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服务价值的影响研究——以北京市为例 被引量:4
1
作者 程琳琳 王鹏飞 +3 位作者 杨耀淇 余洋 贾继堂 任俊涛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984-988,共5页
以单一土地利用动态度、土地利用程度、敏感性分析的方法,在对土地利用变化以及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对北京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了定量研究,从而揭示出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1990~2008... 以单一土地利用动态度、土地利用程度、敏感性分析的方法,在对土地利用变化以及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对北京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了定量研究,从而揭示出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1990~2008年北京市土地利用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体呈下降趋势,由1990年的381.59×10^4万元减少到2008年的374.15×10^4万元,减少了7.44×10^4万元,土地利用中林地所占比重较大,耕地和建设用地变化明显,其中耕地的减少幅度最大,减少了1 436.15 km2,建设用地增长幅度较大,增加了1 339.85 km2,北京市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导致了北京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量的减少。同时,北京市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系数的敏感性均小于1,证明北京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对生态服务价值系数是缺乏弹性的,研究结果的可信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 土地利用变化 生态服务价值 敏感性分析 北京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区土地复垦项目制图方法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费鲜芸 高祥伟 +2 位作者 邱建壮 李鹏波 鲍艳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87-89,共3页
绘制土地利用现状图和规划图是煤矿区土地复垦项目的一项重要工作。文章重点介绍了利用Mapgis绘制土地利用现状图和规划图的过程和技术,并对如何提高工作效率,保证成图质量,如何利用它的DEM功能为土地开发整理复垦项目的规划提供辅助决... 绘制土地利用现状图和规划图是煤矿区土地复垦项目的一项重要工作。文章重点介绍了利用Mapgis绘制土地利用现状图和规划图的过程和技术,并对如何提高工作效率,保证成图质量,如何利用它的DEM功能为土地开发整理复垦项目的规划提供辅助决策提出了解决方案,期望对煤矿区土地复垦项目的制图工作能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PGIS 土地利用现状图 规划图 土地复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区压占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研究——以贵州纳雍县狗场煤矿为例 被引量:4
3
作者 李娟 龙健 赵娜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7期15200-15202,共3页
复垦土地的适宜性评价是制定土地复垦方案的前提和基础。以贵州纳雍县狗场煤矿为例,结合矿区地形、土壤等实际情况,将该矿区拟复垦土地划分为生活区、生产区、储煤场、临时煤矸场、其他附属设施区等评价单元,确定各单元主要破坏类型为压... 复垦土地的适宜性评价是制定土地复垦方案的前提和基础。以贵州纳雍县狗场煤矿为例,结合矿区地形、土壤等实际情况,将该矿区拟复垦土地划分为生活区、生产区、储煤场、临时煤矸场、其他附属设施区等评价单元,确定各单元主要破坏类型为压占,破坏程度为重度;并参考耕地、林地适宜性评价指标,最终确定该矿区受压占破坏严重的评价地块复垦方向均为宜耕宜林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 土地复垦 压占 适宜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整治及其评价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4
作者 苗慧玲 李恩来 +4 位作者 杨耀淇 余洋 李源 位蓓蕾 周祥勃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69-172,共4页
