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文学评论》编年史稿(1957—1966) 被引量:4
1
作者 王保生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2期23-61,2,共39页
《文学评论》最初刊名为《文学研究》。1957年《文学研究》创刊,1959年改名为《文学评论》,1966年出至第3期,因为"文化大革命"爆发被迫停刊。在这9年半期间,何其芳同志作为文学研究所的所长,一直兼任《文学评论》主编。在《... 《文学评论》最初刊名为《文学研究》。1957年《文学研究》创刊,1959年改名为《文学评论》,1966年出至第3期,因为"文化大革命"爆发被迫停刊。在这9年半期间,何其芳同志作为文学研究所的所长,一直兼任《文学评论》主编。在《文学评论》直至如今50多年的历史上,这9年半的时段不算很长,但它作为《文学评论》发展史上的第一阶段,在刊物的学术定位、办刊思路上,却奠定了这一刊物的总体风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评论》 《文学研究》 编年史 文学研究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朝文化主潮与文学的式微(续)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国星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122-130,共9页
四魏晋文学的时代精神特征是“文的自觉”,而其根本则在于社会意识的“人的自觉”。即新的人文思想,改变了士人传统的人格价值的观念,使之从汉代专制的精神禁锢中解放出来,进入个性化的天地,并由此衍生出新的文学价值观,脱离汉儒们的政... 四魏晋文学的时代精神特征是“文的自觉”,而其根本则在于社会意识的“人的自觉”。即新的人文思想,改变了士人传统的人格价值的观念,使之从汉代专制的精神禁锢中解放出来,进入个性化的天地,并由此衍生出新的文学价值观,脱离汉儒们的政教附庸归类,凸显其审美本质,使之进入了具有历史合理性的偏颇唯美发展阶段。汉末社会的丧礼,剥落了圣主先师头上的油彩;现实人生的悲怆,使汉代士人“控引天地”,“苞括宇宙”,任意驱役万类万灵的中央大帝国虚妄与迷狂,被惨烈的现实粉碎了。久久被“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意识所决定的“立功”“立德”人格价值追求压抑、排斥的真实生活情感和自然情性,痛苦地骚动挣扎,促使人们重新认识自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朝文化 颜氏家训 魏晋士人 政教 儒学 立德 魏孝文帝 魏收 汉儒 经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说叙事批评片议及其“大理论的复归”
3
作者 董之林 《东南学术》 CSSCI 1998年第5期6-13,共8页
关键词 小说叙事 现实主义小说 形式主义批评 文学批评 当代叙事学 “现实主义” 巴赫金 文学作品 文学理论 第三世界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伟大人格的艺术投影——鲁迅散文研究札记
4
作者 卢今 《探索(浙江)》 1986年第5期10-14,共5页
鲁迅的挚友许寿裳曾经说过:“鲁迅的作品这样伟大,其原因何在?我敢说,这是由于他的人格的伟大。”如果我们不抽象地看待“人格”,而视之为一种烙着时代印记的心理气质和精神品性的话,就会感到许寿裳的论断是中肯的。从鲁迅先生的散文中... 鲁迅的挚友许寿裳曾经说过:“鲁迅的作品这样伟大,其原因何在?我敢说,这是由于他的人格的伟大。”如果我们不抽象地看待“人格”,而视之为一种烙着时代印记的心理气质和精神品性的话,就会感到许寿裳的论断是中肯的。从鲁迅先生的散文中可以仰观到他的伟大人格的闪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散文 大人格 札记 投影 战士 怀人散文 许寿裳 心理气质 刘半农 作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