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基于响应面法的复合固化土配合比优化研究
被引量:1
- 1
-
-
作者
张鲲鹏
张宁
丁北斗
-
机构
上海公路桥梁(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矿业大学江苏省土木工程灾变与智能防控高校重点实验室
-
出处
《硅酸盐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68-377,共10页
-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3YFC2907301)。
-
文摘
为改善粉土作为路基材料级配较差、整体结构松散、强度较低等缺点,本文以赤泥(RM)、电石渣(CS)、脱硫石膏(DG)为原材料制备复合固化剂,开展复合固化土配合比优化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分别确定了赤泥、电石渣、脱硫石膏固化土的合理掺量范围,同时借助Box-Behnhen响应面法对复合固化土的配合比进行优化。以7、28 d无侧限抗压强度(UCS)为响应值,建立二阶回归模型。结果表明:单因素对固化土7、28 d无侧限抗压强度影响的显著程度均依次为赤泥、电石渣、脱硫石膏;双因素交互作用对固化土7 d无侧限抗压强度影响的显著程度依次为赤泥和电石渣、赤泥和脱硫石膏、电石渣和脱硫石膏,对28 d无侧限抗压强度影响的显著程度依次为赤泥和电石渣、电石渣和脱硫石膏、赤泥和脱硫石膏。通过优化获得复合固化土的最优配合比为赤泥掺量15.84%(质量分数)、电石渣掺量14.32%(质量分数)、脱硫石膏掺量7.32%(质量分数)。响应值的实测值和预测值误差均较小,证实了响应面法优化复合固化土配合比的精确性和科学性。固化土的主要产物为具有胶凝作用的水化硅酸钙(C-S-H)和水化铝酸钙(C-A-H),生成的钙矾石(AFt)穿插在凝胶与土颗粒之间,增强了土体强度。
-
关键词
赤泥
固化土
响应面法
配合比优化
回归模型
交互作用
-
Keywords
red mud
cured soil
response surface method
mix ratio optimization
regression model
interaction
-
分类号
U416.1
[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
-
-
题名方钢管柱装配式槽形外包柱脚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 2
-
-
作者
常鸿飞
朱锶杰
张政
严晓宇
李照伟
夏军武
-
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江苏省土木工程灾变与智能防控高校重点实验室
-
出处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年第5期1416-1425,共10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资助项目(U22A2059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51978657)
中央高校基本业务费资助项目(2021ZDPY0209).
-
文摘
为研究装配式外包柱脚的抗震性能,提出了一种新型装配式槽形咬合外包柱脚,完成了3个装配式和1个现浇外包柱脚的低周往复加载试验。结果表明:与相同构造的现浇柱脚相比,装配式柱脚可减少60%的现场浇筑量,承载力及初始刚度分别降低8.3%和13.1%,耗能能力和延性分别提高7.1%和8.1%;破坏模式上,柱脚呈现外包段底截面破坏,中部出现斜拉裂缝和弯曲裂缝,顶部混凝土承压破坏,装配柱脚的装配面裂缝能阻碍斜拉裂缝的发展,延缓装配柱脚的破坏;槽形外包段顶部加劲肋板可部分替代外包混凝土,提高了装配柱脚的延性和耗能能力,较现浇柱脚分别提升24.7%和58.4%;槽形外包段顶部箍板能提升装配柱脚强度,较现浇柱脚仅下降0.6%,同时能减少外包段顶部承压裂缝的产生。新型装配式柱脚基本能够达到规范规定的承载力要求,同时提升了柱脚的延性和耗能能力。
-
关键词
装配式
外包柱脚
抗震性能
低周往复加载
-
Keywords
prefabricated
encased column base
seismic performance
low-cycle reciprocating loading
-
分类号
TU398.9
[建筑科学]
TU317.2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