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季米特洛夫日记》中有关中国革命重大事件的记述 被引量:12
1
作者 华谱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76-86,共11页
格奥尔基·季米特洛夫是20世纪上半叶保加利亚政治家和国务活动家,也是世界著名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领导人。 1997年,保加利亚“克利门特·奥赫里茨基”大学出版社出版了《格奥尔基·季米特洛夫日记》9 1933-6 1949,1997)。... 格奥尔基·季米特洛夫是20世纪上半叶保加利亚政治家和国务活动家,也是世界著名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领导人。 1997年,保加利亚“克利门特·奥赫里茨基”大学出版社出版了《格奥尔基·季米特洛夫日记》9 1933-6 1949,1997)。全书794页,正文591页,照片90幅。 日记记载的是1933年3月9日至1949年2月6日这16年季米特洛夫所经历的事情。1933年春,季米特洛夫被德国法西斯诬告参与“国会纵火案”,在柏林被捕,此后开始写日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 斯大林 莫洛托夫 季米特洛夫 蒋介石政府 中华人民共和国 密码电报 机要电报 中国共产党 国民党 中共党史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史观对中国史学的影响”(笔谈)——全球史观和中国史学断想 被引量:5
2
作者 于沛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10,共6页
“全球化”是近20年来一个既热门又甚具争议性的话题。那么,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我们如何看待全球史观及其对中国史学的影响?于沛认为,全球史观是当代西方有广泛影响的史学思潮之一,近年在中国史学界也有一定的影响。要真正做... “全球化”是近20年来一个既热门又甚具争议性的话题。那么,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我们如何看待全球史观及其对中国史学的影响?于沛认为,全球史观是当代西方有广泛影响的史学思潮之一,近年在中国史学界也有一定的影响。要真正做到汲取全球史观的有益内容,为中国史学理论建设服务,必须坚持以唯物史观为理论指导,并进一步肃清各种形式的“欧洲中心论”的影响。郭小凌认为,全球史观是一种借用历史哲学和历史学已有成果的新提法,而不是解释历史的新方法,更不是一种博大周密的理论体系。20世纪以来的专业史学尽管流派林立,但实证主义的研究方法仍是史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裔昭印指出,多元一体的世界文化是相互联系的整体,其发展交织着共性与个性。撰写世界文化史应当具有全球史观,编纂者需有开阔的全球视野,注意表述整个人类的历史经验,等等。林中泽认为全球史观并不是不需要历史中心,而是要建构新的中心。全球史观十分重视历史联系,因而大大推动了我国中外关系史等学科的发展;可是与此同时,人为地制造、夸大或破坏历史联系的现象也时有发生。程美宝则叙述了全球史与世界史的差异、全球史的独特视角、全球史与全球化的关系、过去中国史学某些研究传统与全球史契合之处、全球史有可能对中国史研究发挥什么影响,以及当前某些中国史研究对全球史观的回应与反响。吴晓群认为,现时所谓的“全球史观”是西方话语中的一个命题,带有很大的片面性。应以一种多元史观,来打破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从而向一种互动认识的思维方式转变。陈新则指出,指明世界历史是由历史叙述建构而成,将有助于我们摆脱世界历史在人们心目中的客观化幻象,这是承认世界历史多元化的首要原则。在全球化时代,有多少个建构世界历史的心灵,就将出现多少种世界历史,它们都具有同等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化 全球史观 “欧洲中心论” “世界历史理论” 中国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史学理论研究与新时期中国史学的复兴 被引量:3
3
作者 于沛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16-121,共6页
加强史学理论的学科建设和研究以促进新时期中国史学的复兴 ,成为“文革”后广大史学工作者的共识。自 80年代中期开始 ,先后召开了 11次全国史学理论研讨会 ,出版了全国性的史学理论研究专业期刊 ,培养了一批史学理论研究方面的硕士、... 加强史学理论的学科建设和研究以促进新时期中国史学的复兴 ,成为“文革”后广大史学工作者的共识。自 80年代中期开始 ,先后召开了 11次全国史学理论研讨会 ,出版了全国性的史学理论研究专业期刊 ,培养了一批史学理论研究方面的硕士、博士研究生 ,引入和研究外国史学理论 ,涌现了一批研究成果。面对 2 1世纪 ,中国史学理论研究尤其需要求实创新的科学精神。追踪国内外史学理论研究中的前沿问题 ,理论联系实际将是新世纪我国史学理论研究的主要特点和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学 史学理论 外国史学理论 史学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宗教宽容与北爱社会冲突的化解
