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巴黎协定》下第一次全球盘点的进程与成果解析
- 1
-
-
作者
周亚敏
潘家华
-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国际政治经济学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经合组织与东亚合作研究中心
中国社会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
-
出处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26,共10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专项项目“面向碳中和的中国经济转型模式构建研究”(批准号:72140001)
国家电网科学技术项目“考虑安全成本内部化的电力市场规制定价理论创新与模型方法研究”(批准号:SGSDJY00JHJS2310102)。
-
文摘
全球盘点是全球气候治理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2023年《巴黎协定》下的第一次全球盘点,明晰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集体进展并指出弥合差距的路径,但各相关方对其的认识还不够系统全面。鉴于此,该研究采用文本分析法、历史回顾法、时间轴法和博弈论方法,对首次全球盘点的进程和成果进行深入解析。研究发现:①首次全球盘点历经科学强化、技术对话和政治共识3个阶段,历时5年多,其中科学强化阶段所锚定的1.5℃温控目标为此次盘点奠定了总基调。②首次全球盘点将重点聚焦在减缓、适应、执行及支持手段这3个具体领域,充分释放信号作用。③盘点最突出的成果是达成“能源系统转轨别离化石燃料”新共识,为各国2025年更新国家自主贡献目标和国际社会2028年开展第二次全球盘点指明方向。④在围绕全球盘点的博弈中,发达国家、新兴经济体、油气输出性经济体和气候脆弱国家这4类典型利益群体有不同的利益诉求,秉持各异的核心立场,相互掣肘但整体推进盘点进程。⑤盘点成果全面系统,共识多达196条,但针对三大焦点领域的细化目标,并不清晰且不具刚性,需在第二次全球盘点深入强化。首次全球盘点表明全球2050年碳中和的目标进程不可逆转。建议:一方面,中国需结合第一次全球盘点成果强化政策研究,为2025年提交与1.5℃温控目标相一致的2035年国家自主贡献做好准备;另一方面,中国应持续推进以零碳产业优势引领全球气候变化行动的战略方针,不断拓展国家发展权和国际话语权。
-
关键词
全球盘点
转轨别离
化石燃料
典型利益群体
-
Keywords
global stocktake
transition away
fossil fuel
typical interest group
-
分类号
F062.2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