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中国社会新闻的困惑与慌乱 |
时统宇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
1994 |
0 |
|
2
|
论中国新闻学的启蒙和创立 |
陈力丹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
1996 |
27
|
|
3
|
传播学研究中国化的一个硕果──《华夏传播论》评介 |
孙旭培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1997 |
7
|
|
4
|
谈谈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党性和人民性 |
沈兴耕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
1981 |
1
|
|
5
|
根据新的形势研究新闻法制问题 |
张西明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1997 |
0 |
|
6
|
中国学者能对传播学做出较大贡献───读《传播学基础理论研究》有感 |
孙旭培
|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6 |
0 |
|
7
|
关于中国新闻界男女平等现状的调查与剖析 |
陈崇山
|
《新疆新闻界》
|
1997 |
0 |
|
8
|
新闻价值及其社会性 |
雷进
|
《内蒙古社会科学》
|
1985 |
5
|
|
9
|
论美国社会责任论的发展及其局限 |
王怡红
宁新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
1993 |
4
|
|
10
|
电子媒介和印刷媒介对儿童社会化、观念现代化的不同作用 |
卜卫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
1991 |
4
|
|
11
|
马克思、恩格斯著作中的新闻概念 |
陈力丹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
1991 |
1
|
|
12
|
市场经济下的新闻事业改革 |
孙旭培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
1993 |
1
|
|
13
|
千年之交的机遇与挑战:中国的信息高速公路 |
明安香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
1996 |
1
|
|
14
|
社会讲坛——试析《午间半小时》 |
郭镇之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
1990 |
0 |
|
15
|
美国新闻自由的司法障碍 |
单纯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
1992 |
0 |
|
16
|
1992年我国传播学研究评述 |
徐耀魁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
1993 |
0 |
|
17
|
国产与进口少儿电视节目制作形态与传播观念的比较研究 |
王怡红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
1993 |
0 |
|
18
|
不要用中世纪对待“异教徒”的方式对待中国——兼论中西方文化传统与人权 |
喻权域
|
《人民论坛》
|
1997 |
0 |
|
19
|
适应两个根本转变 展现媒介市场生机──当前我国新闻事业的现状与趋势分析(下) |
张西明
|
《新疆新闻界》
|
1998 |
0 |
|
20
|
适应两个根本转变 展现媒介市场生机──当前我国新闻事业的现状与趋势分析(上) |
张西明
|
《新疆新闻界》
|
1998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