外地彰显出道德教育的导向,其目的性追求聚焦于"人文化成"或"人文教化"之上。在古代中国,"人文化成"的理想主要是通过礼乐文化教育来移风易俗、教化民众、治理天下,也就是引导人们在"观乎人文"的过程中,了解和体察文采、文雅、文操和文明的言行举止与风俗习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化成 人文传统 礼乐文化 言行举止 历史哲学 道德教育 人文教化 《理想国》 诗乐 心灵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庄子“道”、“技”合一技术论及现实意义 被引量:5
8
作者 邵艳梅 《管子学刊》 CSSCI 2014年第1期57-60,96,共5页
庄子之"技"不惟指技术、技能,尤指技艺,即操作活动与生命融合后所达致的审美的、自由的境界,是谓"道"、"技"合一,以"技"体"道";庄子赞赏体"道"之技的同时对"道"... 庄子之"技"不惟指技术、技能,尤指技艺,即操作活动与生命融合后所达致的审美的、自由的境界,是谓"道"、"技"合一,以"技"体"道";庄子赞赏体"道"之技的同时对"道"、"技"相离现象表达了深切的忧思,并试图开显出超越之维。对于现代技术在本体论意义上对天地万物和人本身的进行纯技术构造而导致的种种危机和危机的克服,庄子"道"、"技"合一技术论中蕴含的技艺美学智慧具有淑惠当下的重要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艺 技术 审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德、哈贝马斯及促进以人权为基础的全球法律秩序的义务
9
作者 乔纳森·特雷霍-麦西斯 刘玉贤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6-22,共7页
哈贝马斯提到如果把第一人权转入实在法,要实现已经刻写在人类集体记忆中的严格的道德要求,就会产生一种法律义务。作者认为要解读这一观点,需要借助康德哲学中的一个要素,即实行强制性法律秩序的道德义务。通过对哈贝马斯的上述观点及... 哈贝马斯提到如果把第一人权转入实在法,要实现已经刻写在人类集体记忆中的严格的道德要求,就会产生一种法律义务。作者认为要解读这一观点,需要借助康德哲学中的一个要素,即实行强制性法律秩序的道德义务。通过对哈贝马斯的上述观点及康德理论结构的分析,特别是对人的尊严和天赋权利概念的比较研究,作者论证了哈贝马斯的人的尊严概念相当于康德的天赋权利概念,它们都构成了人权的基础。由于二者对人权以及法律的强制性有着共同的认识,所以在哈贝马斯的交往理论中能再次形成康德的论证结构,即以道德为基础的权利义务。作者认为正是这种义务构成了现存的和未来的法律秩序的基础,并进而提出了所有行为者都有促进以人权为基础的全球法律秩序的义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权 全球法律秩序 实在法 尊严 天赋权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庄子思想的当代意义二题
10
作者 金德三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CAS 2002年第3期39-41,45,共4页
庄子是关注社会的 ,庄子思想不能理解为是消极避世的哲学 ,庄子思想中的互相尊重、平等、谐调、齐物以及自由的艺术的世界观 ,在今天显得十分重要。
关键词 庄子思想 庄子 世界观 当代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