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98篇文章
< 1 2 7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矿业的环境影响及可持续发展 被引量:23
1
作者 孙庆先 胡振琪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23-26,共4页
关键词 中国 矿业 可持续发展 环境质量 法制建没 土地资源 固体废渣 废水 废气 噪声 环境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的含煤岩系变形分区 被引量:28
2
作者 曹代勇 景玉龙 +2 位作者 邱广忠 张德民 王永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449-454,共6页
从煤炭资源评价和开发角度,提出煤系变形分区的概念,讨论了华北、华南、东北和西北等四大主要聚煤区煤系变形分区的基本特征.我国大陆范围内的煤系变形分区组合可分为两种基本类型:①以稳定“地台”为基底的同心环带结构;②以构造... 从煤炭资源评价和开发角度,提出煤系变形分区的概念,讨论了华北、华南、东北和西北等四大主要聚煤区煤系变形分区的基本特征.我国大陆范围内的煤系变形分区组合可分为两种基本类型:①以稳定“地台”为基底的同心环带结构;②以构造活动带为基底的平行条带结构.受中国大陆岩石圈地球动力学格局控制,煤系变形分区的平面展布划分为东部北东向改造区、西部北西向改造区和中部过渡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系 变形分区 煤田构造 板内变形 含煤岩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西北地区石炭纪岩相古地理 被引量:32
3
作者 郭宏莉 朱如凯 +2 位作者 邵龙义 何东博 罗忠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1期25-35,共11页
根据研究区实测露头剖面沉积构造、岩矿、沉积地球化学、粒度分析、古流向资料、重矿物及沉积相的综合研究资料 ,并结合地层、古生物、区域岩性等资料 ,对研究区石炭纪岩相古地理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区早石炭世有 5个古陆 ,即阿勒泰古... 根据研究区实测露头剖面沉积构造、岩矿、沉积地球化学、粒度分析、古流向资料、重矿物及沉积相的综合研究资料 ,并结合地层、古生物、区域岩性等资料 ,对研究区石炭纪岩相古地理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区早石炭世有 5个古陆 ,即阿勒泰古陆、南准噶尔古陆、敦煌—走廊古陆、阿拉善古陆、陇西古陆 ;有 10个沉积相区 ,即库马苏滨浅海相区、布尔津—富蕴滨浅海相区、博格达滨浅海相区、北准噶尔深海—半深海相区、北天山半深海—深海相区、克拉美丽冲积扇—湖泊相区、克拉玛依冲积扇—湖泊区、南天山—北祁连滨浅海相区、柴达木碳酸盐台地相区、中祁连滨浅海相区。晚石炭世的岩相古地理与早石炭世相比 ,既有继承性 ,也有一定的差异 ,古陆范围有所缩小 ;有 5个古陆 ,即阿勒泰古陆、北准噶尔古陆、马鬃山古陆、敦煌—阿拉善古陆、中天山古陆 ;有 9个沉积相区 ,即库马苏河湖相区、布尔津—富蕴河湖相区、克拉美丽—巴里坤滨浅海相区、博乐—库尔勒—红柳园滨浅海相区、克拉玛依—哈密半深海—深海相区、乌鲁木齐生物滩丘相区、柴达木碳酸盐岩台地相区、宗务隆山浅海—半深海相区、祁连滨浅海相区。半深海—深海相区、滨浅海相区和三角洲相区是较为有利的油气分布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西北地区 石炭纪 沉积相 岩相古地理 含油气系统 地层 古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西北地区石炭系泥岩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47
4
作者 朱如凯 郭宏莉 +2 位作者 何东博 罗忠 邵龙义 《现代地质》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30-136,共7页
