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4篇文章
< 1 2 3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面向“双一流”建设的行业特色高校人工智能实践教学改革研究——以中国矿业大学为例 被引量:3
1
作者 邹亮 李会军 +1 位作者 王晔枫 雷萌 《山东高等教育》 2022年第2期57-61,共5页
人工智能作为未来产业发展的代表性新技术,其相关课程已在各类高校开始普及。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如何将这门理论性强、抽象度高的课程“落地”,与实际工程问题紧密结合,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工匠精神的专业人才,是人工智能实践课程... 人工智能作为未来产业发展的代表性新技术,其相关课程已在各类高校开始普及。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如何将这门理论性强、抽象度高的课程“落地”,与实际工程问题紧密结合,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工匠精神的专业人才,是人工智能实践课程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在实践过程中提出人工智能实验教学的新模式、新方法,通过以煤矿特殊行业中的实际问题为载体,开展人工智能创新实践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其工程意识和创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一流”建设 特色行业高校 人工智能 实践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视觉-惯导信息融合的采场支架姿态感知方法
2
作者 邢轲轲 程敬义 +5 位作者 许忠鑫 万志军 薛民体 闫万梓 包阔 易俊杰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2-38,共7页
针对目前采场支架姿态感知中惯导方法存在漂移误差大、解算精度低,以及视觉方法存在相机易受粉尘与设备遮挡而位姿识别误差大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视觉-惯导信息融合的采场支架姿态感知方法。首先将四特征点红外标靶固定于支架底座凸台... 针对目前采场支架姿态感知中惯导方法存在漂移误差大、解算精度低,以及视觉方法存在相机易受粉尘与设备遮挡而位姿识别误差大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视觉-惯导信息融合的采场支架姿态感知方法。首先将四特征点红外标靶固定于支架底座凸台,将双目相机分别固定于支架顶梁与掩护梁,采用基于Canny-最小二乘法的靶标识别方法和基于四特征点的BA-PnP算法解算顶梁、掩护梁相对底座的俯仰角、横滚角。然后将惯性测量单元固定于液压支架顶梁、掩护梁、底座,通过惯性测量单元中MEMS陀螺仪和加速度计的互补滤波方法解算顶梁、掩护梁、底座在世界坐标系下的俯仰角、横滚角。最后将视觉系统解算的姿态角与惯导解算的姿态角进行扩展卡尔曼滤波多源信息融合,利用视觉信息的低频稳定性抑制惯性测量单元的累计误差,得到精确的采场支架姿态。采用基于视觉、惯导和视觉-惯导信息融合3种支架姿态感知方法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①初始静止状态下,3种方法的精度均较高,但随着支架运行循环次数增加,基于视觉、惯导的感知结果逐渐偏离真值。②基于视觉、惯导和视觉-惯导信息融合方法的顶梁相对底座的俯仰角感知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201,0.190,0.081°,掩护梁相对底座的俯仰角感知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340,0.297,0.162°。③基于视觉-惯导信息融合方法解算的液压支架立柱伸缩长度的均方根误差为13.682 mm,满足现场需求。基于视觉-惯导信息融合的采场支架姿态感知方法可为液压支架智能化控制提供更准确的姿态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压支架姿态感知 视觉惯导信息融合 惯性测量单元 扩展卡尔曼滤波 光束平差-透视点定位姿态估计算法 IMU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阶颜色信息的色域映射图像无参考质量评价算法
