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63篇文章
< 1 2 4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泥盆纪煤煤岩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程顶胜 韩德馨 +2 位作者 王延斌 肖贤明 盛国英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25-28,T001,共5页
中国泥盆纪煤是形成于一定地质历史条件下的特种煤,显微组成以富含角质体为特征,其它壳质组分、镜质组、惰性组含量均低。泥盆纪煤阶的确定可用角质体荧光参数、角质体反射率及富氢镜质组的反射率。
关键词 角质残植煤 泥盆纪 煤级 煤岩 岩石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煤的成浆性研究 被引量:37
2
作者 朱书全 詹隆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98-201,共4页
对平均粒度、粒度分布和堆积相近的从褐煤到无烟煤的中国煤样在标准条件下进行了制浆研究,煤的成浆性定义为在25℃和30s-1剪切率下粘度为1Pa·s下的水煤浆固体浓度.用多元线性回归程序分析了成浆性和煤的一般性质及煤... 对平均粒度、粒度分布和堆积相近的从褐煤到无烟煤的中国煤样在标准条件下进行了制浆研究,煤的成浆性定义为在25℃和30s-1剪切率下粘度为1Pa·s下的水煤浆固体浓度.用多元线性回归程序分析了成浆性和煤的一般性质及煤的表面物理化学特性的关系,表明在50多种煤的特性参数中,无水无灰基氧含量是与煤的成浆性最为相关的因素,其次是煤表面溶出的金属离子总量和含铁矿物及粘土矿物等.此外,还讨论了最高内在水分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浆性 氧含量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西山煤田滑脱构造的遥感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夏炎 王文侠 张大顺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1995年第4期26-31,共6页
本文利用多种遥感资料提供的大量的新的构造信息,对北京西山煤田已有的地质认识和成果进行了重要补充和修改,划分出推覆型和滑型两种基本类型的滑脱构造,并详细研究了各个滑脱构造系统的影像特征、展布规律、几何形态、成因机制、演... 本文利用多种遥感资料提供的大量的新的构造信息,对北京西山煤田已有的地质认识和成果进行了重要补充和修改,划分出推覆型和滑型两种基本类型的滑脱构造,并详细研究了各个滑脱构造系统的影像特征、展布规律、几何形态、成因机制、演化历史以及控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田 滑脱构造 煤田构造 构造控煤 遥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教学与考试的关系论博士研究生英语教学改革
4
作者 吕燕生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1991年第1期47-50,共4页
自1985年以来,笔者所在的外语教研室已经在四届博士研究生英语学位课程中实施了课程综合教学改革,其内容包括:教学原则、教学大纲、教材编写、教学方法和学位课程考试。在试验性探索的基础上,做了系统的分析研究和论证工作。本文就博士... 自1985年以来,笔者所在的外语教研室已经在四届博士研究生英语学位课程中实施了课程综合教学改革,其内容包括:教学原则、教学大纲、教材编写、教学方法和学位课程考试。在试验性探索的基础上,做了系统的分析研究和论证工作。本文就博士研究生英语学位课程考试的探索性改革试验及其成效做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士研究生 实践能力 英语学位课程考试 教学方法 社会实践 英语教学改革 教学效果 教学大纲 实践型 知识储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研究生中开展美育教育的实践 被引量:1
5
作者 温泰铭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1989年第4期32-34,共3页
实践告诉我们:一个人的成长,一个民族的兴旺,都离不开美育的熏陶。“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因为,一个没有接受良好的审美教育的学生是不会有健全的审美心理结构,更不会有高尚的情操和审美修养的。
关键词 研究生会 审美教育 工程技术 审美能力 精神境界 理论教育 实践证明 国家教委 思想政治 美学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究生培养中的全面质量意识
6
作者 张思佳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71-72,共2页
