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市域工业污染对劳动力集聚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张跃 王图展 刘莉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654-1662,共9页
基于2003~2016年中国28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数据,研究工业污染和劳动力空间分布的演化特征及内在联系,继而将地区收入水平和工业集聚作为门槛变量研究工业污染对劳动力集聚影响。结果表明:①工业污染和劳动力的重心在移动方向上背向而驰,... 基于2003~2016年中国28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数据,研究工业污染和劳动力空间分布的演化特征及内在联系,继而将地区收入水平和工业集聚作为门槛变量研究工业污染对劳动力集聚影响。结果表明:①工业污染和劳动力的重心在移动方向上背向而驰,工业污染重心整体向北移动,劳动力重心整体向南移动,工业污染与劳动力的空间分布演化特征与二者相应的重心移动轨迹相契合。②工业污染会造成劳动力集聚水平降低,且随着地区收入水平的提高,高污染水平导致劳动力集聚水平下降的现象愈发明显。③以工业集聚作为门槛变量时,工业污染对劳动力集聚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性,全国和东部地区劳动力集聚水平呈现出先降低后升高特征,中部地区为逐步升高的正向效应,西部地区则是逐步降低的负向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污染 劳动力集聚 门槛面板模型 市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中国税制改革 被引量:21
2
作者 杨志勇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67-81,共15页
深化税制改革,是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三大任务之一。面向未来,中国应该推行与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税制改革。深化税制改革必须走出六大认识误区:将逐步提高直接税比重等同于建立以直接税收入为主的税制结构;认为税制改革... 深化税制改革,是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三大任务之一。面向未来,中国应该推行与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税制改革。深化税制改革必须走出六大认识误区:将逐步提高直接税比重等同于建立以直接税收入为主的税制结构;认为税制改革可以替代国家治理体系改革;迈向急于求成、徒有其表的所谓现代税制;过高估计税收作用;将发达经济体的税制当成改革目标;以为存在一劳永逸的理想税制改革方案。深化税制改革必须应对四大挑战:国家治理风险的挑战;技术进步、新业态不断涌现的挑战;全球化的挑战;税收理论缺乏的挑战。深化税制改革,需要树立起税制改革的现代理念。当下,减税降费背景下的税制改革的逻辑是以大税种减税为重点,全面减税,尽可能不出台增税的改革措施。深化税制改革需要有明确的战略指引,改革时机的选择至关重要。对深化税制改革可能带来的风险,应有充分的防范措施,以消除改革的阻力,推动税制改革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税制改革 税收理论 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人口较少民族的发展驱动研究——基于云南直过民族整族脱贫实践 被引量:12
3
作者 尤伟琼 曾宇龙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17-124,共8页
“直过民族”是中国特有的概念,由于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它逐渐成为历史名词。在云南11个直过民族整族脱贫的历程中,政策性的外源驱动和族群内的内生动力所形成的合力是引领这些族群发展的核心驱动力,这种驱动力也将在乡村振兴中以... “直过民族”是中国特有的概念,由于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它逐渐成为历史名词。在云南11个直过民族整族脱贫的历程中,政策性的外源驱动和族群内的内生动力所形成的合力是引领这些族群发展的核心驱动力,这种驱动力也将在乡村振兴中以惯习的方式和力量继续推动各民族走向富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过民族 人口较少民族 发展驱动 整族脱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财政的成长与着力点 被引量:1
4
作者 杨志勇 《地方财政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13,26,共11页
中国式现代财政是在中国式公共财政的基础上,适应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这一财政新定位而提出来的。现代财政与市场经济如影随形,财政职能持续扩大,并正在适应经济全球化的挑战。现代财政制度建设的国际经验既有共同的,也有差... 中国式现代财政是在中国式公共财政的基础上,适应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这一财政新定位而提出来的。现代财政与市场经济如影随形,财政职能持续扩大,并正在适应经济全球化的挑战。现代财政制度建设的国际经验既有共同的,也有差异的,中国需要走出自己的道路,从现代财政的成长中汲取经验,助力中国式现代化。财政助力现代化的着力点:按照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社会的关系;健全现代财政宏观调控体系;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促进社会共同富裕;统筹对外开放与经济安全,促进经济开放水平的进一步提升;支持科技创新,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财政 现代财政制度 公共财政 中国式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学视域下国内外对中国主观幸福研究进展评述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冬冬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03-108,共6页