详细研究了中国西北地区石炭系泥岩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各样品稀土总量为18 86× 10 -6~ 6 2 0 4× 10 -6,变化较大 ,其中祁连地区REE总量为 76 49× 10 -6~ 6 2 0 4×10 -6,甘肃永昌煤山子剖面的稀土总量最... 详细研究了中国西北地区石炭系泥岩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各样品稀土总量为18 86× 10 -6~ 6 2 0 4× 10 -6,变化较大 ,其中祁连地区REE总量为 76 49× 10 -6~ 6 2 0 4×10 -6,甘肃永昌煤山子剖面的稀土总量最高 ,新疆北部地区泥岩和灰岩 (泥灰岩 )的稀土总量均较低。各泥岩样品的轻稀土富集 ,Eu负异常 ,δEu介于 0 44~ 0 90之间 ,δCe部分为正异常 (>1) ,部分为负异常 (<1)。研究区样品的Sm含量与北美页岩样品相比为正异常 ,Dy出现负异常的样品较多。根据稀土元素δCe和Ceanow的变化 ,反映当时新疆北部地区水介质环境大部分为缺氧的还原条件 ;祁连地区为海陆过渡环境 ,部分为氧化条件 ,另一部分为缺氧的还原条件 ,这与其他相标志所显示的结果是一致的。根据稀土元素组合及比值的变化 ,显示物源区母岩为花岗岩和玄武岩的混合来源 ,稀土分布模式均为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型 ,重稀土配分曲线较为平坦 ,显示源岩为粘土岩、花岗岩和中性岩的混合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炭系 稀土元素 物源 古环境 西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西北城区大气可吸入颗粒物中饱和烃的分布特征 被引量:16
5
作者 贺桃娥 邵龙义 +3 位作者 李红 赵厚银 方家虎 罗文林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4期485-492,共8页
利用气相色谱、气相色谱 -质谱分析法从北京市西北城区四个季节大气可吸入颗粒物 (PM10 )中检测出种类丰富的饱和烃 ,主要包括正构烷烃、萜烷及甾烷等系列化合物。利用饱和烃的多项参数 (如主峰碳数、碳优势指数CPI、藿烷 2 2S/(2 2S +2... 利用气相色谱、气相色谱 -质谱分析法从北京市西北城区四个季节大气可吸入颗粒物 (PM10 )中检测出种类丰富的饱和烃 ,主要包括正构烷烃、萜烷及甾烷等系列化合物。利用饱和烃的多项参数 (如主峰碳数、碳优势指数CPI、藿烷 2 2S/(2 2S +2 2R)比值等 )对大气PM10 中可溶有机物的来源及分布作了探讨。北京市西北城区PM10 中正构烷烃的主峰碳数均介于 2 3和 2 7之间 ,而CPI值介于 1和 3之间 ,表明北京市西北城区PM10 中的饱和烃均不同程度地受到了高等植物等现代生物和化石燃料 (石油、煤等 )不完全燃烧产物两种来源的影响 ,其中在春、夏季以高等植物、花粉、微生物等生物来源占比重较大 ,而在秋、冬季 ,尤其在冬季 ,化石燃料的不完全燃烧造成的污染比较明显。萜烷类物质的检出 ,表明北京市西北城区四个季节PM10 中部分饱和烃来自于石油等化石燃料的不完全燃烧。甾烷类物质的检出 ,表明北京市西北城区四个季节PM10 中部分饱和烃是来自于车辆释放的机油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10 饱和烃 甾烷 化石燃料 城区 正构烷烃 不完全燃烧 季节 冬季 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西北地区石炭系碎屑岩储集层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朱如凯 郭宏莉 +2 位作者 何东博 罗忠 邵龙义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40-43,共4页
新疆北部地区石炭系碎屑岩主要为中粒级长石砂岩、岩屑长石砂岩、岩屑砂岩 ,凝灰质、泥质含量高 ,结构成熟度低 ,处于晚成岩A期 晚成岩B、C期 ,局部达近变质阶段 ,早期方解石胶结发育 ,原生孔隙保存条件差 ,但长石、岩屑、早期方解石... 新疆北部地区石炭系碎屑岩主要为中粒级长石砂岩、岩屑长石砂岩、岩屑砂岩 ,凝灰质、泥质含量高 ,结构成熟度低 ,处于晚成岩A期 晚成岩B、C期 ,局部达近变质阶段 ,早期方解石胶结发育 ,原生孔隙保存条件差 ,但长石、岩屑、早期方解石胶结物的化学稳定性较差 ,古风化壳附近有望找到较好储集层 ,在火山岩中可形成裂缝 溶洞型储集层。安西红柳园地区碎屑岩火山岩屑含量较高 ( 8%~ 17% ) ,热成熟度高 ,埋藏溶蚀作用不发育 ,寄希望于欠压实型储集层和古风化壳型储集层。祁连地区主要为 (纯 )石英砂岩、次长石岩屑砂岩、岩屑砂岩 ,储集空间为粒间 (溶 )孔、粒内溶孔、高岭石晶间微孔及少量裂缝 ,总体为特低孔、渗储集层 ,部分可达低孔、低渗或中孔、低渗储集层 ,在最大古埋深较浅、欠压实带以及古风化壳附近的较富含长石和岩屑的砂岩中 ,有望找到较好的储集层。上石炭统较好储集层主要分布于新疆准噶尔东北部的五彩湾、奇台双井子 ,准噶尔西部的车排子、百口泉及祁连地区的中卫下河沿、景泰红水堡等地。下石炭统较好储集层分布于新疆的双井子和祁连地区的景泰红水堡等地。图 1参 3(朱如凯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西北地区 石炭系 碎屑岩 储集层 研究 石油地质 成岩作用 成岩阶段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平洋C—C区中国矿区深海沉积物的强度特性研究 被引量:23
