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39篇文章
< 1 2 13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矿业类专业学生心理问题成因与干预探讨——以中国矿业大学矿业工程学院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畅军亮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4期31-34,共4页
文章以中国矿业大学矿业工程学院为样本,通过对矿业类专业学生的特点和心理现状的调查,总结分析了男女性别比例失衡、学生中的贫富差距、行业波动等是诱导心理问题的主要因素,并针对性地提出了以差异化管理、重视资助和健全专业审视制... 文章以中国矿业大学矿业工程学院为样本,通过对矿业类专业学生的特点和心理现状的调查,总结分析了男女性别比例失衡、学生中的贫富差距、行业波动等是诱导心理问题的主要因素,并针对性地提出了以差异化管理、重视资助和健全专业审视制度为主要内容的干预措施,以期为相关管理人员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业类专业 心理现状 成因 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矿业工程合作教育模式研究与启示 被引量:1
2
作者 严红 张源 +1 位作者 徐营 张强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79-184,228,共7页
大学生合作教育模式在加拿大已持续运行60余年,且已推广运用至全加近百所高校。文章以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矿业工程专业为例,详细分析了合作教育要求、主要形式、结构组成、运行流程、综合评价、补充措施等,并将麦吉尔大学矿业工程专业与... 大学生合作教育模式在加拿大已持续运行60余年,且已推广运用至全加近百所高校。文章以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矿业工程专业为例,详细分析了合作教育要求、主要形式、结构组成、运行流程、综合评价、补充措施等,并将麦吉尔大学矿业工程专业与我国高校典型工程专业实习实践模式进行综合比较,最后对我国工程类专业实习实践教学改革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吉尔大学 矿业工程 合作教育 实习改革 实践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矿业循环经济与矿产资源综合利用问题研究 被引量:18
3
作者 王晓琳 姬长生 任海兵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2-54,64,共4页
本文介绍了矿产资源的特点,分析当前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在介绍循环经济的产生背景、概念以及矿业循环经济的概念的基础上,提出"循环经济"是提高我国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水平的理想战略选择,最后就如何发展矿业... 本文介绍了矿产资源的特点,分析当前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在介绍循环经济的产生背景、概念以及矿业循环经济的概念的基础上,提出"循环经济"是提高我国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水平的理想战略选择,最后就如何发展矿业循环经济以提高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提出了几点对策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产资源 综合利用 矿业循环经济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我国矿业特有税费制度的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彭洪阁 才庆祥 +3 位作者 尚涛 张东华 陈严 彭竹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5-18,共4页
为了促进煤炭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对当前我国矿业税费制度进行了分析。基于矿业特有税费的重要性,介绍了我国矿业特有税费的主要组成部分:资源税和矿产资源补偿费;介绍了国际上矿业特有税费:权利金、矿业权租金、超额利润税和耗竭补... 为了促进煤炭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对当前我国矿业税费制度进行了分析。基于矿业特有税费的重要性,介绍了我国矿业特有税费的主要组成部分:资源税和矿产资源补偿费;介绍了国际上矿业特有税费:权利金、矿业权租金、超额利润税和耗竭补贴。从名称、定位、目的、税费计征方式,对我国资源税、矿产资源补偿费进行了分析,对专项基金和其它费用也有所分析。根据我国矿业特有税费的现状和具体国情,针对当前国内学者提出的改革建议和国外的矿业税费政策进行了综合分析,提出了取消资源税、矿产资源补偿费、各种专项基金及其它费用,设立从价权利金、矿业权租金、超额利润税、耗竭补贴的改革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业特有税费 资源税 矿产资源补偿费 专项基金 税费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矿业学科仪器设备开放共享率的思考 被引量:5
5
作者 高杰 宋万新 +2 位作者 张少华 关明亮 沙杰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264-267,285,共5页
