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构建双主线、多支线的中国世界史编撰线索体系——全球化时代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应用 |
董欣洁
|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4
|
|
2
|
古波斯帝国官方历史书写中的史学萌芽及其潜在局限性——以《贝希斯敦铭文》为例 |
吕厚量
|
《史学集刊》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3
|
中国世界史研究译介时期的俄苏史 |
于沛
|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0 |
|
4
|
历史学:时间的科学 |
俞金尧
|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19
|
|
5
|
“资本主义”与1500年以来的世界历史 |
俞金尧
|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4
|
|
6
|
近现代中国的社会变革与妇女教育实践(1840—1949年) |
顾宁
|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4 |
7
|
|
7
|
西方通史类全球史编纂中的历史分期研究 |
董欣洁
|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3
|
|
8
|
整体史观:中国世界史学术体系的核心理论 |
于沛
|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2
|
|
9
|
史学理论研究与新时期中国史学的复兴 |
于沛
|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01 |
3
|
|
10
|
全球史视野下的世界史研究——以美国为中心的考察 |
张旭鹏
|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3
|
|
11
|
从苏共兴衰看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 |
王晓菊
|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2
|
|
12
|
马克思、恩格斯“历史科学”概念的意蕴 |
张文涛
|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2
|
|
13
|
20世纪60年代转向语言学的西方历史哲学研究 |
陈新
|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2
|
|
14
|
论西方近代以前的“世界历史”观念 |
陈新
|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01 |
1
|
|
15
|
世界历史潮流中的明治维新 |
张跃斌
|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1
|
|
16
|
启蒙时代历史哲学的科学起源 |
张文涛
|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1
|
|
17
|
中国的通史传统与世界史编纂 |
董欣洁
|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1
|
|
18
|
“巴尔干与世界历史巨变”笔谈 |
陈志强
马细谱
梁占军
|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0 |
|
19
|
20世纪初的科学观念及其对历史学的影响 |
侯云灏
张荣
|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0 |
|
20
|
社会问题的凸现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思潮的兴起 |
侯云灏
|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