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作为社会互动资源的叹词 被引量:8
1
作者 完权 李心言 《汉语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19,共18页
现代汉语叹词可视为社会互动的语言资源,本文拟在互动语言学框架下对叹词做出功能分析。文章尝试整合会话分析、话语标记、语言使用研究、关联论、语篇元话语研究等理论对社会互动所使用的语言资源的探讨,提出一个社会互动资源的分类法... 现代汉语叹词可视为社会互动的语言资源,本文拟在互动语言学框架下对叹词做出功能分析。文章尝试整合会话分析、话语标记、语言使用研究、关联论、语篇元话语研究等理论对社会互动所使用的语言资源的探讨,提出一个社会互动资源的分类法,在此基础上得出现代汉语作为互动资源的功能谱系,具体包括交互性资源、互动性资源和过程性资源三大类。叹词作为互动资源的功能本质上是功能要素,在实际使用中具体叹词往往表现出多功能性,会出现兼用的现象。从互动资源的角度看叹词的词类地位,不宜采纳“动词说”和“代句词说”。叹词是一个独立的虚词类。本文对社会互动中的语言资源的分析框架经推广后也适用于互动中的其他语言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叹词 互动资源 言谈管理 互动功能谱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评价回应的“整”与“零”——从二次评价看互动行为视角下的形式差异
2
作者 方迪 《汉语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7-28,共12页
基于特定行为序列的回应形式是观察互动塑造语言结构的窗口,但目前这方面的研究大多集中在问答序列。本文聚焦于评价行为,基于“整句—零句”的分析框架进一步从认识立场和示主性角度探讨二次评价(即自身作为评价的评价回应形式)。研究... 基于特定行为序列的回应形式是观察互动塑造语言结构的窗口,但目前这方面的研究大多集中在问答序列。本文聚焦于评价行为,基于“整句—零句”的分析框架进一步从认识立场和示主性角度探讨二次评价(即自身作为评价的评价回应形式)。研究发现,谓词性零句回应与首次评价高度一致,不宣称独立的认识权限;体词性零句基于相邻对的“话题—说明”关系,对模棱的首次评价进行诠释性归类,提供候选理解,零句型回应总体均体现较低的认识权威和示主性。主谓齐全的整句则通过主语指称形式对评价对象的重复或调整,彰显回应者更高的认识权威及行为推进和责任方面的示主性,其后往往有详述、解释等序列扩展或行为类型的转变。本文还联系其他语言中评价回应的同类研究,阐述了基于互动行为开展形式差异研究以及跨语言比较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评价回应 认识立场 示主性 互动行为视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顿V”语序带来的句法语义语用特征 被引量:1
3
作者 储泽祥 《汉语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96-106,共11页
现代汉语里“V一顿”比“一顿V”常见。本文在系统梳理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探讨“一顿V”的句法语义语用特征。本文的观察结果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典型的“一顿V”具有过程性特征,V是持续性及物动词,表示损耗、伤害性动作,要求... 现代汉语里“V一顿”比“一顿V”常见。本文在系统梳理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探讨“一顿V”的句法语义语用特征。本文的观察结果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典型的“一顿V”具有过程性特征,V是持续性及物动词,表示损耗、伤害性动作,要求受事必须出现;(二)“一顿V”可以充当遭受义动词、给予义动词的宾语,表现出一定的体词性,有一定的指称作用;(三)“一顿V”可以受介宾短语“对/把/被+N”修饰,但不受能愿助动词修饰,不带“了”,具有动作和结果的一体性特征;(四)“一顿V”虽然结构比较紧密,但可以插入副词“好”来表示程度,并带有感叹意味,且“好”倾向放在单音V前边,当双音V包含程度义时,“好”只能放在“一顿”前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顿V” 语序 句法特征 语义特征 语用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