分析了中国矿业大学矿业工程学科仪器设备建设、管理使用和开放共享现状。从学校体制创新、管理制度配套、实验技术队伍以及实验经费等方面,提出了对提高矿业学科仪器设备共享率的思考与探讨,指出取得实验资质是提高仪器设备开放共享率... 分析了中国矿业大学矿业工程学科仪器设备建设、管理使用和开放共享现状。从学校体制创新、管理制度配套、实验技术队伍以及实验经费等方面,提出了对提高矿业学科仪器设备共享率的思考与探讨,指出取得实验资质是提高仪器设备开放共享率的根本也是仪器设备建设的最终目标,学科应以为国家矿业学科整体水平的提高为己任,建成与学科水平相称的仪器设备共享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仪器设备 开放共享 体制创新 实验资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业开发的生态影响评价指标体系 被引量:7
6
作者 陈树召 才庆祥 +1 位作者 周伟 张磊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2-44,共3页
论文结合矿业开发对区域生态环境影响的特点,提出了进行矿业开发生态影响评价的重要性。研究重点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考虑,建立了由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构成的3层矿业开发生态影响评价指标体系。
关键词 矿业开发 生态环境 评价 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实测光谱的矿业开发集中区土壤元素含量反演 被引量:6
7
作者 杨雪 谢洪斌 +2 位作者 罗真富 谭德军 简季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CSCD 2016年第4期10-14,共5页
采用ASD FieldSpec 3型便携式地物光谱仪对矿集区的296个土壤样本进行高光谱反射率测定,通过土壤光谱特征分析,提取污染元素潜在光谱特征,并与土样化学测试结果进行相关分析,得到As、Cd和Zn的光谱特征参数,并从Aster影像对应的特征波段... 采用ASD FieldSpec 3型便携式地物光谱仪对矿集区的296个土壤样本进行高光谱反射率测定,通过土壤光谱特征分析,提取污染元素潜在光谱特征,并与土样化学测试结果进行相关分析,得到As、Cd和Zn的光谱特征参数,并从Aster影像对应的特征波段上实现该3种元素含量的反演。结果表明:As、Cd和Zn预测值的相对误差平均值分别为0.116、0.106和0.088,该方法可为大面积的土壤环境质量调查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 光谱特征参数 元素含量反演 土壤 矿业开发集中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矿业税费制度现状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张东华 李克民 +2 位作者 张磊 彭竹 陈彦龙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3-25,共3页
为了促进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对当前我国矿业税费制度进行了分析。针对矿业税费的主要组成部分增值税、矿产资源补偿费、资源税、企业所得税进行了分析。把这些费用分成矿业普通费用和矿业特有费用,分别和国外的矿业普通费用和矿... 为了促进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对当前我国矿业税费制度进行了分析。针对矿业税费的主要组成部分增值税、矿产资源补偿费、资源税、企业所得税进行了分析。把这些费用分成矿业普通费用和矿业特有费用,分别和国外的矿业普通费用和矿业特有费用进行了对比。根据我国的矿业税费现状和特有的国情,针对当前国内学者提出的改革建议和国外的借鉴,建议:取消资源税,设立权利金和矿业租金,取消矿产资源补偿费,设立资源超额利润税和耗竭补贴的改革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业税费 增值税 矿产资源补偿费 资源税 企业所得税 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和遥感技术的矿业集中区生态环境变化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谢洪斌 杨雪 +2 位作者 谭德军 罗真富 曾琳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88-394,共7页
为了掌握矿业开发对生态环境变化的影响,以2004年和2010年两期多源数据为基础,选择"压力-状态-响应"模型构建了矿集区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利用GIS和遥感技术展开了环境因子提取;通过德尔菲法计算的因子权重进行多因子叠加分... 为了掌握矿业开发对生态环境变化的影响,以2004年和2010年两期多源数据为基础,选择"压力-状态-响应"模型构建了矿集区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利用GIS和遥感技术展开了环境因子提取;通过德尔菲法计算的因子权重进行多因子叠加分析,对万盛矿集区生态环境状况进行评价.两期监测数据对比表明,研究区的土地资源、水资源、地质环境受到了破坏,且污染范围也有所扩大,其空间分布情况与矿业活动范围高度相关;区内生态环境指数偏低,在监测时段内大部分区域环境变化程度不明显,但整体有进一步恶化趋势;地灾发生区、采空区和环境恢复治理区环境变化情况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业集中区 多源数据 生态环境 “压力-状态-响应”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业工程实验室数字化建设模式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6
