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40年:历程、挑战和中国角色 被引量:10
1
作者 何田田 《太平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76-88,共13页
1982年通过和开放签署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是一部重要的海洋领域综合性法律文书,获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支持。尽管《公约》构建了现代国际海洋秩序的法律框架,但《公约》并未穷尽关于海洋权利义务的所有事项。回顾《公约》通过40年的... 1982年通过和开放签署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是一部重要的海洋领域综合性法律文书,获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支持。尽管《公约》构建了现代国际海洋秩序的法律框架,但《公约》并未穷尽关于海洋权利义务的所有事项。回顾《公约》通过40年的历程可发现,《公约》的谈判、通过、生效和发展无一不是时代的产物和利益的博弈,其精心构建起的微妙平衡反映了海洋管辖与海洋自由这一对相生相伴矛盾的互动。《公约》通过后的40年间,国家实践的差异、海洋技术的革新和自然环境的变化给包括《公约》在内的海洋法发展提出了诸多新挑战,外化表现为争端解决机制的不断扩权与随意滥用。中国与《公约》同行40年,在国内发展、国际形势和《公约》的共同影响下,逐步确立和深化了自身的海洋观念,践行着有特色的海洋实践。展望未来,中国应以更为积极主动的方式参与全球海洋治理,提出应对《公约》挑战的可行方案,增强“海洋命运共同体”重要论述的国际影响力,推动实现海洋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海洋管辖 海洋自由 海洋命运共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核污染损害的国际索赔问题——马绍尔群岛对美国索赔的实践及启示 被引量:1
2
作者 罗欢欣 《亚太安全与海洋研究》 CSSCI 2023年第5期83-103,I0004,共22页
马绍尔群岛因美国核试验而受到的污染损害被称为世界上最严重的人道主义灾难之一,但它的悲惨遭遇直到20世纪80—90年代才被国际社会知晓。自20世纪80年代初争取独立建国开始,马绍尔群岛岛民及政府在几十年内,几乎穷尽了国内外的各种政... 马绍尔群岛因美国核试验而受到的污染损害被称为世界上最严重的人道主义灾难之一,但它的悲惨遭遇直到20世纪80—90年代才被国际社会知晓。自20世纪80年代初争取独立建国开始,马绍尔群岛岛民及政府在几十年内,几乎穷尽了国内外的各种政治与法律途径对美索赔。索赔取得了一定效果,但美国的赔偿金额远未实现对马绍尔群岛实际损害的足额补偿。马绍尔群岛所经历的索赔程序和运用的索赔方法,具有重要的经验价值。梳理马绍尔群岛对美索赔的路径与方法,可以管窥核污染损害国际索赔涉及的主要问题。鉴于日本排放福岛核污染水可能造成海洋污染损害,探讨核污染损害的国际索赔实践更具紧迫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绍尔群岛 核污染损害 国际索赔 福岛核事故 核污染水 国家责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