3
作者 何秋宏 余伟 +2 位作者 郭志林 袁连海 刘玉英 《红外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16-325,共10页
色域映射是用于在不同设备之间实现彩色图像高保真传输的一种技术。但通过色域映射得到的图像不可避免因颜色信息的损失产生严重的伪影和失真,从而导致纹理结构失真和色彩自然度失真。基于颜色信息损失严重的事实,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双... 色域映射是用于在不同设备之间实现彩色图像高保真传输的一种技术。但通过色域映射得到的图像不可避免因颜色信息的损失产生严重的伪影和失真,从而导致纹理结构失真和色彩自然度失真。基于颜色信息损失严重的事实,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双阶颜色表示的无参考质量评价方法。传统图像质量评价方法大多基于灰度域提取质量感知特征,少数考虑颜色信息的方法也仅从色调、饱和度等颜色分量中提取特征。色调、饱和度均是通过R、G、B三个颜色分量线性计算而得,忽略了颜色的导数信息。因此本文算法从零阶颜色信息(R、G、B颜色分量)和一阶颜色信息(即导数信息)中进行特征提取,并将所提特征进行回归训练得到质量预测模型。实验证明,该模型对色域映射图像质量的预测性能优于现有的无参考质量评价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域映射 图像质量评价 颜色信息 特征提取 回归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文本关键信息抽取为案例的人工智能综合实践课程设计
4
作者 邹亮 宁琪玥 +2 位作者 孟振 董燕飞 雷萌 《山东高等教育》 2025年第1期50-55,91,共7页
针对人工智能综合实践课程存在算法理论抽象、实际工程案例稀缺等问题,设计了非结构化关键信息抽取实验。实验采用渐进式尺度扩展网络、ABINet、VI-Layout XLM等11种先进的深度学习网络结构,构建了光学字符识别模型和关键信息抽取模型,... 针对人工智能综合实践课程存在算法理论抽象、实际工程案例稀缺等问题,设计了非结构化关键信息抽取实验。实验采用渐进式尺度扩展网络、ABINet、VI-Layout XLM等11种先进的深度学习网络结构,构建了光学字符识别模型和关键信息抽取模型,开发涵盖文本检测、文本识别以及关系提取等环节的综合性实验平台,实现对非结构化文本中文字位置和内容的精确识别及重要信息的提取。通过实验,能够提升学生运用深度学习方法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创新思维和科研兴趣,进而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结构化文本 光学字符识别 语义实体识别 关键信息抽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山工程信息物理系统研究及挑战 被引量:16
5
作者 孙彦景 华钢 +3 位作者 窦林名 李松 巩思园 卢楠楠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03-111,共9页
针对现有矿山工程信息系统缺乏安全生产相关运行模式的系统性设计,梳理分析了当前监测监控、工业总线、无线通信、生产控制和物联网等矿山信息技术领域存在的问题,从信息物理系统的角度,阐述了矿山工程信息物理系统(Mine Cyber-Physical... 针对现有矿山工程信息系统缺乏安全生产相关运行模式的系统性设计,梳理分析了当前监测监控、工业总线、无线通信、生产控制和物联网等矿山信息技术领域存在的问题,从信息物理系统的角度,阐述了矿山工程信息物理系统(Mine Cyber-Physical Systems,MCPS)体系结构及主要问题;将矿山生产活动过程从单一设备、单一系统运行状态控制上升到全系统过程协同,提出多源信息感知、时空信息融合交互、异构网络统一传输、协同控制和工程标准化等MCPS技术挑战,构建"深度嵌入、泛在互联、智能感知和交互协同"的矿山工程信息物理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山工程 物联网 协同控制 信息物理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互信息的云控制系统的最优隐私保护机制设计
6
作者 张淇瑞 刘坤 +2 位作者 李江荣 代伟 夏元清 《指挥与控制学报》 CSCD 2023年第3期245-252,共8页