研究生培养中的全面质量意识张思佳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我们的教育工作必须进一步解决好两大重要问题,一是教育要全面适应现代化建设对各类人才培养的需要,二是要全面提高办学的质量和效益。这里既强调了人才培养的数量,同时又提出... 研究生培养中的全面质量意识张思佳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我们的教育工作必须进一步解决好两大重要问题,一是教育要全面适应现代化建设对各类人才培养的需要,二是要全面提高办学的质量和效益。这里既强调了人才培养的数量,同时又提出了人才培养中的质量要求。研究生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生教育 素质培养 综合能力 科学方法 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中微量元素分布特征初步研究 被引量:61
7
作者 王运泉 任德贻 +3 位作者 雷加锦 唐跃刚 杨绍晋 杨亦男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65-73,共9页
采自我国不同聚煤区的不同时代的89件煤样品,用中子活化分析法(INAA)分别测定了29种微量元素。据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绝大多数微量元素的平均值高于世界的平均值,含量范围也较美国宽。我国各聚煤区不同时代间相比较,煤中大多数元素的... 采自我国不同聚煤区的不同时代的89件煤样品,用中子活化分析法(INAA)分别测定了29种微量元素。据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绝大多数微量元素的平均值高于世界的平均值,含量范围也较美国宽。我国各聚煤区不同时代间相比较,煤中大多数元素的平均含量和富集因数,从华南二叠纪至华北石炭—二叠纪到全国中-新生代逐渐降低。(2)中-新生代的煤中,元素间的相关性较好,华南二叠纪次之,而华北石炭—二叠纪的煤最差。(3)REE分布模式类型以中-新生代的煤最复杂;而华北石炭—二叠纪的煤较简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元素 分布特征 稀土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煤灰在分散染料模拟废水混凝处理中的助凝试验研究 被引量:20
8
作者 谷庆宝 路迈西 +2 位作者 唐盛梅 蔡建光 杜晓明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58-60,共3页
研究了粉煤灰作为助凝剂在分散黄染料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小试结果表明,粉煤灰作为助凝剂的最佳投加量为3g/L,pH值范围为57~67。达到相同脱色率的情况下,使用粉煤灰为助凝剂比单独使用絮凝剂时可节约10%~15%的... 研究了粉煤灰作为助凝剂在分散黄染料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小试结果表明,粉煤灰作为助凝剂的最佳投加量为3g/L,pH值范围为57~67。达到相同脱色率的情况下,使用粉煤灰为助凝剂比单独使用絮凝剂时可节约10%~15%的聚合氯化铝(PAC),还可加速絮体沉降,改善污泥脱水性能,污泥体积可减少约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煤灰 染料废水 助凝 混凝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煤岩系沉积学和层序地层学研究现状和展望 被引量:78
9
作者 邵龙义 窦建伟 张鹏飞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4-9,共6页
在对含煤岩系沉积学研究历史进行回顾的基础上,论述了含煤岩系层序地层学方法以及海平面变化与聚煤作用的关系。注重强调分布广泛的厚煤层实际上是在基准面或海平面抬升过程中堆积的,煤层底面代表海泛面,以煤层之下的古土壤(根土岩... 在对含煤岩系沉积学研究历史进行回顾的基础上,论述了含煤岩系层序地层学方法以及海平面变化与聚煤作用的关系。注重强调分布广泛的厚煤层实际上是在基准面或海平面抬升过程中堆积的,煤层底面代表海泛面,以煤层之下的古土壤(根土岩)或沉积间断面为代表的暴露事件则把其下的进积期沉积和其上的海侵期沉积分隔开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序地层学 煤系 海平面 地层 含煤岩系 沉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厚松散层下采煤地表移动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91
10
作者 王金庄 李永树 +2 位作者 周雄 吴立新 魏生海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8-21,共4页
