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收缩型城市的综合测度与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0
1
作者 陈蕊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3期68-71,共4页
中国城镇化进程中面临的城市整体增长和局部收缩问题已经显现,为了加深对城市收缩问题的理解,文章将我国615个建制市作为研究对象,从人口、经济、空间三个维度选择相对应的指标,从单一维度和综合维度出发,对2009—2019年各类收缩型城市... 中国城镇化进程中面临的城市整体增长和局部收缩问题已经显现,为了加深对城市收缩问题的理解,文章将我国615个建制市作为研究对象,从人口、经济、空间三个维度选择相对应的指标,从单一维度和综合维度出发,对2009—2019年各类收缩型城市进行识别,分析其收缩程度、空间分布等特征,并运用面板数据模型从人口、经济和城市建设三个方面探究收缩型城市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我国收缩型城市在类型上以人口收缩为主,在规模上以中小型城市为主,在空间上则是东北地区的收缩程度较为严重;人口和经济因素对城市收缩的影响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收缩型城市 收缩度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同富裕的概念辨析、面临挑战及路径探索 被引量:9
2
作者 肖金成 洪晗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15,F0002,共12页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提出: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坚定不移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道路。本文通过对共同富裕概念的多角度辨析,明确共同富裕...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提出: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坚定不移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道路。本文通过对共同富裕概念的多角度辨析,明确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富裕,但并不意味着绝对平均主义。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述现阶段中国实现共同富裕的基础,认为目前依然面临居民整体收入水平不高、收入差距较大、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略低、分配制度不够合理等挑战。实现共同富裕,要依靠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来夯实物质基础,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来缩小城乡差距,以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来缩小区域差距,以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来促进收入分配公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富裕 收入差距 分配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欧盟国家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管理与处置经验及启示 被引量:1
3
作者 闫铮 蔡冬冬 《地方财政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05-112,共8页
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仍是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关键领域。本文对欧盟国家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治理方面的经验进行了总结,具体包括对地方政府实施有条件的救助政策、改善财政管理方式、引入法院等独立机构执行政府性债务监管规则,并在处置政... 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仍是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关键领域。本文对欧盟国家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治理方面的经验进行了总结,具体包括对地方政府实施有条件的救助政策、改善财政管理方式、引入法院等独立机构执行政府性债务监管规则,并在处置政府性债务风险的过程中调整政府间财政关系。在此基础上,从实施财政救助与区域合并相结合的政府性债务风险应对措施、完善财政管理方式、强化制定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和处置法律制度、建立独立机构执行财政监督和裁决以及调整财政自主权等方面提出了相关启示,为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管理和处置提供了政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省以下政府性债务风险 债务风险管理 债务风险处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转型量化评估研究的比较分析与最新进展 被引量:37
4
作者 陆洋 王超贤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52-160,共9页
当今时代,世界经济数字化转型是大势所趋,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各国战略部署和学术研究的焦点,科学准确评估数字化转型水平是衡量经济绩效、促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对数字化转型评估方法相关研究的文献脉络和最新进展进行梳... 当今时代,世界经济数字化转型是大势所趋,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各国战略部署和学术研究的焦点,科学准确评估数字化转型水平是衡量经济绩效、促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对数字化转型评估方法相关研究的文献脉络和最新进展进行梳理、归纳和分析,首先,按照纵向和横向维度,提出基于企业成熟度和行业水平两类评估范式,具体分析每种范式的数理方法、经济价值、应用方向等;然后,针对主要评估方法的特点进行评述;最后,展望数据作为生产要素纳入评估体系的研究趋势,为今后相关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量化评估 成熟度 行业水平 数据驱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并购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来自医药企业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于赫 王晓颖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5-34,共10页
本文利用2012~2019年医药上市公司并购交易数据,采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法考察了技术并购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与进行自主研发相比,现阶段的技术并购因急功近利,未显著提高企业的创新绩效,并且这一影响在医药行业改革前后有所差... 本文利用2012~2019年医药上市公司并购交易数据,采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法考察了技术并购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与进行自主研发相比,现阶段的技术并购因急功近利,未显著提高企业的创新绩效,并且这一影响在医药行业改革前后有所差异。政策执行之前,进行技术并购在短期内能够提高企业的创新绩效,但是长期的协同创新效应为负;政策执行之后,进行技术并购从短期开始就呈现出负的协同创新效应。因此,企业技术并购应深入了解并购目标,知己知彼,才能最大限度实现技术并购的协同创新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购 创新能力 医药上市公司 DID 协同创新 创新投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础设施建设支出、结构性减税与最优政策选择 被引量:7
