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人文经济范式下的中国式现代化:价值取向、发展路径与治理模式 |
袁富华
李兆辰
|
《人文杂志》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2
|
基础设施多重属性建构与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
李姗姗
孙久文
胡安俊
|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4
|
|
3
|
中国环境治理现代化历程及其经济学逻辑 |
张友国
|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4
|
中国实施CDM项目的CO_2减排资源:一种经济—技术—能源—环境条件下CGE模型的评估 |
沈可挺
徐嵩龄
贺菊煌
|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15
|
|
5
|
电子商务如何影响县域经济增长及区域协调发展--基于阿里电商发展指数的实证分析 |
蔡跃洲
王建国
刘生龙
|
《学术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3
|
|
6
|
中国的经济发展及与中亚五国的经济技术合作 |
李京文
张景曾
|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1998 |
4
|
|
7
|
加强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联合 促进软科学的迅速发展 |
李京文
|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1995 |
1
|
|
8
|
中国未来产业新动能培育:发展潜能与政策取向 |
陈星星
田贻萱
|
《区域经济评论》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9
|
数字经济时代人工智能发展对我国流通业效率的影响研究——基于技术创新的中介效应分析 |
赵兵
万相昱
|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10
|
为四化建设服务是我国社会科学研究的神圣使命 |
李京文
|
《中州学刊》
CSSCI
|
1997 |
0 |
|
11
|
中国技术创新模式与经济增长趋势 |
齐建国
|
《重庆商学院学报》
|
2000 |
1
|
|
12
|
新质生产力背景下中国绿色创新能力评价——基于绿色技术创新能力、绿色技术创新辐射力和绿色创新制度支撑力的“三力”评价体系研究 |
孙博文
|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
2024 |
16
|
|
13
|
中国人工智能发展的空间极化与国际追赶——基于技术-产业双重视角 |
朱兰
|
《农村金融研究》
北大核心
|
2024 |
6
|
|
14
|
数字经济如何影响城市间劳动力市场分割:“加深鸿沟”还是“熨平丘壑”? |
崔琳昊
冯烽
|
《当代经济科学》
北大核心
|
2025 |
2
|
|
15
|
技术市场对我国高技术产业创新链的影响 |
于荣光
王宏伟
|
《经济与管理》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16
|
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挑战与发展对策 |
闫强明
张辉
|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17
|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中国电力行业低碳发展路径 |
马露露
赵昌文
蒋金荷
|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18
|
地方政府5G政策与企业关键数字技术创新 |
张尧
潘松李江
端利涛
冯冬发
|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19
|
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设立与企业ESG表现——基于机器学习的因果推断 |
张容嘉
李云飞
王乐
|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20
|
专利审批体制改革与企业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来自专利快速预审制度的经验证据 |
韩先锋
郑酌基
朱承亮
肖远飞
|
《中国软科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