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中国环境破坏的经济损失研究:它的意义、方法、成果及研究建议(上) |
徐嵩龄
|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1997 |
29
|
|
|
2
|
中国环境破坏的经济损失研究它的意义、方法、成果及研究建议(下) |
徐嵩龄
|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1997 |
16
|
|
|
3
|
环境政策的“同伴效应”研究:来自低碳城市试点的证据 |
蒋金荷
丁新兴
|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18
|
|
|
4
|
新质生产力背景下中国绿色创新能力评价——基于绿色技术创新能力、绿色技术创新辐射力和绿色创新制度支撑力的“三力”评价体系研究 |
孙博文
|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
2024 |
18
|
|
|
5
|
生态补偿奖惩、环境治理竞争与差异化政策效果 |
丁新兴
蒋金荷
邢干
|
《中国软科学》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
6
|
中国环境技术经济学研究前沿动态 |
陈金晓
|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
2020 |
1
|
|
|
7
|
“两山”理念与新质生产力:塑造中国式现代化绿色特质 |
孙博文
|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8
|
中国旅游发展笔谈 |
徐嵩龄
厉以猷
初敏
高广新
高天明
赵鹏
贾笑天
|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1 |
18
|
|
|
9
|
中国环境污染经济损失估算:1993年 |
郑易生
钱薏红
王世汶
李玉浸
|
《生态经济》
|
1997 |
43
|
|
|
10
|
论亚太经合组织环境市场及中国的政策思考 |
徐嵩龄
钱薏红
|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1998 |
4
|
|
|
11
|
环境伦理观的选择:可持续发展伦理观 |
徐嵩龄
|
《生态经济》
CSSCI
|
2000 |
13
|
|
|
12
|
水资源刚性约束下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研究进展 |
王喜峰
姜承昊
|
《水利经济》
|
2023 |
7
|
|
|
13
|
中国城镇污水处理产业竞争主体发展分析 |
常杪
郑飞
王世汶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0 |
|
|
14
|
环境规制与新建企业“污染避难所效应”研究 |
孙博文
|
《区域经济评论》
北大核心
|
2021 |
6
|
|
|
15
|
面向中国式现代化的数字生态文明建设的三重逻辑 |
孙博文
|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19
|
|
|
16
|
西湖模式的意义及其对中国遗产旅游经济学的启示 |
徐嵩龄
刘宇
钱薏红
汪秋菊
|
《旅游学刊》
CSSCI
|
2013 |
20
|
|
|
17
|
新冠肺炎疫情的经济影响分解与对策研究 |
张友国
孙博文
谢锐
|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34
|
|
|
18
|
自然文化遗产对当地农村社区发展的影响——以北京市为例 |
张晓
钱薏红
|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19
|
|
|
19
|
中国遗产旅游业的经营制度选择——兼评“四权分离与制衡”主张 |
徐嵩龄
|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92
|
|
|
20
|
中国的世界遗产管理之路——黄山模式评价及其更新(上) |
徐嵩龄
|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6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