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徐州市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调查分析 被引量:13
1
作者 丁三青 王希鹏 李金明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08年第4期17-21,共5页
通过对徐州市四所高校1000名大学生的政治态度、价值取向、理想信念、参与社会事务意识、社会责任意识、社会关怀意识的调查分析,表明当前大学生思想道德呈现出信仰多元化、理性化,价值取向多元化、兼容化,理想信念现实化,参与社会事务... 通过对徐州市四所高校1000名大学生的政治态度、价值取向、理想信念、参与社会事务意识、社会责任意识、社会关怀意识的调查分析,表明当前大学生思想道德呈现出信仰多元化、理性化,价值取向多元化、兼容化,理想信念现实化,参与社会事务意识理性化、务实化,社会责任意识和社会关怀意识个人色彩严重等特点,这要求我们必须区分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层次,加强对大学生思想道德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的系统整合,加强对大学生思想道德形成和发展规律的研究,提高建设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思想道德状况 调查分析 和谐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全疏散中人的行为研究及模糊综合评价 被引量:11
2
作者 张海卿 闫明仁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52-255,共4页
介绍了模糊综合评价法原理和评价步骤。从个体、组织、环境三个角度分析疏散人员行为对疏散结果的影响,并结合模糊综合评价的方法建立人员疏散评价指标体系。应用该方法对某企业疏散过程中的人员行为进行模糊评价。
关键词 疏散 人的行为 模糊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图像机器学习的粉尘浓度估算方法
3
作者 贺安民 孔旭辉 +2 位作者 郑丽娜 冯温婷 李睿钢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9-86,共8页
为了应对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标准的推行后,粉尘颗粒物排放特性向低浓度、小粒径方向发展的趋势,提出一种基于粉尘颗粒散射图像的浓度测量方法,以粉尘的侧向散射图像为研究对象,通过极度梯度提升树(eXtreme Gradient Boosting,XGBoost)、... 为了应对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标准的推行后,粉尘颗粒物排放特性向低浓度、小粒径方向发展的趋势,提出一种基于粉尘颗粒散射图像的浓度测量方法,以粉尘的侧向散射图像为研究对象,通过极度梯度提升树(eXtreme Gradient Boosting,XGBoost)、支持向量机回归(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SVR)和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算法,建立灰度值与粉尘浓度值之间的关系,从而实现粉尘浓度的检测。研究结果表明:基于粉尘散射图像建立的多变量输入XGBoost模型在对添加信号噪声前后的粉尘浓度预测中表现出色,拟合得到的R2接近于1,校正RMSE值在0.0197~0.2156之间,预测R2值在0.9656~0.9998的范围内,预测RMSE值在0.0181~2.9328之间,表明XGBoost模型具有较高的准确度以及稳定性。研究结果可为特定空间内某断面粉尘平均浓度的精确检测提供可靠依据,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和便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尘浓度检测 图像法 光散射 图像灰度 支持向量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衰老矿井扩储找煤与安全开采的实践 被引量:1
4
作者 耿道华 刘胜 彭永征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9-51,共3页
以陈楼煤矿为例,指出了衰老矿井通常面临的困境,介绍了矿井末期开展的扩储找煤和安全开采具体内容和实施情况,确保了矿井收尾阶段的安全生产,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对类似条件下矿井开采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衰老矿井 扩储找煤 安全开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淮南矿区煤矸石中微量元素的研究 被引量:65
5
作者 蔡峰 刘泽功 +2 位作者 林柏泉 李玮 吕洲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892-897,共6页
