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玉米产业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被引量:22
1
作者 郭皓升 《现代管理科学》 2020年第2期31-33,共3页
玉米是关系中国粮食安全的第一大粮食作物,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由于国家收储政策的变化,导致中国玉米产业的结构性矛盾越来越突出,玉米去库存成为农业供给侧改革成败的关键因素,直接影响中国农业供给侧... 玉米是关系中国粮食安全的第一大粮食作物,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由于国家收储政策的变化,导致中国玉米产业的结构性矛盾越来越突出,玉米去库存成为农业供给侧改革成败的关键因素,直接影响中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进度。文章通过多方面分析中国玉米产业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提出中国玉米产业发展的建议,促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执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产业 供给侧 结构性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度距离对双边贸易流量影响的实证分析——基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数据 被引量:4
2
作者 苏翀 于秀丽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40-144,共5页
加强传统经贸合作,构建跨区域的制度包容性机制,能更好提升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贸合作规模与质量。本文基于1999-2021年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样本数据,实证研究了制度距离对双边贸易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样本期内,我... 加强传统经贸合作,构建跨区域的制度包容性机制,能更好提升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贸合作规模与质量。本文基于1999-2021年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样本数据,实证研究了制度距离对双边贸易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样本期内,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制度距离对双边贸易流量有长期显著的负向影响。根据入世前后的估计结果,制度距离对双边贸易往来的负向关系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都更为突出;根据细分地域的估计结果,制度距离对我国与欧洲沿线国家双边贸易流量的负向作用比我国与亚洲沿线国家更加突出;收入组别结果表明,我国与中高等或中低等收入子样本中制度距离对双边贸易流量的负向影响更为明显。结论证实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在提升制度包容性方面仍有较大改进空间,为后续双边贸易发展以及政策实施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制度距离 双边贸易 贸易流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