考虑具有能量约束的云控制系统,其仅可对部分信道添加随机扰动以保护隐私.采用互信息作为系统的隐私度量,并采用随机扰动造成的估计性能损失作为约束构建优化问题以描述系统的目标.为了获得最优的隐私保护机制,将该优化问题转化为一个... 考虑具有能量约束的云控制系统,其仅可对部分信道添加随机扰动以保护隐私.采用互信息作为系统的隐私度量,并采用随机扰动造成的估计性能损失作为约束构建优化问题以描述系统的目标.为了获得最优的隐私保护机制,将该优化问题转化为一个凸优化问题和一个0-1规划问题并求解,分别得到了最优的扰动方差与扰动添加调度策略.通过数值仿真,验证了最优隐私保护机制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控制系统 隐私保护 互信息 随机扰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视觉的煤矿井下带式输送机节能调速控制系统设计 被引量:2
7
作者 王德记 马磊 郭伟东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8-34,共7页
针对煤矿井下带式输送机的实际运行速度与胶带负载变化不匹配导致的能源浪费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带式输送机节能调速控制系统。该系统可利用机器视觉技术实时检测带式输送机煤流量,并根据煤流量的大小控制变频器的输出频率,... 针对煤矿井下带式输送机的实际运行速度与胶带负载变化不匹配导致的能源浪费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带式输送机节能调速控制系统。该系统可利用机器视觉技术实时检测带式输送机煤流量,并根据煤流量的大小控制变频器的输出频率,从而调整带式输送机运行速度。实验结果表明,带式输送机节能调速控制系统的煤流量检测结果可靠,带式输送机实际运行速度能够与煤流量相匹配,24 h电能消耗降低约31.25%,实现了煤流运输系统的自主感知和节能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式输送机 机器视觉 煤流量 节能调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辆自适应巡航控制的内秉模态特性
8
作者 高岩飞 程玉虎 +4 位作者 蒋亨雷 任乾明 黄雪涛 侯庆高 杜明洋 《山东交通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7-14,共8页
为分析车辆自适应巡航控制下的跟驰状态对驾乘舒适性的影响,基于刺激-反应类线性跟驰模型,分别模拟跟驰车在微尺度避撞工况、微尺度扰动工况和全球统一轻型车辆测试循环(world light vehicle test cycle, WLTC)工况的速度-时间图像,采... 为分析车辆自适应巡航控制下的跟驰状态对驾乘舒适性的影响,基于刺激-反应类线性跟驰模型,分别模拟跟驰车在微尺度避撞工况、微尺度扰动工况和全球统一轻型车辆测试循环(world light vehicle test cycle, WLTC)工况的速度-时间图像,采用经验模态分解(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 EMD)和快速傅里叶变换(fast Fourier transform, FFT)相结合的时频分析方法提取跟驰车的内秉模态特性,分析低频下不同驾驶工况对驾乘人员舒适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驾驶工况的内秉模态频率不同,频率越小,车辆的振幅越大;相较于微尺度避撞工况和扰动工况,WLTC工况的内秉模态频率带宽分布较宽,幅值较高,波动能量较大;WLTC工况下,频率小于0.10 Hz的超低频区的内秉模态幅值较高,人体恶心程度较严重,对运动病的贡献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驰模型 自适应巡航控制 EMD FFT 内秉模态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智能矿山中的研究与应用综述
9
作者 江鹤 程德强 +3 位作者 乙夫迪 汪鹏 崔文 寇旗旗 《工矿自动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6,共16页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及矿山智能化转型升级的需求加大,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智能矿山领域的探索与应用持续深化。简述了矿山信息化、数字化及智能化的理论体系,其覆盖从数据采集、处理到智能决策的全方位流程,为矿山转型升级奠定基础。...