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1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频域卷积盲源分离问题下的故障诊断方法探讨
1
作者 张明珠 王红尧 《机械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64-171,共8页
目前,多采用振动声波信号进行滚动轴承的故障诊断,但在高温、高腐蚀等外界环境影响下,当前同步提取变换(synchroextracting transform,SET)处理强干扰信号分量时,缺乏自适应性而易发生频率模糊,导致频域卷积盲源分离中排序不当和幅度不... 目前,多采用振动声波信号进行滚动轴承的故障诊断,但在高温、高腐蚀等外界环境影响下,当前同步提取变换(synchroextracting transform,SET)处理强干扰信号分量时,缺乏自适应性而易发生频率模糊,导致频域卷积盲源分离中排序不当和幅度不定问题。提出基于残差网络和声波信号递归图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方法。采用改进的频域卷积盲源分离方式分离声波信号,同时优化频域卷积盲源分离中排序和幅度不定问题;通过相空间重构转化分离出的声波信号,获得二维递归图;将二维递归图作为深度残差对冲网络的输入,实现滚动轴承故障诊断。试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滚动轴承声波信号分类中的相关系数最大为0.998,二次残差最大仅为-40.18,ROC曲线更理想,具有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动轴承 残差网络 声波信号递归图 频域卷积盲源分离 故障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遗传神经网络的多级信息融合模型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胡胜利 赵宁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5期3480-3482,3486,共4页
针对BP神经网络算法收敛速度慢、易于陷入局部极小点的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和神经网络相结合的多级信息融合模式。先用基于实数编码的遗传算法来优化神经网络中的初始权值,再用优化后的神经网络对多传感器信息进行融合分类,最... 针对BP神经网络算法收敛速度慢、易于陷入局部极小点的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和神经网络相结合的多级信息融合模式。先用基于实数编码的遗传算法来优化神经网络中的初始权值,再用优化后的神经网络对多传感器信息进行融合分类,最后将该模型应用在故障分类中,并使用Matalab工具进行了仿真实验。将实验结果同单一的神经网络信息融合模型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了该模型有效地提高了信息融合的效率和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数编码 信息融合 传感器 遗传神经网络 Matala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知识协同的煤炭企业生产信息融合方法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钱旭 范世民 +2 位作者 李纬 汪力宝 彭苏萍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2925-2927,共3页
作为企业生产指挥层进行辅助决策的依据,有价值信息集成的关键在于信息融合链群上相关节点随目标变化而动态地组织生成模式,以及组织好建立在该链群网络之上的这些节点的工作协同流程。知识点是企业生产信息协同集成网络系统的基本节点... 作为企业生产指挥层进行辅助决策的依据,有价值信息集成的关键在于信息融合链群上相关节点随目标变化而动态地组织生成模式,以及组织好建立在该链群网络之上的这些节点的工作协同流程。知识点是企业生产信息协同集成网络系统的基本节点,在生产信息网络组建时可以按照自己的协同需求调用合适的知识点作为节点单元以构成生产信息工作流链,也可以按照产品市场的变更需求对个别节点进行调节。知识节点是信息融合的协同处理单元。层面智能元(信息的可视、触摸、嗅、听闻、受力等层)是组成知识节点的基本单位,构成知识节点的内涵,经过信息融合(加工)形成知识节点的外延,节点间通过外延的握手融合构成信息协同融合链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链群 协同 知识节点 工作流 信息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特征聚类的网络评论信息挖掘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苏红旗 聂金慧 曾志 《信息网络安全》 2013年第12期51-54,共4页
网络评论中的信息特征及情感倾向是一种重要信息,文章针对有的中文产品评论信息挖掘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词汇共现性的产品特征聚类技术与细粒度情感分析技术。在产品评论中,同类的产品属性会有多种多样的表述方式,文章将产品评论... 网络评论中的信息特征及情感倾向是一种重要信息,文章针对有的中文产品评论信息挖掘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词汇共现性的产品特征聚类技术与细粒度情感分析技术。在产品评论中,同类的产品属性会有多种多样的表述方式,文章将产品评论中的产品特征进行归类,且与以往基于句子的整体情感分析不同,提出了针对产品特征的更细粒度情感分析技术,并且对没有相应情感倾向的属性词做出合理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品特征归类 相邻共现 细粒度情感分析 非极性观点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智能集成链群体系结构的研究