通过对淮南矿区按煤层和岩性特征系统采样,运用INNA,ICP-MS分析煤矸石中微量元素、冷原子吸收法分析Hg、选择性电极法分析F、化学法分析常量元素,并研究经过科学筛选出的11种重金属元素:Cd,Cu,Ni,Sn,Hg,Mn,As,Cr,Pb,Zn和非金属元素F,初... 通过对淮南矿区按煤层和岩性特征系统采样,运用INNA,ICP-MS分析煤矸石中微量元素、冷原子吸收法分析Hg、选择性电极法分析F、化学法分析常量元素,并研究经过科学筛选出的11种重金属元素:Cd,Cu,Ni,Sn,Hg,Mn,As,Cr,Pb,Zn和非金属元素F,初步探讨了这些元素对矿区环境的危害,其中Cd,Cu,Ni,Sn,Hg超过淮南土壤背景值、中国土壤背景值、世界土壤背景值等.Cd含量是淮南土壤的40倍、世界土壤的7倍;Cu含量是淮南土壤的约2倍、世界土壤约1.5倍;Ni含量是淮南土壤的8倍、世界土壤的4倍;Sn含量是淮南土壤的3倍、世界土壤约2倍;样品中Hg含量是淮南土壤的3 602倍、世界土壤的1 381倍,并指出这种危害是具累积性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南矿区 煤矸石 微量元素 累积性 危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浸水过程对长焰煤自燃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0
6
作者 秦波涛 宋爽 +2 位作者 戚绪尧 仲晓星 刘慈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350-1357,共8页
为揭示长期浸水长焰煤的自燃特性及影响机制,实验研究了长焰煤原始煤样和长期浸水风干煤样的低温氧化特性,分析了长期浸水对煤微观结构、氧化升温过程及活化能等方面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长期被水浸泡煤样的表面孔隙结构更发达,平... 为揭示长期浸水长焰煤的自燃特性及影响机制,实验研究了长焰煤原始煤样和长期浸水风干煤样的低温氧化特性,分析了长期浸水对煤微观结构、氧化升温过程及活化能等方面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长期被水浸泡煤样的表面孔隙结构更发达,平均孔径、介孔孔容和微孔孔容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大;同时,浸水煤样表面的部分有机物和无机物会溶解在水中,煤中自由基浓度增加,基团分布与原煤相比存在明显变化;与原煤样相比,经过90,180 d浸水过程后的煤体,低温氧化过程的气体产生量和产生速率更高,交叉点温度由原煤的160.9℃降低至157,151.5℃,活化能分别降低了3.84,4.18 k J/mol,表现出更高的自燃倾向性。研究结果可为西部浅埋藏近距离煤层群开采上覆采空区长期浸水煤的自燃防治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焰煤 浸水 煤自燃 特征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煤炭行业尘肺病现状分析及防治对策 被引量:72
7
作者 李强 蒋承林 翟果红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48-151,共4页
尘肺病是我国目前最严重的职业病,每年新增尘肺病病例一万例以上,其中煤炭行业尘肺病病例约占全国尘肺病患者总数的50%。煤炭行业由尘肺病引发的矿工伤亡人数,远远高于各类工伤事故伤亡人数的总和。煤炭是我国的主要能源,在国民经济和... 尘肺病是我国目前最严重的职业病,每年新增尘肺病病例一万例以上,其中煤炭行业尘肺病病例约占全国尘肺病患者总数的50%。煤炭行业由尘肺病引发的矿工伤亡人数,远远高于各类工伤事故伤亡人数的总和。煤炭是我国的主要能源,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占重要地位,我国煤矿企业多,从业人员数量大,职业危害严重,其中以粉尘危害最为突出。煤矿尘肺病不仅危及矿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而且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我国煤矿尘肺病现状堪忧,尘肺病发病病例不降反升,分布更加广泛,矿工检查诊断和求治不及时,尘肺病防治工作形势严峻。本文具体分析了我国煤矿尘肺病现状,从管理、技术、资金以及法律等多方面深入探讨了导致如今现状的原因,最后针对各方面原因提出了煤炭行业尘肺病防治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炭 尘肺病 现状 原因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Cl溶液对电脉冲致裂煤体孔隙结构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3
8
作者 林柏泉 王一涵 +3 位作者 闫发志 张祥良 杨威 朱传杰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328-1334,共7页
利用搭建的高压电脉冲致裂煤体增渗实验系统,对蒸馏水和不同浓度NaCl溶液浸泡后的贵州林华无烟煤进行电脉冲击穿实验,并结合扫描电镜、能谱分析和压汞分析等测试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NaCl溶液处理后,电脉冲击穿煤体的孔隙结构变化特征。... 利用搭建的高压电脉冲致裂煤体增渗实验系统,对蒸馏水和不同浓度NaCl溶液浸泡后的贵州林华无烟煤进行电脉冲击穿实验,并结合扫描电镜、能谱分析和压汞分析等测试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NaCl溶液处理后,电脉冲击穿煤体的孔隙结构变化特征。实验结果表明,煤体在NaCl溶液浸泡的过程中,大量的导电离子Na+和Cl-进入煤体内部的原生孔隙裂隙,有效的改善了煤体的导电性,与蒸馏水浸泡的煤体相比,NaCl溶液浸泡的煤体在电脉冲击穿后破碎的程度更充分。同时,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电脉冲击穿煤体的比表面积、孔容、孔径以及孔隙度均有一定程度的增加,特别是大孔和中孔孔容增加显著,孔隙的连通性变好,有效地改善了煤体孔隙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电脉冲 导电离子 等离子体通道 煤体 煤层气 孔隙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页岩储层压裂改造的非常规理论与技术构想 被引量:24
