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力发展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其区域差异 被引量:23
1
作者 周绍杰 刘生龙 胡鞍钢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34-41,共8页
1990年以来,随着中国电力体制改革的深入,电力基础设施与经济同步发展。由于电力生产与电力消费存在着显著的空间差异,电力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可能存在空间差异。本文利用1990—2011年省级面板数据,基于增长回归模型,采用动态面板分... 1990年以来,随着中国电力体制改革的深入,电力基础设施与经济同步发展。由于电力生产与电力消费存在着显著的空间差异,电力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可能存在空间差异。本文利用1990—2011年省级面板数据,基于增长回归模型,采用动态面板分析方法,以电力投资率和发电装机容量作为衡量电力发展的指标,检验电力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的区域间差异。实证研究的主要发现如下:首先,电力发展对经济增长有显著的正面影响,而且其长期影响明显高于短期影响。其中,电力投资率每增加1个百分点,短期经济增长率提高0.076个百分点,长期经济增长率提高0.493个百分点;发电装机容量每增加1个百分点,短期经济增长率提高0.381个百分点,长期经济增长率提高1.905个百分点。其次,电力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具有显著的地区差异,对东部地区的经济增长影响显著高于西部地区。其中,电力投资率增加1个百分点对东部地区的经济增长率影响高于西部地区达0.913个百分点;电力装机容量增加1个百分点对东部地区的经济增长率影响高于西部地区达0.959个百分点。实证结果表明,电力发展对各地区经济增长影响是不平衡的,这种影响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起到了负面作用。基于实证研究,给出如下政策建议:首先,考虑到中国经济在未来20年中仍将保持较高增速,中国应继续促进电力发展投资,以促进经济增长。其次,从政策导向来看,电力发展政策应当充分加强电力发展对区域协调发展的作用,使得西部地区能从电力输出中获得更高收益,提高电力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的公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发展 电力基础设施 经济增长 区域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加权主成分分析的企业技术创新绩效评价模型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田盈 潘晓琳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30-133,共4页
综合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建立了系统综合评价的AHP变量加权主成分分析模型。在构建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基于该模型方法给出了一个评价实例。最后,讨论了模型方法使用中的若干改进思路,以提高评价的稳... 综合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建立了系统综合评价的AHP变量加权主成分分析模型。在构建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基于该模型方法给出了一个评价实例。最后,讨论了模型方法使用中的若干改进思路,以提高评价的稳定性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创新 绩效评价 主成分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增长及其社会基础结构 被引量:3
3
作者 吉昱华 蔡跃洲 史仕新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16-20,46,共6页
在新增长理论中 ,内生的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本的积累是增长的决定性因素。决定技术进步以及影响实物资本和人力资本积累的因素决定着经济增长的路径。社会基础结构通过影响这些因素影响着经济的长期增长。社会的价值取向体系决定了人们获... 在新增长理论中 ,内生的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本的积累是增长的决定性因素。决定技术进步以及影响实物资本和人力资本积累的因素决定着经济增长的路径。社会基础结构通过影响这些因素影响着经济的长期增长。社会的价值取向体系决定了人们获得社会认同的取向和社会资源的投入方向 ;社会激励结构、社会资源的分配方式、社会权力结构决定了个体以何种方式达到其获取社会地位和资源的目的 ;制度和政策通过影响个体和厂商从事不同活动的成本和收益从而影响其行为模式。发展中国家必须改善社会基础结构以促进经济的长期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增长 社会基础结构 理论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SDA的我国省域经济发展可持续性改善的时空特征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丁建军 李峰 曾象云 《区域经济评论》 2013年第4期68-76,共9页