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及矿山智能化转型升级的需求加大,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智能矿山领域的探索与应用持续深化。简述了矿山信息化、数字化及智能化的理论体系,其覆盖从数据采集、处理到智能决策的全方位流程,为矿山转型升级奠定基础。综述了智能矿山监测监控技术、矿山大数据智能分析与决策技术、矿用设备预测性维护技术、智能矿山工业物联网技术、智能矿山AI技术、矿山数字孪生技术、矿山机器人技术、矿山5G通信技术的核心关键技术、典型应用场景和未来发展趋势。智能矿山监测与监控技术的核心构成是高精度传感器网络、物联网、大数据分析及AI。矿山大数据智能分析与决策关键技术包括数据收集与整合、数据智能分析、决策支持等。矿用设备的预测性维护技术主要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分析、故障诊断及维护决策优化。智能矿山工业物联网技术贯穿感知层到应用层,实现矿山安全管理的高效化与智能化。智能矿山AI技术在预测性维护与自我优化、人机协作与自动化控制等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矿山数字孪生技术的核心是物联网、三维可视化与建模、AI与机器学习和高可靠通信技术。矿山机器人技术在无人驾驶、智能采矿、环境感知与监测、多机器人协同作业等领域广泛应用。矿山5G技术的核心优势是高速率、低延迟、大连接密度、高可靠性与稳定性,在多传感器融合监测、无人驾驶、5G边缘计算、虚拟现实/增强显示等领域得以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矿山 新一代信息技术 大数据分析 工业物联网 人工智能 数字孪生 机器人 5G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键细粒度信息指导的多尺度遮挡行人重识别
10
作者 周玉 赵小锋 +2 位作者 汪一 孙彦景 李松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578-2586,共9页
为了减轻背景和遮挡等干扰信息对行人身份重识别(ReID)准确率的影响以及充分利用细粒度和粗粒度信息之间的互补性,该文提出关键细粒度信息指导的多尺度遮挡行人重识别网络。首先,将图像划分为两种不同尺寸的重叠图像块,构建同时包含细... 为了减轻背景和遮挡等干扰信息对行人身份重识别(ReID)准确率的影响以及充分利用细粒度和粗粒度信息之间的互补性,该文提出关键细粒度信息指导的多尺度遮挡行人重识别网络。首先,将图像划分为两种不同尺寸的重叠图像块,构建同时包含细粒度和粗粒度信息提取分支的多尺度识别网络,以更好模拟人类观察图像时的多尺度特性以及观察相邻区域时的连续性特性。然后,考虑到细粒度分支能够提取更多的图像细节信息且细粒度和粗粒度信息之间存在一定的共性与差异,进一步通过细粒度注意力模块实现细粒度信息对粗粒度信息学习分支的指导。其中,参与指导的细粒度信息是通过干扰信息剔除(IIE)模块滤除干扰信息后保留的关键信息。最后,通过双次差分获取与行人身份识别相关的关键信息,并通过标签和特征等多维度的联合监督,实现行人身份的预测。在多个公开的行人重识别数据库进行的大量实验证明了该算法的性能优越性以及其中各个模块的有效性和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遮挡行人重识别 多尺度 细粒度信息 粗粒度信息 干扰信息剔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轻量卷积和信息增强的目标检测算法
11
作者 王惠杰 李忠飞 +3 位作者 张云峰 李明 樊世君 聂帅杰 《现代矿业》 CAS 2024年第8期162-166,171,共6页
为解决在矿井环境中目标检测算法模型体积大、计算复杂度高以及模型轻量化后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专为矿井环境设计的目标检测算法——YOLO-AM。该算法采用轻量化网络MobileNetv2作为主干网络,并使用深度可分离卷积来替代颈部网络中... 为解决在矿井环境中目标检测算法模型体积大、计算复杂度高以及模型轻量化后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专为矿井环境设计的目标检测算法——YOLO-AM。该算法采用轻量化网络MobileNetv2作为主干网络,并使用深度可分离卷积来替代颈部网络中的3×3卷积,显著降低模型的计算量和参数量。这一设计使得算法更适应矿井中有限的计算资源和对实时性的需求。接着在主干网络的输出位置引入坐标注意力机制,增强输出特征中的有效信息。同时提出了一种浅层特征增强模块,在特征融合网络融合该模块用于增强浅层特征的语义信息,从而提高模型的检测精度。在公共数据集PASCALVOC上的试验结果表明,相比基准模型YOLOv4,YOLO-AM以降低7%检测精度的代价,减小了83%的参数量和86%的计算量,同时也提高了检测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井目标检测 YOLOv4 MobileNetv2 深度可分离卷积 注意力模块 特征融合 轻量化 主干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任务驱动的动态可伸缩空间信息网络架构设计与优化
