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济社会转型中的农村妇女社会保护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梁怡 陈星 《社会保障研究》 2008年第1期63-68,共6页
处于城市化和工业化影响下的农村妇女不仅像男性农民那样承受着生命周期风险、农业经营风险和城市化带来的市场风险,而且还承受着男性农民所没有的风险。本文以充分的数据分析了当前农村妇女社会保护体系所存在的问题,并以阿马迪亚森的&... 处于城市化和工业化影响下的农村妇女不仅像男性农民那样承受着生命周期风险、农业经营风险和城市化带来的市场风险,而且还承受着男性农民所没有的风险。本文以充分的数据分析了当前农村妇女社会保护体系所存在的问题,并以阿马迪亚森的"能力"观点为基础建立起一个社会保护的分析框架,以此对当前农村妇女的社会保护体系进行了评价,并从提升型措施、预防型措施和保护性措施的角度,对当前农村妇女社会保护体系进行完善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 能力 社会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能力评价方法研究——基于AHP与距离函数模型 被引量:10
2
作者 刘子飞 张体伟 《农业经济与管理》 2013年第6期29-37,共9页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实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其能力评价的指标体系,针对各区域生态文明建设能力的基础不同,采取距离函数模型计算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能力各指标实际值与目标值之间的差距,有利于区...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实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其能力评价的指标体系,针对各区域生态文明建设能力的基础不同,采取距离函数模型计算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能力各指标实际值与目标值之间的差距,有利于区域找准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短板,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政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生态文明 建设能力 评价方法 指标体系 距离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地管理理论与实践发展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陈秋红 周尧治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5期15761-15764,共4页
介绍了世界草地管理学科的发展概况,分析了草地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发展现状,指出了值得借鉴的世界畜牧业发达国家草地管理经验,并展望了草地管理研究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草地管理 草地可持续管理 草地生态系统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地生态系统动态演化机制研究综述 被引量:5
4
作者 陈秋红 《草业与畜牧》 2009年第6期6-13,共8页
对国内外关于草地生态系统演化机制的主要研究进行了综述。国内研究者强调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是两大驱动因素,其中人口压力及不合理的人类活动是主要驱动因素。国外草地生态学范式经历了均衡草地生态学向非均衡草地生态学的转变,从强调... 对国内外关于草地生态系统演化机制的主要研究进行了综述。国内研究者强调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是两大驱动因素,其中人口压力及不合理的人类活动是主要驱动因素。国外草地生态学范式经历了均衡草地生态学向非均衡草地生态学的转变,从强调生态系统生物因素是草原退化的主要驱动力发展到强调强烈的环境波动控制草原的动态演化。相比较国内研究,国外研究更系统和深入,不仅仅注重分析单一因素,认为包括人口、经济、社会政治、科学和技术、文化与宗教以及物理、生物、化学等方面的驱动力是导致草地生态系统演变的全球驱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生态系统 演化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农村居民的消费偏好:基于协整方法 被引量:2
5
作者 喻崇武 葛玉良 尹晓青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11-122,共12页
中国农村居民消费在国民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其偏好的认识不仅有利于理解宏观刺激政策的效果,也有助于计算一些关于中国经济的基本模型。通过对1980-2011年中国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数据采用协整模型估计发现:(1)衣着类、居住类、... 中国农村居民消费在国民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其偏好的认识不仅有利于理解宏观刺激政策的效果,也有助于计算一些关于中国经济的基本模型。通过对1980-2011年中国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数据采用协整模型估计发现:(1)衣着类、居住类、医疗保健类和文教娱乐类商品和服务相对于食品类商品和服务的期内替代弹性分别为0.279、0.403、0.362和0.235,且与食品呈互补关系;(2)在中国农村市场上居住类商品和服务遭受着最大的正向供给冲击;(3)医疗保健类和文教娱乐类商品和服务与食品体现着类似的习惯形成效应;(4)随着收入增加农村居民更加倾向于将支出分配给食品类和居住类商品和服务,而对文化教育则显得不够重视;(5)曲率参数估计结果较大,这主要是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及低利率政策双重因素的共同结果。上述发现的政策含义有三点:其一,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的短期重点在于食品和居住两类商品和服务;其二,改善农民生活水平的中期关键在于增加农民可支配收入;其三,解决"三农"问题的长期核心在于改善农村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代弹性 协整 农村居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贸易战背景下国内外主要粮食价格关系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陈元春 《河南农业》 2019年第5期8-10,共3页
