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碳理念视角下产品包装设计探析——以日用洗护用品为例
1
作者 赵念念 李爱真 《日用化学工业(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81-389,共9页
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低碳理念已逐渐成为社会发展的核心原则。日用洗护用品的包装设计也需顺应时代潮流,朝着更加环保、低碳的方向发展。本文以日用洗护用品为研究对象,采用案例分析法对低碳理念视角下的产品包装设计进行探析... 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低碳理念已逐渐成为社会发展的核心原则。日用洗护用品的包装设计也需顺应时代潮流,朝着更加环保、低碳的方向发展。本文以日用洗护用品为研究对象,采用案例分析法对低碳理念视角下的产品包装设计进行探析。首先,分析了国内外日用洗护用品包装设计的发展现状,指出存在过度包装、使用难以降解的材料等问题。然后,基于对低碳理念的理论基础及其与日用洗护用品包装设计关联性的探讨,总结了低碳理念视角下日用洗护用品包装设计的原则。最后,提出了低碳理念视角下日用洗护用品包装设计策略,包括选择和应用环保材料、优化与创新包装结构、探索绿色印刷与装饰技术等。以期通过低碳理念在产品包装设计中的应用,推动包装设计行业向着更加绿色、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 日用洗护用品 包装设计 环保 可持续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科幻电影中的互文性叙事艺术 被引量:3
2
作者 孙慧 汪漪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5期87-89,共3页
当代电影理论从发现电影文本的互文性叙事,直至对电影文本的互文性叙事展开系统的研究,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厘清这一过程是探讨当代科幻电影中互文性叙事的基础。按照帕特里克·富尔赖的理论,当代科幻电影从结构参照、主题参... 当代电影理论从发现电影文本的互文性叙事,直至对电影文本的互文性叙事展开系统的研究,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厘清这一过程是探讨当代科幻电影中互文性叙事的基础。按照帕特里克·富尔赖的理论,当代科幻电影从结构参照、主题参照、提喻结构和拼凑形式这四个层面构建了互文性叙事。当代科幻电影对互文性叙事的建构,是对科幻电影叙事方式的创新,是对观众审美体验的塑造,也是对科幻电影跨文化传播策略的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科幻电影 互文性叙事 审美体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坡八首》与东坡自号时间考
3
作者 文艳蓉 《江海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6-46,共1页
《东坡八首》是苏轼被贬黄州后所作组诗,其创作具体时间的认定对厘清苏轼始号东坡居士有重要意义。《苏轼全集校注》称此诗“元丰四年二月作于黄州”,孔凡礼《苏轼年谱》则系于同年五月,均与事实不符。《东坡八首》序云:“余至黄州二年... 《东坡八首》是苏轼被贬黄州后所作组诗,其创作具体时间的认定对厘清苏轼始号东坡居士有重要意义。《苏轼全集校注》称此诗“元丰四年二月作于黄州”,孔凡礼《苏轼年谱》则系于同年五月,均与事实不符。《东坡八首》序云:“余至黄州二年,日以困匮。故人马正卿哀余乏食,为于郡中请故营地数十亩,使得躬耕其中。地既久荒为茨棘瓦砾之场,而岁又大旱,垦辟之劳,筋力殆尽。释耒而叹,乃作是诗,自悯其勤,庶几来岁之入以忘其劳焉。”文中期待的是“来岁之入”,若为二月、五月,种麦与菜当年便可收获,无须等待来年。《晚香堂苏帖》载:“陶彭泽晚节躬耕,每以诗自解,意其中未能平也。流寓黄州二年,适值艰岁,往往乏食,无田可耕,盖欲为彭泽而不可得者。……元丰四年八月十六日,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坡居士 陶彭泽 孔凡礼 贬黄州 四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文献计量学的《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核心竞争力提升路径思考——兼论传统工科院校工程技术类综合学术期刊的研究热点与知识图谱 被引量:4
4
作者 杨延麟 赵迪斐 +1 位作者 谭昕 李蕊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77-184,共8页
为了解近15 a来《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载文的整体态势,应用CiteSpace等文献计量学分析工具,对《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载文的研究热点、趋势与知识图谱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载文主... 为了解近15 a来《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载文的整体态势,应用CiteSpace等文献计量学分析工具,对《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载文的研究热点、趋势与知识图谱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载文主要集中在矿业工程、安全工程、地质工程和测绘工程等工科领域,发文趋势稳定;报道范围相对广泛,结构为离散型;报道热点集中在采空区研究、瓦斯安全、煤层气、开采沉陷、资源勘探等方面,学科交叉属性较强;报道范围具有跨相近领域、关键词离散但服务于更高一级领域目标的关键特征。通过对可视化结果进行分析,揭示传统工科院校工程技术类综合学术期刊的发展现状及规律,为期刊综合质量提升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热点 文献计量学 知识图谱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论“诠释学”的“诠释”——从中国当代文论研究中的诠释学接受谈起 被引量:1
