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江西的理论与实践 被引量:2
1
作者 黄承梁 李志萌 +1 位作者 刘勇 黄以胜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4-43,共10页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创造性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在生态环境领域创新理论与实践所产生的重大成果。党...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创造性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在生态环境领域创新理论与实践所产生的重大成果。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三次到江西考察调研,参加了江西代表团审议,围绕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强调“打造生态文明建设的江西样板”“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打造生态文明建设高地”,等等。这些重要论述构成并丰富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内涵,体现出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西生态文明建设的热切关怀和殷切期望,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伟大实践的非凡智慧和经验总结。未来,江西要始终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更好统筹生态文明建设和高质量发展,更高标准建设美丽中国“江西样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美丽中国 美丽江西 江西样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丽西藏:建设国家生态文明高地——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西藏的实践
2
作者 黄承梁 王娜 《西藏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7-121,159,共16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中华民族和人类永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就西藏创建国家生态文明高地,提出了融合认识论、方法论和实践论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论体系,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中华民族和人类永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就西藏创建国家生态文明高地,提出了融合认识论、方法论和实践论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论体系,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西藏坚持生态保护第一,立足世界大生态、全国大环境,牢牢把握拥有大江河大湖泊、大草原大湿地、大森林大雪山的区位优势,全面加强美丽西藏建设,国家生态文明高地打造成绩斐然。新时代新征程,西藏要持续在推动青藏高原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上不断取得新成就,奋力谱写雪域高原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美丽中国 美丽西藏 国家生态文明高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福建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重要的孕育地与发源地 被引量:10
3
作者 黄承梁 黄茂兴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11,246,共12页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创造性继承和发展,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福建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重要的孕育地和发源地。习近平在福建工作的17年半中,福建走出了一条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创造性继承和发展,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福建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重要的孕育地和发源地。习近平在福建工作的17年半中,福建走出了一条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相互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发展新路,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探索出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经验,使得福建在推进生态文明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上走在全国前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生态脱贫 福建生态省建设 绿色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与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历史必然 被引量:15
4
作者 黄承梁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96-204,共9页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百年历史征程中一以贯之的崇高信念和不懈追求。党的二十大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党在新时代新征程中的使命任务,激发了学者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研究与话语表达的热情...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百年历史征程中一以贯之的崇高信念和不懈追求。党的二十大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党在新时代新征程中的使命任务,激发了学者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研究与话语表达的热情。中国式现代化不是凭空产生的。中国共产党在团结和带领全国人民探索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百年奋斗历程中所取得的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表明中国式现代化具有历史范畴,具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又独具中国特色,闪耀着社会主义的光辉。探求中国式现代化由来之路,也必然能揭示出继工业、农业、科学技术、国防四个现代化之后,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历史必然。与此同时,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多次强调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为坚持和发展中国式现代化,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美丽中国贡献了独特智慧和力量,也彰显出中国式现代化有别于工业文明时代形成的西方式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四个现代化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人类文明新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人权行动计划下环境权向生态权的时代嬗变 被引量:3
5
作者 黄承梁 姜彩云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3-21,共9页
自2009年以来,我国先后制定实施了四期国家人权行动计划。其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根本立场交融互动,促进了我国人权事业与环境权、生态权的有机融合。首期行动计划下,我国秉持可持续发展观... 自2009年以来,我国先后制定实施了四期国家人权行动计划。其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根本立场交融互动,促进了我国人权事业与环境权、生态权的有机融合。首期行动计划下,我国秉持可持续发展观,切实保障公民环境健康权益,开始探索环境权的实施保障。第二期行动计划下,我国强化环境公益诉讼、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等制度设计,着眼解决突出环境问题,以法治手段强化环境权益保障,生态文明建设下的生态权属性开始显现。第三期行动计划下,我国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进程,探索自然资源产权制度改革、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等,统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变革,形成多元共治的环境治理新格局。在最新一期行动计划下,我国在应对气候变化的“双碳”行动、完善绿色消费机制与编纂环境法典等方面,促进绿色低碳新发展引领全球生态治理,真正实现环境权向生态权的时代嬗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人权行动计划 生态文明 环境权 生态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赋能东北经济高质量发展——基于新空间经济学“4D”框架的分析 被引量:11
6
作者 王媛玉 杨开忠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2-142,共11页
数字经济是新时代实现东北全面振兴的核心驱动力。新空间经济学将影响区域经济发展质量的因素归结为密度、距离、分割和异质性四个方面,即“4D”因素。基于“4D”框架,数字经济以数据要素应用与数字技术渗透为核心,切实提高东北地区人... 数字经济是新时代实现东北全面振兴的核心驱动力。新空间经济学将影响区域经济发展质量的因素归结为密度、距离、分割和异质性四个方面,即“4D”因素。基于“4D”框架,数字经济以数据要素应用与数字技术渗透为核心,切实提高东北地区人口与经济活动密度,破除自然地理距离壁垒,有效降低市场分割程度,重塑基于异质性的竞争优势,全面赋能东北经济高质量发展。数字经济促进东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现路径包括以集成式技术架构为核心驱动创新发展;虚拟集聚与地理集聚融合,促进协调发展;基于传统园区智能化改造推动绿色发展;交通与信息基础设施共建,助力开放发展;培育全领域数字生态文明,加速共享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东北全面振兴 高质量发展 “4D”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