9
作者 谢和平 高峰 +2 位作者 鞠杨 傅强 周福宝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6,共6页
近十多年来美国页岩气的成功大规模开发,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场"新能源革命"。中国页岩气资源丰富,储量位居世界第一。但是中国页岩储层埋深大,成藏条件复杂,构造运动剧烈,页岩板块零碎,特别是西北华北等页岩气储量丰富的地... 近十多年来美国页岩气的成功大规模开发,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场"新能源革命"。中国页岩气资源丰富,储量位居世界第一。但是中国页岩储层埋深大,成藏条件复杂,构造运动剧烈,页岩板块零碎,特别是西北华北等页岩气储量丰富的地区严重缺乏水资源,页岩储层后期改造困难,页岩气开发的难度和复杂程度都超过美国。为此提出了非常规页岩气开发理论与技术构想,通过分形重构实现页岩中油气储运的精细描述,利用高能热力耦合气体使页岩脆化并产生高度体破裂,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页岩储层压裂改造的气动脆裂技术和高分子中空热胀支撑剂技术,以上理论与技术构想将为中国页岩气开发特别是贫水缺水地区的页岩气开发探索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水力压裂 高能气动压裂 分形重构 体破裂 高分子支撑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护层开采过程中煤岩损伤与瓦斯渗透性的变化研究 被引量:38
10
作者 高峰 许爱斌 周福宝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979-1984,共6页
针对煤岩体损伤破坏特征,定义了煤岩体结构损伤变量,建立了相应的弹塑性损伤本构方程,并完成了有限元源程序的二次开发,利用此程序对乌兰煤矿双保护层开采实例进行了计算分析,给出了被保护层损伤程度和渗透性系数的变化规律,计算结果表... 针对煤岩体损伤破坏特征,定义了煤岩体结构损伤变量,建立了相应的弹塑性损伤本构方程,并完成了有限元源程序的二次开发,利用此程序对乌兰煤矿双保护层开采实例进行了计算分析,给出了被保护层损伤程度和渗透性系数的变化规律,计算结果表明:7、8号煤层开采后,被保护2、3号煤层出现张拉损伤,煤层应力显著释放,煤岩体的渗透性急剧提高,有利于瓦斯运移和煤层瓦斯抽采,这与工程实际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层开采 损伤 瓦斯 渗透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岩单轴压缩条件下微震频谱特征研究 被引量:16
11
作者 许晓阳 王恩元 +1 位作者 许福乐 李忠辉 《应用声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48-153,共6页
采用实验室实验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混凝土材料和原煤单轴全程压缩加载破坏的微震信号规律及频谱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初步探讨其机理。
关键词 微震 煤岩 频谱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力水作用下碳质页岩三轴流变特征及模型研究 被引量:15
12
作者 沈荣喜 刘长武 刘晓斐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131-1134,共4页
利用MTS岩石力学试验机,得到了干燥和受压力水作用的碳质页岩的三轴流变试验曲线,对比分析了干燥页岩和受压力水作用页岩的流变特征的异同;在此基础上,由受压力水作用页岩的流变特征,构建了六元件线性黏弹塑性流变模型,得到压力水作用... 利用MTS岩石力学试验机,得到了干燥和受压力水作用的碳质页岩的三轴流变试验曲线,对比分析了干燥页岩和受压力水作用页岩的流变特征的异同;在此基础上,由受压力水作用页岩的流变特征,构建了六元件线性黏弹塑性流变模型,得到压力水作用下页岩的本构方程和蠕变方程,并利用流变试验结果求解了模型的流变参数。试验结果表明压力水降低了页岩的屈服强度,加剧了页岩的流变特征。流变模型与试验结果对比显示,所建线性模型能够较好的描述受压力水作用页岩的减速蠕变和等速蠕变阶段,可用来研究承压水作用下防水煤岩柱的流变性质和长期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质页岩 流变模型 三轴试验 线性黏弹塑性体 压力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气液两相射流多级脉动破煤岩特性及致裂机理 被引量:24
13
作者 林柏泉 王瑞 乔时和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24-130,共7页