7
作者 王树仁 阳宁 王贵满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1-24,共4页
通过船上测试的方法 ,对我国矿区沉积物的强度进行了测试和分析 ,结果表明沉积物的剪切强度随深度加大而变大 ,不同站位的沉积物由于类型不同其剪切强度随深度的变化也不一样 ,有的甚至还有较大的差别。同时发现深海沉积物的剪切强度在... 通过船上测试的方法 ,对我国矿区沉积物的强度进行了测试和分析 ,结果表明沉积物的剪切强度随深度加大而变大 ,不同站位的沉积物由于类型不同其剪切强度随深度的变化也不一样 ,有的甚至还有较大的差别。同时发现深海沉积物的剪切强度在某一深度有一较为明显的剧增台阶 ,且它与沉积物的半液态层的深度相对应 ,半液态层的剪切强度一般都在 1kPa以下。因此 ,集矿机设计的原则应是既要保障足够的牵引力 ,又要考虑沉积物的触变特性 ,以便使集矿机不致对深海沉积物产生太大的扰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海沉积物 强度特性 深海采矿 集矿机 锰结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北方典型地区农用地膜污染现状调查及其防治对策 被引量:88
8
作者 杜晓明 徐刚 +2 位作者 许端平 赵同科 李发生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z1期225-227,共3页
通过对我国北方典型地区的调查,初步探索了该地区土壤农膜残留量和残膜特征。研究表明,河北省典型地区温室大棚、蔬菜田和作物田的农膜土壤残留量平均分别为5.629、7.369和2.822kg.hm-2,黑龙江省典型地区温室大棚、蔬菜田和作物田残留... 通过对我国北方典型地区的调查,初步探索了该地区土壤农膜残留量和残膜特征。研究表明,河北省典型地区温室大棚、蔬菜田和作物田的农膜土壤残留量平均分别为5.629、7.369和2.822kg.hm-2,黑龙江省典型地区温室大棚、蔬菜田和作物田残留量平均分别为4.169、3.682和2.430kg.hm-2,各采样点之间存在着较大差异,但普遍较高,均明显高于未使用农膜的对照土壤。两地区之间除作物田的土壤农膜残留量没有明显差异外,河北地区其他两类土壤中的农膜残留量水平明显高于黑龙江地区,这种差异与各地区在农事活动及农膜使用上的差异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上述两地区土壤中残留农膜尺寸基本一致,主要集中在10~15cm之间。该文针对我国目前农膜使用情况及其污染现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北方典型地区 农膜残留 残膜形态特征 防治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西北城区2002年春季大气可吸入颗粒物的粒度分布特征 被引量:12
9
作者 李卫军 邵龙义 吕森林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89-593,共5页
本文应用高分辨率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获得北京西北城区2002年春季可吸入颗粒物显微形貌图片,并利用数字图像粒度分析系统得到可吸入颗粒物中烟尘集合体、燃煤飞灰、矿物等三种主要颗粒的数量-粒度分布数据。结果表明,北京市西北城区2... 本文应用高分辨率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获得北京西北城区2002年春季可吸入颗粒物显微形貌图片,并利用数字图像粒度分析系统得到可吸入颗粒物中烟尘集合体、燃煤飞灰、矿物等三种主要颗粒的数量-粒度分布数据。结果表明,北京市西北城区2002年春季可吸入颗粒物的粒径主要分布在1~2 5μm之间,其次在2 5~10μm之间,矿物颗粒占总颗粒数量的82 25%。对矿物颗粒的数量-粒度分布和体积-粒度分布进行对比表明,小于5μm的颗粒虽然在体积上只占20%,但在数量上却达90%。因为颗粒越细,其比表面积越大,吸附的有害物质也越多,所以细颗粒物今后应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可吸入颗粒物 城区 春季 北京 西北 对比 细颗粒物 颗粒数 烟尘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地区侏罗系煤田层序地层与聚煤特征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杨荣丰 张鹏飞 刘钦甫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1-44,共4页
