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PAR模型的城市地下空间施工事故人为致因分析
1
作者 仰玉江 王义保 李冲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61-69,共9页
为减少城市地下空间施工事故发生,采用内容分析与社会网络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解构事故人为致因。首先,基于感知-分析-应答(PAR)事故致因模型,构建城市地下空间施工事故人因“主体-因子-状态”分析框架;然后,根据城市地下空间施工事故案例... 为减少城市地下空间施工事故发生,采用内容分析与社会网络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解构事故人为致因。首先,基于感知-分析-应答(PAR)事故致因模型,构建城市地下空间施工事故人因“主体-因子-状态”分析框架;然后,根据城市地下空间施工事故案例,编码提取致因因子,并明确致因主体关系与致因状态;最后,通过网络共现、中心性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绘制人为致因结构模型,以此解析城市地下空间施工事故人因结构。结果表明:坍塌、中毒和窒息事故是城市地下空间施工事故的主要类型;导致事故发生的高频人因共计24项,包含9项核心人为致因。人为致因结构模型显示,致因主体中决策管理层安全责任尤为重大;核心致因因子“安全技术交底不到位”扮演风险枢纽角色,深刻影响致因网络;致因状态间存在较强关联效应,尤以信息缺失状态与其他状态发生特征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知-分析-应答(PAR)事故致因模型 城市地下空间 施工事故 人为致因 社会网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