4
作者 许彩丽 吴必康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69-75,共7页
耗费了无数人心血的《北爱尔兰和平协议》终于达成,但是北爱人民并没有享受到随之而来的和平。本文从分析北爱宗教分裂和宗教歧视的现状入手,通过对冲突化解理论的剖析,指出在北爱这样一个宗教严重分裂的社会,没有宗教的宽容精神,就难... 耗费了无数人心血的《北爱尔兰和平协议》终于达成,但是北爱人民并没有享受到随之而来的和平。本文从分析北爱宗教分裂和宗教歧视的现状入手,通过对冲突化解理论的剖析,指出在北爱这样一个宗教严重分裂的社会,没有宗教的宽容精神,就难以实现社会的真正和解以及和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教分裂 宗教宽容 文化亿解 北爱尔兰 英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世纪初的科学观念及其对历史学的影响
5
作者 侯云灏 张荣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24-129,共6页
19世纪自然科学的进展,其科学精神深深地影响着20世纪的学术界。反映在历史学上,则对历史观、认识论、方法论以及价值观等方面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新历史考证学思想的兴起、近代实证史学的建立,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在这种科学观念、... 19世纪自然科学的进展,其科学精神深深地影响着20世纪的学术界。反映在历史学上,则对历史观、认识论、方法论以及价值观等方面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新历史考证学思想的兴起、近代实证史学的建立,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在这种科学观念、科学精神的影响下产生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学 自然科学 科学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当代西方史学的观念变革 被引量:4
6
作者 陈启能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127-134,共8页
略论当代西方史学的观念变革陈启能一国外有些学者把西方新史学的兴起称作“哥白尼式的革命”①,这是用以表示新史学与在19世纪乃至20世纪初西方史学中占据主导地位的传统史学相比,是一种根本性质的转变。关于这种转变,国内已有... 略论当代西方史学的观念变革陈启能一国外有些学者把西方新史学的兴起称作“哥白尼式的革命”①,这是用以表示新史学与在19世纪乃至20世纪初西方史学中占据主导地位的传统史学相比,是一种根本性质的转变。关于这种转变,国内已有不少文章论及,为了概括地说明新史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史学 传统史学 历史学家 当代西方史学 历史哲学 史料 研究对象 史学观念 历史认识论 研究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令人困惑的“后现代” 被引量:5
7
作者 俞金尧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9-11,共3页
发轫于 2 0世纪 6 0年代的后现代主义是对西方的文艺、哲学、美学、社会学、语言学、历史学、心理学等众多领域产生重大影响的一股思潮。传入我国后 ,亦在诸多学科领域引起不小的反响 ,历史学当然也不例外。如何看待这一思潮及其对我国... 发轫于 2 0世纪 6 0年代的后现代主义是对西方的文艺、哲学、美学、社会学、语言学、历史学、心理学等众多领域产生重大影响的一股思潮。传入我国后 ,亦在诸多学科领域引起不小的反响 ,历史学当然也不例外。如何看待这一思潮及其对我国史学研究的影响 ,已经引起史学界的普遍关注。为此 ,本刊特邀请有关学者就这一问题从不同角度予以探讨。在本组文章中 ,赞成者、反对者、困惑者均有之 ,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代表了我国史学界对后现代思潮的几种主要态度 ,希望本组文章的刊发能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有所推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现代主义 历史学 现代主义 资本主义 思想观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列宁的“爱国主义”观——从对列宁一句话的误译谈起 被引量:14
8
作者 钱可威 《理论月刊》 2007年第1期16-19,共4页