6
作者 张明源 薛宇择 《南方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38-54,共17页
财政政策的最优政策选择问题对于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出台具有指导意义。既往的研究忽略了利用动态一般均衡的方法探求具有双重外部性的基础设施建设支出与结构性减税支出的政策选择问题。本文利用引入基础设施建设支出和结构性减税的新... 财政政策的最优政策选择问题对于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出台具有指导意义。既往的研究忽略了利用动态一般均衡的方法探求具有双重外部性的基础设施建设支出与结构性减税支出的政策选择问题。本文利用引入基础设施建设支出和结构性减税的新凯恩斯DSGE模型,测算比较基建支出和结构性减税的政策福利效应。研究表明:具有双重外部性的基础设施建设支出不仅可以通过提高生产效率的方式促进产出,还可以通过挤入居民消费的方式加强政策福利效应。经过测算,短期的基建支出乘数大于结构性减税的政策乘数。同时,基建支出长期平均产出乘数小于结构性减税的平均产出乘数。与结构性减税政策相比,增加基建支出对于财政资金有限的政府是短期内更加有效的产出刺激政策,但在长期中,结构性减税政策不仅具有较高的政策效应,还可以从消费、劳动、投资等角度实现结构性政策目标。进一步研究发现,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会导致各地区的最优政策选择存在差异性:发达地区可以通过结构性税收政策解决结构性问题的同时实现长期经济增长;而欠发达地区则更应该注重运用基础设施建设为主的支出政策以促进经济增长;但随着人口逐渐从欠发达地区流出,提高欠发达地区的基建支出是否是可行之策,还需要考虑区域协调发展等诸多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建支出 结构性减税 支出乘数 税收乘数 政策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财政分权、基建支出与最优财政政策 被引量:1
7
作者 张明源 薛宇择 《财经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33-42,共10页
财政资源紧张的政府存在最优财政政策选择问题,政府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支出和结构性减税存在取舍。本文基于纳入财政分权特征的DSGE模型研究发现:(1)由于发达地区基建投资通过拉动地区间中间品贸易促进了欠发达地区的产出增长,使发达... 财政资源紧张的政府存在最优财政政策选择问题,政府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支出和结构性减税存在取舍。本文基于纳入财政分权特征的DSGE模型研究发现:(1)由于发达地区基建投资通过拉动地区间中间品贸易促进了欠发达地区的产出增长,使发达地区的基建支出政策对全国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大于欠发达地区执行相同政策的作用。(2)发达地区的结构性减税政策通过中间品贸易渠道在地区间产生正溢出效应,对当地产出的刺激效果与基建投资效果接近。假设发达地区政府更关注全国经济发展目标,则基建支出政策是该地区更加有效的财政政策选择。因此,对人口流入的发达地区进行适度超前的基础设施投资是走出当前经济下行的可行之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分权 结构性减税 基建支出 政策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城市规模对城市生产率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陈蕊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38-146,共9页
基于中国2003-2018年261个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分析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和城市规模对城市生产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结果显示: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和城市生产率存在“倒U型”关系,城市规模和城市生产率也呈现“倒U型”关系;生... 基于中国2003-2018年261个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分析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和城市规模对城市生产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结果显示: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和城市生产率存在“倒U型”关系,城市规模和城市生产率也呈现“倒U型”关系;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红利”的发挥受制于城市规模,城市“规模红利”的大小和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水平相关,两者的协同效应对城市生产率有积极影响。据此,本文认为中国大部分城市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还未达到最优水平,集聚红利有限,同时,除了部分城市实现规模经济外,多数城市并未达到最优规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 城市规模 城市生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房价上涨与城市全要素生产率
9
作者 陈蕊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5期119-122,共4页
文章基于2003—2018年中国261个城市的数据,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分析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房价上涨对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并探讨两者之间的交互效应。结果发现: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和城市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存在先扬后抑的"倒U"型关... 文章基于2003—2018年中国261个城市的数据,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分析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房价上涨对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并探讨两者之间的交互效应。结果发现: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和城市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存在先扬后抑的"倒U"型关系,房价上涨则显著抑制了城市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两者的交互效应显示,房价上涨削弱了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积极影响。通过验证得到三者之间的关系存在明显的地区异质性和城市规模异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 房价上涨 城市全要素生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