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高校大学生安全稳定视域下的季节性规律分析与研究
1
作者
王蕾
赵文永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7期180-181,共2页
文章从高校大学生管理工作的内容和大学生心理活动的季节性规律入手,本着客观条件与主观认识有机结合的原则,深入分析和研究了大学生安全稳定工作中的季节性因素,归纳和总结规律性特点,并提出了围绕季节性规律开展高校学生安全稳定工作...
文章从高校大学生管理工作的内容和大学生心理活动的季节性规律入手,本着客观条件与主观认识有机结合的原则,深入分析和研究了大学生安全稳定工作中的季节性因素,归纳和总结规律性特点,并提出了围绕季节性规律开展高校学生安全稳定工作的具体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安全稳定
季节性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当代大学生政治取向特征分析及其引导
2
作者
陈靓
赵文永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2期90-92,共3页
大学生是青年中的特殊群体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其政治取向直接关系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社会发展阶段,大学生关注的社会和政治热点都有所不同,价值取向也有所差异。要把握当代大学生的政治取向特征,构建基于“理论...
大学生是青年中的特殊群体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其政治取向直接关系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社会发展阶段,大学生关注的社会和政治热点都有所不同,价值取向也有所差异。要把握当代大学生的政治取向特征,构建基于“理论引领、实践体验、舆论把控、情绪感染”的四位一体教育引导模式。应强化大学生对主流政治文化的认同,搭建大学生实践体验的活动平台,发挥网络“意见领袖”的积极作用,构建畅通高效的沟通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政治取向
特征
引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基础与理论支撑
被引量:
3
3
作者
邹放鸣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99-106,共8页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是伴随着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应运而生的。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基础就是人们生存的社会条件的总和,而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支撑则体现为人们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基本属性及其规律的科学认识和...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是伴随着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应运而生的。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基础就是人们生存的社会条件的总和,而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支撑则体现为人们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基本属性及其规律的科学认识和把握。作为一门学科,思想政治教育赖以确立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学说,它体现为历史观、方法论和价值观的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学科
现实基础
理论支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建立适合高等教育发展要求的教学质量评估体系
被引量:
19
4
作者
潘盘甫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73-75,共3页
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 ,对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教育制度、学校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培养目标、管理模式、质量标准提出了挑战。高等教育的发展不仅要体现在数量上的扩张 ,更要在提高教学质量上有所突破 ,让教育界自身和家长、学生及社会各...
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 ,对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教育制度、学校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培养目标、管理模式、质量标准提出了挑战。高等教育的发展不仅要体现在数量上的扩张 ,更要在提高教学质量上有所突破 ,让教育界自身和家长、学生及社会各界对教育质量放心。这就需要学习、借鉴国外管理办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发展
教学质量
评估体系
评估方法
多元化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范式及提升策略
被引量:
10
5
作者
赵红灿
杜文博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02-107,共6页
思想政治教育是主体通过介体见之于客体的社会活动,其效果衡量在于教育主体与接受主体通过交流缩小体验鸿沟达到“视野融合”的程度。接受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要求主动适应接受介体“界面交互”的网络文化特性,强化接受主体“现实的个人...
思想政治教育是主体通过介体见之于客体的社会活动,其效果衡量在于教育主体与接受主体通过交流缩小体验鸿沟达到“视野融合”的程度。接受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要求主动适应接受介体“界面交互”的网络文化特性,强化接受主体“现实的个人”的“审美经验”,综合双主体“期待视野”预设“第一文本”的“召唤结构”,激发接受主体在具体化中创生“第二文本”,在“卷入—跳出”的多次交互中认识现实世界、建构意义体系、钩织历史之网,在适应超越教育主体社会规范要求和接受主体个体选择张力平衡中达到“新视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接受范式
视野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校大学生安全稳定视域下的季节性规律分析与研究
1
作者
王蕾
赵文永
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
信电学院
中国矿业大学党委办公室
中国矿业大学
校长
办公室
机要科
出处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7期180-181,共2页
文摘
文章从高校大学生管理工作的内容和大学生心理活动的季节性规律入手,本着客观条件与主观认识有机结合的原则,深入分析和研究了大学生安全稳定工作中的季节性因素,归纳和总结规律性特点,并提出了围绕季节性规律开展高校学生安全稳定工作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
大学生
安全稳定
季节性规律
分类号
G647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当代大学生政治取向特征分析及其引导
2
作者
陈靓
赵文永
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
国际合作交流处
中国矿业大学党委办公室
出处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2期90-92,共3页
基金
中国矿业大学贯彻落实中发31号文件思想政治工作专项课题“高校网络意识形态的生态治理及话语权建构”(课题编号2017YBXM0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文摘
大学生是青年中的特殊群体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其政治取向直接关系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社会发展阶段,大学生关注的社会和政治热点都有所不同,价值取向也有所差异。要把握当代大学生的政治取向特征,构建基于“理论引领、实践体验、舆论把控、情绪感染”的四位一体教育引导模式。应强化大学生对主流政治文化的认同,搭建大学生实践体验的活动平台,发挥网络“意见领袖”的积极作用,构建畅通高效的沟通机制。
关键词
大学生
政治取向
特征
引导
分类号
G6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基础与理论支撑
被引量:
3
3
作者
邹放鸣
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党委办公室
出处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99-106,共8页
基金
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与前沿问题研究"(14ZD010)
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互联网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研究"(2014ZDAXM005)
文摘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是伴随着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应运而生的。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基础就是人们生存的社会条件的总和,而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支撑则体现为人们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基本属性及其规律的科学认识和把握。作为一门学科,思想政治教育赖以确立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学说,它体现为历史观、方法论和价值观的统一。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学科
现实基础
理论支撑
Keyword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subject
realistic ground
theoretical support
分类号
D64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建立适合高等教育发展要求的教学质量评估体系
被引量:
19
4
作者
潘盘甫
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党委办公室
出处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73-75,共3页
文摘
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 ,对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教育制度、学校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培养目标、管理模式、质量标准提出了挑战。高等教育的发展不仅要体现在数量上的扩张 ,更要在提高教学质量上有所突破 ,让教育界自身和家长、学生及社会各界对教育质量放心。这就需要学习、借鉴国外管理办法 。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发展
教学质量
评估体系
评估方法
多元化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分类号
G642.0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范式及提升策略
被引量:
10
5
作者
赵红灿
杜文博
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党委办公室
出处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02-107,共6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碎片化传播生态下高校思想政治话语转换与重塑研究”(17JDSZ1020)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研究”(17JD710093)
文摘
思想政治教育是主体通过介体见之于客体的社会活动,其效果衡量在于教育主体与接受主体通过交流缩小体验鸿沟达到“视野融合”的程度。接受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要求主动适应接受介体“界面交互”的网络文化特性,强化接受主体“现实的个人”的“审美经验”,综合双主体“期待视野”预设“第一文本”的“召唤结构”,激发接受主体在具体化中创生“第二文本”,在“卷入—跳出”的多次交互中认识现实世界、建构意义体系、钩织历史之网,在适应超越教育主体社会规范要求和接受主体个体选择张力平衡中达到“新视界”。
关键词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接受范式
视野融合
Keywords
network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cceptance paradigm
vision fusion
分类号
G6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高校大学生安全稳定视域下的季节性规律分析与研究
王蕾
赵文永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当代大学生政治取向特征分析及其引导
陈靓
赵文永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基础与理论支撑
邹放鸣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建立适合高等教育发展要求的教学质量评估体系
潘盘甫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02
1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范式及提升策略
赵红灿
杜文博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19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