以邢台矿区东庞矿实测资料为基础,辅以室内相似材料模拟实验研究,介绍了巨厚松散层下采煤引起的地表移动特征,提出了采动程度衡量方法,阐述了地表下沉系数偏大和地表移动剧烈活跃期等问题,揭示了厚松散层和岩层内部移动破坏机理,... 以邢台矿区东庞矿实测资料为基础,辅以室内相似材料模拟实验研究,介绍了巨厚松散层下采煤引起的地表移动特征,提出了采动程度衡量方法,阐述了地表下沉系数偏大和地表移动剧烈活跃期等问题,揭示了厚松散层和岩层内部移动破坏机理,以及岩体移动破坏与地表沉陷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散层 地表移动 采动程度 采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岩工程中的大变形问题及研究方法 被引量:36
11
作者 何满潮 彭涛 陈宜金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5-8,共4页
目前,研究软岩工程所采用的力学理论一般基于经典力学中的“小变形”假设,这些理论虽然可考虑软岩的物理非线性特性.但仍为小变形近似理论。而软岩工程问题由于其所处介质环境的特殊性,应视为大变形问题。本文用实例证明了小变形理... 目前,研究软岩工程所采用的力学理论一般基于经典力学中的“小变形”假设,这些理论虽然可考虑软岩的物理非线性特性.但仍为小变形近似理论。而软岩工程问题由于其所处介质环境的特殊性,应视为大变形问题。本文用实例证明了小变形理论的不合理性,并以广西耶龙矿二号井的软岩问题为例,介绍了大变形理论在解决软岩问题时的优越性,为软岩工程的大变形力学研究,提供了一个可供借鉴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岩工程 变形 有限元 巷道 底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粒煤的浮选法脱硫研究 被引量:13
12
作者 邵绪新 任守政 +1 位作者 李军 张锦宏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82-186,共5页
选择以重庆地区高硫煤为研究对象,研究细粒煤脱硫的抑制剂和工艺.结果发现在适当改变粒度组成下,对含硫1.40%的南桐入浮煤样,添加巯基乙酸200g/t,可获得精煤硫分小于1.2%,产率为57.91%的良好指标.黄铁矿硫... 选择以重庆地区高硫煤为研究对象,研究细粒煤脱硫的抑制剂和工艺.结果发现在适当改变粒度组成下,对含硫1.40%的南桐入浮煤样,添加巯基乙酸200g/t,可获得精煤硫分小于1.2%,产率为57.91%的良好指标.黄铁矿硫脱除率为63%,明显高于现场指标.采用量子化学计算、ESCA测试、ξ-电位分析等结果,探讨了煤系黄铁矿的抑制机理,得出浮选过程抑制黄铁矿的有效途径在于添加药剂使体系充分分散,减少黄铁矿与煤的静电吸附和降低煤系黄铁矿的含碳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铁矿 浮选 抑制剂 脱硫 细粒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软”煤层综放工作面综合防尘技术试验研究 被引量:17
13
作者 傅贵 秦风华 +3 位作者 陈学习 雷治平 邢天亮 胡德进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4期31-34,30,共5页
以典型工作面为例研究了煤体注水、自动喷雾、磁化水喷雾、化学防尘等综合防尘技术在“三软”煤层综采放顶煤工作面的实施方法。
关键词 煤层 综合防尘 采煤工作面 煤尘 防尘 煤尘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钢的腐蚀冲蚀磨损行为与机理研究 被引量:41
14
作者 赵会友 陈华辉 +1 位作者 邵荷生 赵善钟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12-119,共8页
在相同试验条件下研究了16Mn,27SiMn和1Cr18Ni9不锈钢在浆体(pH值在1~12的范围,固体粒子是粒径220~400μm的石英砂)冲蚀作用下的腐蚀冲蚀磨损行为,分析了pH值和冲击速度等对钢腐蚀冲蚀磨损的影... 在相同试验条件下研究了16Mn,27SiMn和1Cr18Ni9不锈钢在浆体(pH值在1~12的范围,固体粒子是粒径220~400μm的石英砂)冲蚀作用下的腐蚀冲蚀磨损行为,分析了pH值和冲击速度等对钢腐蚀冲蚀磨损的影响,以及腐蚀与冲蚀之间的交互作用机理,建立了钢的腐蚀冲蚀磨损率与pH值及冲击速度之间的三维关系图.研究发现:冲击速度对1Cr18Ni9不锈钢腐蚀冲蚀磨损的影响可用指数关系表示,但对其它2种钢,冲击速度的影响不能用简单的数学关系表示;钢的腐蚀冲蚀磨损率随pH值降低而增加,pH值越低和/或钢的耐腐蚀性越差,腐蚀与冲蚀的交互作用越大,钢的腐蚀冲蚀磨损越严重.耐腐蚀性较好的钢(如1Cr18Ni9不锈钢)的腐蚀冲蚀磨损机理主要为冲蚀磨损;耐腐蚀性比较差的钢(如16Mn钢)除冲蚀磨损外,腐蚀及其与冲蚀磨损的交互作用也都是重要的磨损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蚀 冲蚀 磨损 磨损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顶煤开采巷道裂隙的分形研究 被引量:38
15
作者 谢和平 陈忠辉 王家臣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52-257,共6页