对北京地区早中侏罗系含煤盆地进行了研究 ,认为窑坡组形成于内陆湖泊 ,由 5个准层序组构成 ,聚煤可概括为 :低位体系域成煤、湖进和高位体系域成煤。
关键词 北京地区 窑坡组 层序地层学 聚煤模式 侏罗系 含煤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遥感技术在煤矿区积水塌陷动态监测中的应用——以淮南矿区为例 被引量:59
11
作者 彭苏萍 王磊 +3 位作者 孟召平 段延娥 卞建玲 王英坡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74-378,共5页
利用多时相TM图像 ,提取煤矿区积水塌陷面积扩展变化的信息 ,为矿区积水塌陷区的监测治理和综合利用提供依据 .主要采用不同时相的TM数据作为一个混合数据集进行主成分变换处理 ,使得积水塌陷区扩展变化信息充分体现出来 .由于客观成像... 利用多时相TM图像 ,提取煤矿区积水塌陷面积扩展变化的信息 ,为矿区积水塌陷区的监测治理和综合利用提供依据 .主要采用不同时相的TM数据作为一个混合数据集进行主成分变换处理 ,使得积水塌陷区扩展变化信息充分体现出来 .由于客观成像条件、环境条件等诸多因素的不同 ,因此采用“拟合归一化”方法 ,提高不同时期原始TM数据的“一致性”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区 积水 淮南矿区 遥感技术 塌陷区 动态监测 TM数据 成像条件 拟合归一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地铁隧道水平冻结和暗挖施工模型试验与实测研究 被引量:61
12
作者 周晓敏 王梦恕 +1 位作者 陶龙光 杨松山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76-679,共4页
将人工地层冻结模型试验研究应用于工程实施中,针对我国隧道内首例长距离水平地层冻结和暗挖工程,在冻土壁温度场、地层应力、位移场等方面进行了测试,取得了和工程实测一致的规律和定量结果。说明解决复杂条件下的地下工程施工难题,模... 将人工地层冻结模型试验研究应用于工程实施中,针对我国隧道内首例长距离水平地层冻结和暗挖工程,在冻土壁温度场、地层应力、位移场等方面进行了测试,取得了和工程实测一致的规律和定量结果。说明解决复杂条件下的地下工程施工难题,模型试验研究是一种有效的技术辅助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 地铁隧道 人工地层冻结 地下工程 暗挖施工 模型试验 地层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扬子地区晚二叠世沉积演化及聚煤 被引量:65
13
作者 邵龙义 刘红梅 +1 位作者 田宝霖 张鹏飞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55-60,共6页
位于上扬子板块的贵州、滇东、川南地区发育着丰富的晚二叠世煤炭资源,本文对该区晚二叠世地层、沉积环境和古地理进行系统研究,提出该区岩石地层划分对比方案,在沉积环境方面,提出本区三大相区、五种沉积体系和多种沉积相类型。分... 位于上扬子板块的贵州、滇东、川南地区发育着丰富的晚二叠世煤炭资源,本文对该区晚二叠世地层、沉积环境和古地理进行系统研究,提出该区岩石地层划分对比方案,在沉积环境方面,提出本区三大相区、五种沉积体系和多种沉积相类型。分龙潭早期、龙潭晚期和长兴期。论述了研究区晚二叠世古地理演化。并对聚煤作用控制因素进行分析,认为煤层发育层位受幕式聚煤作用控制,煤层厚度则与下伏沉积物的沉积环境有关,聚煤有利部位为位于海陆交互相区的黔西地区,有利聚煤的沉积体系为三角洲-潮坪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煤作用 古地理 晚二叠世 沉积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区土地复垦工程可垦性分析 被引量:32
14
作者 胡振琪 赵艳玲 +2 位作者 赵姗 徐雪林 巴特尔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64-267,共4页