10
作者 徐剑坤 李小林 习丹阳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51-154,共4页
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教育的高度融合,极大地改变了知识的存储方式、获取方式及应用方式。为适应新时代特征,作为人才培养重要场所的高校实验室正在经历着数字化变革,传统矿业工程实验室已难以支撑一流人才的培养。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 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教育的高度融合,极大地改变了知识的存储方式、获取方式及应用方式。为适应新时代特征,作为人才培养重要场所的高校实验室正在经历着数字化变革,传统矿业工程实验室已难以支撑一流人才的培养。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研究探索顶层设计—线上资源建设—传统实验室改造—多层次资源体系构建—线上线下融合运行的数字化实验室建设模式与途径,并在矿业工程学科进行应用。实践表明,实验室运转效率提升,实验资源利用率提高,实验室知识产出增加,学生积极性增强,知识学习与应用效果更加出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实验室 信息化 建设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桥矿业公司充填技术的演变与应用 被引量:8
11
作者 李兴尚 田明华 许家林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53-56,共4页
介绍了新桥矿业公司充填采矿方法的变革,总结了多种充填技术在该矿的发展与应用,重点分析了废石不出坑充填技术和高浓度江沙料浆自流充填技术。本文对充填技术的推广,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充填技术 充填采矿法 充填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贴现现金流法在矿业权评估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远 姬长生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7-50,共4页
在矿业投资开发中,矿业权的评估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矿业投资开发活动的多因素、不确定性,如何对矿业权进行准确的评估,直接关系到矿业投资活动的顺利进行。本文介绍了贴现现金流法在矿业权评估中的应用。以A煤矿为例,对该煤... 在矿业投资开发中,矿业权的评估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矿业投资开发活动的多因素、不确定性,如何对矿业权进行准确的评估,直接关系到矿业投资活动的顺利进行。本文介绍了贴现现金流法在矿业权评估中的应用。以A煤矿为例,对该煤矿勘查区的矿业权基础价值进行了详细估算,直观展示了贴现现金流法计算矿业权的流程。同时,分析了运用贴现现金流法评估矿业权价值时存在的一些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业权 矿业权评估 贴现现金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业系统工程的发展与展望 被引量:21
13
作者 张幼蒂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3,10,共4页
矿业系统工程是近 40年来矿业工程学科与系统工程学科相结合而形成的一个新的学科分支。讨论了矿业系统工程在国内外的历史发展 ,以及近年研究领域的拓展现状。对国内外矿业系统工程研究的理论基础及采用的方法做了归纳分析。介绍了若... 矿业系统工程是近 40年来矿业工程学科与系统工程学科相结合而形成的一个新的学科分支。讨论了矿业系统工程在国内外的历史发展 ,以及近年研究领域的拓展现状。对国内外矿业系统工程研究的理论基础及采用的方法做了归纳分析。介绍了若干重要领域的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业系统工程 地质统计学 矿床建模 发展前景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究——以矿业工程为例 被引量:15
14
作者 张吉雄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19-121,共3页
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是我国为培养专业型人才实施的教育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如何实现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培养内容的高起点、培养质量的高标准、创新实践能力的高要求的这一目标,探讨、创新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 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是我国为培养专业型人才实施的教育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如何实现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培养内容的高起点、培养质量的高标准、创新实践能力的高要求的这一目标,探讨、创新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已成为相关高校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文章在总结前两年矿业工程全日制硕士专业研究生培养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以人才培养流程为主线,从生源质量、导师选聘、教学模式、科研训练、毕业选题等多方面着手,阐述了矿业工程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以提高学生的培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日制 专业学位研究生 矿业工程 培养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露天煤矿70年成就回顾及高质量发展架构体系 被引量:38