针对放顶煤开采工程尺度下巷道裂隙分布,利用测线法量测裂隙的间距和长度,结果表明:巷道裂隙的间距和长度分布都符合分形规律,两者的分维数并不相互独立,具有很强的相关性,它不仅可作为裂隙数量分布的定量指标,而且也反映了裂隙... 针对放顶煤开采工程尺度下巷道裂隙分布,利用测线法量测裂隙的间距和长度,结果表明:巷道裂隙的间距和长度分布都符合分形规律,两者的分维数并不相互独立,具有很强的相关性,它不仅可作为裂隙数量分布的定量指标,而且也反映了裂隙分布的复杂程度.通过对顶煤爆破弱化前后巷道裂隙及煤壁前方支撑压力作用区内裂隙的量测,利用分维数这一指标可以优化爆破参数及预测支撑压力的分布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顶煤 巷道裂隙 分形 采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质断裂面分形性研究 被引量:15
16
作者 于广明 谢和平 +2 位作者 王金安 杨伦 张玉卓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459-463,共5页
通过现场勘察发现,地质断裂面的几何形态表现为粗糙起伏的不规则性质,这种性质可以用分形几何学描述。以阜新矿区刘家沟F1号地质断裂露头为窗口,研究断裂面的分形性质,研究表明,断裂面具有各向异性分形特征。
关键词 断裂面 分形维数 各向异性分形 地质断裂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北晚古生代煤系高岭岩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研究 被引量:35
17
作者 刘钦甫 杨晓杰 丁述理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96-203,共8页
通过华北晚古生代煤系高岭岩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研究,以及利用Ti/Al、Cr/Al、Zr/Al、M/Al和Zr/Hf比值,探讨了研究区煤系高岭岩形成时的地质条件和成岩(矿)物质来源。研究表明,研究区煤系高岭岩成矿母质主要来源于酸性岩石,... 通过华北晚古生代煤系高岭岩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研究,以及利用Ti/Al、Cr/Al、Zr/Al、M/Al和Zr/Hf比值,探讨了研究区煤系高岭岩形成时的地质条件和成岩(矿)物质来源。研究表明,研究区煤系高岭岩成矿母质主要来源于酸性岩石,包括源区花岗岩类和酸性火山灰,局部有中性和基性火山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系 高岭岩 微量元素 稀土元素 地球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眼掏槽爆破机理若干基本问题的研究 被引量:14
18
作者 张奇 杨永琦 +1 位作者 金乾坤 杨仁树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284-287,共4页
通过模拟实验,讨论直眼掏槽爆破机理,包括空孔、破碎块度、抛掷、炸药单耗等基本问题.通过模拟实验的宏观观测,分析直眼掏槽爆破作用过程,为直眼掏槽物理模型和力学模型的建立以及参数优化奠定理论基础.
关键词 直眼掏槽 爆破机理 模拟实验 爆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核磁共振研究煅烧高岭土表面改性机理 被引量:10
19
作者 杨晓杰 刘钦甫 +1 位作者 朱在兴 许红亮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66-269,274,共5页
本文对煅烧高岭土改性前后样品进行了29Si和27Al旋转魔角核磁共振(MASNMR)对比研究。实验结果表明,29Si的-106×10-6峰化学位移几乎没有变化,27Al化学位移值变化较大。改性前27Al化学位移位... 本文对煅烧高岭土改性前后样品进行了29Si和27Al旋转魔角核磁共振(MASNMR)对比研究。实验结果表明,29Si的-106×10-6峰化学位移几乎没有变化,27Al化学位移值变化较大。改性前27Al化学位移位于5.44×10-6和65.69×10-6处,改性后朝低场方向移动,分别移至3.8×10-6~4.4×10-6和54.6×10-6~59.9×10-6范围内。这说明煅烧高岭土的表面化学改性主要是通过与其表面的Al离子结合完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煅烧 高岭土 表面改性 旋转魔角 核磁共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向控制断裂爆破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15
20
作者 杨永琦 张奇 +2 位作者 于慕松 李彦涛 陶龙光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283-286,共4页
利用全息激光动光弹等测试手段,对岩巷定向断裂爆破成缝机理进行实验研究,并在井下进行了生产试验结果表明,孔壁切槽、切缝药包及线性聚能装药控制爆破均具有明显的定向断裂作用在巷道掘进中,可以提高巷道的成形质量。
关键词 定向断裂 光弹模型实验 巷道掘进 断裂爆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