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民法典》中土地经营权的赋权逻辑与法律性质
被引量:47
- 1
-
-
作者
谢鸿飞
-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暨私法研究中心
-
出处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26-237,256,共13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民法典编纂的内部与外部体系研究”(项目号18ZDA141)的阶段性成果。
-
文摘
私法配置土地权利的出发点是土地的经济价值,但《民法典》还必须关注土地的公共性、经济性和人文性,调适不同的土地伦理,突出社会主义土地制度的特征。土地经营权定性为物权或债权不能简单套用法教义学,而必须在土地赋权逻辑和土地权利行使的框架下分析,土地经营权定性的法效果差异主要体现为权利期限和征收补偿。《民法典》将各类合同产生的土地租赁权统一为土地经营权,定性为债权在解释论上最为顺畅,但为凸显"三权分置"的创新意义和强化权利效力,将其解释为物权更佳,且在法理上亦无障碍。权利定性也无需区分不同种类、不同期限的土地经营权。
-
关键词
土地经营权
土地承包经营权
三权分置
物权
权利束
土地伦理
-
分类号
D923.2
[政治法律—民商法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