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中国边疆治理的政治经济学——以公共产品理论为分析框架 |
初冬梅
|
《云南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2
|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推进边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
邢广程
|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3
|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的边疆治理现代化——基于国家“五年规划”演进的考察 |
白帆
|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4
|
再论中国历史发展的整体性——兼议对中华文明一体性的意义 |
宋培军
|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5
|
问题意识、研究方法与中国边疆学学科体系构建 |
范恩实
|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7
|
|
6
|
中国边疆治理研究的回顾、展望与思考(代主持人语) |
孙宏年
|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4
|
|
7
|
边疆治理视域下中国沿边开发开放研究 |
初冬梅
|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6
|
|
8
|
论中国边疆研究的特点及面临的困难 |
周卫平
|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4
|
|
9
|
加强项目顶层设计 深化中国边疆研究——以“西南边疆项目”为例 |
马大正
刘晖春
|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3
|
|
10
|
政治地理学的边疆研究进展及其在中国边疆研究中的应用 |
初冬梅
|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2
|
|
11
|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和“世界历史民族”思想及其中国边疆研究意义——从“生产方式”的三种含义说起 |
宋培军
|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1
|
|
12
|
特纳的“边疆假说”理论与当代中国边疆研究 |
周卫平
|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1
|
|
13
|
当中国俄罗斯族成为俄罗斯华人——基于跨国经营群体主体性的分析 |
孙晓晨
|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4
|
学科交叉与融合视角下中国边疆研究文献计量分析的注意事项与遵循原则 |
朱尖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2
|
|
15
|
“民族”不是中国古籍固有用词——兼论东西话语体系的错接 |
李大龙
|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6
|
|
16
|
统筹发展和安全视角下边疆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 |
王垚
|
《区域经济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2
|
|
17
|
新时代中国边疆治理的新思路新实践 |
罗静
冯建勇
|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8 |
14
|
|
18
|
论中国海洋生态文化的形成、演进与治理实践 |
侯毅
|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9
|
中国边疆治理:从历史到现实 |
马大正
|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42
|
|
20
|
笔谈三:新文科背景下中国边疆学的转向与转型 |
孙宏年
|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1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