作为语言学的常识,每个具有悠久历史和广泛涵义的词汇,在不同的阶级和不同的时代往往具有其不同的内涵和外延,比如“自由主义”、“保守-激进”、“叛徒”、“侵略性”、“宣传”等等。“爱国主义”也不例外,她在经典作家笔下的含义和... 作为语言学的常识,每个具有悠久历史和广泛涵义的词汇,在不同的阶级和不同的时代往往具有其不同的内涵和外延,比如“自由主义”、“保守-激进”、“叛徒”、“侵略性”、“宣传”等等。“爱国主义”也不例外,她在经典作家笔下的含义和我们今天对这个词的理解有着较大差异。因此在遇到有关字句时一定要在认真吃透原文的基础上把握作者对这个词的理解和运用,切忌望文生义,犯想当然的错误。本文在厘清列宁对“爱国主义”真实心态的基础上深入剖析了这种心态的由来,并由此试图对十月革命前后苏俄一系列重大事件加以新的诠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国主义 国际主义 列宁 世界革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方的社区发展 被引量:5
9
作者 姜芃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2001年第1期16-18,共3页
关键词 西方国家 社区发展 基层民主 自治组织 社区管理 公民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霍布斯鲍姆笔下的后现代思潮——读《极端的年代》 被引量:3
10
作者 姜芃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85-92,共8页
本文认为 ,作为一个有责任感的历史学家 ,不能回避时代提出的问题。霍布斯鲍姆在《极端的年代》这部反映 2 0世纪世界历史的著作中分析了后现代思潮在科学、思维方式、艺术以及人们社会观念上的表现。尽管他对泛后现代主义的作法持否定... 本文认为 ,作为一个有责任感的历史学家 ,不能回避时代提出的问题。霍布斯鲍姆在《极端的年代》这部反映 2 0世纪世界历史的著作中分析了后现代思潮在科学、思维方式、艺术以及人们社会观念上的表现。尽管他对泛后现代主义的作法持否定态度 ,但他认同世界进入了与现代社会不同的后现代社会 ,他本人也具有后现代主义情绪。文章认为 ,他对 19和 2 0世纪世界历史写作的理论前提经历了从对资本主义战胜封建主义的赞颂、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二分法 ,到现代和后现代划分这样几个时期 ,这实际上是后现代思潮在他历史观念上的反映。但他始终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 ,他对资本主义现代性的批判 ,是与《共产党宣言》中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一致的 ,二者都是后现代对现代性的批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霍布斯鲍姆 后现代思潮 书评 世界历史 历史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欧洲近代政治思想中“统一”观念的内涵及演变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旭鹏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07-111,共5页
“统一”观念是欧洲自我认同的重要内涵 ,它影响着欧洲的发展与演进。近代以来 ,随着主权国家体系的形成 ,欧洲原有的统一模式被打破 ,政治思想领域里出现了欧洲统一的新设想。欧洲先后被构想为主权国家的联合体、均势下的国家联盟和以... “统一”观念是欧洲自我认同的重要内涵 ,它影响着欧洲的发展与演进。近代以来 ,随着主权国家体系的形成 ,欧洲原有的统一模式被打破 ,政治思想领域里出现了欧洲统一的新设想。欧洲先后被构想为主权国家的联合体、均势下的国家联盟和以实现永久和平为目标的邦联。考察欧洲近代政治思想中的“统一”观念 ,将有助于我们全面把握欧洲文明的精神实质和深刻理解当代欧洲一体化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一”观念 近代欧洲 政治思想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西方现代历史叙述范式的形成与嬗变 被引量:4
12
作者 陈新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3期25-30,共6页
20世纪西方历史叙述范式形成在这种背景下 :历史叙述范式逐步由传统的叙事史学转向了问题史学 ,它旨在帮助人们理解现实的生成、解释社会疑问 ,为人们寻找确定的心理寄托 ,并据此筹划未来生活。然而新的历史叙述范式过分注重整体 ,贬低... 20世纪西方历史叙述范式形成在这种背景下 :历史叙述范式逐步由传统的叙事史学转向了问题史学 ,它旨在帮助人们理解现实的生成、解释社会疑问 ,为人们寻找确定的心理寄托 ,并据此筹划未来生活。然而新的历史叙述范式过分注重整体 ,贬低个人的自由意志 ,缺乏对个人的关心等等缺陷又促成了“叙事史的复兴” ,现代历史叙述范式正发生嬗变 ,它表现出将历史叙述复归为人本位的过程 ,新的叙事史以人为中心 ,不断产生新的成果与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叙述 范式转型 叙事史复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孙中山的国际观与他的实业建设构想 被引量:1