15
作者 才庆祥 陈彦龙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35-260,共26页
露天煤矿作为我国煤炭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生产能力大、开采成本低、安全条件好等优势,近年来在建设规模、生产总量、开采工艺及技术装备等多方面均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有力保障了煤炭作为国家能源安全稳定供应的“压舱石”地位。... 露天煤矿作为我国煤炭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生产能力大、开采成本低、安全条件好等优势,近年来在建设规模、生产总量、开采工艺及技术装备等多方面均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有力保障了煤炭作为国家能源安全稳定供应的“压舱石”地位。首先回顾了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露天煤矿70年来的发展历程,将其划分为起步恢复阶段(1949—1979年)、快速发展阶段(1980—1999年)、综合发展阶段(2000—2020年)和智能化初级发展阶段(2021年以后)4个时期;系统总结了每个时期的产量与数量规模、开采理论与技术、开采工艺与装备、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方面取得的突出成就。然后,探讨了现阶段露天煤矿发展面临的4个方面的主要问题,包括发展布局不均衡、可持续发展面临瓶颈、关键技术难题需深入攻关、人才短缺培养机制不完善。最后,提出构建以“安全、高效、绿色、低碳、智能”为总体目标的全链条、全周期、全要素露天煤矿高质量发展架构体系,其内涵特征包括以时效边坡理论、开采扰动指数理论、绿色开采理论、生态型开采理论、零碳负碳开采理论、智能化开采理论6种学术思想为理论基础,以灾害安全监测防控、复杂条件协同保障、生态源头减损开采、节能减污清洁利用、数字-自动-智能同建5类技术体系为核心支撑,以透明地质模型动态重构、边坡蠕滑全程精准预测、深大孔低扰动控制爆破、采空区超前探测与处置、粉尘抑制及煤自燃防治等30项关键技术为重点突破,以设计理念先进化、安全保障标准化、建设规模大型化、生产工艺综合化、开采装备智能化、核心制造国产化、矿区生态绿色化、煤炭利用清洁化、组织管理科学化、人才队伍国际化的“十化型”露天矿山为建设任务;同时给出了以规划引领为基础,以科技创新为驱动,以人才培育为保障的露天煤矿高质量发展实现路径。最终为推动我国露天煤矿向持续健康高质量方向发展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天煤矿 建设历程 高质量发展 煤炭工业 架构体系 实现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业工程系统可靠性分析与综合
16
作者 卢明银 张达贤 王志宏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8年第6期569-571,共3页
矿业工程系统属于“人—自然—机器”复杂系统,可以分解为“人—自然”、“人—机器”和“自然—机器”三个相关联的子系统.这三个子系统在功能上属于串联关系.本文在对这三个子系统进行可靠性分析的基础上,采用模糊可靠性理论对整个矿... 矿业工程系统属于“人—自然—机器”复杂系统,可以分解为“人—自然”、“人—机器”和“自然—机器”三个相关联的子系统.这三个子系统在功能上属于串联关系.本文在对这三个子系统进行可靠性分析的基础上,采用模糊可靠性理论对整个矿业工程系统进行可靠性综合分析,对矿业工程系统可靠与否作出恰当的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业工程系统 模糊可靠性 串联系统 矿山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江合煤矿国家矿山公园矿业遗迹特征及建园意义探析
17
作者 李德万 杨乐 +2 位作者 华建民 马传亮 廖云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19期10207-10208,10330,共3页
针对重庆市江合煤矿的资源枯竭及环境问题,实现矿业城市的经济模式转型和恢复原生态环境显得非常重要。在综合分析重庆江合煤矿国家矿山公园遗迹特征的基础上,结合国家级矿山公园的评选要求,全面深入地探讨了重庆江合煤矿国家矿山公园... 针对重庆市江合煤矿的资源枯竭及环境问题,实现矿业城市的经济模式转型和恢复原生态环境显得非常重要。在综合分析重庆江合煤矿国家矿山公园遗迹特征的基础上,结合国家级矿山公园的评选要求,全面深入地探讨了重庆江合煤矿国家矿山公园的建设意义,可为以后同类型矿山公园的建设提供宝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合煤矿 国家矿山公园 遗迹特征 生态旅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矿业特有税费浅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志明 李克民 +2 位作者 周伟 张磊 张东华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19-122,共4页
