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社会工作专业实习教育与发展”笔谈 被引量:11
1
作者 史柏年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2011年第4期85-85,共1页
中国社会工作专业教育自20世纪80年代末恢复重建以来,已经走过了20多年历程。在专业学科建设,如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体系建设、专业教材建设等方面取得成就与进展的同时,专业教育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其中社会工作专业的实习实践教学... 中国社会工作专业教育自20世纪80年代末恢复重建以来,已经走过了20多年历程。在专业学科建设,如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体系建设、专业教材建设等方面取得成就与进展的同时,专业教育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其中社会工作专业的实习实践教学模式的探讨是最重要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工作专业教育 实习教育 中国 20世纪80年代末 专业学科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 课程体系建设 实践教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社会转型中探索中国特色的社会工作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博士生导师郭伟和教授访谈 被引量:1
2
作者 郭伟和 潘琼阁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3-7,F0003,共6页
近年来郭伟和教授在国内提出"转型社会工作"。郭伟和教授一直在思考中国当下发生的快速社会转型、社会变迁的历史脉络当中的逻辑、动力,从传统中可以传承、挖掘和创造性转化之处,探讨新的方案、更宽广的社会建设思路来回应中... 近年来郭伟和教授在国内提出"转型社会工作"。郭伟和教授一直在思考中国当下发生的快速社会转型、社会变迁的历史脉络当中的逻辑、动力,从传统中可以传承、挖掘和创造性转化之处,探讨新的方案、更宽广的社会建设思路来回应中国社会转型。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寻找理论与实务的融合点来推动中国社会工作学科体系和话语体系新的发展。郭伟和教授从学术传统、理论、策略、实践案例、专业技巧等方面对上述问题做了具体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学 学科建设 移民 族群 中国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技术下的社会政策理念、类型及应用 被引量:5
3
作者 卫小将 邹林杰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8-86,F0002,238,共11页
随着数字化转型及数字技术在社会政策中的应用,探索数字技术下社会政策的发展成为重要议题。在数字技术作用于社会政策机制的背景下,基于技术驱动论、技术情境论和“技术—需求”论的视角,社会政策的发展存在三种类型,即数字技术型社会... 随着数字化转型及数字技术在社会政策中的应用,探索数字技术下社会政策的发展成为重要议题。在数字技术作用于社会政策机制的背景下,基于技术驱动论、技术情境论和“技术—需求”论的视角,社会政策的发展存在三种类型,即数字技术型社会政策、为数字技术的社会政策和数字时代的社会政策。三者分别强调数字技术对社会政策的正向赋能,缩短了需求评估、组织实施与效果评估等政策执行周期;数字技术对社会政策的负向赋能,主张赋予基层政策执行者适度自由裁量权并积极关注数字弱势群体;数字时代衍生的新需求对社会政策的挑战,主张通过消解数字鸿沟发展终身教育与技能培训,构建就业、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体系并进行回应。当下,我国正处于数字红利期,构筑数字中国的社会政策体系,不仅要警惕数字技术的反向赋能,还要关注数字技术带来的新社会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技术 社会政策 类型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社会组织:内涵、特征以及发展原则 被引量:21
4
作者 徐永祥 侯利文 徐选国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78-87,2,共10页
作为社会组织发展到新阶段的产物,新社会组织是深化改革、创新社会治理的重要载体。通过对社会组织在历史长河中的"重新扎根",结合社会转型与体制转轨的背景场域,分析新社会组织的"发生学",可以廓定新社会组织的内... 作为社会组织发展到新阶段的产物,新社会组织是深化改革、创新社会治理的重要载体。通过对社会组织在历史长河中的"重新扎根",结合社会转型与体制转轨的背景场域,分析新社会组织的"发生学",可以廓定新社会组织的内涵性质、外延以及特征,进一步明确新社会组织是追求社会理性、提供非营利的社会服务或社会支持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社会团体。对新社会组织的概念界定,有利于将"新社会组织"从各种社会组织类型中独立出来,而单独进行政策的设计与考量,进而助推其独特功能的发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社会组织 社会治理 内涵 发展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社区居家养老的政策分析 被引量:31
5
作者 钱宁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94-100,共7页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作为治理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社会福利政策,在中国社会应对人口老龄化规模大、速度快和"未富先老"带来的养老压力和社会问题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也存在一些局限。本文对社区居家养老作政策分析...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作为治理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社会福利政策,在中国社会应对人口老龄化规模大、速度快和"未富先老"带来的养老压力和社会问题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也存在一些局限。本文对社区居家养老作政策分析并探讨这一政策在实践过程中,对老龄化问题的治理功能和社会政策意义,对完善和丰富这项政策的内涵,推动老龄化问题的社会福利治理,具有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社会福利治理 社区居家养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群团工作地方实践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4
6