5
作者 曹洪洋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3年第2期111-120,共10页
通过回顾、梳理汉语学界对诠释学与“诠释”观念的不同理解、解释、翻译和运用,我们认为,回到海德格尔是真正理解现代诠释学理论和准确把握“诠释”观念内涵的关键。海德格尔从“存在”及其意义的理解和诠释着手,将“诠释”的本质规定... 通过回顾、梳理汉语学界对诠释学与“诠释”观念的不同理解、解释、翻译和运用,我们认为,回到海德格尔是真正理解现代诠释学理论和准确把握“诠释”观念内涵的关键。海德格尔从“存在”及其意义的理解和诠释着手,将“诠释”的本质规定为语言的自我显现;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西方现代诠释学理论已经构成当下诠释话语的基础。这正是受制于“效果历史”的诠释学和“诠释”理解的实情,也是我们从事关于“诠释”的对话的“诠释学处境”。现实所存在的围绕诠释学和“诠释”而产生的诸种误解,其根源即在于对此实情和处境的无视或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诠释学 “诠释” 诠释学接受 海德格尔 中国当代文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司马迁“乐和民心”乐教思想研究及其当代价值转化 被引量:1
6
作者 张鸿雨 刘振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1-124,共4页
司马迁的“乐和民心”乐教思想蕴含着丰富的教育理念和治理智慧。其历史渊源深远,反映了古代中国对于音乐教育与社会治理之间紧密关系的认识;其内涵丰富,不仅强调音乐对于个体品德的培养作用,更注重通过音乐来调和民心、促进社会和谐。... 司马迁的“乐和民心”乐教思想蕴含着丰富的教育理念和治理智慧。其历史渊源深远,反映了古代中国对于音乐教育与社会治理之间紧密关系的认识;其内涵丰富,不仅强调音乐对于个体品德的培养作用,更注重通过音乐来调和民心、促进社会和谐。在当代社会,司马迁的“乐和民心”乐教思想仍然具有重要的转化价值,将其与现代教育政策及理念相结合,可以推动音乐教育的创新与发展,使音乐成为培养个体全面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工具,同时还可以为文化传承提供新的视角和启示,从而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马迁 “乐和民心” 乐教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问卷”发出之后——1990年代以来文学“问卷”中的青年写作问题 被引量:1
7
作者 牛菡 《扬子江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2-58,共7页
创作谈即公开发表的,作家讲述个人创作动机、创作过程、创作内容、创作手法等的文本。问卷,也即“同题共答”,无疑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创作谈,它由一份问卷与多份答卷组成,具有作为“文本”与“行动”的双重意义,因此成为考察1990年代以来... 创作谈即公开发表的,作家讲述个人创作动机、创作过程、创作内容、创作手法等的文本。问卷,也即“同题共答”,无疑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创作谈,它由一份问卷与多份答卷组成,具有作为“文本”与“行动”的双重意义,因此成为考察1990年代以来青年写作问题与症候的绝佳样本。学界对创作谈的研究,多集中在对其史料价值的发掘上,问卷作为特殊类型的创作谈,其“文本”外的“行动”意义相对被忽略,1990年代末的“断裂”问卷与同时期的《集体作业》、针对青年作家发起的绵延不断的问卷“调查”之间的精神关联,尚未被关注并阐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作动机 青年作家 特殊类型 创作谈 史料价值 精神关联 问卷 双重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文科视野下中文学科的困境与变革 被引量:22
8
作者 邓心强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22-133,共12页
新文科的产生与新技术渗入社会各领域、新需求倒逼高校人才培养的创新、新国情需要文科发挥更大作用相关,它是三者综合作用的时代产物。新文科不仅引发各学科的内涵式发展,更是一种引领文科发展方向的方法论。当前中文学科建制存在的主... 新文科的产生与新技术渗入社会各领域、新需求倒逼高校人才培养的创新、新国情需要文科发挥更大作用相关,它是三者综合作用的时代产物。新文科不仅引发各学科的内涵式发展,更是一种引领文科发展方向的方法论。当前中文学科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学科划分越来越细,缺少对话和融通,课程设置量过多,且与时代发展存在距离;研究者聚焦某一领地,较少跨学科研究;培养的人才以“写作”见长,无法满足当前人工智能时代对人才综合素养的需求。新文科实施之际,中文学科面临着深刻变革:学科内部贯通,促进深度融合;促进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加强与新技术的密切关联。在新文科建设中,中文学科要牢牢立足自身经典,避免阅读的碎片化;强基固本,扎实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回应新时代要求;依托新的科技改进教学内容与方式;以前瞻意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与方法。与时代共振的变革将带来中文学科发展新的生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科 中文学科 交叉融合 经典意识 强基固本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色文化育人功能简论 被引量:13