为了促进煤炭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对当前我国矿业税费制度进行了分析。基于矿业特有税费的重要性,介绍了我国矿业特有税费的主要组成部分资源税和矿产资源补偿费,介绍了国际上矿业特有税费的权利金、矿业权租金、超额利润税和耗竭补... 为了促进煤炭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对当前我国矿业税费制度进行了分析。基于矿业特有税费的重要性,介绍了我国矿业特有税费的主要组成部分资源税和矿产资源补偿费,介绍了国际上矿业特有税费的权利金、矿业权租金、超额利润税和耗竭补贴。从名称、定位、目的、税费计征方式对我国资源税、矿产资源补偿费、进行了分析,对专项基金及其它费用也有所分析。根据我国矿业特有税费的现状和具体的国情,针对当前国内学者提出的改革建议和国外的矿业税费政策进行了综合分析,提出了提高资源税的征收额度,计征方式以储量为基础,扩大不同资源之间的税率;矿产资源补偿费的征收修改为国家对矿产资源绝对价值和级差价值的权益,征收对象为国家;取消专项基金及其它费用的改革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业特有税费资源税 矿产资源补偿费 专项基金 税费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固体智能充填支护机器人及其关键技术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强 张吉雄 +5 位作者 宗庭成 杨康 金子山 吕浩南 白雨 邓攀博 《煤炭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76-1392,共17页
固体充填开采技术已日臻成熟,但存在自主作业程度低、自适调控能力不足等瓶颈,智能化水平偏低,影响其应用效果与推广范围。煤矿大型装备机器人化是行业发展必然趋势,煤矿固体智能充填支护机器人的研究及其关键技术的突破势在必行。定义... 固体充填开采技术已日臻成熟,但存在自主作业程度低、自适调控能力不足等瓶颈,智能化水平偏低,影响其应用效果与推广范围。煤矿大型装备机器人化是行业发展必然趋势,煤矿固体智能充填支护机器人的研究及其关键技术的突破势在必行。定义了煤矿固体智能充填支护机器人的概念并设计了其系统构成,揭示了其工序自驱作业机制与运行逻辑;构建了煤矿固体智能充填支护机器人全工况状态感知、运动学建模与控制方法;构建了全类别参数指标集,形成了全类别参数感知方法;对全工况场景类别进行了划分,建立了位姿精确表征与实时输出方法;形成了全工况场景运行状态判别与机械臂组自调控方法;构建了煤矿固体智能充填支护机器人虚拟样机仿真试验平台,设置了“俯采仰充”“水平采充”“仰采俯充”3种工况进行工序自驱仿真,仿真测试结果表明:充填支护机器人可精准判别干涉并解算出调控目标参数,系统整体运行及工序自驱执行等智能功能得到验证。针对煤矿固体智能充填支护机器人研发面临的关键科学问题,初步构建了煤矿固体智能充填支护机器人及其关键技术的研究框架、研发思路与技术路线,为深度升级充填开采技术、研发我国完全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煤矿固体智能充填支护机器人装备产品提供理论及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填支护机器人 位姿表征 自主调控 工序自驱作业 联合仿真 固体充填开采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覆岩矿震关键层及其破断释能机制 被引量:1
20
作者 窦林名 曹晋荣 +5 位作者 曹安业 蔡武 巩思园 鞠明和 周坤友 阚吉亮 《煤炭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0-192,共13页
覆岩型矿震已成为部分煤矿面临的主要动力现象之一,理论判识矿震发生的主控岩层是实现矿震精准防治的基础。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现场实测等综合研究方法,梳理了煤矿震动事件和煤矿矿震的内涵及类型,厘清了煤矿震动事件与煤矿矿震... 覆岩型矿震已成为部分煤矿面临的主要动力现象之一,理论判识矿震发生的主控岩层是实现矿震精准防治的基础。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现场实测等综合研究方法,梳理了煤矿震动事件和煤矿矿震的内涵及类型,厘清了煤矿震动事件与煤矿矿震之间的关系。提出了覆岩矿震关键层概念,总结了覆岩矿震关键层特征及其与关键层之间的区别联系,給出了覆岩矿震关键层判识方法。通过分析覆岩矿震关键层破断过程中的裂隙发育和能量演化规律,揭示了覆岩矿震关键层破断释能机制。结果表明:①煤矿震动事件包括微型震动、高能震动和矿震,煤矿矿震可划分为覆岩型、断层型、煤柱型、底板型、褶曲型和复合型;②覆岩矿震关键层是指顶板中一层或数层对覆岩型矿震的发生和分布具有控制作用的关键岩层(组),根据空间赋存位置,可将其分为高位和低位2种类型;③考虑厚硬岩层破断条件和能量条件,提出了覆岩矿震关键层判别方法,案例分析表明该方法具有一定的正确性和适用性;④除采空区两侧的裂隙带外,覆岩矿震关键层与低位顶板之间出现水平剪切裂隙,层间节理应变能和剪切耗散能集中,岩层间发生剪切–错动。此外,覆岩矿震关键层内部还出现了水平向的层内裂隙,层内存在节理应变能和剪切耗散能聚集区,覆岩矿震关键层具有分层破坏特征;⑤当岩体所承受的实际最大应力超过岩层或结构接触面强度极限时,覆岩矿震关键层出现破断或结构失稳,形成覆岩型矿震,该过程中部分弹性应变能和重力势能转化为矿震能量以及各类耗散能等。研究结果可为覆岩型矿震防控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覆岩型矿震 矿震关键层 裂隙演化 释能机制 离散元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