增强国民幸福感是中国社会发展目标之一。双重印象下的中国,即中国国民是否越来越幸福,幸福又取决于什么,这些问题一直以来是国内外学界探讨和争论的热点,不同阵营的观点对立性明显,尚未有文献对分歧做出令人信服的解释。本文通过对“... 增强国民幸福感是中国社会发展目标之一。双重印象下的中国,即中国国民是否越来越幸福,幸福又取决于什么,这些问题一直以来是国内外学界探讨和争论的热点,不同阵营的观点对立性明显,尚未有文献对分歧做出令人信服的解释。本文通过对“幸福”问题、幸福经济学进行简要回顾,在广义“幸福”问题层面对经济学视域下国内外主观幸福研究进行严格的界定,以此说明“幸福”问题的起源与发展。进而对主观幸福测度与数据来源研究进展进行说明。最后对相关观点进行总结与评述,对未来幸福领域的研究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观幸福 经济学视角 双重印象 国民幸福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研究--基于可拓理论的分析
6
作者 李晔 陈奕延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05-109,共5页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社会的发展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生活日益富裕。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步入新时代之时,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关于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科学论断,为今后深化改革,进一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理论指导和科学...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社会的发展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生活日益富裕。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步入新时代之时,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关于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科学论断,为今后深化改革,进一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理论指导和科学路径。可拓理论是研究矛盾转化问题的一门逻辑科学,文章通过构建涵盖矛盾双方上下位共十二个基元的基元体系,利用可拓理论,详细分析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矛盾转化论,得出结论: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主要矛盾转化的论断是科学的、客观的、正确的,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持深化改革,中华民族才能最终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色社会主义 矛盾转化 可拓理论 扩缩操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负面评论的网络订餐平台食品安全现状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洪岚 尹相荣 张喜才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92-95,共4页
在线负面评论是研究网络订餐食品安全现状的重要素材。本文首先采用扎根理论对某知名订餐平台的随机选中的3000条负面评论进行范畴提炼与验证,结果表明:消费者视角下外卖商家的食品安全问题主要表现为食材不新鲜、卫生状况差、成熟度不... 在线负面评论是研究网络订餐食品安全现状的重要素材。本文首先采用扎根理论对某知名订餐平台的随机选中的3000条负面评论进行范畴提炼与验证,结果表明:消费者视角下外卖商家的食品安全问题主要表现为食材不新鲜、卫生状况差、成熟度不适、保温不到位、引起身体不良反应、劣质餐具;然后利用内容分析法对该平台140家各类型餐馆的10274条消费者负面评论进行研究,发现:有1/3以上的负面评论认为餐饮外卖存在食品安全问题;食品安全问题最突出的是食材不新鲜、卫生状况差;外卖餐厅的食品安全状况与其月销量、地理位置、业态、品牌形象、评级公示状况、餐食类型密切相关,而与其规模、配送方式的关系不大。根据以上研究结果,建议该平台对不同类的餐饮企业做出不同的警示;小吃店和订单量少的商户要强化食材采购与储存管理,快餐店、西式餐饮企业要重点改善配送环节的保温效果;中式餐饮企业要规范从业人员操作、改善食品加工环境,同时提升其操作流程的标准化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订餐平台 食品安全 消费者评论 扎根理论 内容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多主体适应气候变化框架机制及对中国的启示——基于法律政策的视角 被引量:5
8
作者 袁媛 李国庆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05-515,共11页