在1990—2007年间,我国30个省区市的经济发展可持续性均有了较大程度的改善,但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而且这种不平衡趋势在一定程度上有自我强化和累积因果效应;Moran’s I统计分析表明省域经济发展可持续性改善具有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 在1990—2007年间,我国30个省区市的经济发展可持续性均有了较大程度的改善,但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而且这种不平衡趋势在一定程度上有自我强化和累积因果效应;Moran’s I统计分析表明省域经济发展可持续性改善具有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在考察期间呈现出可持续性改善程度相似省域彼此集聚的趋势,而政策空间外部性导致的策略性行动可能是主要原因;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省域其经济发展可持续性改善程度相对较高,但经济发展落后地区也可能受周边区域的影响而重视改善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性 改善 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 空间自相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改造与经济结构的关系初探
5
作者 郑友敬 汪向东 《经济科学》 1986年第1期1-7,共7页
技术改造作为投资的一种基本形式,在与现有生产结构的关系方面,既有和基本建设共同的一般性质,又有和基本建设不同的特点。其一般性质表现如下两个方面:一是引起现有生产结构的变化,即通过一定的投资规模、方向和结构,改变现有生产能力... 技术改造作为投资的一种基本形式,在与现有生产结构的关系方面,既有和基本建设共同的一般性质,又有和基本建设不同的特点。其一般性质表现如下两个方面:一是引起现有生产结构的变化,即通过一定的投资规模、方向和结构,改变现有生产能力的系统规模和配置,从而改变生产的资源结构和产品结构,其中不仅包括了量的扩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改造投资 生产结构 经济结构 基本建设 生产能力 投资重点 投资少 技术经济论证 经济效益 投入产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经济中平等与效率同步增长的经济数学分析
6
作者 朱荣科 周德英 《学习与探索》 1988年第3期22-26,共5页
效率和平等的矛盾,实质上是生产和分配的矛盾。西方国家不可能解决这一矛盾的原因是:资本主义制度的生产资料个人占有,利息和利润作为分配万式是以雇佣劳动的剥削为前提。社会主义国家有可能采取恰当的分配和再分配政策,用小的不平等导... 效率和平等的矛盾,实质上是生产和分配的矛盾。西方国家不可能解决这一矛盾的原因是:资本主义制度的生产资料个人占有,利息和利润作为分配万式是以雇佣劳动的剥削为前提。社会主义国家有可能采取恰当的分配和再分配政策,用小的不平等导致效率的提高,用小的效率损失换取大的平等。但是建国以来,由于我们犯有如下错误:将社会平等看成绝对平均;以牺牲效率来维持所谓的公平;否定收入分配受市场调节的客观规律;用非经济手段强制干预、割断、破坏平等与效率之间相互促进的关系。所以,也未能实现社会公平,社会成员收入也并没均等化。尤为严重的是,不能建立起有利于经济发展的生产要素组合与经济运行机制,导致经济效率极低。关于平等和效率问题,我国现在主要存在两种认识:一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二是以公平促进效率,以效率实现公平。就西方经济学关于效率和平等的两种意见而言,笔者的看法是:既承认交替关系,又可通过不充分竞争将其变成正相关关系,使效率和平等达到同步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增长 效率问题 社会主义经济 社会平等 充分竞争 社会公平 社会主义国家 经济效率 社会成员 生产资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总资金的理论界定和监测方法研究
7
作者 李金华 《经济经纬》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8-21,共4页
社会总资金 ,是全社会可以利用和控制的经济资源总量 ,即各机构部门所占有并能使用其获得经济利益的各种经济资产总额。优化资金的形态配置 ,合理控制资金流向是保证国民经济良性运行的先决条件。本文探讨社会总资金的定义及其结构与运... 社会总资金 ,是全社会可以利用和控制的经济资源总量 ,即各机构部门所占有并能使用其获得经济利益的各种经济资产总额。优化资金的形态配置 ,合理控制资金流向是保证国民经济良性运行的先决条件。本文探讨社会总资金的定义及其结构与运行态势的监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总资金 理论界定 监测方法 结构 运行态势 国民经济 资金流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可持续发展核算体系构建问题研究
8
作者 李金华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9期68-74,共7页
本文对可持续发展核算体系构建的理论 基础、基本框 架、核算原则、核算 工具等基本问题进行研究, 建立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核算体系, 以全面评价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的活动成果,跟踪监测可持续发展进程。