工业化和城市化建设的兴起造成耕地大量减少,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已成为我国土地的基本国策,土地整理是保护我国耕地资源的必然之路。从土地质量评价、土地潜力评价、土地生态评价、土地经济评价和土地适宜性评价等方面对我国土... 工业化和城市化建设的兴起造成耕地大量减少,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已成为我国土地的基本国策,土地整理是保护我国耕地资源的必然之路。从土地质量评价、土地潜力评价、土地生态评价、土地经济评价和土地适宜性评价等方面对我国土地整治中土地评价的研究进行了综述,提出了今后工作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整治 土地评价 耕地资源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煤沉陷地一种复垦基质植物生长试验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王晓玲 冯永军 +1 位作者 康惊涛 李芬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2-65,共4页
将粉煤灰分别与污泥、酒糟按4∶1的质量比混合组成新型复垦基质,利用盆栽试验研究了该基质上苜蓿、棉花、高羊茅、早熟禾的生长情况以及基质主要化学性质变化。结果表明:4种植物均可在基质中生长,而且基质中生长的植物叶绿素含量均超过... 将粉煤灰分别与污泥、酒糟按4∶1的质量比混合组成新型复垦基质,利用盆栽试验研究了该基质上苜蓿、棉花、高羊茅、早熟禾的生长情况以及基质主要化学性质变化。结果表明:4种植物均可在基质中生长,而且基质中生长的植物叶绿素含量均超过对照;种植前后基质中的有机质含量变化不大,而速效养分含量由于灌溉和雨水的淋洗有所降低,但仍维持较高水平,盐分含量明显降低;从测定的A s、C r、Pb、Cd、Cu、Zn的含量来看,除Cd外均低于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值。总之,该基质能够基本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但最好种植非食用植物。这不仅开辟了粉煤灰、酒糟、污泥农业利用的新途径,而且为采煤沉陷地的修复提供了以废治废、节土造田的新理论与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陷地 复垦 粉煤灰 污泥 酒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NN的复垦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的预测研究 被引量:20
6
作者 胡振琪 张学礼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5-19,共5页
为能较容易且更准确地获取复垦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将易测定的土壤特性如土壤质地、容重和饱和含水量作为输入变量,采用基于bagging算法的神经网络法建立了用于预测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的土壤转换函数法(PTFs)模型,并对徐州矿区复垦土壤的水... 为能较容易且更准确地获取复垦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将易测定的土壤特性如土壤质地、容重和饱和含水量作为输入变量,采用基于bagging算法的神经网络法建立了用于预测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的土壤转换函数法(PTFs)模型,并对徐州矿区复垦土壤的水分特征曲线进行了预测,同时与普通BP算法预测精度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所建立的PTFs参数模型具有较高的估计精度,bagging算法均方根预测误差比普通BP算法减少了7.5%~27.0%,说明该模型的建立与求解为复垦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的预测研究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神经网络 BAGGING算法 土壤水分特征曲线 土壤转换函数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pX和Oracle Spatial建立矿区土地复垦信息系统探讨 被引量:4
7
作者 陈秋计 孔云峰 +3 位作者 胡振琪 张合兵 刘昌华 付梅臣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21-124,128,共5页
煤炭资源的开采破坏了大量的土地,加剧了人地矛盾,土地复垦是矿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矿区土地复垦是一个边缘交叉学科,所需处理的数据涉及采矿、地质、地理、土壤、农林、生物、社会经济等众多领域,具有数据信息量大、相互关系... 煤炭资源的开采破坏了大量的土地,加剧了人地矛盾,土地复垦是矿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矿区土地复垦是一个边缘交叉学科,所需处理的数据涉及采矿、地质、地理、土壤、农林、生物、社会经济等众多领域,具有数据信息量大、相互关系复杂等特点。传统的数据处理方法已难以适应土地复垦发展的要求。主要研究了矿区土地复垦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并分析了基于MapX和Oracle Spatial进行系统开发的关键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RACLE SPATIAL MAPX 土地复垦 地理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业城市产业用地划分与提取研究
8
