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贵州织金二叠纪煤层中草莓状黄铁矿赋存特征
被引量:1
- 1
-
-
作者
张建胜
朱炎铭
周学年
王猛
王辉
-
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煤层气资源与成藏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徐州)
-
出处
《能源技术与管理》
2010年第3期6-8,共3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40730422)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08ZX05034-04)
-
文摘
贵州织金地区的含煤地层为上二叠统龙潭组,含主要可采煤层6层。该地区煤层多为无机硫(主要硫化铁),形成于泻湖、海湾环境的潮坪相沉积环境。借助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SEM),对织金地区煤中无机硫赋存的特征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结果表明,煤中无机硫主要为草莓状黄铁矿,揭示了煤中草莓状黄铁矿的显微赋存特征,并初步探讨了煤中草莓状黄铁矿的成因。
-
关键词
草莓状黄铁矿
煤层
赋存特征
成因
贵州织金
-
分类号
P624.6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
-
题名辽中红阳煤田构造特征及其成因分析
- 2
-
-
作者
钟和清
朱炎铭
王道华
罗跃
-
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煤层气资源与成藏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徐州)
-
出处
《能源技术与管理》
2010年第2期1-3,共3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项目(40730422)
辽宁省国土资源厅矿产资源补偿地质勘探项目
-
文摘
通过对辽中大地构造演化和红阳煤田几十年勘探成果的分析,认为受到郯庐断裂的早期走滑,后期断陷等作用影响,辽中红阳煤田构造特征具有北西-南东分区性。煤田西部为受下辽河断陷影响的断陷控煤区,东部为区域挤压作用控煤区。煤系地层多赋存于煤田向斜中,煤田中宽缓型褶皱和紧闭型褶皱相间分布构成了煤田现今的"掌状"构造形态。煤田成煤期构造格局受古亚洲洋关闭的影响和控制,而中新生代以来的构造演化直接支配于太平洋板块向西伯利亚板块的俯冲作用,最终形成了现今的构造格局。
-
关键词
辽宁中部
红阳煤田
构造特征
控煤作用
成因演化
-
分类号
P618.102
[天文地球—矿床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