该文论述了土地复垦规划中可垦性分析的重要性,阐述了可垦性分析的含义和内容,提出可垦性分析的一般程序和多因素综合评价法,即在选定评价单元的基础上,选择可垦性分析的主导因素,采用层次分析法给主导因素打分,采用乘法模型计算评价单... 该文论述了土地复垦规划中可垦性分析的重要性,阐述了可垦性分析的含义和内容,提出可垦性分析的一般程序和多因素综合评价法,即在选定评价单元的基础上,选择可垦性分析的主导因素,采用层次分析法给主导因素打分,采用乘法模型计算评价单元的可垦性综合分值,从而得到待复垦区域的可垦性分析值,通过量化的综合分值可以确定待复垦区域的可垦性。并以山东某矿采煤塌陷地为例进行分析,经验证该方法得出的评价结果能够反应待复垦区的实际情况,为土地复垦规划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复垦 可垦性 采煤塌陷 土地复垦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土地复垦目标与内涵扩展 被引量:71
15
作者 胡振琪 赵艳玲 程玲玲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2004年第3期3-8,共6页
研究目的:对照中国土地复垦工作与国外的差别和中国加入WTO的要求,提出中国土地复垦概念与内涵扩展的必要性和具体建议。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和归纳分析法。研究结果:中国对土地复垦的界定和真正重视始于20世纪80年代,复垦一词来源于国... 研究目的:对照中国土地复垦工作与国外的差别和中国加入WTO的要求,提出中国土地复垦概念与内涵扩展的必要性和具体建议。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和归纳分析法。研究结果:中国对土地复垦的界定和真正重视始于20世纪80年代,复垦一词来源于国外,由于国内外复垦的重点有所不同,加之国外资料的缺乏和深入理解分析不够,对土地复垦概念与内涵的理解产生了很大差异,有的甚至希望更名或认为已经发展到生态重建阶段。研究结论:中国土地复垦目标与内涵应按照国际通行的概念与内涵进行扩展并与国际接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土地复垦 目标定义 内涵 土地质量 耕地保护 生态恢复 土地生产效能 土地整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煤中有机硫赋存状态、地质成因的研究 被引量:26
16
作者 唐跃刚 张会勇 +2 位作者 彭苏萍 郑兴贵 张霞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2年第4期1-4,共4页
有机硫以化学键的形式结合于煤的有机分子之中 ,由于其组成复杂和研究手段的局限性 ,关于煤中有机硫化合物的类型结构和丰度的细致研究仍是一个令人棘手的问题。本文详细讨论了有机硫的赋存状态、结构、形成机理和成因等 ,以加深对有机... 有机硫以化学键的形式结合于煤的有机分子之中 ,由于其组成复杂和研究手段的局限性 ,关于煤中有机硫化合物的类型结构和丰度的细致研究仍是一个令人棘手的问题。本文详细讨论了有机硫的赋存状态、结构、形成机理和成因等 ,以加深对有机硫的认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煤炭资源 有机硫 赋存状态 地质成因 脱硫方法 形成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煤系高岭岩(土)资源成矿机理与开发利用 被引量:22
17
作者 刘钦甫 杨晓杰 +1 位作者 张鹏飞 卞建玲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59-364,共6页
中国含煤地层中高岭岩 (土 )分布广泛 ,成矿时代多 ,成因复杂 ,储量丰富 ,质地优良 ,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和非金属矿产 ,具有极高的开发利用价值 ,在全世界独具特色。本文介绍了中国煤系高岭岩 (土 )资源概况、研究简史 ;根据成分、结... 中国含煤地层中高岭岩 (土 )分布广泛 ,成矿时代多 ,成因复杂 ,储量丰富 ,质地优良 ,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和非金属矿产 ,具有极高的开发利用价值 ,在全世界独具特色。本文介绍了中国煤系高岭岩 (土 )资源概况、研究简史 ;根据成分、结构、地质产状等特征 ,提出了中国煤系高岭岩 (土 )的成因类型 ;对生物和有机质在其形成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并结合有机酸溶解矿物模拟实验对其成矿作用做了初步探索 ;最后对煤系高岭岩的某些关键性加工技术进行了简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矿机理 开发 利用 煤系高岭岩 生物 有机质 成矿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乌达矿区煤的显微特征与沉积环境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1