通过系统梳理日本适应气候变化法律政策的发展历程,分析日本多主体适应气候变化的框架机制,结合其目前具体的适应实践进展,总结出可供中国借鉴的经验启示。研究发现,日本适应气候变化法律政策的发展经历了由重减缓、轻适应,到上升至国... 通过系统梳理日本适应气候变化法律政策的发展历程,分析日本多主体适应气候变化的框架机制,结合其目前具体的适应实践进展,总结出可供中国借鉴的经验启示。研究发现,日本适应气候变化法律政策的发展经历了由重减缓、轻适应,到上升至国家战略,再到立法这3个阶段,形成了以国家、国立环境研究所、地方公共团体、地区气候变化适应中心、企业和居民为主体的多主体适应框架,从科研成果与决策应用转化、适应信息“共享—反馈—更新”有效循环、建立跨地区合作平台、适应资金支持、实施进度监测管理等5个方面构建了多主体适应气候变化机制。目前日本各适应主体逐步开展适应气候变化实践,但适应工作仍处于初期阶段,适应信息共享体系、跨地区合作细则以及适应政策实施效果评价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结合日本的法律政策经验和中国具体情况,提出了中国应科学定位适应气候变化法律地位、加快立法进程,完善“监测评估—信息共享—适应行动—效果评价”多主体适应框架的机制体制,引导企业采取气候风险管理和适应性商业活动,提高居民的适应认知和适应能力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适应 多主体 法律政策 框架机制 实践进展 日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测度与评估 被引量:80
9
作者 王伟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9,共9页
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中国经济改革的战略目标和行动指南。文章着力探究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和判断标准,基于新发展理念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结合功效系数法对2017年我国31个省份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进... 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中国经济改革的战略目标和行动指南。文章着力探究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和判断标准,基于新发展理念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结合功效系数法对2017年我国31个省份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进行了测度。研究发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各维度上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整体看创新发展水平偏低,而绿色发展水平得到明显改观;各省份经济高质量发展在各维度上亦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整体看"东高西低、南高北低"的空间分布格局渐趋明显。希望通过各省份、各维度、各指标的全面测度,揭示出新时代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总体态势及其空间分布规律,为各省份找出薄弱环节、补齐短板、精准施策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中国经济 高质量发展 新发展理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中国70年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演进 被引量:26
10
作者 陈秋红 张宽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66-176,共11页
基于速水-拉坦诱致性变迁理论,本文构建融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政策、技术和相关实践发展于一体的分析框架,探讨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实践的演进阶段以及相关技术发展和相关政策演变的规律,分析了目前存在的主... 基于速水-拉坦诱致性变迁理论,本文构建融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政策、技术和相关实践发展于一体的分析框架,探讨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实践的演进阶段以及相关技术发展和相关政策演变的规律,分析了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研究表明,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中国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畜禽养殖在农村经济活动中的重要性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劳动、生态资源等投入要素以及养殖废弃物的相对价格发生了变化,从而诱致了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技术变迁。相关技术变迁的主要特征为:以沼气为纽带,走递进式的发展路径。随着相关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中国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实践经历了以下4个阶段:以传统厩肥处理方式为绝对主导的阶段、沼气发酵利用和厩肥处理并行阶段、以沼气利用方式为主导的阶段、沼气发酵技术完善以及处理方式多元化的阶段。从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相关政策的演变看,在要素价格变化、相关技术和实践的推动下,经历政策匮乏期、政策奠基期和政策发展期3个阶段,相关政策体系逐渐完善,可执行性逐渐增强,对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实践的调控更加规范,同时也逐渐接近保护环境、实现生态正义的目标。