为了提高水射流破煤岩性能和卸压增透效果,通过理论分析建立了高压气液两相射流的冲击动压模型,推导出影响其破煤岩性能的关键参数体系。采用自主研发的高压气液两相射流破煤岩试验系统,研究了关键参数对气液两相射流的破煤岩特性的影... 为了提高水射流破煤岩性能和卸压增透效果,通过理论分析建立了高压气液两相射流的冲击动压模型,推导出影响其破煤岩性能的关键参数体系。采用自主研发的高压气液两相射流破煤岩试验系统,研究了关键参数对气液两相射流的破煤岩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与纯水射流相比,气液两相射流破煤岩压力阈值降低约50%,破碎深度增加25%,破碎坑直径是纯水射流的2倍,破煤岩效率提高80%以上。煤岩体破碎是气-液-固三相耦合作用的结果:气体的掺入改变射流的结构,产生局部脉动作用,强化了射流破岩能力;高压液相脉动冲击作用激发裂纹起裂,高压气相的多级溃灭作用促进裂纹扩展;气相多级溃灭与液相脉动冲击交替作用,最终使煤岩体裂隙贯通、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射流 气液两相 破煤岩 多级溃灭 脉动冲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层爆破地震波传播特征实验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景林波 王恩元 +2 位作者 李忠辉 冯俊军 李学龙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02-105,共4页
为了研究高应力作用下具有冲击特性的爆破地震波传播特征,利用YDD16煤岩动力灾害声电监测仪对煤体卸压爆破产生的地震波信号进行了现场测试,并对采集到的信号进行了时域和频域上的分析。将煤岩体抽象成Maxwell粘弹性体,推导了地震波在Ma... 为了研究高应力作用下具有冲击特性的爆破地震波传播特征,利用YDD16煤岩动力灾害声电监测仪对煤体卸压爆破产生的地震波信号进行了现场测试,并对采集到的信号进行了时域和频域上的分析。将煤岩体抽象成Maxwell粘弹性体,推导了地震波在Maxwell粘弹性体中传播特征。实验结果表明:地震波主频率随着传播距离的增加呈现幂级递减;在单一煤层中,地震波主频率是影响地震波波速幅值衰减系数变化的主要原因,且与主频率存在良好的正相关;地震波振幅随距离的增加呈幂级递减,且衰减速率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先增大后减小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岩动力灾害 爆破地震波 传播特征 频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交叉点温度法的煤自燃临界温度测试方法 被引量:7
15
作者 李金帅 王德明 +3 位作者 仲晓星 焦新明 雷丹 郭小云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07-109,共3页
为了快速测试煤的临界温度做好煤矿防灭火的指导工作,提出了一种基于交叉点温度测试的煤自燃临界温度测试新方法。实验采用中国矿业大学自主研制的煤氧化模拟实验系统,对精选的典型煤样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基于交叉点温度测试得到的临界... 为了快速测试煤的临界温度做好煤矿防灭火的指导工作,提出了一种基于交叉点温度测试的煤自燃临界温度测试新方法。实验采用中国矿业大学自主研制的煤氧化模拟实验系统,对精选的典型煤样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基于交叉点温度测试得到的临界温度与绝热氧化法所测结果基本一致,且实验周期短,单个煤样测试时间不超过4h,因此,利用交叉点温度测试获取煤自燃临界温度是一种可行的、快捷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界温度 交叉点温度测试 煤自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用对旋轴流式主通风机性能曲线的现场测试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陈更林 杨胜强 闫照粉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2-14,共3页
文章以白集矿对旋轴流式主通风机现场性能测试为例,介绍了通风机性能测试的原理、主要性能参数的测量方法、测试方案确定的原则等,并对实际测试结果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测试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 煤矿 通风机 性能测试 测试原理 测试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的粒子群支持向量机预测瓦斯涌出量 被引量:11
17
作者 孟倩 马小平 周延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5,共5页