关键词 中国 可持续发展 核算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区域环境效率的差异与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86
9
作者 李静 《南方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24-35,共12页
本文比较了非期望产出处理的相关DEA模型的优缺点,通过引入SBM模型处理非期望产出,测算了1990-2006年我国各省区环境效率。结果显示,环境变量的引入明显降低了中国区域的平均效率水平,中西部地区对环境变量的引入较东部地区较为敏感。同... 本文比较了非期望产出处理的相关DEA模型的优缺点,通过引入SBM模型处理非期望产出,测算了1990-2006年我国各省区环境效率。结果显示,环境变量的引入明显降低了中国区域的平均效率水平,中西部地区对环境变量的引入较东部地区较为敏感。同时,本文实证考察了经济规模、对外开放程度、地区等因素对环境效率的影响效果,发现这些因素对对于三大地区的作用机理存在差别,并据此给出了一些政策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效率 非期望产出 SBM模型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劳动收入风险测算及其收入分配效应研究——来自机器学习的实证发现 被引量:1
10
作者 徐超 张晨 +1 位作者 万相昱 马文静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5-146,共12页
本文以流动人口为研究对象,利用机器学习模型复原劳动者的收入分布,分别使用方差风险刻画收入整体波动性,用偏度风险描述收入增长空间以及峰度风险评估极端收入可能性。研究发现,第一,流动人口承受的劳动收入风险具有显著的时变规律,在... 本文以流动人口为研究对象,利用机器学习模型复原劳动者的收入分布,分别使用方差风险刻画收入整体波动性,用偏度风险描述收入增长空间以及峰度风险评估极端收入可能性。研究发现,第一,流动人口承受的劳动收入风险具有显著的时变规律,在人口属性和工作特征维度的分布差距明显。第二,风险是决定工资收入的重要因素,风险补偿在不同时期、不同收入群体和不同风险类别上展现出明显的异质性。第三,风险产生了显著的收入分配效应,总体上拉大了收入差距。方差和偏度风险放大了收入差距,而峰度风险则有助于缩小收入差距。研究结论对于及时化解极端收入风险,稳定收入预期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收入风险 分位数回归森林 风险补偿 收入不平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口结构变迁的经济增长效应分析 被引量:64
11
作者 孙爱军 刘生龙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7-46,共10页
为了论证人口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本文在一个索洛模型的基础之上引入人口结构变量,从理论上梳理并建立计量分析模型,应用中国1990~2010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分别使用固定效应、混合OLS和工具变量法对人口经济变迁的经济效应进行实证... 为了论证人口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本文在一个索洛模型的基础之上引入人口结构变量,从理论上梳理并建立计量分析模型,应用中国1990~2010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分别使用固定效应、混合OLS和工具变量法对人口经济变迁的经济效应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劳动年龄人口份额上升、人口抚养比下降是过去20年来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重要因素,1990~2010年由人口抚养比下降导致的经济增长约为1.44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达到了15%。随着人口日益老龄化,未来的人口结构变迁将会对经济增长产生显著的负面影响,中国应通过提升劳动力的受教育水平、技术进步、人力资源制度建设等来应对未来的人口老龄化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结构变迁 人口老龄化 人口抚养比 经济增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国BV4.1模型修正与中国CPI季节调整 被引量:2
12
作者 桂文林 李玉玲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04-117,共14页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是衡量通货膨胀程度和经济活动水平的重要指标,通常要剔除季节性因素影响。本文对国际最新的BV4.1季节调整模型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软件开发,编写R程序增强了其实用性。首先考虑到了中国的节日因素,交易日因素和异...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是衡量通货膨胀程度和经济活动水平的重要指标,通常要剔除季节性因素影响。本文对国际最新的BV4.1季节调整模型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软件开发,编写R程序增强了其实用性。首先考虑到了中国的节日因素,交易日因素和异常值,对2001年1月至2015年3月的CPI数据进行了预处理。在分离出季节成分以及日历成分之后,采用平滑区间和修正历史法进行模型诊断的研究。研究认为:CPI的趋势在短期内具有二阶多项式发展特征,节日因素、交易日影响和异常值不显著;实证结果表明,BV4.1的季节调整结果与其他模型如X-12-ARIMA和TRAMO/SEATS相比具有很强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季节调整 BV4.1 中国CPI 修正历史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高层管理者长效激励机制研究——股票期权薪酬激励分析 被引量:12
