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京津冀绿色协同发展进程研究:基于空间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再检验 被引量:22
1
作者 马丽梅 史丹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82-93,共12页
本文从环境规制视角,研究京津冀城市群的绿色发展进程。研究表明:当经济发展处于前工业化阶段时,环境质量呈现下降趋势;当经济发展处于工业经济阶段时,环境质量会在这一阶段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当经济发展处于后工业经济阶段时,环... 本文从环境规制视角,研究京津冀城市群的绿色发展进程。研究表明:当经济发展处于前工业化阶段时,环境质量呈现下降趋势;当经济发展处于工业经济阶段时,环境质量会在这一阶段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当经济发展处于后工业经济阶段时,环境质量呈现持续上升趋势,即不断好转。京津冀的13个城市中,仅有2个城市(北京、天津)处于后工业经济阶段,石家庄、唐山位于工业经济后期,其他城市主要位于工业经济的中期。但进入后工业经济阶段的城市并未进入环境好转的情境,其主要原因在于地区间的空间交互影响作用。基于此,本文引入空间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进行分析,实证结果发现,空间回归系数大于0,意味着污染存在溢出效应,使得环境规制严格区不能收获其严格规制带来的全部"收益",另一方面,环境规制同样存在空间关联,京津冀的"中心"城市呈现主动的"逐顶竞争"趋势,"外围"城市呈现被动的"逐低竞争"趋势,且邻近地区环境规制的提升,能够使本地区的环境质量得到改善,即京津冀地区的绿色发展是"一个整体",而不是单纯的一个城市或几个城市,环境质量的改善需要整个区域的集体努力,基于空间视角的环境治理思路势在必行。进一步深化一体化、有序化发展,打造工业低碳发展新动能是推进京津冀绿色协同进程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津冀 环境规制 工业经济 污染成本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升区域发展质量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2018年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年会综述 被引量:3
2
作者 崔志新 《区域经济评论》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23-128,共6页
在2018年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年会暨提升区域发展质量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学术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围绕区域发展质量与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区域协调发展与区域合作、长江经济带建设与绿色发展、对外开放与区域经济发展、城市发展与都市圈... 在2018年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年会暨提升区域发展质量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学术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围绕区域发展质量与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区域协调发展与区域合作、长江经济带建设与绿色发展、对外开放与区域经济发展、城市发展与都市圈建设、乡村振兴与城乡融合等的理论与实践展开了深入交流和探讨,反映中国区域经济研究的最新进展,为中国区域高质量发展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和政策制定提供强大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发展质量 区域发展战略 现代化经济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的历史逻辑、现实意义与路径探索 被引量:39
3
作者 邓洲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9年第4期61-69,共9页
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是工业化后期的一般规律,也是新工业革命背景下制造业与服务业转型发展的重要方向。对于中国而言,促进制造业与服务深度融合既是发展环境变化的客观要求,也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主动变革,对于破解当前制造业发展矛... 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是工业化后期的一般规律,也是新工业革命背景下制造业与服务业转型发展的重要方向。对于中国而言,促进制造业与服务深度融合既是发展环境变化的客观要求,也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主动变革,对于破解当前制造业发展矛盾,促进服务业的转型发展与优化升级,提高我国制造业、服务业国际分工地位具有重要意义。借鉴发达国家经验,立足当前国情世情,新时期中国制造业与服务业深度融合要围绕要素结构提升、用户价值提升、制造效能提升和拓展服务提升4个重要目标探索实现路径。推进我国制造业与服务业深度融合的政策重点包括:(1)提高重视程度,消除制度障碍;(2)将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作为融合发展的重要载体;(3)充分发挥技术进步的作用,鼓励制造企业业态创新;(4)利用新区建设推广融合新模式、新业态;(5)升级发展服务外包,积极参与国际生产性服务业分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造业 服务业 深度融合 服务型制造 发展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雄安新区规划建设与发展的思考 被引量:14
4