12
作者 何立军 贾子晔 +3 位作者 李世银 汪彦婷 王丽 刘磊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409-4421,共13页
现阶段空间信息网络中各卫星子系统各成体系且相互割裂,使得网络呈现封闭、分裂态势,形成严峻资源壁垒,造成空间资源协同应用能力弱以及网络扩展能力低等难题。传统架构设计采用对现阶段空间网络架构的“完全颠覆”的思路,大大增加了实... 现阶段空间信息网络中各卫星子系统各成体系且相互割裂,使得网络呈现封闭、分裂态势,形成严峻资源壁垒,造成空间资源协同应用能力弱以及网络扩展能力低等难题。传统架构设计采用对现阶段空间网络架构的“完全颠覆”的思路,大大增加了实际部署的难度。为此,该文立足于卫星网络现状,采取“按步骤分阶段升级”的思路,促进现有网络架构的演进,从任务驱动角度开展动态可伸缩空间信息网络架构模型研究,实现空间资源在各卫星子系统间高效动态共享,促进空间资源根据任务需求变化而动态高效汇聚。首先,提出分阶段实现的网络架构模型,旨在兼容和升级现有网络架构。随后,介绍核心部件网络资源协调器的详细设计,包括网络结构与工作协议、超帧结构以及高效的网络资源动态分配策略,实现空间数据的高效传输。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网络架构实现了网络资源高效共享,大大提升空间信息网络的网络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信息网络 网络架构 资源分配 数据传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山信息化发展及以数字孪生为核心的智慧矿山关键技术 被引量:92
13
作者 丁恩杰 俞啸 +4 位作者 夏冰 赵小虎 张达 刘统玉 王卫东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564-578,共15页
矿山信息化建设在经历了单机自动化、综合自动化、数字矿山几个阶段之后,在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的推动下,正朝着矿山智能化和智慧矿山的方向发展。以数字孪生技术为核心,围绕矿山生产场景和智能装备的知识服务体系是智慧矿山... 矿山信息化建设在经历了单机自动化、综合自动化、数字矿山几个阶段之后,在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的推动下,正朝着矿山智能化和智慧矿山的方向发展。以数字孪生技术为核心,围绕矿山生产场景和智能装备的知识服务体系是智慧矿山下一步需要重点研究的方向。首先回顾了矿山信息化技术的发展,然后分析了智慧矿山的核心关键技术,从智能感知与智能装备、边缘计算与网络服务、数字孪生知识建模、平台与应用系统4个方面进行阐述。智能传感装置和智能装备的不断涌现,为智慧矿山前端感知和执行提供了基础,而即时的感知、分析和决策是智能装备自治、自主工作的前提;随着边缘网关计算能力的提升,需要设计面向应用场景的轻量级算法模型和高效云边协同机制,以满足智能装备即时服务的需求,同时,围绕5G的通信技术在矿山的应用,将进一步提升知识服务的快速响应能力;矿山运行机理、经验知识、大数据分析与数字孪生建模技术融合的矿山生产场景可信数字孪生模型,将成为智慧矿山知识服务的核心;面向大数据和知识模型的平台技术是矿山数字孪生和智能化服务的载体,大数据高效存取、分析和利用能够有效的促进矿山智能化应用服务的融合。矿山数字孪生及相关智能化技术的突破,将实现对矿山物理世界实时可测、可观、准确控制、精确管理和科学决策,从而建立少人化或无人化的矿山生产模式,为智慧矿山的发展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矿山 物联网 数字孪生 人工智能 大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LC在运料小车自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18
14
作者 戴冠秀 刘太湖 +1 位作者 巩敦卫 李明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7-59,共3页