作者 杨玲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5,共3页
根据土地利用所服务的产业部门和功能,对矿业城市产业用地进行了划分;考虑到基于遥感影像提取土地利用类型的局限性,提出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以两级用地结构为宜。之后对产业用地提取所涉及的技术方法进行了简要论述。
关键词 矿业城市 产业用地 信息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整理成功度评价方法 被引量:30
9
作者 肖光强 李新举 +2 位作者 胡振琪 马光金 刘雪冉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04-308,共5页
土地整理是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主要措施,但其实施中的每个环节质量对于土地整理质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该文以肥城市国庄土地整理项目为例,对土地整理成功度进行评价,以探讨土地整理成功度评价的方法。论文选择了组织、方案和实施... 土地整理是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主要措施,但其实施中的每个环节质量对于土地整理质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该文以肥城市国庄土地整理项目为例,对土地整理成功度进行评价,以探讨土地整理成功度评价的方法。论文选择了组织、方案和实施3大指标12个因子构建了土地整理过程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特尔菲法对指标和因子进行量化和权重的确定,采用指数和法计算因子、指标和项目的成功度。结果表明:该项目组织成功度为0.70,指标实现程度为基本成功,其主要原因为法人独立性、统一性较差,微观控制能力比较弱,影响了项目的责任落实,对项目实施造成了较大影响。项目方案成功度为0.74,指标实现程度为基本成功,其主要原因为设计方案未公示,与实地结合度不够,造成方案的变更。实施成功度为0.94,为完全成功。项目成功度为0.83,说明该项目土地整理完全成功。实证研究证明该研究确定的土地整理项目成功度评价方法科学、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区域规划 环境环境 土地整理 成功度 评价 肥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塌陷地粉煤灰充填复垦土壤的污染性分析 被引量:52
10
作者 胡振琪 魏忠义 秦萍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11-315,共5页
从粉煤灰的污染潜势分析入手,通过复垦土壤的测试分析、淋溶试验和种植试验,揭示了粉煤灰充填复垦土壤的污染性.研究表明,粉煤灰中重金属的水溶性差,同时因pH值高,抑制了作物对高含量污染重金属的吸收;淋溶试验也表明重金属元素的淋溶性... 从粉煤灰的污染潜势分析入手,通过复垦土壤的测试分析、淋溶试验和种植试验,揭示了粉煤灰充填复垦土壤的污染性.研究表明,粉煤灰中重金属的水溶性差,同时因pH值高,抑制了作物对高含量污染重金属的吸收;淋溶试验也表明重金属元素的淋溶性弱;温室盆栽与大田作物籽实样品分析表明,样品中重金属含量符合国家有关标准,说明尽管复垦土壤存在重金属污染,仍然可以种植某些作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塌陷地 粉煤灰 充填复垦 重金属污染 土壤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次分析法在土地开发中的适宜性评价 被引量:40
11
作者 鲍艳 胡振琪 +1 位作者 王建峰 梅梅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79-182,共4页
以山东省某县土地开发整理为例,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对影响土地开发整理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将层次分析法与GIS进行耦合,探讨其在土地开发整理中的适宜性,为土地开发整理工作提供了指导性的依据。研究中,选取地质条件、水文条件、地形... 以山东省某县土地开发整理为例,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对影响土地开发整理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将层次分析法与GIS进行耦合,探讨其在土地开发整理中的适宜性,为土地开发整理工作提供了指导性的依据。研究中,选取地质条件、水文条件、地形地貌、气候条件、交通条件、基础设施等作为土地开发整理的评价因素,并提出了这些因素的提取和获得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适宜性评价 土地开发整理 层次分析法(AHP) 地质条件 水文条件 地形地貌 气候条件 交通条件 评价因素 基础设施 山东省 GIS 指导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的主成分分析法自动发现土地覆盖变化 被引量:9
12
作者 贺奋琴 何政伟 +2 位作者 胡振琪 尹建忠 房世波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92-96,共5页