5
作者 钱旭 彭苏萍 +1 位作者 宁书年 李郴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2004年第4期493-495,共3页
一个知识点是企业生产智能信息集成系统的一个基本调用单位,企业生产单元在系统智能协同链群组建时可以按照自己的生产协同需求调用合适的知识点以构成智能型生产单元(生产管理网软节点知识点),也可以按照自己的协同需求删除不合适(或过... 一个知识点是企业生产智能信息集成系统的一个基本调用单位,企业生产单元在系统智能协同链群组建时可以按照自己的生产协同需求调用合适的知识点以构成智能型生产单元(生产管理网软节点知识点),也可以按照自己的协同需求删除不合适(或过时)的知识点。各生产单元以知识点的形式分布于物理企业生产销售管理网络(环节)的各个端点。知识点是由若干智能元(或称智能元类)构成。智能元是组成知识点的基本单位,是对一条知识的模式描述与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协同链群 知识集成 生产单元 知识点 知识协同 智能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抽油机电动机自动调位装置的研制 被引量:1
6
作者 韩煦 孟凡娟 《钻采工艺》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78-80,共3页
抽油机是油田主要的采油设备,抽油机皮带过松过紧都会对抽油机的工作造成不利的影响。传统调节皮带松紧程度的方式是人为调节电机顶丝和增设皮带胀紧器,虽然取得良好的效果,但也存在调整不及时和调整方式不合理的问题。文章叙述了一种... 抽油机是油田主要的采油设备,抽油机皮带过松过紧都会对抽油机的工作造成不利的影响。传统调节皮带松紧程度的方式是人为调节电机顶丝和增设皮带胀紧器,虽然取得良好的效果,但也存在调整不及时和调整方式不合理的问题。文章叙述了一种抽油机电动机自动调位装置的研制,通过采集抽油机电机工作电流变化,与设定的工作电流上下限对比,超过工作电流上限就自动回拉电机调松皮带,低于工作电流下限就推动电机向远端,调紧皮带。实现了抽油机皮带松紧程度调整的自动化控制,具有良好的现场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油机 电机 皮带 自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智能结点的工业监控信息融合模型的研究
7
作者 胡胜利 钱旭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3期5996-5999,共4页
在目前工业生产监控系统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嵌入式智能结点的分布式控制系统。分析了多传感器信息融合和嵌入式系统的应用原理,给出了智能结点系统结构,建立了多级信息融合的软件模型,最后对智能结点原型进行了仿真实验,对信息融... 在目前工业生产监控系统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嵌入式智能结点的分布式控制系统。分析了多传感器信息融合和嵌入式系统的应用原理,给出了智能结点系统结构,建立了多级信息融合的软件模型,最后对智能结点原型进行了仿真实验,对信息融合模型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对信息进行有效地融合,说明了模型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控制系统 嵌入式系统 智能结点 传感器 多级信息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液伺服控制柱塞泵转速干扰及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符鹏 王剑强 +1 位作者 王大龙 秦怀新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91-900,共10页
为克服电机转速对电液伺服控制变量轴向柱塞泵输出特性产生的干扰问题,建立电液伺服控制轴向柱塞泵系统的Simulink-AMESim仿真模型,以恒流量为评价指标研究电机转速干扰条件下电液伺服控制变量柱塞泵恒流量控制的输出特性,分别利用传统... 为克服电机转速对电液伺服控制变量轴向柱塞泵输出特性产生的干扰问题,建立电液伺服控制轴向柱塞泵系统的Simulink-AMESim仿真模型,以恒流量为评价指标研究电机转速干扰条件下电液伺服控制变量柱塞泵恒流量控制的输出特性,分别利用传统PID及模糊自适应PID控制策略对电液伺服控制变量柱塞泵进行抗干扰控制,获得不同类型干扰情况下电液伺服控制变量泵系统的输出特性曲线。仿真结果表明:恒流量控制下,电液伺服控制变量柱塞泵的流量波动为3.80 L/min,当电机转速分别存在正弦波、方波及三角波脉冲扰动工况时,流量波动分别上升至9.34 L/min、9.59 L/min、4.52 L/min。分别利用PID及模糊自适应PID对电液伺服控制变量柱塞泵进行抗干扰控制,流量波动分别降低了3.41 L/min和5.90 L/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速干扰 轴向柱塞泵 联合仿真 恒流量 模糊PI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C陶瓷球复合材料结构优化与抗弹性能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石启亮 林欢 +2 位作者 蔡利海 刘文言 李万利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4-101,共8页
