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走向新世纪的中国体育社会学——中国社会学会体育社会学专业委员会2001年学术年会综述 |
吕树庭
|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01 |
2
|
|
2
|
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罗青同志的讲话 |
罗青
|
《江苏社会科学》
|
1982 |
0 |
|
3
|
中国社会学会秘书长吴承毅同志在江苏省社会学会成立大会上的讲话 |
吴承毅
|
《江苏社会科学》
|
1982 |
0 |
|
4
|
中国社会学会贺词 |
|
《江苏社会科学》
|
1982 |
0 |
|
5
|
“中国故事”期待学术话语支撑--以中国社会学为例 |
郑杭生
黄家亮
|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
2012 |
25
|
|
6
|
改革开放四十年的社会巨变和中国社会学的当代使命--《学习与探索》专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李培林先生 |
李培林
张磊
|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5
|
|
7
|
“中国模式”的社会学解读 |
郑杭生
|
《人民论坛》
|
2008 |
3
|
|
8
|
促进中国社会学的“理论自觉”——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中国社会学? |
郑杭生
|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130
|
|
9
|
改革开放30年:快速转型中的中国社会——从社会学视角看中国社会的几个显著特点 |
郑杭生
|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75
|
|
10
|
中国社会的巨大变化与中国社会学的坚实进展——以社会运行论、社会转型论、学科本土论和社会互构论为例 |
郑杭生
|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39
|
|
11
|
改革开放30年:日趋成熟的中国社会学--有关中国社会学发展全局的几个重大问题 |
郑杭生
|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21
|
|
12
|
对中国社会学的巨大贡献——纪念费孝通先生从事学术研究70周年 |
郑杭生
|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15
|
|
13
|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学 |
何肇发
|
《社会》
|
1982 |
1
|
|
14
|
论现代社会中人民调解制度的合法性危机及其重塑--基于深圳市城市社区实地调查的社会学分析 |
郑杭生
黄家亮
|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22
|
|
15
|
环境社会学:事实、理论与价值 |
洪大用
|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22
|
|
16
|
破解在陌生人世界中建设和谐社区的难题——从社会学视角看社区建设的一些基本问题 |
郑杭生
|
《学习与实践》
|
2008 |
49
|
|
17
|
中国社会心态危机蔓延 |
周晓虹
|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
2014 |
6
|
|
18
|
让社会弱势群体共享社会发展的成果——从社会学视角看武汉市社区建设“883行动计划” |
郑杭生
|
《学习与实践》
|
2005 |
8
|
|
19
|
系统打造农村现代职业体系的创新探索——武汉农村家园建设行动计划和实践的社会学分析之一 |
郑杭生
|
《学习与实践》
|
2007 |
4
|
|
20
|
社会学将进入大发展的黄金时期 |
陆学艺
|
《甘肃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
2003 |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