18
作者 代世峰 任德贻 +4 位作者 彭苏萍 毛鹤龄 周强 张建华 李宝春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41-146,共6页
通过对研究区主采煤层显微特征和沉积环境的分析,并利用三角图解(在三角图解中,考虑了煤中矿物特别是自生矿物对指示煤相的意义)和组分含量平面图,论述了显微煤岩特征与沉积环境的关系。研究发现,潮控下三角洲平原形成的煤层其活... 通过对研究区主采煤层显微特征和沉积环境的分析,并利用三角图解(在三角图解中,考虑了煤中矿物特别是自生矿物对指示煤相的意义)和组分含量平面图,论述了显微煤岩特征与沉积环境的关系。研究发现,潮控下三角洲平原形成的煤层其活性组分和硫分含量较之河控下三角洲平原含量高,并且三角图解三端元的离散率小;在潮坪沉积基础上形成的煤层其惰性组分含量高并分布稳定;相同沉积环境形成的不同煤层显微组成相似,但它们的显微组成由于聚煤环境的变迁而在平面分布上有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环境 惰性组分 煤矿床 煤层 显微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延庆县耕地整理潜力多因素综合评价数据模型 被引量:37
19
作者 郭洪泉 王磊 +2 位作者 范金梅 张亚龙 杨华珂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83-86,共4页
耕地整理潜力进行科学评价是土地整理潜力评价的重点。该文在综合分析了耕地整理潜力评价问题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采用“组合法”评价耕地整理潜力的思路,并结合北京市延庆县进行了实证研究,在实证研究中采用了模糊评判模型和加权指数... 耕地整理潜力进行科学评价是土地整理潜力评价的重点。该文在综合分析了耕地整理潜力评价问题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采用“组合法”评价耕地整理潜力的思路,并结合北京市延庆县进行了实证研究,在实证研究中采用了模糊评判模型和加权指数和法模型对耕地整理潜力进行组合评价,同时每种模型均采用基于成对比较法和灰色关联度法确定的综合权重。这种评价方法综合了各种评价方法的优点,避免了简单加权法中的缺点,使评价结果更科学、合理、可靠。研究结果可对耕地整理潜力评价研究有所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整理 潜力 综合评价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区间变量的响应面可靠性分析方法 被引量:21
20
作者 苏永华 何满潮 +1 位作者 赵明华 刘晓明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408-1413,共6页
通过对响应面方法、区间变量和地下结构不确定性特点的研究发现:(1)响应面方法在具有不确定性结构的静力响应分析中具有相当高的准确性;(2)地下岩体结构物理、力学参数及力学响应的不确定性特征非常适合通过区间数进行表达,但结构功能... 通过对响应面方法、区间变量和地下结构不确定性特点的研究发现:(1)响应面方法在具有不确定性结构的静力响应分析中具有相当高的准确性;(2)地下岩体结构物理、力学参数及力学响应的不确定性特征非常适合通过区间数进行表达,但结构功能函数解析表达式往往很难直接求出。因此,对基于数理统计特征的响应面方法进行了改进,提出了基于区间变量的响应面函数形式选取,试验设计方法及函数解析式的拟合程序。在此基础上,根据函数中自变量的特点,研究了区间变量函数值域区间的求解方法。其中结合响应面函数形式,重点研究了同一自变量多次出现的函数形式的值域求解方法和具体计算程序。从而形成了完整的基于区间变量的响应面非概率可靠性分析方法,利用该方法分析了某一工程实例,展示了其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间变量 响应面方法 正交试验 区间分析 非概率可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