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碳城市建设的政策体系研究——基于混合扫描模型的视角 被引量:3
1
作者 盛广耀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4-18,34,共6页
在应对气候变化的实践过程中,低碳城市建设逐渐成为环境领域的一个重要政策议题。低碳城市建设是涉及诸多方面的系统性工程,这一复杂问题的政策制定,适用于混合扫描决策模型进行分析和指导。基于此政策模型,可以从政策层次、政策机制、... 在应对气候变化的实践过程中,低碳城市建设逐渐成为环境领域的一个重要政策议题。低碳城市建设是涉及诸多方面的系统性工程,这一复杂问题的政策制定,适用于混合扫描决策模型进行分析和指导。基于此政策模型,可以从政策层次、政策机制、政策领域三个维度,构建促进城市低碳发展的政策框架,并以此从不同方面完善相应的政策措施。其中,从政策层次的维度,探讨了中央和地方两个层次的政策制定与配合;从政策机制的维度,探讨了命令控制型、经济激励型和社会参与型等三种类型政策工具的综合运用;从政策领域的维度,探讨了低碳政策工具在产业、建筑、交通和消费四个城市重点领域的具体落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城市 政策决策 混合扫描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低碳城市建设的政策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盛广耀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9-43,共5页
作为低碳发展理念下的城市实践,低碳城市的建设离不开政策的推动和支持。文章从国家、地方和部门三个层面梳理了与低碳城市建设相关的政策,对中国低碳城市建设的政策演进、政策创新、政策层次、政策类型等方面的特征进行了分析。当前,... 作为低碳发展理念下的城市实践,低碳城市的建设离不开政策的推动和支持。文章从国家、地方和部门三个层面梳理了与低碳城市建设相关的政策,对中国低碳城市建设的政策演进、政策创新、政策层次、政策类型等方面的特征进行了分析。当前,中国低碳城市建设政策整体上尚在形成之中,存在着政策体系不完整、政策结构不合理、政策手段单一、政策执行力度不足等问题,需要在城市低碳实践中不断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城市 政策分析 政策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排放交易体系的构建、挑战与市场拓展 被引量:62
3
作者 潘家华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5,共5页
碳排放权通过市场交易实现效率配置,有理论与实践支撑。"碳排放"作为一种"恶品",需要不断压缩或定额管控,与"善品"有着本质不同。因而,"碳排放"市场交易有着固有的困境。在国内碳市场构建中,... 碳排放权通过市场交易实现效率配置,有理论与实践支撑。"碳排放"作为一种"恶品",需要不断压缩或定额管控,与"善品"有着本质不同。因而,"碳排放"市场交易有着固有的困境。在国内碳市场构建中,困境还会得到强化。因为,1中国与国际社会、中央与地方、地方之间、政府与企业存在多重博弈,受经济、政治、环境、社会多重因素的制约,排放总量的确定和分配具有潜在的不确定性。2"碳"的核算从属于能源,并不完全独立,是一种具有被动属性的交易品,企业的选择与能效和节能关联,则"用能权"和"碳排放权"重叠。由于碳作为交易品的从属和被动属性,企业的经营决策的碳约束可能被弱化或边缘化,对消费者的价格信号部分失真。3开放的、竞争的市场才是有效率的。但是从欧盟的碳排放贸易体系和国内的试点看,这一系统则是相对封闭的。4如果说高碳产品低品质可以通过市场的自我调节而对企业有所约束,而城市基础设施锁定的碳,其成本只能由全社会担承,在碳排放交易体系中得不到实际体现。5用能权和碳排放权有可能一体兼容,但是,碳交易的市场激励传递受到一些体制性因素的约束而失效。因此,中国的碳交易体系构建,需要在顶层设计中考虑碳排放的属性特点,拓展碳排放交易的市场空间。首先,在认知上将"碳交易"从约束变为一种机遇。其次,国家需要将碳纳入预算管理,实现效率配置和有效管控。再次,建立发展导向的碳交易市场,拓展碳市场规模。如纳入森林碳汇,碳市场与生态补偿相关联。最后,鼓励净零碳城市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交易 市场空间 巴黎协定 挑战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