13
作者 叶华 《财会通讯(上)》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8-69,共2页
一、我国企业高管薪酬激励状况分析 企业高管层的激励机制中最重要的是高管的薪酬激励。目前有按地区工资和行政级别;年薪制和高管持股等形式。有学者研究发现,我国在对高管层薪酬激励中存在以下问题:(1)薪酬激励强度不平衡。国... 一、我国企业高管薪酬激励状况分析 企业高管层的激励机制中最重要的是高管的薪酬激励。目前有按地区工资和行政级别;年薪制和高管持股等形式。有学者研究发现,我国在对高管层薪酬激励中存在以下问题:(1)薪酬激励强度不平衡。国有企业薪酬激励强度不足,国有大型企业经营者受国家分配政策制约,自我约束较强。据统计,2004年1331家上市公司中,有130家上市公司高管最高年薪低于6万元(张晋,2004),2002年非国有企业经营者平均年薪为13.2万元,而国有经营者只有6.3万元。有薪酬制定者认为,高管薪酬的制定多数缺乏科学依据,低能高薪现象严重,亏损企业高管薪酬过高,薪酬激励强度太大。(2)薪酬激励结构不合理。固定薪酬多,浮动少;短期激励多,长期激励少;在职激励多,退休后福利少。这不可避免地会影响企业长期决策,使管理者更看重短期利益。(3)收入分配人为因素多。对经营管理者的奖励随意性强,与业绩不相匹配;职务消费不规范,收入的非货币化强。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国企经营者职位消费水平一般是其工资收入的10倍。(4)收入分配依据不透明。国外高管层的年薪近一半来自基本工资以外的部分,而大多依据当年的业绩。而在我国由于股票市场不完善,大部分股票被高估,绝大多数的企业家价值被明显低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高层管理者 薪酬激励 股票期权 激励机制 国有企业经营者 激励强度 收入分配 上市公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发展观与区域创新体系建设 被引量:7
14
作者 刘海波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99-106,共8页
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是一个成体系的发展理论,是价值观、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有机统一,也是我国各级各类创新体系建设的指导原则。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是我国创新体系建设的一个关键,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建设区域创新体系,... 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是一个成体系的发展理论,是价值观、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有机统一,也是我国各级各类创新体系建设的指导原则。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是我国创新体系建设的一个关键,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建设区域创新体系,应该因时因事贯彻和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体系、区域创新体系 企业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进步是推动第三产业发展的根本力量 被引量:5
15
作者 李京文 《当代经济科学》 CSSCI 1993年第6期3-6,共4页
一、第三产业形成和发展必须依靠技术进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所谓技术进步是指技术在实现某种目标方面的变动与发展,它包括劳动手段的变革,生产方法的改进,劳动者生产技能的提高和技术知识的丰富,以及经... 一、第三产业形成和发展必须依靠技术进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所谓技术进步是指技术在实现某种目标方面的变动与发展,它包括劳动手段的变革,生产方法的改进,劳动者生产技能的提高和技术知识的丰富,以及经济、社会组织与管理技术的改进与提高.在现代人类历史上,曾发生过三次技术革命,第—次是以蒸汽机的发明应用为代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进步 第三产业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三次产业就业人数的实证分析——基于1952~2006年数据 被引量:7
16
作者 刘江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1期56-61,共6页
