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历史写作治愈对文学的危机感和焦虑感--陈福民教授访谈录 被引量:1
1
作者 陈福民 霍艳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1-37,F0002,共8页
霍艳:陈老师您好,围绕《北纬四十度》您已经接受过很多采访了。因为是评论家的缘故,在采访里您条理清晰、态度鲜明,也有颇多类似于“文学的品性,知识的容貌”“为文学赢取应有的光荣与尊重”的金句,给予我很大的启发,促使我完成了相关... 霍艳:陈老师您好,围绕《北纬四十度》您已经接受过很多采访了。因为是评论家的缘故,在采访里您条理清晰、态度鲜明,也有颇多类似于“文学的品性,知识的容貌”“为文学赢取应有的光荣与尊重”的金句,给予我很大的启发,促使我完成了相关的评论。但类似的访谈多了也难免变成重复,所以我想借机向您提出一些全新的您可能还没明确答案的问题。文学研究与历史思考在您人生里占据了同等重要的位置,《北纬四十度》是两者的一次示范性的融合,我们先从这本书谈起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写作 焦虑感 陈老师 采访 危机感 条理清晰 示范性 访谈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学史初版本时差、作家续作及再认识——以格非的《春尽江南》和《隐身衣》为例
2
作者 程旸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6-20,共5页
在文学史上,有些作家的声誉并非通过文学史建构,而是借助其后续不断的新作及其在批评界和读者的热烈认可中形成的。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已有先例,例如,20世纪50至80年代的文学史从未见过钱钟书、张爱玲的身影,直到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 在文学史上,有些作家的声誉并非通过文学史建构,而是借助其后续不断的新作及其在批评界和读者的热烈认可中形成的。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已有先例,例如,20世纪50至80年代的文学史从未见过钱钟书、张爱玲的身影,直到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的力捧,两位作家才最终在读者记忆中定位。这种情况,有的是文学史的"误判",例如后者;有些则是作家更具分量的新作,迟滞文学史叙述一步。格非《春尽江南》《隐身衣》在文学史叙述中的缺席,因此值得写上一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身衣》 中国现代文学史 文学史叙述 《春尽江南》 格非 续作 夏志清 文学史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越生死大限之无上欢悦——重读史铁生的《我与地坛》 被引量:11
3
作者 陈福民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26-28,共3页
关键词 《我与地坛》 史铁生 重读 生死 中国当代文学 韩少功 文坛 散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说的“地理历史学”——关于《五湖四海》 被引量:1
4
作者 陈思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13-219,共7页
《五湖四海》以修国妹、张建设这对水上人家夫妻为中心,叙述改革开放到21世纪初期活跃在江淮流域的50后“富一代”的发家简史。小说通过一种“地理历史学”描述,贡献了一部内河地方社会的精神史。作品不仅为地理-历史架构填充了厚实的细... 《五湖四海》以修国妹、张建设这对水上人家夫妻为中心,叙述改革开放到21世纪初期活跃在江淮流域的50后“富一代”的发家简史。小说通过一种“地理历史学”描述,贡献了一部内河地方社会的精神史。作品不仅为地理-历史架构填充了厚实的细节,以“五湖四海”标识水上人家特定的地域性格,还以独特的形式感铭刻了作家的务实的理想主义,即一种虽然唯物却又有心的生活哲学,重视衣食住行、柴米油盐,又重视人伦日常、世间有情的生活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湖四海》 地理历史学 历史细节 地域性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