9
作者 方跃平 宗钰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41-43,共3页
红色文化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资源,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由于有的地方政府对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缺乏力度、部分学校对红色文化育人价值的认知缺乏深度、社会对红色文化的传播缺乏广度,新时代的红色文化育人工作任重道远。地方... 红色文化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资源,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由于有的地方政府对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缺乏力度、部分学校对红色文化育人价值的认知缺乏深度、社会对红色文化的传播缺乏广度,新时代的红色文化育人工作任重道远。地方政府、学校及社会应提高红色文化育人意识,合理开发与综合利用红色文化资源,联合打造"红色文化育人共同体",全面发挥红色文化的育人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红色文化 育人 思想政治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苏轼、黄庭坚诗歌用典中的文学思想 被引量:5
10
作者 闫续瑞 宋定坤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00-107,共8页
用典是苏轼与黄庭坚诗歌中最重要的写作手法之一,既可以体现他们渊博的学识和独特的趣味,又蕴含一些独到的文学思想。他们自觉主张文学上的集大成,在诗歌创作中极为重视用典,拓宽了典故来源、增加了典故数量、丰富了用典手法。同时,由... 用典是苏轼与黄庭坚诗歌中最重要的写作手法之一,既可以体现他们渊博的学识和独特的趣味,又蕴含一些独到的文学思想。他们自觉主张文学上的集大成,在诗歌创作中极为重视用典,拓宽了典故来源、增加了典故数量、丰富了用典手法。同时,由于苏、黄对诗歌标准有着不同的理解,他们的诗歌用典也有着不同的风格。苏轼主张诗歌应做到雅俗兼具,他的用典具有“新”的效果;黄庭坚则认为诗歌应做到“不俗”,他的用典带有“奇”的风格。通过对典故的选取和创新,苏轼和黄庭坚扩大了宋诗的题材、增强了宋诗的说理性,用典也成为宋诗以筋骨思理见长新风的重要表现手段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轼 黄庭坚 诗歌用典 文学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的家国情怀:电影《流浪地球2》的伦理叙事 被引量:5
11
作者 孙慧 艾擎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4期50-54,共5页
在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社会的交融中,我国科幻文学始终坚守从传统伦理纲常中的家庭与社会伦理出发,试图跨越不同的文化界限,以民族特色的家国情怀规范和强调人类行为和价值观,为人类未来生存探索新的可能性。根据刘慈欣小说改编的同名电... 在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社会的交融中,我国科幻文学始终坚守从传统伦理纲常中的家庭与社会伦理出发,试图跨越不同的文化界限,以民族特色的家国情怀规范和强调人类行为和价值观,为人类未来生存探索新的可能性。根据刘慈欣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流浪地球2》以深层文化心理的家国情怀建构起个体与他者、中国与世界的伦理关联,以个体伦理与集体伦理两个维度彰显传统文化与价值观的生命力,成功传达了人类命运共同体观念,引发当下对于现实国际环境的关注与人类命运的哲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国情怀 伦理叙事 刘慈欣 人类命运 集体伦理 伦理纲常 深层文化 科幻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魏晋南北朝批评姿态与文体的风貌意味 被引量:2
12
作者 邓心强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66-75,共10页
魏晋南北朝文论家善于根据不同体式规范要求行文,根据批评对象以及文本接受者确定语体的运用,以充分彰显自己的创作才华与批评思想。这一阶段批评文体呈现出的整体风貌和意味,取决于批评家在文论中呈现出的批评姿态。文论家们在感性品... 魏晋南北朝文论家善于根据不同体式规范要求行文,根据批评对象以及文本接受者确定语体的运用,以充分彰显自己的创作才华与批评思想。这一阶段批评文体呈现出的整体风貌和意味,取决于批评家在文论中呈现出的批评姿态。文论家们在感性品鉴和理性批评之间漫游,出入于整体和局部之间,灵活调度多种辞格,将叙述和议论有机结合。他们以平等的身份探讨切磋,维护自身观点,义正辞严地辩护,在破立结合中营造出犀利且有张力的文风。针对创作与批评界的不足,他们针砭问题,勇于革新现状,积极培植新人,这些都使此阶段批评文体在诗意与谨严、感性与思理、温和与雄辩等方面呈现出新的面貌,可资当前中国文学批评界参照、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晋南北朝 批评文体 批评姿态 风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胡适红学新范式百年述论