13
作者 汪朝光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00-102,共3页
孙中山是众所公认的辛亥革命领导人。虽然武昌起义发生时他远在海外,并不在现场,也没有直接领导起义的进行,但在民国创建之际,他却在当时众多的革命领导者或参与者中脱颖而出,没有争议地被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充分说明了他在时人... 孙中山是众所公认的辛亥革命领导人。虽然武昌起义发生时他远在海外,并不在现场,也没有直接领导起义的进行,但在民国创建之际,他却在当时众多的革命领导者或参与者中脱颖而出,没有争议地被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充分说明了他在时人心目中无可替代的威望和地位,他也因此成为当之无愧的领导辛亥革命、终结千年帝制的领袖人物。在近代中国仁人志士抵抗外来侵略、追求民族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孙中山的功绩彪炳千秋、传之后世。今年是辛亥革命发生的110周年,我们于此时回顾孙中山与辛亥革命的历史关系,可涉可论之处不止一端,而在全球化时代的历史背景下,孙中山的国际观与他的实业建设构想更值得我们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时大总统 外来侵略 孙中山 领袖人物 辛亥革命 武昌起义 国际观 中华民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欧盟对援非政策的调整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新影 《亚非纵横》 2009年第4期45-49,60,共5页
援助是欧盟发展对非关系的重要政策工具,对欧非关系的发展有重要推动作用。近年来,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以及自身的利益需要,欧盟积极调整对非援助政策。在建立欧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的背景下,这一政策调整有着深远的战略意图,并将对欧非... 援助是欧盟发展对非关系的重要政策工具,对欧非关系的发展有重要推动作用。近年来,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以及自身的利益需要,欧盟积极调整对非援助政策。在建立欧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的背景下,这一政策调整有着深远的战略意图,并将对欧非关系的进一步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盟对非援助 政策调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世纪西欧神学关于私有财产和商业的观念
15
作者 赵文洪 《求是学刊》 CSSCI 1999年第4期104-108,共5页
一、关于私有财产的观念财产(权利)和私有财产(权利)是不同的,中世纪西欧的神学家们对此有清楚的认识。他们认为,人———相对于其他万物———的财产权利是正当的。13世纪的经院哲学家们无一例外地认为财产权利是一种自然和道... 一、关于私有财产的观念财产(权利)和私有财产(权利)是不同的,中世纪西欧的神学家们对此有清楚的认识。他们认为,人———相对于其他万物———的财产权利是正当的。13世纪的经院哲学家们无一例外地认为财产权利是一种自然和道德的权利。它源自人的本性,因为它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私有财产 中世纪西欧 神学家 商业 私有财产权 必要性 财产权利 海尔布朗纲领 贸易 据为己有的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危机补偿”机制效用
16
作者 张经纬 《人民论坛》 2007年第22期20-21,共2页
一般认为,日本经济起飞阶段分为两次,第一次是明治维新后至19世纪二十年代,另一次为二战后的1957年至1975年。经济优先、政治滞后:明治维新后经济起飞阶段的发展战略 日本在明治维新之后的经济起飞阶段,选择了经济优先、政治滞后... 一般认为,日本经济起飞阶段分为两次,第一次是明治维新后至19世纪二十年代,另一次为二战后的1957年至1975年。经济优先、政治滞后:明治维新后经济起飞阶段的发展战略 日本在明治维新之后的经济起飞阶段,选择了经济优先、政治滞后的发展战略,这一战略使日本通过殖产兴业迅速实现了富国强兵的目的,摆脱了沦为西方殖民地的危机,成为第一个实现初步现代化的亚洲国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经济 经济起飞 明治维新 二十年代 19世纪 富国强兵 亚洲国家 二战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揭密日本军国主义“武力崛起”
17
作者 汤重南 《人民论坛》 2007年第1期16-17,共2页
关键词 日本军国主义 武力 明治维新 东北亚地区 封建国家 资本主义 亚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