作者 吕雪峰 徐永祥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99-103,共5页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群团工作也进入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各地群团组织在落实深化改革实践中,已初步展现出以政社并重、高低互促、竞合有序为主要特征的新型群团工作模式。根据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群团组织应切...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群团工作也进入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各地群团组织在落实深化改革实践中,已初步展现出以政社并重、高低互促、竞合有序为主要特征的新型群团工作模式。根据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群团组织应切实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扩大组织工作覆盖范围、转变拓展服务职能、转变工作作风、净化行业风气、深化机构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指示,通过深入研析新型群团工作模式的典型特征和发展规律,可以看出新时代群团工作的发展趋势,就是以党政系统建设引领社会系统建设、以社会系统建设引领市场系统建设,进而推进对社会市场资源的政治化引领和制度化落实,从而为形成覆盖政社企三个领域的"两翼一体"型大群团架构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群团工作 上海市工商联 一体两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工站跨部门福利资源整合传递的行动逻辑——基于协同价值创造框架的分析
7
作者 陈歆泰 彭华民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8-99,共12页
发挥社工站整合多元资源的功能是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政策倡导内容之一。已有研究弱化了对社工站如何整合市场资源的探索。基于协同价值创造分析框架,本文研究的问题是社工站如何通过协同价值创造,整合传递有着不同核心价值和交换中介... 发挥社工站整合多元资源的功能是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政策倡导内容之一。已有研究弱化了对社工站如何整合市场资源的探索。基于协同价值创造分析框架,本文研究的问题是社工站如何通过协同价值创造,整合传递有着不同核心价值和交换中介的市场部门的资源。研究者选择某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为典型个案,多次收集多元资料并采用内容分析方法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社工站采取先通过政府支持、熟人关系以及站间共享,与企业形成交易型协作;再通过利他道德和服务效益考量引导企业共同创造了四种合作价值的行动逻辑,完成福利资源的整合传递。研究本土化了协同价值创造理论。建议社工站加强对福利资源适配性的评估,并进一步应对合作关系可能存在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价值创造 社工站 资源整合传递 跨部门合作 社会福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现阶段我国贫困的复杂性及反贫困行动的长期性 被引量:45
8
作者 关信平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5-22,209,共8页
近年来,我国的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长足进展,但仍然面临着很大困难,距离实现全面脱贫的目标还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这在很大程度上源于我国贫困问题的复杂性。收入低下只是致贫的直接原因之一,缺乏可持续性的自我发展能力才是我国贫困问... 近年来,我国的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长足进展,但仍然面临着很大困难,距离实现全面脱贫的目标还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这在很大程度上源于我国贫困问题的复杂性。收入低下只是致贫的直接原因之一,缺乏可持续性的自我发展能力才是我国贫困问题的最大症结。当前我国贫困地区的发展现实决定,脱贫攻坚的基本目标是解决温饱问题,但从长远角度来看,反相对贫困、培育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应被视为反贫困工作的重中之重。未来我国应该从多个方面加大反贫困行动力度:一是要以反相对贫困为目标,致力于加快缩小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差距;二是进一步加强对欠发达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三是进一步强化欠发达地区产业发展政策,通过优惠政策吸引国有企业和民间资本的投入;四是通过政府和社会的公共行动,继续大幅度提升欠发达地区的基础设施水平;五是进一步推动欠发达地区社会事业发展,大幅度提升欠发达地区的教育和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六是加快欠发达地区组织能力建设,同时促进社会服务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困 脱贫 反贫困行动 长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我国贫困人口兜底保障的大数据治理变革 被引量:6
9
作者 万国威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7-53,共7页
2020年是我国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一年,站在这个历史节点来展望我国贫困人口的兜底保障工作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大数据治理是信息化时代兜底保障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是反贫政策能够有效推进的保障,故针对该问题进行讨论有利于前瞻性... 2020年是我国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一年,站在这个历史节点来展望我国贫困人口的兜底保障工作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大数据治理是信息化时代兜底保障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是反贫政策能够有效推进的保障,故针对该问题进行讨论有利于前瞻性地展望我国下一阶段反贫政策的走向。研究发现,当前兜底保障的大数据治理框架虽然已初具规模,但仍然存在信息孤岛、存款审核困难、跨区域共享不足、管理规范度不高和政策决策欠佳等五个现实问题。因此,未来的政策设计需要将信息的全面性、精准性、及时性、规范性、安全性和应用性等六个标准作为主要建设方向,使得大数据治理技术能够更好地为兜底保障工作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困人口 兜底保障 大数据治理 小康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