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的粒子群参数优化的支持向量回归机算法(IPSO-SVR),该方法引入混沌映射及网格分区寻参思想,能避免粒子群算法(PSO)陷入局部最优解。使用IPSO-SVR算法建立瓦斯涌出量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基于IPSO算法寻优参数建立的瓦斯涌... 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的粒子群参数优化的支持向量回归机算法(IPSO-SVR),该方法引入混沌映射及网格分区寻参思想,能避免粒子群算法(PSO)陷入局部最优解。使用IPSO-SVR算法建立瓦斯涌出量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基于IPSO算法寻优参数建立的瓦斯涌出量支持向量回归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效果。与粒子群优化参数的支持向量回归机(PSO-SVR)模型、广义回归神经网络(GRNN)模型进行比较,IPSO-SVR模型预测效果明显优于PSO-SVR和GRNN模型,可用于瓦斯涌出量的实际预测,表明所提出的IPSO算法是选取SVR参数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持向量回归机 混沌 粒子群 瓦斯涌出量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卧龙湖煤矿10煤层瓦斯解吸特性及突出敏感性指标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司春风 王伟 +1 位作者 刘亚庆 孙建中 《煤矿开采》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17-119,74,共4页
采用理论分析和实验室实验相结合的方法,以工作面回采期间现场工程实践进行跟踪考察,对卧龙湖煤矿10煤层钻屑瓦斯解吸指标敏感性进行了分析,通过对实验室测定的钻屑瓦斯解吸指标K1和Δh2值与实验室测定初始瓦斯解吸量进行对比,发现K1值... 采用理论分析和实验室实验相结合的方法,以工作面回采期间现场工程实践进行跟踪考察,对卧龙湖煤矿10煤层钻屑瓦斯解吸指标敏感性进行了分析,通过对实验室测定的钻屑瓦斯解吸指标K1和Δh2值与实验室测定初始瓦斯解吸量进行对比,发现K1值比Δh2值更具可靠性。通过对钻屑瓦斯解吸指标K1和Δh2值与吸附平衡瓦斯压力P进行拟合,得到幂指数关系方程。通过对现场测定的钻屑瓦斯解吸指标K1,Δh2值进行对比分析,获得预测敏感指标的变化规律,分析钻屑瓦斯解吸指标K1,Δh2的敏感性,结果证明K1值敏感性高于Δh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吸特性 钻屑瓦斯解吸指标 敏感性 幂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波域的篡改定位可逆水印算法 被引量:2
19
作者 皇甫大恩 刘晓斐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583-1587,共5页
为了实现含水印图像的篡改定位及无失真提取水印,在小波变换、数字水印和篡改定位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改进小波系数调整的可逆水印算法。对载体图像进行小波变换,通过循环取模编码对水印图像进行加密以保证其安全性,通过均匀嵌入算... 为了实现含水印图像的篡改定位及无失真提取水印,在小波变换、数字水印和篡改定位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改进小波系数调整的可逆水印算法。对载体图像进行小波变换,通过循环取模编码对水印图像进行加密以保证其安全性,通过均匀嵌入算法将加密后水印嵌入到调整后的小波系数中。该水印算法能够鉴别图像的真伪,能够发现载体图像所遭受的恶意篡改区域,并在载体上显示出来。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水印算法相比,算法能够无失真地提取水印(NC=1),还能通过定位水印找到载体图像发生篡改的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印 篡改定位 小波变换 可逆 编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羧酸减水剂对粉煤灰基浆料水化进程调控机制 被引量:1
20
作者 褚睿智 严耀其 +3 位作者 杨威 罗卫东 任万兴 孟献梁 《洁净煤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90-197,共8页
粉煤灰基喷浆材料的流动性对实际工程应用有重要作用,为探究减水剂对粉煤灰基浆料流动性的调控机制,通过减水率、流动度、凝结时间、浆体黏度和剪切应力等表征,比较了不同减水剂掺量对浆体流动性能的影响,并筛选出最佳减水剂及用量。采... 粉煤灰基喷浆材料的流动性对实际工程应用有重要作用,为探究减水剂对粉煤灰基浆料流动性的调控机制,通过减水率、流动度、凝结时间、浆体黏度和剪切应力等表征,比较了不同减水剂掺量对浆体流动性能的影响,并筛选出最佳减水剂及用量。采用水化热测定仪、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子显微镜,探究了聚羧酸减水剂(PCE)对粉煤灰基浆料水化进程与时间的变化规律,提出了PCE对喷浆材料的水化机理。结果表明,PCE对粉煤灰基浆料流动性能改善最明显,饱和掺量为0.6%时,减水率可达29.3%;流动度由113 mm延伸至351 mm;初凝时间由32 min延长至149 min,终凝时间由42 min延长至182 min,出现明显缓凝现象。在早期水化进程中,PCE吸附作用会抑制C3A溶解,阻碍钙矾石(AFt)生长并改变其晶型。同时PCE络合作用会与Ca^(2+)结合成络合物,影响Ca(OH)2生成,延缓Ca^(2+)富集过程,延长诱导期。C3S的水化也受到抑制,使C-S-H成核数量减少,降低了第二水化放热峰。到水化进程中后期PCE的抑制作用失效,材料力学强度逐渐提升。PCE仅能延缓材料早期的水化进程,但对中后期的水化进程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羧酸减水剂 水化进程 喷浆材料 诱导期 流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