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缴费型养老金:“艾伦条件”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变迁与改革出路 被引量:25
1
作者 郑秉文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18,共18页
文章从近年来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实施的投资改革切入,认为此举将使账户养老金被用于基础养老金的可能性不复存在,同时,基础养老金作为非缴费型养老金也将逐渐定型。文章回顾了从老农保到新农保、再到城乡居保①的演进历史,认为这... 文章从近年来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实施的投资改革切入,认为此举将使账户养老金被用于基础养老金的可能性不复存在,同时,基础养老金作为非缴费型养老金也将逐渐定型。文章回顾了从老农保到新农保、再到城乡居保①的演进历史,认为这个历史嬗变的背后是"艾伦条件"这只"看不见的手"。因此,引入非缴费型养老金的决策是正确的,但从长期看,制度定位需要重新审视,以防止保险制度福利化倾向和攀比倾向,进而提出将基础养老金改为养老津贴的设想。文章将"基本收入"理论作为养老津贴的基本理念,并对基本收入理论进行评介。最后,文章运用行为经济学的心理账户原理对基础养老金改为养老津贴的优势进行阐述,认为其带来的正外部性将有利于稳定城乡居保的财务可持续性和稳定参保人的社会预期,并提出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增设"养老津贴的基本构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伦条件 心理账户 行为经济学 全民基本收入 养老保险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