13
作者 高淮生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2年第4期129-140,148,共13页
胡适的《红楼梦》研究在诸多方面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贡献,同时也存在许多问题和局限性。胡适所开创的新红学影响深远,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胡适新红学已经出现严重的“认同危机”,诸如由李希凡、蓝翎合写的批评俞平伯的文章引发的... 胡适的《红楼梦》研究在诸多方面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贡献,同时也存在许多问题和局限性。胡适所开创的新红学影响深远,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胡适新红学已经出现严重的“认同危机”,诸如由李希凡、蓝翎合写的批评俞平伯的文章引发的“认同危机”在胡适批判运动中日益强烈;由余英时《近代红学的发展与红学革命》一文引发的“认同危机”同样颇具影响力。对于新红学的“认同危机”正在促使人们全面思考红学新百年的发展前途,但无论提出怎样的“路径”或“构想”,胡适的影响将会一直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适 新红学 《红楼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代五弦筑演奏技法实验创新研究
14
作者 刘振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0-55,共6页
汉代五弦筑因其年代久远、音乐信息缺失等因素,导致乐器本体和演奏技法失传。为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汉代五弦筑恢复其音乐实景,本文借用实验音乐考古的部分研究方法,定睛汉代五弦筑的出土实物,结合近些年中国矿业大学汉乐复原的... 汉代五弦筑因其年代久远、音乐信息缺失等因素,导致乐器本体和演奏技法失传。为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汉代五弦筑恢复其音乐实景,本文借用实验音乐考古的部分研究方法,定睛汉代五弦筑的出土实物,结合近些年中国矿业大学汉乐复原的研究成果,在乐器复制、张弦与定弦方法、演奏姿态、左右手演奏技巧等方面总结汉代五弦筑演奏技法的基础上,借鉴当代弦乐器古琴、古筝、琵琶、大提琴等乐器的演奏技法,力图通过创新实验恢复五弦筑的音乐功能,重构汉代五弦筑与乐队的表现模式,为复原汉代音乐文化实景提供一些方法参考和实践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五弦筑 乐器复制 演奏技法 《贺春·上林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师与研究生共同体文化的特征、功能及其建构 被引量:4
15
作者 骆云 武永江 《研究生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0-26,47,共8页
导师与研究生基于共同科研生活所建构的共同体文化,是某种习惯,它以潜在、深刻而持久的方式影响着导师与研究生的言行,其基本特征表现为共同关爱的文化、共同交流的文化、共同探究的文化、共同范式的文化和共同变革的文化。这种共同体... 导师与研究生基于共同科研生活所建构的共同体文化,是某种习惯,它以潜在、深刻而持久的方式影响着导师与研究生的言行,其基本特征表现为共同关爱的文化、共同交流的文化、共同探究的文化、共同范式的文化和共同变革的文化。这种共同体文化能够解决导师与研究生关系异化问题、生活碎片化问题、发展单一化问题和培养模式僵化问题。共同体文化的建构策略:成为自己的主人、使用相似的情感语言、尊重文化的差异、达成科研的共享目标和选择发展性的评价标准。研究生教育要提供一种可以通过探究和创新来挑战、修正和更新观念文化的环境,从而实现共同体文化自觉与共同体文化育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生教育 共同体文化 文化育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门涡街效应与“不起眼的瓶子” 被引量:2
16
作者 罗宁 孙锐 +2 位作者 彭维红 董纪伟 孙慧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5-9,44,共6页
以流体力学卡门涡街原理为理论基础,对2020年度国际青年物理学家竞赛设计题“不起眼的瓶子”针对性地开展了相关力学设计分析。基于自主搭建的高速纹影测试系统并结合CFD高保真数值仿真计算方法解释了该实验现象背后隐藏的流体力学机理... 以流体力学卡门涡街原理为理论基础,对2020年度国际青年物理学家竞赛设计题“不起眼的瓶子”针对性地开展了相关力学设计分析。基于自主搭建的高速纹影测试系统并结合CFD高保真数值仿真计算方法解释了该实验现象背后隐藏的流体力学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工况条件下,高速纹影系统很好地捕捉了蜡烛附近流场变化特征,揭示了圆柱瓶子后方气流流动最大速度大于瓶子前方气流流动初始速度,气流流经瓶子进行绕流产生卡门涡街导致蜡烛熄灭;结合仿真计算结果揭示了该实验在不放置瓶子时气流可以吹灭蜡烛,相同条件下放置瓶子时依然可以吹灭蜡烛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纹影系统 圆柱绕流 卡门涡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度伪造”的技术逻辑与法律变革 被引量:39
