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中国式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理论维度与科学体系 |
余少祥
|
《浙江学刊》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
2
|
中国式现代化下经济地理学的研究趋势与展望 |
邢晓旭
孙久文
|
《区域经济评论》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3
|
中国式现代化视阈下主流意识形态嵌入算法的机制与路径研究 |
朱萌
张权
赵璐
|
《河南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
4
|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中华文明标识体系的逻辑与进路 |
张冠梓
|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5
|
中国式现代化史的多维解读(笔谈) |
虞和平
郑大华
武力
杜继东
褚金勇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6
|
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新质生产力发展与智能时代我国社会结构现代化 |
马峰
|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8
|
|
|
7
|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的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路径、风险与治理 |
刘雨航
吴照辉
|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8
|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改革与中国式现代化——“中和位育”与“三位”的“一体化” |
张翼
朱古月
冯希莹
|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10
|
|
|
9
|
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
李晓华
|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9
|
|
|
10
|
哲学社会科学人才评价机制改进优化研究 |
戈艳霞
|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
11
|
中国“新三样”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内卷式”竞争如何“破圈突围” |
李晓华
|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
2025 |
17
|
|
|
12
|
“中国制造”:攀“高”向“新”韧性足 |
李晓华
|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
2025 |
2
|
|
|
13
|
中国企业年金制度的回溯与展望 |
齐传钧
|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
14
|
老年人数字行为的变迁机制与分化逻辑——基于2016—2022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的动态分析 |
赵晓航
李建新
|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5
|
“剩菜盲盒”中的社会镜像:Z世代消费文化的新转向与符号表征 |
胡溢轩
许筱慧
|
《中国青年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7
|
|
|
16
|
以坚定历史自信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逻辑理路 |
李建国
谢小玉
|
《思想战线》
|
2025 |
|
|
|
17
|
内源型社会组织与城市社区的系统互动式治理:基于政治系统分析的考察 |
杨刚
|
《中国软科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8
|
医养结合中的医疗机构参与方式与激励路径研究——基于不同等级医疗机构差异化的视角 |
康蕊
|
《社会保障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4
|
|
|
19
|
政府引导、产业生态构建与低空经济发展 |
李晓华
|
《改革》
北大核心
|
2025 |
28
|
|
|
20
|
养老基金助推金融高质量发展:基于金融五篇大文章的协同视角分析 |
房连泉
郭娟
|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