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中国现代文学思潮流派漫论
被引量:1
- 1
-
-
作者
马良春
-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现代文学研究室
-
出处
《社会科学辑刊》
1984年第2期124-134,共11页
-
文摘
本文从继承和借鉴两方面考察分析了在中国现代文学思潮流派形成与发展过程中的传统影响和外来影响的问题。作者认为,外来影响与传统影响在矛盾斗争中走向辩证统一是五四以来新文学在艺术形式和艺术手法方面的发展规律。在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过程中,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是影响最大的三种思潮,由此形成现代文学史上相应的三大流派。从文学史的发展上看,浪漫主义创作处于逐渐减弱的趋势;现代主义在中国得不到适宜生长的土壤,其影响是有限的,生命力不强;唯独现实主义思潮流派始终充满生机,成为现代文学发展的主流。其所以如此,根本的原因是由中国革命的要求所决定的。
-
关键词
现实主义
中国现代文学史
文学思潮流派
现代主义
现代文学思潮
艺术手法
浪漫主义创作
五四以来
艺术形式
外来影响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动荡中国的全景图——茅盾30年代前半期小说
被引量:1
- 2
-
-
作者
秦弓
-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现代文学研究室
-
出处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6期41-45,共5页
-
文摘
茅盾小说通过上海这一中心城市的种种骚动 ,尤其是证券市场的震荡 ,以及小市镇的惶恐不安与农村的破产倾圮 ,描绘出一幅 30年代前半期中国社会大动荡的全景图。注重内忧外患交织而成的政治经济网络的揭示 。
-
关键词
茅盾
30年代
小说
动荡
全景
-
Keywords
Mao Dun
the1 93 0 ' s
Fiction
Turbulence
-
分类号
I207.4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致萧军的信》
- 3
-
-
作者
熊鹰(译)
-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现代文学研究室
清华大学中文系
-
出处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65-71,共7页
-
文摘
1936年鲁迅逝世后,日本改造社旗下的杂志《文艺》策划了一系列《中日文学者往复书简》,原计划分三次刊载萧军与中野重治、夏衍与久板荣二郎、丁玲与宫本百合子之间的文学通信。但因卢沟桥事变的爆发,《中日文学者往复书简》只按计划进行了两次,第三次丁玲与宫本百合子之间的文学通信没有能够实现。
-
关键词
萧军
卢沟桥事变
书简
学者
日文
通信
文学
百合
-
分类号
I210.7
[文学—中国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