17
作者 蔡士林 《政法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31-140,共10页
"深度伪造"(Deepfake)是指对图像、视频和音频进行超现实的数字伪造。尽管该技术在艺术、医疗、教育等领域显现出独特的魅力,但其对既存法律制度也产生了深度冲击。"深度伪造"呈现出大众数据被深度裹挟、合成作品... "深度伪造"(Deepfake)是指对图像、视频和音频进行超现实的数字伪造。尽管该技术在艺术、医疗、教育等领域显现出独特的魅力,但其对既存法律制度也产生了深度冲击。"深度伪造"呈现出大众数据被深度裹挟、合成作品真伪莫辨、既存秩序规则备受冲击等技术风险。与之关联的法律风险也如影随形,具体表现为:版权规则的重构、侵害法益路径的翻新以及言论自由含义的重申。为了回应上述风险,需要根植"柔性"治理的思维,明确"深伪"的管理主体,类比"演绎作品"处置,构建层次分明的责任体系,勘定"不得诽谤"的自由界限,力图实现法律与技术共存共融之愿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伪造” 技术逻辑 应用风险 治理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学视角下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 被引量:2
18
作者 鲁书韫 于晓燕 《山东林业科技》 2023年第2期97-99,共3页
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开始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目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存在法律法规不健全、资金渠道单一、补偿标准偏低等问题。本文探讨了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理论基础及我国的法律实践,针对存在的问题从健全法律法规、确定补偿... 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开始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目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存在法律法规不健全、资金渠道单一、补偿标准偏低等问题。本文探讨了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理论基础及我国的法律实践,针对存在的问题从健全法律法规、确定补偿范围、明晰产权制度、拓宽资金渠道、健全监督机制等方面,探索完善生态效益补偿法律制度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 生态效益 补偿 法律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居易诗集校注》补正三则
19
作者 文艳蓉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92-92,共1页
谢思炜先生的《白居易诗集校注》(中华书局2006年版)运用金泽文库本、《文集抄》等日本古抄本校勘文字,是白居易研究国际化的里程碑。其所用《管见抄》文字引自日本学者成果,但部分篇章尚有疏略,且日本校勘集大成者冈村繁校释《白氏文... 谢思炜先生的《白居易诗集校注》(中华书局2006年版)运用金泽文库本、《文集抄》等日本古抄本校勘文字,是白居易研究国际化的里程碑。其所用《管见抄》文字引自日本学者成果,但部分篇章尚有疏略,且日本校勘集大成者冈村繁校释《白氏文集》亦未能利用勘正。笔者研读原本后,发现有可补正其书者三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分篇章 白居易研究 《白氏文集》 冈村繁 古抄本 金泽文库 校勘 国际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余绍宋、俞剑华、温肇桐画籍分类方法的比较研究
20
作者 荆琦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6-41,I0002,共7页
20世纪初,胡适借助毛子水“整理国故”的主张号召学术界要用“批判的态度”和“科学的精神”对于我国古代历史文献遗产进行重新整理。余绍宋有感于画学书籍的整理刻不容缓,遂先后编撰《画法要录》与《书画书录解题》二书,首以科学方法... 20世纪初,胡适借助毛子水“整理国故”的主张号召学术界要用“批判的态度”和“科学的精神”对于我国古代历史文献遗产进行重新整理。余绍宋有感于画学书籍的整理刻不容缓,遂先后编撰《画法要录》与《书画书录解题》二书,首以科学方法对于古代书画典籍进行分类编排。四十年代,俞剑华借“整理国故”之名创“消极之整理”与“积极之建设”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并在余氏分类体系的基础上再次对于古代画籍的分类进行了调整。80年代,温肇桐辅以目录学方法对于前述分类体系修改之后提出了更为简明的分类方法。通过对于三种分类方法的比较研究,可以明晰前辈学者在提升古典画学文献的学术价值与实用价值方面所做的不懈努力,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类例既分,学术自明”的研究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绍宋 俞剑华 温肇桐 画籍 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