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未来网络产业:技术演进、大国竞争与发展路径 被引量:5
1
作者 渠慎宁 《改革》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1-92,共12页
以6G与卫星互联网为代表的未来网络产业不仅是未来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而且是网络强国建设的重要保障。经历了从1G到5G的技术演进后,6G作为下一代移动通信主导技术,不仅具有更高的性能指标,还将开启“万物智联”新时代。卫星互联网作为... 以6G与卫星互联网为代表的未来网络产业不仅是未来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而且是网络强国建设的重要保障。经历了从1G到5G的技术演进后,6G作为下一代移动通信主导技术,不仅具有更高的性能指标,还将开启“万物智联”新时代。卫星互联网作为卫星通信的最新演进载体,已被视为提供大规模数据传输服务的新手段,有望解决现有通信网络的瓶颈问题。未来网络产业具有巨大的产业空间和市场潜力,6G不仅能打造“新型感知经济”,还将通过数字孪生赋能实体经济,卫星互联网的商业与国防军事价值正日益凸显。当前,世界主要大国均意识到未来网络技术对经济、社会、国家安全乃至国际地位的重要影响,纷纷加紧布局力求抢占技术高点与竞争先机。我国应加大重视力度,增加未来网络领域的研发投入,着力构建未来网络的行业标准,打造安全可控的未来网络产业链,加快未来网络产业的应用落地和场景推广,以此快速推进未来网络产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来产业 未来网络 6G 卫星互联网 数字孪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动中国全产业链优化升级 被引量:31
2
作者 杨丹辉 戴魁早 +2 位作者 赵西三 余典范 黄寰 《区域经济评论》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5-16,共12页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体系优化升级”“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锻造产业链供应链长板”“补齐产业链供应链短板”。推动中...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体系优化升级”“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锻造产业链供应链长板”“补齐产业链供应链短板”。推动中国全产业链优化升级不仅对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促进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也是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必然要求。现阶段,无论是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面,还是在传统产业能级提升方面,全产业链发展面临着诸如关键核心环节缺失导致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不强、产业链内外循环链接能力较弱导致产业链网络节点地位较低、产业生态松散导致产业链协同效应难以发挥、产业链韧性不足等问题。因此,坚持自主可控,安全高效,分行业做好全产业链战略设计和精准施策,优化全产业链发展环境,强化要素支撑,推动全产业链优化升级意义重大。基于此,本刊特邀国内相关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结合自身研究特长,从多角度发表真知灼见,以期对推动中国全产业链优化升级提供思想启迪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产业链 产业链 供应链 现代化产业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未来产业发展的支持性政策及其取向选择 被引量:29
3
作者 渠慎宁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77-86,共10页
受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推动的影响,未来产业将成为各国经济增长的新动能,以及政策支持的重点领域。在未来产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其所需政策措施也不尽相同。在基础研发与小试中试阶段,创新政策将发挥主导作用,通过解决基础科学研究... 受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推动的影响,未来产业将成为各国经济增长的新动能,以及政策支持的重点领域。在未来产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其所需政策措施也不尽相同。在基础研发与小试中试阶段,创新政策将发挥主导作用,通过解决基础科学研究中的“市场失灵”问题、激发创新活力、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来帮助创新主体走出“死亡之谷”。在产业化阶段,产业政策则成为主要工具,通过解决未来产业的“幼小化”问题、解决产能不足问题、刺激潜在消费需求启动,来帮助企业跨越“达尔文之海”。在创新政策和产业政策的落地过程中,各国政府使用了不同的政策工具和手段,推动未来产业发展的主要路径也存在一定差异。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今后未来产业政策应更加包容、更具韧性、更加绿色化,以此来适应产业发展新趋势,更好地推动未来产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来产业发展 创新政策 产业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FT产业:理论解构、市场逻辑与趋势展望 被引量:13
4
作者 渠慎宁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0-80,共11页
作为数字经济领域的前沿热点,NFT产业近年来发展势头迅猛,已成为发达国家重点打造的未来产业之一。非同质化、区块链支撑和加密资产属性是NFT的三大主要特征。从理论上看,NFT产业的火爆源于其给数字经济特别是数字产权领域带来的革命性... 作为数字经济领域的前沿热点,NFT产业近年来发展势头迅猛,已成为发达国家重点打造的未来产业之一。非同质化、区块链支撑和加密资产属性是NFT的三大主要特征。从理论上看,NFT产业的火爆源于其给数字经济特别是数字产权领域带来的革命性改进,它构建起了数字创新的激励机制。随着用户的增加和协议的完善,NFT可代表资产的范围不断扩大,被广泛应用于Web3.0和元宇宙、数字艺术、时尚、游戏等产业之中。NFT有着广阔的市场空间,但技术本身和平台管理层面的短板、法律层面的风险,以及各国政府部门的监管动向均会影响其发展前景。部分国家已依托管理区块链或加密资产的法律条款对NFT产业进行监管。今后,我国在培育NFT产业时,应通过技术支撑、场景推广、监管保障“三管齐下”,实现NFT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FT产业 数字产权 加密资产 未来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经济重大风险的防范与化解 被引量:4