不过,目前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实践还存在着技术发展面临产业化困境、政策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等问题。应在以下方面采取措施予以完善:在标准化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进行相关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协调相关政策,健全政府各部门间的沟通机制,完善相关行业标准;明确不同主体的责任,特别重视发挥养殖主体的作用,促使相关各方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利益共同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殖废弃物 畜禽 资源化利用 诱致性变迁 新中国成立70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人使用对工作绩效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以中低端技能岗位员工为例的研究 被引量:19
11
作者 周文斌 王才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06-119,共14页
以自我决定理论和资源保存理论为研究基础,探讨机器人使用对(我国)中低端技能岗位员工工作绩效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机器人使用对员工工作绩效和成长需求强度均有"倒U型"的影响——先升后降,即从积极影响过渡到消极... 以自我决定理论和资源保存理论为研究基础,探讨机器人使用对(我国)中低端技能岗位员工工作绩效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机器人使用对员工工作绩效和成长需求强度均有"倒U型"的影响——先升后降,即从积极影响过渡到消极影响。组织领导遗忘在机器人使用和员工工作绩效、成长需求强度关系之间均起正向调节作用。员工成长需求强度在正向影响工作绩效的同时,不仅阐述了机器人使用和工作绩效之间关系,而且阐述了组织领导遗忘对机器人使用和工作绩效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本文就机器人使用对员工工作绩效这微观领域的延伸研究具有一定的探索创新意义,对深入分析机器人使用影响员工工作绩效的潜在中间机制和作用条件,进而在政府决策、企业管理实践和员工职业生涯管理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 工作绩效 成长需求强度 组织领导遗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宏观需求结构的演变逻辑、趋势研判与政策含义 被引量:18
12
作者 倪红福 冀承 杨耀武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82-97,共16页
利用GDP支出法需求结构和世界典型国家的投入产出表数据对中国宏观需求结构的演变历程和逻辑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并对其未来演变趋势进行了展望,指出了改善宏观需求结构的相关政策含义。研究发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宏观需求结构大致... 利用GDP支出法需求结构和世界典型国家的投入产出表数据对中国宏观需求结构的演变历程和逻辑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并对其未来演变趋势进行了展望,指出了改善宏观需求结构的相关政策含义。研究发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宏观需求结构大致经历了从消费主导型向投资和进出口快速增长型,再到消费和投资协同驱动型的演变阶段,不同阶段的经济增长需求动力差异明显。从宏观需求的三次产业和细分行业结构来看,中国消费、投资和净出口的结构在不断改善,高附加值制造业与高端服务业的行业占比显著提升,服务消费、服务投资将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动力。从短期来看,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中国宏观需求结构仍将是消费和投资协同驱动型,投资率的提升幅度可能会超过消费率,净出口率会有所下降;从长期来看,消费率将会继续上升,投资率会有所下降,净出口率可能变化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观需求结构 经济增长动力 扩大内需战略 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冠疫情对集成电路产业的冲击与中国面临的挑战 被引量:19
13
作者 蔡跃洲 马晔风 牛新星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6-93,178,共9页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全球蔓延以及各国防控措施给全球集成电路企业的正常运行带来了重大影响。本文基于官方统计、行业协会、智库、企业信息等多渠道数据,对全球集成电路市场结构及供需情况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发现:(1)集成电路产业具有产业...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全球蔓延以及各国防控措施给全球集成电路企业的正常运行带来了重大影响。本文基于官方统计、行业协会、智库、企业信息等多渠道数据,对全球集成电路市场结构及供需情况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发现:(1)集成电路产业具有产业链条超长、分布失衡、技术门槛高、上下游关联度强等技术-经济特征;(2)产业链依赖高效的跨境协同,上下游技术锁定及各环节集中垄断降低了自我调整的弹性,集成电路产业整体处于脆弱的"刃锋平衡"状态;(3)疫情冲击叠加国际防控合作机制缺失,导致集成电路产业链断裂风险大幅增加。当前形势下挑战与机遇并存,中国应当在加强国际合作的同时,积极推动国产替代,引导国内企业加紧研发,提高产品技术性能及市场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成电路 新冠肺炎疫情 刃锋平衡 产业链协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球工程的全球治理:理论、框架与中国应对 被引量:8