早期运料小车电气控制系统多为继电器-接触器组成的复杂系统,这种系统存在设计周期长、体积大、成本高等缺陷,几乎无数据处理和通信功能,必须有专人负责操作。将PLC应用到运料小车电气控制系统,可实现运料小车的自动化控制,降低系统的... 早期运料小车电气控制系统多为继电器-接触器组成的复杂系统,这种系统存在设计周期长、体积大、成本高等缺陷,几乎无数据处理和通信功能,必须有专人负责操作。将PLC应用到运料小车电气控制系统,可实现运料小车的自动化控制,降低系统的运行费用。PLC运料小车电气控制系统具有连线简单,控制速度快,精度高,可靠性和可维护性好,安装、维修和改造方便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料小车 自动控制 变频器 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煤矿建设路线与工程实践 被引量:22
15
作者 钱建生 胡青松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09-117,共9页
针对我国智能煤矿发展"三步走"战略,指出智能煤矿建设不但包括基础设施、生产监控系统、安全监控系统、生产经营管理系统等系统的建设,更包括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智能决策系统建设。从工程实践的角度提出了煤矿智能化建设&... 针对我国智能煤矿发展"三步走"战略,指出智能煤矿建设不但包括基础设施、生产监控系统、安全监控系统、生产经营管理系统等系统的建设,更包括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智能决策系统建设。从工程实践的角度提出了煤矿智能化建设"3115"建设路线,煤矿可根据自身需求和信息化现状,按照该建设路线有选择、分步骤的进行智能煤矿建设。阐述了"3115"建设路线中的实施方法:通过"3个网络"建设企业管理网、工业网络和通信联络网,其构成智能煤矿的基础,形成覆盖全矿井的统一传输网络平台;通过"1个平台"构建统一的智能集成控制平台,实现"六全"信息智能;通过"1个系统"建设煤矿大数据及云服务系统,实现数据和模型的统一存储,为智能决策提供数据和算力支持;通过"5个中心"建设数据中心、调度指挥中心、智能控制中心、安全监测中心和生产运营管理中心,为智能煤矿提供业务与决策支撑。以所完成的多个智能煤矿建设为例介绍了"3115"建设路线的工程实践。智能煤矿建设大幅提高了实施企业的生产效率和安全水平,特别是大幅降低了危险岗位和重复性岗位的员工数量,为企业创造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矿山 建设路线 云计算 大数据 人工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PID控制器的空压机恒压供气系统的设计 被引量:22
16
作者 何凤有 鲍卫宁 +1 位作者 汤瑒 刘西超 《工矿自动化》 2010年第1期91-93,共3页
针对空压机供气系统具有大滞后特性及系统稳定性差的问题,介绍了一种基于模糊PID控制器的空压机恒压供气系统的设计。该系统中的模糊PID控制器结合了传统PID控制与模糊控制技术,可完成整个系统的参数自动调整,最终实现系统恒压供气的目... 针对空压机供气系统具有大滞后特性及系统稳定性差的问题,介绍了一种基于模糊PID控制器的空压机恒压供气系统的设计。该系统中的模糊PID控制器结合了传统PID控制与模糊控制技术,可完成整个系统的参数自动调整,最终实现系统恒压供气的目的。实际运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根据供气设备及环境的变化做出最优控制,有效提高了整个系统的可靠性、稳定性、动态响应速度及节能效果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压机 恒压供气 模糊PID控制 参数自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频注入法的永磁同步电动机无传感器矢量控制 被引量:8
17
作者 叶生文 谷善茂 +1 位作者 李广超 方静欢 《工矿自动化》 2010年第1期44-47,共4页