为了实现快速、自动化发现土地覆盖变化这一目标,在分析传统主成分差异法、差异主成分法、多波段主成分法三种不同处理过程的基础上,结合主成分变换原理提出了一种改进的主成分分析法(modified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MPCA)。操... 为了实现快速、自动化发现土地覆盖变化这一目标,在分析传统主成分差异法、差异主成分法、多波段主成分法三种不同处理过程的基础上,结合主成分变换原理提出了一种改进的主成分分析法(modified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MPCA)。操作中先将d1时相多光谱影像作主成分分析,得PC1d1,PC2d1,…,PC6d1;d2时相高分辨率全色波段PAN与PC1d1进行直方图匹配后,采用了经反复试验效果较好的3×3模板进行边缘滤波增强;然后取代PC1d1与PC2d1,PC3d1,…,PC6d1进行主成分逆变换,作者在ENVI4.0和IDL6.0工具包支持下实现了这一融合算法。以北京海淀区为例进行的试验研究表明,MPCA法不仅能够快速发现变化信息,而且增强了影像纹理,弥补了传统主成分分析法的缺陷。此外,变化信息提取精度较高,其Kappa系数比传统主成分差异法、差异主成分法、多波段主成分法依次提高了0.063,0.118,0.029,是一种比较实用的变化信息发现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成分分析(PCA) MPCA 土地覆盖 变化信息 自动发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场地重金属污染及其再利用适宜性评价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亚云 赵艳玲 +3 位作者 李建华 付馨 何厅厅 曾纪勇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81-186,共6页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已被重金属污染的工业场地数量不断增加,为了实现污染场地的再利用,亟需解决重金属污染场地再利用的适宜性评价技术体系。基于场地和污染场地的概念,总结重金属污染工业场地的内涵,针对场地的不同组成要素,系统...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已被重金属污染的工业场地数量不断增加,为了实现污染场地的再利用,亟需解决重金属污染场地再利用的适宜性评价技术体系。基于场地和污染场地的概念,总结重金属污染工业场地的内涵,针对场地的不同组成要素,系统介绍了工业重金属污染研究领域有关土壤、水环境的重金属污染评价、健康风险评价、生态风险评价及适宜性评价等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污染场地 工业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泥石流危险度区划与土地利用规划 被引量:3
14
作者 东野光亮 王霖琳 +1 位作者 刘洪义 李传荣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56-60,共5页
泥石流是发生在山区的一种自然灾害现象,它的发生发展受到自然条件和人为因素的综合影响,在山区经济建设发展过程中,必须考虑灾害危险程度的影响。该文通过对研究区土地的自然条件和人类活动等因素的综合分析,进行了研究区泥石流危险度... 泥石流是发生在山区的一种自然灾害现象,它的发生发展受到自然条件和人为因素的综合影响,在山区经济建设发展过程中,必须考虑灾害危险程度的影响。该文通过对研究区土地的自然条件和人类活动等因素的综合分析,进行了研究区泥石流危险度区划,找出了当地泥石流危险性最大的区域,继而又根据区划结果对当地土地利用规划提出建议,对国民经济规划决策及持续、稳定发展,将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石流 危险度区划 土地利用规划 评价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谱混合分解模型在草地退化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广军 武文波 肖巍峰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97-599,共3页
研究了光谱混合分解模型在草地退化(荒漠化)中的应用,探讨了模型运用中的遥感数据获取和预处理、端元选取、光谱混合分解结果的时序分析和数据融合等关键问题,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最后探讨了该方法存在的问题和改进之处,指出高光... 研究了光谱混合分解模型在草地退化(荒漠化)中的应用,探讨了模型运用中的遥感数据获取和预处理、端元选取、光谱混合分解结果的时序分析和数据融合等关键问题,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最后探讨了该方法存在的问题和改进之处,指出高光谱遥感、模型数学、神经网络是光谱混合分解模型在草地退化研究中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解模型 高光谱遥感 数据融合 遥感数据 神经网络 时序分析 混合 草地退化 荒漠化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S和GIS在攀枝花山区土壤侵蚀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6
作者 贺奋琴 何政伟 尹建忠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46-47,共2页
