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党内法规思想教化作用在中国传统政治思想中的溯源——基于荀子政治哲学思想的再阐释
1
作者 柴宝勇 杨栎洁 《党政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4-103,127,共11页
现代政治体系的有效运转离不开道德伦理的支持。在这一意义上,作为规范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和领导活动的专门制度,党内法规不仅具有制度上的刚性特征,还蕴含着思想教化的柔性力量。结合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的核心理念——荀子治国理政学说... 现代政治体系的有效运转离不开道德伦理的支持。在这一意义上,作为规范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和领导活动的专门制度,党内法规不仅具有制度上的刚性特征,还蕴含着思想教化的柔性力量。结合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的核心理念——荀子治国理政学说所包含的“化性起伪”的人性改造论、“隆礼重法”的治国方略以及“君者善群”的治理主体论,去挖掘党内法规发挥思想教化作用的理论资源,可以得出,党内法规不仅仅是外在的规章制度,更应当成为内在的精神和道德引领。因此,党内法规应当尽量挖掘其前端教育功能,及时纠正党员身上的不良倾向和苗头。当党内法规真正如同信仰般深植于党员内心时,才能形成强大的精神内核,持续抵御外界的腐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内法规 “两个结合” 荀子 思想建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具理性下的改革悖论——以中国古代考课制度为中心的考察 被引量:1
2
作者 陈若凡 柴宝勇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54-163,215,216,共12页
中国古代考课制度在发展过程中历经功绩赏罚、品绩结合、行能为先、岁月序迁、由上而定五个阶段,呈现出“改革悖论”的现象。时间维度上,中国古代考课制度在制度建设与制度运行间呈背向逻辑,制度的结构与程序越是完善,其在运行过程中的... 中国古代考课制度在发展过程中历经功绩赏罚、品绩结合、行能为先、岁月序迁、由上而定五个阶段,呈现出“改革悖论”的现象。时间维度上,中国古代考课制度在制度建设与制度运行间呈背向逻辑,制度的结构与程序越是完善,其在运行过程中的制度效能越会降低,直至完全趋于僵化。文章立足于中国古代官僚体制下的工具理性视角,分别从考课制度运行过程中君主的行为逻辑、文官的行为逻辑与君臣间关系的逻辑三个角度加以阐释,探索“改革悖论”产生的深层次原因与机制,从而为当代公务员绩效考核制度的理论与实践发展提供宝贵的历史镜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考课制度 改革悖论 工具理性 绩效考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解释的知识论再访——兼论中国式现代化的知识体系建构 被引量:1
3
作者 柴宝勇 石春林 《社会主义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3-69,共7页
哲学社会科学是各文明在现代化进程中逐步认识和趋向“现代”的重要载体。现代哲学社会科学既是现代化的产物,又在理论文本和制度文本两个层面上推动了现代化;但这种先在的“现代”解释一旦发生扩散,其解释力和适用性就会大幅下降。对... 哲学社会科学是各文明在现代化进程中逐步认识和趋向“现代”的重要载体。现代哲学社会科学既是现代化的产物,又在理论文本和制度文本两个层面上推动了现代化;但这种先在的“现代”解释一旦发生扩散,其解释力和适用性就会大幅下降。对于既已实践出自身现代化路径的中国而言,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一般非西方文明的“现代”解释,应更强调其实践性而非工具性;中国式现代化呼吁更具解释力的“现代”中国知识体系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 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 知识论 知识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党规范的中国逻辑:比较的视野
4
作者 柴宝勇 石春林 《社会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2-44,共13页
政党是现代政治体系的核心主体,是现代政治得以运转的关键机制。在现代政治中活动的政党,离不开因自组织逻辑而产生的政党内生规范,同样也离不开因国家合法律性逻辑而产生的政党外源规制,内生规范与外源规制构成了“政党—法律”关系的... 政党是现代政治体系的核心主体,是现代政治得以运转的关键机制。在现代政治中活动的政党,离不开因自组织逻辑而产生的政党内生规范,同样也离不开因国家合法律性逻辑而产生的政党外源规制,内生规范与外源规制构成了“政党—法律”关系的基本框架。西方政党政治的实践显示,陷入“规制—自治”的二元对立,政党的自组织逻辑无法展开,其自身也被工具化。与此相对,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体系开创的党规之治开辟了“政法协调”的新路径,体现了政党规范的中国逻辑,为政治和法律理论重塑政党在现代政治中的本体性提供了可能。对此,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研究应该更加关注纯粹外部性和本土性相结合的有解释力的理论观察,将更具本土性的经验上升形成知识体系,以回应理论之间的张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党规范 政党规制 党内法规 政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党内法规的政策性及其识别 被引量:4
5
作者 柴宝勇 石春林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90-102,共13页
党内法规基本属性的二重性是党内法规研究的重要内容。在党政体制中,规范体系、权力运行体系和政权结构体系以一种特殊的连结形式存在着,党内法规作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规范化的产物,是这种连结的核心与关键。在党政体制框架下观察党... 党内法规基本属性的二重性是党内法规研究的重要内容。在党政体制中,规范体系、权力运行体系和政权结构体系以一种特殊的连结形式存在着,党内法规作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规范化的产物,是这种连结的核心与关键。在党政体制框架下观察党内法规二重性,可以发现作为内部规范的党内法规因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长期执政地位而肩负的国家建设职能转化成了党政体制治理的重要工具。在党内法规制度体系的运作过程中,更多依靠效力发挥作用的党内法规更倾向于法属性;而更多依靠影响力发挥作用和功能的党内法规则倾向于政策性。此外,可以在执行层面按照效力—影响力标准区分四种不同的党内法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内法规 公共政策 政策性 效力—影响力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党内法规制度:概念与范畴的再讨论 被引量:5