本文运用ADF检验、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误差修正模型,对大豆、玉米、小麦、大米的国内外价格的关系进行分析,认为这四大主粮在一阶差分的ADF检验下是平稳的,且国内外的价格变化存在协整关系,并估计出函数关系,从函数关系上看国... 本文运用ADF检验、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误差修正模型,对大豆、玉米、小麦、大米的国内外价格的关系进行分析,认为这四大主粮在一阶差分的ADF检验下是平稳的,且国内外的价格变化存在协整关系,并估计出函数关系,从函数关系上看国内产品的价格受国外产品价格的影响大,而国内产品的价格对国外产品价格的影响较小。从整体上看,国内的粮食价格明显高于国际价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粮 价格 国际 国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相关政策、存在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7
7
作者 崔红志 刘亚辉 《中国农业文摘(农业工程)》 2019年第3期9-14,共6页
我国的小农户是指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所产生的2亿多承包农户,其主体既有自给型小农户,也包括商品型小农户。(1)改革开放以来,尽管多种类型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快速发展,但小农户仍然是我国最主要的农业微观经营主体,而且这种格局将... 我国的小农户是指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所产生的2亿多承包农户,其主体既有自给型小农户,也包括商品型小农户。(1)改革开放以来,尽管多种类型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快速发展,但小农户仍然是我国最主要的农业微观经营主体,而且这种格局将保持一个较长时期。党的十九大报告着眼于中国现实的国情农情和中国特色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规律,提出要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发展 农户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经营主体 农村现代化 特色农业 商品型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国际数据的经济结构与耕地关系检验
8
作者 刘子飞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25-128,共4页
在Chenery经济结构转化理论基础上,概括了我国转型阶段经济发展中的耕地问题,并回顾了经济与耕地资源变化的相关研究。运用2009年国际截面数据,对经济结构与耕地变化之间的Kuznets曲线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经济发展水平与耕地变化之间... 在Chenery经济结构转化理论基础上,概括了我国转型阶段经济发展中的耕地问题,并回顾了经济与耕地资源变化的相关研究。运用2009年国际截面数据,对经济结构与耕地变化之间的Kuznets曲线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经济发展水平与耕地变化之间不是倒U型,而是更为复杂的N型关系,经济结构转变中农业劳动力、耕地向工业或城市的转移以及农业份额的下降均会引起耕地资源的减少。提出转型期经济结构转型与耕地保护相融的三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结构 耕地变化 KUZNETS曲线 国际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的探析——概述、现状及建议 被引量:8
9
作者 曲海燕 《现代管理科学》 2018年第10期82-84,共3页
从能力角度考虑贫困发生的根本原因是由于贫困人口缺少在社会中获得自己有理由珍视的那种生活的能力。要从本质上解决贫困问题并获得可持续的发展,必须将提高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作为减贫的核心内容。随着扶贫工作的开展,我国贫困人... 从能力角度考虑贫困发生的根本原因是由于贫困人口缺少在社会中获得自己有理由珍视的那种生活的能力。要从本质上解决贫困问题并获得可持续的发展,必须将提高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作为减贫的核心内容。随着扶贫工作的开展,我国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在健康和教育方面已有较大的改善,但在心理、技术和发展素能等方面仍存在很多不足。造成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不足的原因主要来源于受客观环境影响、福利依赖思想的作用、存在制度障碍以及缺少组织支持,文章在原因分析的基础上对如何提高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提出了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困人口 能力贫困 自我发展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农业生产效率的三阶段DEA分析——以陕西洋县为例 被引量:61
10