以攀枝花山区为例,采用遥感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提取对土壤侵蚀起决定性作用的降雨量、植被覆盖度、地形坡度、沟谷密度、土地利用类型、土壤成土母质因子,将获取的信息借助G IS进行矢量数据的转换、数据编辑、空间叠加和统计分析,得到研... 以攀枝花山区为例,采用遥感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提取对土壤侵蚀起决定性作用的降雨量、植被覆盖度、地形坡度、沟谷密度、土地利用类型、土壤成土母质因子,将获取的信息借助G IS进行矢量数据的转换、数据编辑、空间叠加和统计分析,得到研究区土壤侵蚀强度分布状况。研究表明:研究区土壤侵蚀面积2 335.139 km2,占研究区面积4 611.291km2的50.640%,土壤侵蚀主要发生在植被覆盖不良的荒坡地和坡耕地上,尤以坡耕地土壤侵蚀最为严重,大部分为强度及强度以上。该项研究为山区土壤侵蚀监测研究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S GIS 土壤侵蚀 信息提取 攀枝花市 四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下港泥石流孕灾环境分析及危险度区划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霖琳 王明媚 张建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24-528,共5页
本文针对泰山地区泥石流发生的原因和特点进行了初步分析,并对危害最严重的泰安市岱岳区下港乡进行泥石流危险度区划研究。采用GIS技术,通过缓冲区分析和叠加分析等运算,获得研究区评价单元的危险度评价指数,并以该指数为依据采用分位... 本文针对泰山地区泥石流发生的原因和特点进行了初步分析,并对危害最严重的泰安市岱岳区下港乡进行泥石流危险度区划研究。采用GIS技术,通过缓冲区分析和叠加分析等运算,获得研究区评价单元的危险度评价指数,并以该指数为依据采用分位数理论进行危险度的划分,将研究区危险度划分为四级,找出了当地泥石流危险性最大的区域。本文不仅较好地将GIS技术应用到了泥石流危险度区划的研究中,而且区划结果也可以为当地土地利用规划等决策提供一定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石流 危险度区划 山东下港 G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矸石山植被恢复技术模式的研究 被引量:37
18
作者 李鹏波 胡振琪 +2 位作者 吴军 赵艳玲 臧真荣 《山东林业科技》 2006年第4期13-15,共3页
煤矸石山作为矿区主要废弃地类型之一,严重破坏了矿区生态环境。目前,对煤矸石山植被恢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矸石山的环境危害、基质改良和植物生长状况的分析等方面,缺乏系统的矸石山植被恢复理论的研究。本文在分析了煤矸石山植被恢复... 煤矸石山作为矿区主要废弃地类型之一,严重破坏了矿区生态环境。目前,对煤矸石山植被恢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矸石山的环境危害、基质改良和植物生长状况的分析等方面,缺乏系统的矸石山植被恢复理论的研究。本文在分析了煤矸石山植被恢复的研究现状和煤矸石山植被恢复存在的困难的基础上,提出了由立地条件分析与评价、矸石山基质改良技术、树种选择和规划、抗旱造林栽植技术、植被抚育管理技术和植被恢复的监测与评价等组成的矸石山的植被恢复“六阶段”技术模式,加深了煤矸石山植被恢复的理论研究,为矸石山的植被恢复提供系统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矸石山 植被恢复 技术模式 "六阶段"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沙池不同层次结构的土壤中有机质变化机理研究
19
作者 高祥伟 东野光亮 +3 位作者 胡振琪 陈星彤 费鲜芸 王建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66-269,274,共5页
将沉沙池覆淤土壤层次结构和供水方式作为影响因素,经过连续三年的冬小麦、夏玉米种植试验,测定不同年份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分析土壤有机质在不同的土壤结构和水分供应条件下的变化规律,为覆淤还耕优化高产模式提供指导。
关键词 土壤层次结构 有机质 覆淤还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凹凸棒石修复铜污染土壤 被引量:19
20
作者 杨秀红 胡振琪 +1 位作者 高爱林 危向峰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29-631,共3页
通过室内盆栽实验,研究了凹凸棒石对铜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结果表明,铜污染土壤中添加凹凸棒石,与对照相比,可显著降低植株对铜的生物有效性。添加5g凹凸棒石,植株总干重增加了35.62%,地上部铜含量降低了29.08%,地下部铜含量降低了30.01... 通过室内盆栽实验,研究了凹凸棒石对铜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结果表明,铜污染土壤中添加凹凸棒石,与对照相比,可显著降低植株对铜的生物有效性。添加5g凹凸棒石,植株总干重增加了35.62%,地上部铜含量降低了29.08%,地下部铜含量降低了30.01%。因此,可利用凹凸棒石进行铜污染土壤的原位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凹凸棒石 重金属 污染土壤 原位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