为有效解决防弹陶瓷板因局部击穿导致整块陶瓷破碎的问题,用ϕ11.5 mmSiC陶瓷球制备陶瓷球复合材料,又分别用直径为5.5 mm或7 mmSiC陶瓷球填充迎弹面ϕ11.5 mm陶瓷球球间空隙,优化堆积结构。进行7.62 mm穿甲燃烧弹靶试,分析陶瓷球复合材... 为有效解决防弹陶瓷板因局部击穿导致整块陶瓷破碎的问题,用ϕ11.5 mmSiC陶瓷球制备陶瓷球复合材料,又分别用直径为5.5 mm或7 mmSiC陶瓷球填充迎弹面ϕ11.5 mm陶瓷球球间空隙,优化堆积结构。进行7.62 mm穿甲燃烧弹靶试,分析陶瓷球复合材料、铝合金背板破坏形貌。结果表明:ϕ11.5 mmSiC陶瓷球的1层密排结构防护有限,2层致密堆积可有效防护,但存在防护薄弱区,3层六方堆积防护过度;5.5/11.5/11.5堆积与7/11.5/11.5堆积结构可完全将弹体阻挡于复合材料内部,靶板经一次打击后,仍保持较好的整体完整性和稳定性;5.5/11.5/11.5堆积的面密度为5.48 g/cm2,7/11.5/11.5堆积的面密度为5.08 g/cm2,相比ϕ11.5 mm陶瓷球3层堆积,面密度分别降低了25.2%和30.7%。得出,用小球填充大球迎弹面球间空隙,消除了防护薄弱区,使局部更多陶瓷球参与防护,降低了面密度,结构优化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陶瓷球 陶瓷球尺寸 面密度 堆积结构 侵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成传感器电子标签在农产品溯源体系中的应用 被引量:27
10
作者 张欣露 王成 +3 位作者 吴勇 乔晓军 侯瑞锋 王开义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129-133,共5页
实时准确获取农产品在供应链环节中的环境参数是农产品安全可追溯系统透明化的瓶颈之一。射频识别(RFID)技术可与传感器技术相结合,应用于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对温度、湿度等重要参数进行检测、记录,并通过无线通信的方式进行识别... 实时准确获取农产品在供应链环节中的环境参数是农产品安全可追溯系统透明化的瓶颈之一。射频识别(RFID)技术可与传感器技术相结合,应用于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对温度、湿度等重要参数进行检测、记录,并通过无线通信的方式进行识别。本文综述了集成传感器电子标签的国内外发展现状,分析了技术关键点,指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识别 电子标签 传感器 农产品溯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两阶段变步长最大功率点控制策略 被引量:20
11
作者 胡义华 陈昊 +2 位作者 徐瑞东 胡贤新 王小昆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61-166,共6页
对光伏电池板的数学模型及其输出功率与占空比的函数关系进行分析,提出了一种两阶段变步长最大功率点跟踪策略。利用Matlab/Simulink仿真软件建立了基于状态方程的光伏系统仿真模型。通过仿真对比分析了扰动观测法、模糊控制策略、变步... 对光伏电池板的数学模型及其输出功率与占空比的函数关系进行分析,提出了一种两阶段变步长最大功率点跟踪策略。利用Matlab/Simulink仿真软件建立了基于状态方程的光伏系统仿真模型。通过仿真对比分析了扰动观测法、模糊控制策略、变步长控制策略和两阶段变步长控制策略,仿真结果表明两阶段变步长有良好的快速性和稳定性。最后搭建硬件实验平台,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 两阶段变步长 最大功率点跟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小波变换的GPR图象去噪方法研究 被引量:16
12
作者 邹海林 隋亚莉 +1 位作者 徐俊艳 宁书年 《系统仿真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855-858,862,共5页
探讨了多小波函数及其预处理方法对探地雷达(ground penetrating radar—GPR)图象去噪性能的影响,在Donoho D L和Johnstone I M提出的小波阈值去噪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改进的阈值函数,并对实际的GPR图象进行阈值化处理和对比分析,结... 探讨了多小波函数及其预处理方法对探地雷达(ground penetrating radar—GPR)图象去噪性能的影响,在Donoho D L和Johnstone I M提出的小波阈值去噪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改进的阈值函数,并对实际的GPR图象进行阈值化处理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选取合适的预处理方法,采用DGHM和STT多小波对GPR图象去噪可获得比其他方法更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小波变换 探地雷达 图象去噪 预滤波 阈值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选择谐波型有源电力滤波器的闭环控制和实现 被引量:29
13