作者 刘子飞 王昌海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05-112,共8页
有机农业是我国适应居民食品消费由注重数量向质量转变、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缓解农业污染问题等的现实选择。以有机农业发展的典型——陕西洋县为例,运用三阶段DEA(数据包络分析)模型,本文比较分析了其与周边县区的农业生产效率。结果表... 有机农业是我国适应居民食品消费由注重数量向质量转变、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缓解农业污染问题等的现实选择。以有机农业发展的典型——陕西洋县为例,运用三阶段DEA(数据包络分析)模型,本文比较分析了其与周边县区的农业生产效率。结果表明:以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为产出指标和以农业资本、劳动力、耕地面积、化肥使用量、农膜使用量为投入指标满足模型适用的"同向性"条件假设,可以进行投入产出的效率分析;管理因素、外部环境因素和随机因素对农业生产效率均有显著影响,有必要进行各因素对效率影响的剥离性分析;在外部环境因素中,提高农民人均纯收入、城镇化水平、财政支出占GDP比重均有利于促进农业生产效率,而以粮食播种面积与耕地面积比表示的种植结构与农业生产效率呈显著负相关;在发展有机农业前和后,洋县农业综合生产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均低于陕南26县区的平均水平,但发展有机农业后,其农业综合生产率、纯技术效率排名分别上升了5位和6位,同时,规模效率排名下降了3位;然而,洋县绿色农业生产纯技术效率仍然低于规模效率。主要研究结论:三阶段DEA模型有效剔除了管理因素和随机因素对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有机化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这主要来源于纯技术效率而非规模效率的改进。为了缩小与周边农业生产效率的差距,洋县应该提高绿色农业管理技术水平和扩大生产规模,且重点在于前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农业 农业生产效率 纯技术效率 规模效率 三阶段DEA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商业银行参与金融扶贫的思考 被引量:55
11
作者 杜晓山 宁爱照 《农村金融研究》 2013年第5期4-11,共8页
近年来,金融扶贫模式在国家扶贫开发及促进农村贫困落后地区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介绍农村金融服务供给现状,分析金融扶贫存在的问题以及商业银行参与扶贫的可行性,借鉴相关国际经验,就商业银行参与金融扶贫提出相关... 近年来,金融扶贫模式在国家扶贫开发及促进农村贫困落后地区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介绍农村金融服务供给现状,分析金融扶贫存在的问题以及商业银行参与扶贫的可行性,借鉴相关国际经验,就商业银行参与金融扶贫提出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扶贫 商业银行 地区发展 农村贫困 扶贫开发 扶贫模式 服务供给 农村金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50年来呼伦贝尔草原沙漠化主要影响因素的定量分析 被引量:8
12
作者 陈秋红 周尧治 辛晓平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2008年第5期200-204,共5页
选取气温、降水因子以及反映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人口、耕地、牲畜等影响因子的相对指标为分析因子,利用主成分分析与相关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定量分析近50年(1953-2004)来各影响因子与综合影响因素对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沙漠化的作用强度... 选取气温、降水因子以及反映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人口、耕地、牲畜等影响因子的相对指标为分析因子,利用主成分分析与相关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定量分析近50年(1953-2004)来各影响因子与综合影响因素对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沙漠化的作用强度。结果表明:在当地近50年的沙漠化过程中,驱动因素、抑制因素与影响因素的综合作用力与沙漠化指数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899,-0.403以及0.6005;草原沙漠化程度呈现出随人类活动强度增加日益加剧的趋势,其中牲畜结构对草原沙漠化变化趋势的改变有着重要作用;影响因素的综合作用力与沙漠化指数的相关系数只有0.6005,这是由于生态经济系统各因素之间存在非线性作用机制,相关分析的线性假设在一定程度上低估了其作用强度,同时人类活动和自然因子的波动对草地生态系统的影响存在一个滞后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伦贝尔草原 沙漠化 影响因素 定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镇化背景下社区股份合作制形态演进与终结——源自北京市郑各庄村的案例解读 被引量:6
13
作者 李竣 杨旭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7-25,124,共11页
文章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剖析,运用制度经济学理论,从决定制度存在的外部因素分析着手,重新解读社区股份合作制的发展所遇到的问题。研究认为,建立在集体土地所有制和集体经济组织基础上的农村社区股份合作制只是一种过渡的组织形态。城镇... 文章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剖析,运用制度经济学理论,从决定制度存在的外部因素分析着手,重新解读社区股份合作制的发展所遇到的问题。研究认为,建立在集体土地所有制和集体经济组织基础上的农村社区股份合作制只是一种过渡的组织形态。城镇化的推行催生并加速了这一制度演进,使得社区股份合作制在外部和内部制度约束下产生的问题显性化。这些问题最终将会伴随着集体产权的明晰得到逐步解决,与此同时社区股份合作制则将逐渐演化成真正意义上的股份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股份合作制 集体经济组织 产权制度 制度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公共资源理论的损害生态终身追责制度分析