提出了一种在零速或是低速时无传感器的永磁同步电动机矢量控制方法。该方法基于永磁同步电动机的凸极效应原理,在两相旋转坐标系中注入高频信号来获取无传感器矢量控制时所需转子的精确位置和转速,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永磁同步电动机无... 提出了一种在零速或是低速时无传感器的永磁同步电动机矢量控制方法。该方法基于永磁同步电动机的凸极效应原理,在两相旋转坐标系中注入高频信号来获取无传感器矢量控制时所需转子的精确位置和转速,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永磁同步电动机无传感器矢量控制系统。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准确估计转子位置和速度,满足矢量控制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动机 无传感器 矢量控制 高频信号注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SP的全速度范围开关磁阻电动机无位置传感器控制 被引量:3
18
作者 宋宏志 谭国俊 +1 位作者 张旭隆 蒯松岩 《工矿自动化》 2009年第10期50-53,共4页
传统的开关磁阻电动机(SRM)调速系统中的位置传感器导致系统结构复杂度加大、成本提高、可靠性降低等。针对该问题,文章提出了激励脉冲法和改进的简化磁链法相结合的新型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方案,即静止与接近零速度时采用激励脉冲法,中高... 传统的开关磁阻电动机(SRM)调速系统中的位置传感器导致系统结构复杂度加大、成本提高、可靠性降低等。针对该问题,文章提出了激励脉冲法和改进的简化磁链法相结合的新型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方案,即静止与接近零速度时采用激励脉冲法,中高速时采用改进的简化磁链法。采用TMS320F2812 DSP对12/8极SRM的实验结果证实了该方案的有效性和可行性,SRM转矩脉动小,启动转矩大,动态特性好,适用于工业现场全速度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关磁阻电动机 SRM 调速 无位置传感器 全速度范围 DS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eb的煤矿企业办公信息平台的设计 被引量:1
19
作者 芦楠楠 钱建生 +2 位作者 程健 黄兴 陈代桢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90-93,共4页
针对煤矿企业各部门布局分散、缺乏统一的信息交互平台而严重影响企业生产效率的情况,文章以某煤矿为例,介绍了一种基于Web B/S模式的煤矿企业办公信息平台的设计与实现,描述了办公信息平台的需求分析、应包括的基本元素、架构、网络拓... 针对煤矿企业各部门布局分散、缺乏统一的信息交互平台而严重影响企业生产效率的情况,文章以某煤矿为例,介绍了一种基于Web B/S模式的煤矿企业办公信息平台的设计与实现,描述了办公信息平台的需求分析、应包括的基本元素、架构、网络拓扑、数据库访问机制、安全性设计及其功能等,还阐述了办公信息平台实现过程中应用到的数据库访问技术和权限控制技术等。该办公信息平台的应用效果表明它能满足煤矿生产与管理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企业 办公信息平台 WEB B/S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欠定场景下的GNSS欺骗干扰源稀疏测向
20
作者 赵雨晴 沈锋 +1 位作者 徐定杰 孟振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2-218,共7页
针对传统的子空间类测向算法在欠定场景下失效,且需要信号源数量作为先验信息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互质阵列的GNSS欺骗干扰源测向方法,以提升卫星导航接收机在欺骗环境下的应用安全。通过构建循环相关矩阵以降低噪声对互质阵列信号处理... 针对传统的子空间类测向算法在欠定场景下失效,且需要信号源数量作为先验信息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互质阵列的GNSS欺骗干扰源测向方法,以提升卫星导航接收机在欺骗环境下的应用安全。通过构建循环相关矩阵以降低噪声对互质阵列信号处理性能的影响,并通过矢量化循环相关矩阵获取虚拟域等效阵列信号。在此基础上,设计一个基于虚拟域信号稀疏重构的优化问题,通过最小化拟合误差,获得高精度、多自由度测向结果。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相比于传统子空间类算法具有更高的测向精度,而且在欠定场景下,依旧可以提供可靠的欺骗源测向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导航 欺骗干扰 测向 稀疏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