作者 郭希铮 韩强 +1 位作者 杨耕 杨公训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51-56,共6页
在可选择谐波型有源电力滤波器的基础上,着重分析谐波电流和逆变器直流侧电压闭环控制方法的控制要点和实现要点,在检测环节中加入相位补偿角以补偿系统的检测环节和电流闭环中固有的时延影响等。最后给出了控制器为DSPTMS320F2812的系... 在可选择谐波型有源电力滤波器的基础上,着重分析谐波电流和逆变器直流侧电压闭环控制方法的控制要点和实现要点,在检测环节中加入相位补偿角以补偿系统的检测环节和电流闭环中固有的时延影响等。最后给出了控制器为DSPTMS320F2812的系统构成以及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出的谐波检测以及电流和直流侧电压闭环控制方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源滤波器 选择型谐波检测 电流闭环控制 直流侧电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沉淀法处理高浓度氨氮废水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32
14
作者 徐志高 黄倩 +3 位作者 张建东 吴延科 张力 王力军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31-34,共4页
以MgCl2·6H2O和Na2HPO4·12H2O为反应沉淀剂,采用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研究了MgNH4PO4·6H2O(MAP)化学沉淀法去除模拟废水中氨氮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pH9.0—10.5时水溶液中溶解态的磷主要以HPO4^2-的形式存在,... 以MgCl2·6H2O和Na2HPO4·12H2O为反应沉淀剂,采用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研究了MgNH4PO4·6H2O(MAP)化学沉淀法去除模拟废水中氨氮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pH9.0—10.5时水溶液中溶解态的磷主要以HPO4^2-的形式存在,并与Mg^2+和NH4^+一起发生沉淀反应去除废水中的氨氮;pH对高浓度氨氮废水中氨氮的去除及磷的残余的影响最大,其次是n(P):n(N),而n(Mg):n(N)和初始氨氮浓度的影响较小,优化的工艺条件为pH=9.5,n(Mg):n(N):n(P)=1.2:1:O.9,25℃下反应20min,静置30min。该工艺条件下,对初始氨氮为3880mg/L的锆铪分离中试车间的废水进行处理,其氨氮的去除率〉95%,磷的残留约1.1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沉淀法 氨氮 磷酸铵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太网DCS中基于MODBUS/TCP协议通信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1
15
作者 曹怀虎 余镇危 +1 位作者 王磊 贺向阳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2004年第2期314-317,共4页
以太网及TCP/IP通信技术是工业自动化从单机走向多机、从局部转变为整体的必由之路。介绍了典型的基于以太网和TCP/IP的分布式控制系统以及与此相关的MODBUS/TCP协议,设计并实现了工控机与控制器之间基于MODBus/TCP协议的通信,给出了主... 以太网及TCP/IP通信技术是工业自动化从单机走向多机、从局部转变为整体的必由之路。介绍了典型的基于以太网和TCP/IP的分布式控制系统以及与此相关的MODBUS/TCP协议,设计并实现了工控机与控制器之间基于MODBus/TCP协议的通信,给出了主要的程序代码,该程序在DELPHI中调试已通过,并成功地应用于以太网的工业控制系统中,从而将现场控制与企业管理系统融为一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太网 DCS MODBUS/TCP协议 网络通信 设计 数据传输 通信协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粒子群算法优化的支持向量机及其应用 被引量:28
16
作者 王振武 孙佳骏 尹成峰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728-1733,共6页
传统粒子群优化(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算法主要包含两方面问题,即易陷入局部极小和后期震荡严重,为此引入混沌序列来初始化粒子群的位置,并在简化的粒子群数学模型上从两个方面对其进行了改进。本文利用改进的PSO算法对... 传统粒子群优化(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算法主要包含两方面问题,即易陷入局部极小和后期震荡严重,为此引入混沌序列来初始化粒子群的位置,并在简化的粒子群数学模型上从两个方面对其进行了改进。本文利用改进的PSO算法对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的参数进行优化,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与SVM、PSO-SVM以及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GA)优化的SVM(GA-SVM)相比,改进PSO优化的SVM(IPSO-SVM)算法具有较高的分类准确率,并且与PSO-SVM算法相比,准确率提高了3%~5%,与PSO-SVM算法以及GA-SVM算法相比,IPSO-SVM的训练和泛化速度都明显提高。本文将IPSO-SVM算法应用到遥感影像的分类中,分类结果表明,与PSO-SVM算法相比IPSO-SVM算法具有更好的分类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子群优化算法 混沌序列 支持向量机 遥感影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形及纹理分析的城市遥感影像阴影去除 被引量:13
