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中国环境破坏的经济损失研究:它的意义、方法、成果及研究建议(上) |
徐嵩龄
|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1997 |
29
|
|
2
|
中国环境破坏的经济损失研究它的意义、方法、成果及研究建议(下) |
徐嵩龄
|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1997 |
16
|
|
3
|
环境政策的“同伴效应”研究:来自低碳城市试点的证据 |
蒋金荷
丁新兴
|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5
|
|
4
|
论亚太经合组织环境市场及中国的政策思考 |
徐嵩龄
钱薏红
|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1998 |
4
|
|
5
|
创建中国坝库工程的遗产保护科学 |
徐嵩龄
|
《中国水利》
|
2006 |
0 |
|
6
|
中国水污染趋势与治理制度 |
张晓
|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115
|
|
7
|
疫情对中国碳脱钩进程的潜在影响——基于动态CGE模型的分析 |
张友国
|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
2021 |
8
|
|
8
|
环境政策与经济政策应相互融合 |
郑易生
|
《经济研究参考》
|
2001 |
8
|
|
9
|
生态时代的环境管理 |
王松霈
|
《科学与社会》
|
1997 |
3
|
|
10
|
水资源可持续发展与经济体制改革 |
郑易生
|
《中国水利》
|
2000 |
1
|
|
11
|
合理利用资源是中国的基本国策 |
王松霈
|
《资源.产业》
|
2001 |
1
|
|
12
|
区域间产业转移模式与梯度优势重构——以长江经济带为例 |
张友国
|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
2020 |
24
|
|
13
|
论森林价值计量概念与方法的恰当性 |
徐嵩龄
|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1
|
|
14
|
美国西部大开发对我们的启迪(下) |
李京文
|
《世界农业》
北大核心
|
2000 |
1
|
|
15
|
美国西部大开发对我们的启迪(上) |
李京文
|
《世界农业》
北大核心
|
2000 |
0 |
|
16
|
超越“极端环保反动”的思考 |
徐嵩龄
|
《科学对社会的影响》
CSSCI
|
2009 |
0 |
|
17
|
户籍制度改革的新契机 |
郑玉歆
|
《中国报道》
|
2014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