14
作者 陈迎 沈维萍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12,共12页
为应对气候变化的严峻挑战,科学家提出地球工程的概念,探讨通过超常规的大规模工程技术手段改变气候系统的可能性,成为气候变化领域研究的新热点。地球工程是诸多复杂技术方案的总称,根据不同作用机理,将其分为太阳辐射管理(SRM)和碳移... 为应对气候变化的严峻挑战,科学家提出地球工程的概念,探讨通过超常规的大规模工程技术手段改变气候系统的可能性,成为气候变化领域研究的新热点。地球工程是诸多复杂技术方案的总称,根据不同作用机理,将其分为太阳辐射管理(SRM)和碳移除(CDR)两大类。地球工程在降低地球平均温度的同时也带来新的风险,引发全球治理的难题。面对影响人类共同利益的未知领域,各国纷纷启动相关研究项目,陆续开展多领域科学评估,且部分CDR项目已经开展商业化示范,地球工程全球治理的实践也拉开帷幕。地球工程影响的全球性、外部性决定了其治理需要全球共同努力,其综合影响的复杂广泛和不确定性决定了其治理是一个跨领域、多平台、多主体、多层次的治理体系,而其特殊的经济学属性使得全球治理面临着供给方案、两难选择、道德风险、区域和代际公平等诸多的困境和挑战。地球工程的全球治理框架需要明确原则、对象、目标、主体、平台、制度和机制等基本要素,需要在现有机制基础上,建立联合国框架下的多平台协同治理机制,以科学共识推动政治进程,并把握关键时间节点。面对地球工程议题,中国应以可持续发展理念和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在正确认识其风险特性的基础上,科学地将其纳入应对气候变化大框架,并坚持多边主义立场,深度参与地球工程的全球治理,维护人类命运共同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地球工程 全球治理 太阳辐射管理(SRM) 碳移除(CD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目标愿景、行动导向与阶段任务 被引量:9
15
作者 庄贵阳 丁斐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0年第3期1-8,共8页
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科学内涵为指导,系统分析了生态文明建设基本原则和生态文明体系建设之间的逻辑关系,探讨了生态文明建设目标愿景与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目标取向的契合性。在此基础上,明确了从2020年到2050年生态文明建设新的&q... 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科学内涵为指导,系统分析了生态文明建设基本原则和生态文明体系建设之间的逻辑关系,探讨了生态文明建设目标愿景与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目标取向的契合性。在此基础上,明确了从2020年到2050年生态文明建设新的"两阶段"目标愿景:到2035年基本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生态环境质量根本好转,基本实现生态环境领域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目标,基本实现美丽中国目标;到2050年全面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全面实现生态环境领域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成美丽中国。着眼于新时代中国生态文明体系建设,从生态文化体系、生态经济体系、目标责任体系、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和生态安全体系建设五个角度,提出面向2050年的生态文明建设短期、中期和长期行动导向以及阶段性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生态文明体系 低碳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走出弗里德曼宗族研究困境:从“分离说”到“配套说” 被引量:7
16
作者 张继焦 党垒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4-43,共10页
弗里德曼的宗族研究模式本质上是一种"分离说",表现出国家(上层)与地方社会(基层)之间、官方(官僚体制)与民间(宗族组织)之间的分离,不能完全解释中国传统宗族社会的现象,也不符合中国传统社会等级制度的根本特征。相较于&qu... 弗里德曼的宗族研究模式本质上是一种"分离说",表现出国家(上层)与地方社会(基层)之间、官方(官僚体制)与民间(宗族组织)之间的分离,不能完全解释中国传统宗族社会的现象,也不符合中国传统社会等级制度的根本特征。相较于"分离说",明清时期海南宗族社会的发展状况,体现出国家(上层)与地方社会(基层)之间、官方(官僚体制)与民间(宗族组织)之间的相互配套和双向互动,可以视为一种"配套说"。"配套说"超越了"分离说"以乡村宗族为主体社会结构的研究范式,将宗族置于不同层级的、与自上而下的官僚体系相匹配的结构体系中去,更符合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本质特征,也更有效解释中国宗族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由此,对当前人类学研究与中国民间社会组织研究进行以下思考:在人类学研究上,需要重新反思其发展历程,加强向上研究,走出乡村,促进多学科合作研究;在中国民间社会组织研究上,需要走出西方理论和经验研究的局限,从中国二元社会的结构特质,理解官方社会与非官方社会的联系与互动对民间组织发展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族研究 分离说 配套说 弗里德曼 民间社会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冲击对农村中老年人劳动供给的影响效应与机制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王智勇 陈耿宇 《西北人口》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3-37,共15页