17
作者 何凯 赵红颖 +1 位作者 刘晶晶 王成优 《天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800-804,共5页
为有效去除城市遥感影像中阴影效应所产生的影响,实现阴影区域的自动检测及区域内景物重建,利用纹理分析的方法,通过计算共生矩阵及其相关指数来确定阴影区域,以实现阴影区域的自动检测;同时利用分形插值中的随机中点替代法对阴影区域... 为有效去除城市遥感影像中阴影效应所产生的影响,实现阴影区域的自动检测及区域内景物重建,利用纹理分析的方法,通过计算共生矩阵及其相关指数来确定阴影区域,以实现阴影区域的自动检测;同时利用分形插值中的随机中点替代法对阴影区域内景物进行了复原,真实再现了阴影区域内的景物特征.对实际航空遥感影像的处理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实现遥感影像阴影区域的自动检测及区域内的景物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影检测 分形 共生矩阵 纹理分析 随机中点替代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空偏振光分布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8
18
作者 关桂霞 晏磊 +2 位作者 陈家斌 吴太夏 吴波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59-463,共5页
生物能够进行偏振光导航定位,一方面是其本身具有对太阳光偏振方向极其敏感的视觉神经系统,另一方面是天空中存在一个可供感知的大气偏振光模式图。天空偏振光分布受观测波段、天气条件以及太阳高度等因子的影响,使大气偏振光模式图具... 生物能够进行偏振光导航定位,一方面是其本身具有对太阳光偏振方向极其敏感的视觉神经系统,另一方面是天空中存在一个可供感知的大气偏振光模式图。天空偏振光分布受观测波段、天气条件以及太阳高度等因子的影响,使大气偏振光模式图具有不稳定性,从而降低了偏振光导航的适用性。着力研究这些影响因子与天空偏振光分布之间的关系,利用全天空偏振测量方法,系统地对全波段以及红、蓝、紫3个波段的天空偏振光在不同天气条件下的分布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结果系统地反映了观测波段、天气条件、太阳高度对天空偏振光分布的影响,表明在不同天气条件下不同波段天空偏振度分布有差异,且蓝波段更适合用于偏振光导航的探测波段。本研究为提高偏振导航的精度及实用化提供理论基础,也为大气的偏振遥感探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行器控制、导航技术 波段 偏振光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差分进化计算研究综述 被引量:19
19
作者 王培崇 钱旭 +1 位作者 王月 虎晓红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8期13-16,共4页
差分进化计算(DE)是继遗传算法、微粒子群算法、蚁群算法之后的又一个成功的智能算法。它有三个算子即变异算子、交叉算子、选择算子。差分进化利用种群中个体之间的差异信息实现向最优解区域的搜索。实验证明,该算法具有较好的鲁棒性... 差分进化计算(DE)是继遗传算法、微粒子群算法、蚁群算法之后的又一个成功的智能算法。它有三个算子即变异算子、交叉算子、选择算子。差分进化利用种群中个体之间的差异信息实现向最优解区域的搜索。实验证明,该算法具有较好的鲁棒性和求解效率。针对该算法的基本思想以及当前的部分研究成果进行了分析介绍。最后对下一步的研究进行了相应的说明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智能 差分进化算法 优化 智能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低温锌系磷化促进剂的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3
20
作者 张圣麟 李红玲 +1 位作者 娄淑芳 孔小波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2006年第6期40-42,81,共4页
简述了锌系磷化膜的形成机理,针对锌系中温磷化技术的缺点,采用测量Ф-t曲线的方法研究磷化液中促进剂对磷化膜生长速率的影响,应用XRD对膜的形貌及晶体结构进行了表征,研制出一种低温锌系磷化加速剂:试验结果表明:将甲醛与氯酸... 简述了锌系磷化膜的形成机理,针对锌系中温磷化技术的缺点,采用测量Ф-t曲线的方法研究磷化液中促进剂对磷化膜生长速率的影响,应用XRD对膜的形貌及晶体结构进行了表征,研制出一种低温锌系磷化加速剂:试验结果表明:将甲醛与氯酸盐进行混合而制成的复合促进剂,可以缩短成膜时间,降低磷化温度,加快磷化成膜速度;在磷化温度为30~40℃、磷化时间为10min的条件下,可以获得性能良好的磷化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化膜 促进剂 低温磷化 磷化速率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