根据1952~2006年间中国三次产业就业的人数,利用向量自回归模型(VAR)分析了三者之间的动态相关性。结果表明,55年来中国三次产业就业结构的变化基本符合配弟—克拉克定律,但各产业就业总量的变化却与之不甚相符。在中国目前的经济背景... 根据1952~2006年间中国三次产业就业的人数,利用向量自回归模型(VAR)分析了三者之间的动态相关性。结果表明,55年来中国三次产业就业结构的变化基本符合配弟—克拉克定律,但各产业就业总量的变化却与之不甚相符。在中国目前的经济背景下,预计第二产业就业人数将继续上升,将在5年后达到峰值。第三产业就业人数预计在2024年左右达到高峰,但不会超过第一产业就业人数。中国促进就业的关键在于第二产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次产业 就业 脉冲响应函数 协整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汇储备需求及其长期均衡——来自多重复合协整技术(MCCIT)证据
17
作者 赵华春 Jeffrey Forrest 熊华强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59-166,共8页
文章运用传统协整技术、考虑结构突变的协整技术以及多重复合协整技术,对我国外汇储备的长期均衡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运用多重复合协整技术分析中国的外汇储备长期均衡问题最为合理;对外贸易条件对我国外汇储备需求存在门限... 文章运用传统协整技术、考虑结构突变的协整技术以及多重复合协整技术,对我国外汇储备的长期均衡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运用多重复合协整技术分析中国的外汇储备长期均衡问题最为合理;对外贸易条件对我国外汇储备需求存在门限效应;在样本时间段内,我国实际外汇储备持有量确实存在长期偏高现象,偏高水平达到5.98%,如果考虑"热钱"效应,其偏离水平远高于5.98%。根据研究结论,文章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汇储备 协整技术 结构突变 门限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完全竞争下的企业人力资本投资水平研究
18
作者 田盈 潘晓琳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7期52-53,共2页
本文讨论了不完全竞争劳动力市场下,企业对员工一般性在职培训的投入水平。为了更加与现实经济生活中常用的报酬体系相一致,提出了“相对工资压缩”的概念。研究表明,在不完全竞争劳动力市场下,只要存在“绝对工资压缩”,即使不存在“... 本文讨论了不完全竞争劳动力市场下,企业对员工一般性在职培训的投入水平。为了更加与现实经济生活中常用的报酬体系相一致,提出了“相对工资压缩”的概念。研究表明,在不完全竞争劳动力市场下,只要存在“绝对工资压缩”,即使不存在“相对工资压缩”,企业也会对员工进行一般性在职培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力市场不完全竞争 人力资本投资 在职培训 相对工资压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及义务教育是西部实现小康社会的根本
19
作者 林燕平 《宁夏社会科学》 2003年第4期19-24,共6页
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义务教育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然而在我国西部贫困地区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义务教育普及的状况仍令人担优。提高西部地区义务教育的普及率,是目... 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义务教育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然而在我国西部贫困地区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义务教育普及的状况仍令人担优。提高西部地区义务教育的普及率,是目前各级部门面临的重要课题,是我国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必须要做的重要工作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 义务教育 人力资本和小康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讨测算科技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份额
20
作者 袁嘉新 《软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31-34,共4页
产业革命后,英国工人生产率的提高使英国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和人均国民收入超过了其它国家。从此对于科学技术可以转化为生产力的问题,已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世界各国都越来越重视科学技术在推动经济发展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从本世... 产业革命后,英国工人生产率的提高使英国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和人均国民收入超过了其它国家。从此对于科学技术可以转化为生产力的问题,已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世界各国都越来越重视科学技术在推动经济发展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从本世纪五十年代以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进步 经济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