6
作者 柴宝勇 陈若凡 《党政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8-47,共10页
党内法规在中国的治党理政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且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从理论角度来讲,概念层面的“党内法规”存在语义学上的二元性问题,有“党内法规制度”概念辨识不明、党内规范性文件归属问题界定不清等缺陷。着眼于制度视角,运用源于法... 党内法规在中国的治党理政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且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从理论角度来讲,概念层面的“党内法规”存在语义学上的二元性问题,有“党内法规制度”概念辨识不明、党内规范性文件归属问题界定不清等缺陷。着眼于制度视角,运用源于法律制度主义的后实证主义分析方法,引入本体论层面的制度事实概念,梳理其内外部体现出的权力关系,可将“党内法规制度”定义为“体现党的统一意志、以党的纪律为保障的,用以调整作为制定主体的特定党组织和作用客体间关系,并由主客体共同付诸实施的,有关权力赋予和义务设定的规则”。在此基础上,划分五种“党内法规制度”的新研究范畴,并明确进一步讨论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内法规制度 后实证主义 概念与范畴 法律制度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性与中国共产党百年探索 被引量:7
7
作者 柴宝勇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8,共8页
现代性是指称"现代"的一种目标性价值理念,而现代化则是向这一价值理念状态变迁的过程。近代中国的现代性总体危机以来,在不同主义指导下的各种力量先后进行了各种现代化尝试,有且只有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政党中心主义取得了... 现代性是指称"现代"的一种目标性价值理念,而现代化则是向这一价值理念状态变迁的过程。近代中国的现代性总体危机以来,在不同主义指导下的各种力量先后进行了各种现代化尝试,有且只有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政党中心主义取得了成功。中国共产党的成功赋予了中国现代性以新内涵,在现代化过程性要素上,中国现代性表现为"公权力主导"与党政体制、社会整合与社会自为的互动;在现代性本体论意义上,中国现代化非排他性地重构了现代性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现代性 现代化 政党中心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我革命在世界政党发展史上的价值和意义 被引量:5
8
作者 柴宝勇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6-22,共7页
坚持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百年来自身建设发展和永葆生机活力的重要历史经验。自我革命实现了政党内部的净化完善、革新提高,实现了政党发展的共识凝聚和政治整合;拓展了政党功能的实现维度,将组织社会和重建社会职能有机统一,引领社会... 坚持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百年来自身建设发展和永葆生机活力的重要历史经验。自我革命实现了政党内部的净化完善、革新提高,实现了政党发展的共识凝聚和政治整合;拓展了政党功能的实现维度,将组织社会和重建社会职能有机统一,引领社会革命;提供了政党治理的统摄框架,从党内法规体系化层面一体推进党的思想、组织、政治和制度建设;化解了政治发展的周期危机,与全过程人民民主融会贯通,探索出依靠党的自我革命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成功路径。自我革命在整合性政党体制塑造、根本性政党功能实现、制度化政党治理和民主化政治发展方面的经验,对于在选举-专业化转型中深陷碎片化困境和否决型体制的世界其他政党具有极大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自我革命 政党发展 世界政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界大党兴衰成败的本质及启示 被引量:4
9
作者 柴宝勇 黎田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9期42-44,共3页
大党兴衰周期律绝不意味着大党必然会由盛转衰,而是指在满足有关“特定条件”的情况下才会触发其作用机制。在长期执政环境中,一些大党产生了政治理想背弃、政治纲领模糊、政治定力缺乏、政治领导涣散、政治生态破坏等消极现象,最终导... 大党兴衰周期律绝不意味着大党必然会由盛转衰,而是指在满足有关“特定条件”的情况下才会触发其作用机制。在长期执政环境中,一些大党产生了政治理想背弃、政治纲领模糊、政治定力缺乏、政治领导涣散、政治生态破坏等消极现象,最终导致政党衰败、失去执政地位。大党兴衰周期律启示我们,大党保持执政地位和领导能力并不是一劳永逸的,人民群众是决定大党兴衰周期律作用的核心要素,无产阶级政党具有跳出兴衰周期律的政治自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党兴衰周期律 政治能力 全面从严治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党百年来党群关系的变与不变 被引量:2
10
作者 柴宝勇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6期24-27,共4页
党群关系反映广大人民群众对党的认同感和支持度,是衡量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能力和政治影响力强弱的重要标准。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始终强调在各条战线的工作中密切党群关系,夯实群众基础。通过梳理建党百年来党群关系的演进历程,可以发... 党群关系反映广大人民群众对党的认同感和支持度,是衡量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能力和政治影响力强弱的重要标准。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始终强调在各条战线的工作中密切党群关系,夯实群众基础。通过梳理建党百年来党群关系的演进历程,可以发现随着时代变迁,建设党群关系的历史方位、影响党群关系的现实挑战、改善党群关系的行为理念、增强党群关系的具体策略会发生显著变化;但中国共产党处理党群关系的指导原则、优化党群关系的政治意义、密切党群关系的价值导向、巩固党群关系的核心要义保持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党群关系 群众路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