14
作者 王思博 《湖北农业科学》 2016年第21期5690-5693,共4页
损害生态终身追责制度是健全环境保护法规、推进生态文明体系建设的关键,公共资源理论是该制度的理论基础。尽快建立损害生态追责制度,规范相关行政行为,已成为学术界与实务界的共识。本研究首先尝试界定损害生态终身追责制度,并通过公... 损害生态终身追责制度是健全环境保护法规、推进生态文明体系建设的关键,公共资源理论是该制度的理论基础。尽快建立损害生态追责制度,规范相关行政行为,已成为学术界与实务界的共识。本研究首先尝试界定损害生态终身追责制度,并通过公共资源理论阐述该制度的理论基础,从而为健全、完善该追责制度提出了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害生态终身追责制度 公共资源理论 生态文明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扶贫的基层实践创新--海南省及琼中县教育精准扶贫调查 被引量:9
15
作者 查志远 檀学文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27-136,共10页
教育扶贫是脱贫攻坚的重要方式,在扶贫工作中具有先导性和基础性作用。教育扶贫从理念、政策到实施,需要通过实践创新进行实践转化,而实践转化的程度体现政策设计的合理性和适用性。海南省是较早开展教育扶贫的地区之一,先后实施了教育... 教育扶贫是脱贫攻坚的重要方式,在扶贫工作中具有先导性和基础性作用。教育扶贫从理念、政策到实施,需要通过实践创新进行实践转化,而实践转化的程度体现政策设计的合理性和适用性。海南省是较早开展教育扶贫的地区之一,先后实施了教育扶贫移民、职教扶贫等反响较大的项目。开展精准扶贫以来,海南省以"全上学、全资助、上好学、促成长"作为教育扶贫的目标,制定教育精准扶贫政策体系。文章基于实地调研,概括海南省教育精准扶贫思路及省级层面政策设计,并用琼中县教育精准扶贫工作经验来证明,基层的实践创新可以将省级教育扶贫理念和政策设计变为现实。海南省、县两级政府加大投入、利用教育系统人力资源优势,在教育保障、教育资助、贫困和留守儿童关爱等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扶贫 精准扶贫 精准识别 扶贫励志教育 海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的现实困境与实现路径 被引量:45
16
作者 曲海燕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16-223,共8页
贫困人口内生动力不足既是脱贫攻坚面临的难点,也是必须攻克的重点。内生动力由精神动力和非精神动力构成,具有内生性、复杂性和驱动性的特点,精神动力来源于情感、理智及意志,非精神动力来源于本能。内生动力可以直接驱动行动的产生,... 贫困人口内生动力不足既是脱贫攻坚面临的难点,也是必须攻克的重点。内生动力由精神动力和非精神动力构成,具有内生性、复杂性和驱动性的特点,精神动力来源于情感、理智及意志,非精神动力来源于本能。内生动力可以直接驱动行动的产生,也可以与外生动力耦合共同发力。贫困人口内生动力的激发需要在深入理解贫困人口内生动力理论基础、来源构成、特点及运作机制的基础上,结合贫困人口内生动力不足的现状和实践困境,分析成因,探寻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困人口 内生动力 摆脱贫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劳动监察执法困境的法律制度根源 被引量:4
17
作者 阳蔚霞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02-108,共7页
我国在《劳动法》的框架下,衍生出劳动监察与劳动仲裁两套行政救助机构以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本文将劳动监察制度与劳动争议制度视为一个整体,以“系统论”的方法,来分析构成劳动争议制度的协商、调解和仲裁等各项机制功能失调,从而给... 我国在《劳动法》的框架下,衍生出劳动监察与劳动仲裁两套行政救助机构以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本文将劳动监察制度与劳动争议制度视为一个整体,以“系统论”的方法,来分析构成劳动争议制度的协商、调解和仲裁等各项机制功能失调,从而给劳动监察部门带来执法压力,并造成监察执法效率低下的因果链条。我国应通过立法工作的进一步完善,加大劳动监察惩处力度,提高执法权威。同时,应巩固和加强第三方调解机构的作用,建立劳动监察部门与其他部门、系统间的良好合作关系,使劳动检察权真正落实到位,从而最终起到全面维护我国劳动者权益,提升国家综合竞争力的制度保障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监察 劳动仲裁 三方协商机制 权利救济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地制度改革对国企改制中土地处置的借鉴
18
作者 陈静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66-69,共4页
通过分析国有企业改制土地处置不同阶段的法规和实务特点,总结国有企业改制土地处置的监管思路得出这样的启示:国有土地和集体土地两种产权的区别、两个市场的分割造成的效率损失,阻碍了我国市场化进程,农村集体土地制度亟待改革。... 通过分析国有企业改制土地处置不同阶段的法规和实务特点,总结国有企业改制土地处置的监管思路得出这样的启示:国有土地和集体土地两种产权的区别、两个市场的分割造成的效率损失,阻碍了我国市场化进程,农村集体土地制度亟待改革。让农村集体土地进入企业改制主体,成为统一市场流转的对象,必须从完善权属、统一有偿制度、稳定状态和强化信息披露等方面入手,消除国有用地和集体用地的市场分割障碍,最终实现同地同权同价的总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地制度 改革 企业改制 国有企业 中国 土地处置 农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