作者 叶振宇 傅行行 《区域经济评论》 2017年第5期53-61,共9页
雄安新区获批设立以来,国内官员、学者和国外机构围绕新区的优势条件、功能定位、规划建设与未来发展、体制机制创新、国内外经验借鉴、问题风险等方面发表了看法,许多观点对雄安新区规划建设与发展具有指导或参考价值(1)。通过对这些... 雄安新区获批设立以来,国内官员、学者和国外机构围绕新区的优势条件、功能定位、规划建设与未来发展、体制机制创新、国内外经验借鉴、问题风险等方面发表了看法,许多观点对雄安新区规划建设与发展具有指导或参考价值(1)。通过对这些观点的分析、梳理和总结,可以更加清楚地看出雄安新区的发展条件、发展定位、规划建设、内生发展及现实问题和潜在风险,同时也可以看出国家开发建设雄安新区的战略意图和紧迫性。作为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创新发展示范区和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雄安新区必将肩负国家重大战略任务,引领时代发展,带动京津冀实现更高水平的协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雄安新区 京津冀协同发展 非首都功能疏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新经济的新认识 被引量:26
5
作者 李海舰 朱芳芳 李凌霄 《企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45-54,共10页
国内权威智库机构对新经济的统计数据差别之大,源于其对新经济的内涵界定及其统计口径不同。因此,全面探讨新经济的体系构建成为学术界和实践界的重要议题。本文认为,新经济的"新"主要体现在七方面:新的基础设施,以互联网为... 国内权威智库机构对新经济的统计数据差别之大,源于其对新经济的内涵界定及其统计口径不同。因此,全面探讨新经济的体系构建成为学术界和实践界的重要议题。本文认为,新经济的"新"主要体现在七方面:新的基础设施,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技术群,不仅是生活方式变革的基础设施,也是生产方式变革的基础设施;新的增长动能,包括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从低位资源转向高位资源、从实体资源转向虚拟资源、从实体空间转向虚拟空间;新的经济形态,包括数字经济、智能经济、共享经济、体验经济;新的运行方式,包括速度经济、网络经济、精准经济、长尾经济、协同经济;新的分配制度,包括时间分配革命、收益分配革命、财富分配革命;新的发展阶段,从注重生产、生态发展转向注重生活、生命发展,全面实现"以人为本";新的统计体系,基于新经济的内涵界定,亟待建立一套全新的统计体系。同时提出,新经济具有包容性,应把新经济和旧经济统一起来,促使旧经济全面转向新经济;新经济具有时代性,今天的新经济可能成为明天的旧经济,必须与时俱进,打造时代经济;新经济具有相对性,发展新经济并不意味着完全抛弃旧经济,当前正确的思路是"新要成旧也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经济 创新驱动 以人为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雄安新区传统产业的功能定位与转型升级 被引量:18
6
作者 覃毅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77-86,共10页
在雄安新区战略定位和现有产业分类识别的基础上,探索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传统产业跨越式发展的转型升级路径。雄安新区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思路是:发挥以技术创新和质量品牌为抓手的创新引领,寻求高质量发展;借助互联... 在雄安新区战略定位和现有产业分类识别的基础上,探索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传统产业跨越式发展的转型升级路径。雄安新区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思路是:发挥以技术创新和质量品牌为抓手的创新引领,寻求高质量发展;借助互联网和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手段,推动流程再造和渠道转型;加强节能环保和生态建设,实现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其可行路径是:加快组织形态调整和变革,构建与总体战略定位相匹配的现代产业组织体系;加大研发创新投入,搭建有利于培育更具创新活力市场主体的创新网络;提高服务型制造和生产性服务业比重,强化协同制造,推动传统产业价值链迈向中高端;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倡导绿色生态社区,根据功能定位有机整合特色产业,建设一批保护传统特色产业和充分吸纳就业的特色小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雄安新区发展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化后期国产替代的方向调整与推进策略 被引量:21
7
作者 于畅 邓洲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55-62,共8页
与工业化初期的进口替代战略不同,工业化后期国产替代的基本方向是由关键核心技术所支撑的核心材料、核心部件、核心设备、核心工艺和核心算法等“五核”领域。当前,受中美“科技脱钩”和新冠肺炎疫情等非经济性冲击,致使全球供应链面... 与工业化初期的进口替代战略不同,工业化后期国产替代的基本方向是由关键核心技术所支撑的核心材料、核心部件、核心设备、核心工艺和核心算法等“五核”领域。当前,受中美“科技脱钩”和新冠肺炎疫情等非经济性冲击,致使全球供应链面临前所未有的现实及潜在威胁,国产替代的首要逻辑正从效益逻辑转向安全逻辑,中国亟需通过国产替代构建自主可控的供应链,有效防范和化解产业链风险。仅凭政府政策或市场机制都不足以获得在高技术领域的竞争优势,推进国产替代应在市场经济中更好地发挥产业政策的引导作用。产业政策的引导作用集中体现在动员企业进入相关细分行业、增强企业研发动力和研发能力、缓解企业融资瓶颈以及拓宽企业市场应用空间等4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产替代 关键核心技术 全球供应链 供应链安全 产业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