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社科学术期刊编辑人员的职业认知及其改善研究——基于104名社科学术期刊编辑人员职业自述的文本分析 |
刘普
孙婉婷
梁鑫渊
|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2
|
过去未去——论人工智能时代属人的文学 |
刘大先
|
《扬子江文学评论》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3
|
赋形与回收:《缓步》的“文学性”回旋曲——兼论“新东北文学”的形式与观念 |
陈思
王璟琨
|
《当代作家评论》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4
|
构建世界普惠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2024年度文艺学前沿问题研究述要 |
蔡宜平
吴子林
|
《当代文坛》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5
|
文学与电影之间——万玛才旦作品的历史性与现代性追问 |
金真慧
丹珍草
|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6
|
文学停止的地方,生活出现了——评陈冲和她的《猫鱼》 |
刘月悦
|
《扬子江文学评论》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7
|
中国网络文学与“新文创”生态 |
陈定家
王青
|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0 |
|
8
|
返本开新:文学研究的范式开拓与跨界融合——叶舒宪教授访谈录 |
叶舒宪
肖景匀
|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9
|
文化传承视域中的《听漏》及其叙事探索 |
刘艳
|
《当代作家评论》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0
|
从回声话语看汉语语篇的递系为本 |
王蕾
|
《汉语学习》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1
|
拟音词的戏剧性:拟剧论分析法 |
完权
|
《汉语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2
|
基于隔行对照标注策略的少数民族古文献开发研究——以藏文古文献隔行标注为例 |
龙从军
安波
赵维纳
|
《中文信息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3
|
非虚构写作的文学性维度及可能面向——以熊育群《钟南山:苍生在上》为例证的思考 |
刘艳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5
|
|
14
|
中国现当代生态散文的物性书写类型 |
王兆胜
|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4
|
|
15
|
从建设性批判到创新性转化——中国共产党人的百年传统文化观 |
党圣元
|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6
|
|
16
|
袁宏道苏州游记的思想内涵与其文化心态的蜕变 |
马昕
|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7
|
作为社会互动资源的叹词 |
完权
李心言
|
《汉语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8
|
|
18
|
中国生态散文中的石头意象 |
王兆胜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1
|
|
19
|
文明演进视野下早期中国公共阐释话语体系的崩溃与重构 |
袁宝龙
|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1
|
|
20
|
评价回应的“整”与“零”——从二次评价看互动行为视角下的形式差异 |
方迪
|
《汉语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