5
作者 王小广 黄征学 +2 位作者 覃成林 杨丹辉 喻新安 《区域经济评论》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14,共14页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是三大攻坚战之首,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切不可抱有侥幸心理,而应该对区域经济重大风险的防范与化解事先有充足的准备和系统的应对策略。随着现代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全球性的经济关系已经形成,各个国家和地区在经济...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是三大攻坚战之首,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切不可抱有侥幸心理,而应该对区域经济重大风险的防范与化解事先有充足的准备和系统的应对策略。随着现代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全球性的经济关系已经形成,各个国家和地区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日益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区域经济重大风险像金融风暴、贸易摩擦等一旦爆发,涉及面广,影响深远,会给区域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冲击,甚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格局会因此而改变。在区域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既要警惕“黑天鹅”,也要防范“灰犀牛”。如何在多变的局势中,做好重大风险防范和化解,提升区域抵御危机风险的“韧性”,是区域管理者和决策者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面对的棘手问题。基于此,本刊特组织国内相关领域的专家从宏微观角度,结合深刻的理性思维,发表真知灼见,提出切合实际的研究对策,以期对区域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启迪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经济 重大风险 防范 化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元宇宙热潮:缘起、影响与展望 被引量:40
6
作者 杨丹辉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6-20,共5页
元宇宙作为实现物理世界与虚拟世界深度交互的载体,是伴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迭代、基础设施更新,数字经济持续向纵深发展带动互联网技术集成与商业模式变革的产物。现阶段元宇宙发展仍有不确定性,存在价值实现障碍多、资本过度炒作等风... 元宇宙作为实现物理世界与虚拟世界深度交互的载体,是伴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迭代、基础设施更新,数字经济持续向纵深发展带动互联网技术集成与商业模式变革的产物。现阶段元宇宙发展仍有不确定性,存在价值实现障碍多、资本过度炒作等风险。为此,应发挥我国海量数据和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鼓励相关领域企业加快技术创新、产品开发、场景拓展和商业模式重塑。同时,要科学研判元宇宙对生产生活、社交网络、公共治理等方面的影响,下好监管“先手棋”,引导元宇宙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正向赋能数字化转型、消费升级和智慧社会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宇宙 虚拟世界 智能硬件 资本市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危机下的区块链技术应用"大展身手" 被引量:4
7
作者 杨丹辉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14-17,共4页
区块链是数字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凭借信息可追溯、数据可信度高、去中心化等特点,区块链技术在数字金融、医疗健康、现代物流、商品防伪、智慧城市、公益事业、社会救助等领域的应用逐步推开.目前,区块链技术推广仍面临应用成本偏高、... 区块链是数字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凭借信息可追溯、数据可信度高、去中心化等特点,区块链技术在数字金融、医疗健康、现代物流、商品防伪、智慧城市、公益事业、社会救助等领域的应用逐步推开.目前,区块链技术推广仍面临应用成本偏高、解决方案不够丰富、监管审计难度较大等障碍.为此,应立足自主创新,不断拓展应用场景,促使区块链等数字技术在应对重大风险事件,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发挥更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块链 疫情防控 “去中心化” 治理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规制对产能利用率的影响——基于技术创新中介调节效应的分析 被引量:15
8
作者 刘帅 杨丹辉 金殿臣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77-89,共13页
从环境规制影响产能利用率的理论脉络出发,探讨实现绿色技术创新与产能利用率提升的双赢路径,进而采用2001—2017年全国省际面板数据,借助机器学习方法筛选控制变量,构建面板固定效应和有调节的中介效应双模型,验证环境规制对产能利用... 从环境规制影响产能利用率的理论脉络出发,探讨实现绿色技术创新与产能利用率提升的双赢路径,进而采用2001—2017年全国省际面板数据,借助机器学习方法筛选控制变量,构建面板固定效应和有调节的中介效应双模型,验证环境规制对产能利用率的作用机制以及技术创新对该机制的中介调节效应。结果表明:环境规制与工业产能利用率之间呈现显著的U型关系。环境规制对工业产能利用率产生的“先抑后扬”影响主要体现在结构效应和技术创新效应两个方面。进一步的实证检验发现,环境规制通过技术创新的完全中介效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产能利用状况,且这种作用受到产业结构的正向调节。“十四五”时期,应将完善环境规制体系、改进环境治理方式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坚持创新驱动生产方式绿色转型,以高质量供给推动经济体系优化升级,从而为迈向“碳中和”布好局起好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规制 技术创新 产能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