利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数据来分析健康冲击对农村中老年人劳动供给的影响。发现健康冲击对农村中老年人的劳动供给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导致其周工作时间显著减少3.16到3.69小时,并且使其继续工作的可能下降2.9%,受到冲击后... 利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数据来分析健康冲击对农村中老年人劳动供给的影响。发现健康冲击对农村中老年人的劳动供给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导致其周工作时间显著减少3.16到3.69小时,并且使其继续工作的可能下降2.9%,受到冲击后仍继续工作的农村中老年人周工作时间显著的减少2.20到2.67小时。农村中老年人劳动供给的下降主要源于健康冲击使周工作时间小于40小时的群体的周工作时间显著减少5.29到5.50小时。健康冲击使得农村中老年人心理健康和客观健康显著下降是其劳动供给减少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冲击 倾向得分匹配 劳动供给 中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闻从业人员对转基因技术的态度及其影响因素——基于“科学距离”模型的解释 被引量:1
18
作者 朱依娜 何光喜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4-64,共11页
文章提出了一个"与科学的距离"的分析框架,并利用一项全国性抽样调查数据,分析了我国新闻从业人员对转基因技术应用的态度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我国新闻从业人员对转基因技术应用的态度比较消极,反对转基因技术应用的比例... 文章提出了一个"与科学的距离"的分析框架,并利用一项全国性抽样调查数据,分析了我国新闻从业人员对转基因技术应用的态度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我国新闻从业人员对转基因技术应用的态度比较消极,反对转基因技术应用的比例明显高于普通公众。与科学的"知识距离"和"社会距离"都表现出对转基因态度的解释力:具有自然科学专业背景、具备基本科学素质、具有较多转基因相关知识,以及更多职业接触机会、社会网络关系中有科学家、更信任科学家的新闻从业人员,对转基因技术的态度更加积极。进一步的分析发现,与科学的两种距离对转基因态度的影响还存在一定程度的交互效应。文章最后讨论了上述发现的政策意义和理论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从业人员 转基因技术 态度 科学距离 知识距离 社会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创新效率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4
19
作者 盛广耀 孙聪丽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11-119,共9页
作为区域创新能力的关键性因素,区域创新效率的提高对于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重要意义。国内外文献从多种角度对省域、经济区、城市群、城市等层面的区域创新效率进行了考察。为明确当前研究的进展和今后研... 作为区域创新能力的关键性因素,区域创新效率的提高对于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重要意义。国内外文献从多种角度对省域、经济区、城市群、城市等层面的区域创新效率进行了考察。为明确当前研究的进展和今后研究的重点,文章对区域创新效率的研究进行了全面梳理,比较了已有区域创新效率具体测度方法的思路和特点,从创新环境、创新主体和特定因素三个角度归纳了影响区域创新效率的因素,并对有关区域创新效率空间效应的研究进行了总结。最后,从基础理论、研究视角、研究方法和政策应用四个方面进行分析,指出未来区域创新效率研究进一步深入的方向与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创新效率 区域创新系统 影响因素 空间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效应的市场均衡与厂商博弈策略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文军 赵天昊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2020年第10期55-65,共11页
随着卫星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将连接到以互联网为基础的各种网络中,由于网络节点数增多带来的网络效应增强已成为生产具备网络特性产品厂商制定经营策略时不可忽视的因素。论文以微观经济学理论为基础,研究了网络效应下的市... 随着卫星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将连接到以互联网为基础的各种网络中,由于网络节点数增多带来的网络效应增强已成为生产具备网络特性产品厂商制定经营策略时不可忽视的因素。论文以微观经济学理论为基础,研究了网络效应下的市场均衡理论,和网络兼容性影响下的网络厂商及为网络提供互补产品厂商的博弈策略。研究表明,在单一网络标准形成垄断地位之前和形成垄断地位之后,网络厂商的博弈策略将发生变化,为网络提供互补产品的厂商面临三阶段的博弈模型,数字产品厂商可利用网络效应有力打击盗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效应 网络兼容性 数字产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