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下的《实践论》《矛盾论》 被引量:3
1
作者 王立胜 曾嵘 《毛泽东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7-38,共12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个相结合”尤其是“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明确提出,验证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范式的必要性,也提出了深入揭示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中国特性”的学术任务。毛泽东的《实践论》《矛盾论》,是马克...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个相结合”尤其是“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明确提出,验证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范式的必要性,也提出了深入揭示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中国特性”的学术任务。毛泽东的《实践论》《矛盾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典范。以《实践论》《矛盾论》为分析对象,深入探讨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具体实践、理论成果和经验启示,对于全面认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进程中“第二个相结合”的历史脉络,深刻把握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特性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 《实践论》《矛盾论》 “两个相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0年来毛泽东哲学思想研究的历史轨迹与未来展望 被引量:9
2
作者 王立胜 《毛泽东研究》 2019年第6期63-73,共11页
回顾70年毛泽东哲学思想研究轨迹,经历了以加强学习为动力,以解放思想为动力,以学科建设为动力,以理论创新为动力,以建构中国哲学知识体系为动力等五个阶段。站在新时代历史制高点上,未来毛泽东哲学研究应建立在中国历史文化传统基础上... 回顾70年毛泽东哲学思想研究轨迹,经历了以加强学习为动力,以解放思想为动力,以学科建设为动力,以理论创新为动力,以建构中国哲学知识体系为动力等五个阶段。站在新时代历史制高点上,未来毛泽东哲学研究应建立在中国历史文化传统基础上,以反思中国道路为前提,着力研究毛泽东哲学思想与中西哲学思想关系;以中华民族为主体,审视毛泽东话语体系;融通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重新理解和分析毛泽东时代的相关思想及做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哲学思想 解放思想 历史文化传统 历史轨迹 中西哲学 未来展望 哲学知识 研究轨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世界性维度与人类文明意义 被引量:4
3
作者 王立胜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36-39,共4页
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现出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式现代化探索过程中形成的实践自觉与理论自觉。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党的二十大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最新重大成果。虽然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发轫于中国,但其所具有的实践意义是世界... 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现出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式现代化探索过程中形成的实践自觉与理论自觉。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党的二十大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最新重大成果。虽然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发轫于中国,但其所具有的实践意义是世界性的。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不仅能够丰富世界历史发展的“现代化”解释模式,而且能够为理解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中国视角,在理论层面上为改变世界提供一种全新的发展进路,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建构和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理论 世界历史 人类文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总书记哲学思维在福建的孕育与实践——以“3820”战略工程为切入点 被引量:3
4
作者 王立胜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2-22,共11页
在福建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在领导当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具体实践中,坚持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展现了深厚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素养和深邃的哲学智慧,这在《福州市20年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设想》(“3820”战略工程)制定和实... 在福建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在领导当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具体实践中,坚持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展现了深厚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素养和深邃的哲学智慧,这在《福州市20年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设想》(“3820”战略工程)制定和实施中得到生动体现。习近平同志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运用系统观念、坚持走独立自主发展道路、坚持在洞察时代大势中把握历史主动,科学谋划和系统推进“3820”战略工程,使之成为适应人民群众要求、满足人民群众期待、指导本地发展的科学规划和宏伟蓝图。在制定和推进“3820”战略工程具体实践中所蕴含的哲学思维及其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重要论述的思想先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820”战略工程 习近平 哲学思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史经验的唯物史观意蕴 被引量:1
5
作者 唐立平 王立胜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7-24,共8页
以唯物史观作为诠释历史的理论基础,是中国共产党百余年评价历史、总结经验的科学方法之一。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用“十个坚持”来概括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蕴含了党对无产... 以唯物史观作为诠释历史的理论基础,是中国共产党百余年评价历史、总结经验的科学方法之一。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用“十个坚持”来概括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蕴含了党对无产阶级政党、领袖、群众间关系、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社会历史发展动力理论、社会矛盾发展不平衡理论、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等哲学理论的深刻把握,充分体现了党百余年时空向度上的党性与人民性、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为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提供了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历史经验 唯物史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七一”重要讲话的重大理论创新及意义 被引量:15
6
作者 王立胜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1期24-29,共6页
“七一”重要讲话是一部马克思主义的光辉文献。在总结百年历史经验和展望未来前景的过程中,与时俱进地提出了许多新概念新论断新命题,如采取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叙事方式,第一次提出“伟大建党精神”的概念,重申发展“全过程人民民... “七一”重要讲话是一部马克思主义的光辉文献。在总结百年历史经验和展望未来前景的过程中,与时俱进地提出了许多新概念新论断新命题,如采取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叙事方式,第一次提出“伟大建党精神”的概念,重申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性,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和人类文明新形态命题等。这些理论创造和理论贡献丰富和发展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强了我们党在新发展阶段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觉和实践自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一”重要讲话 全过程人民民主 建党精神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人类文明新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刻把握新发展阶段的历史逻辑 被引量:7
7
作者 王立胜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33-37,共5页
中国的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一个初级阶段,这个初级阶段又必然分阶段推进。新发展阶段就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个高级阶段,即不但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必然环节和最后阶段,而且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向社会主义更高阶段发... 中国的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一个初级阶段,这个初级阶段又必然分阶段推进。新发展阶段就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个高级阶段,即不但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必然环节和最后阶段,而且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向社会主义更高阶段发展的过渡性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新发展阶段 过渡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