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江苏省秸秆资源量估算及其区域分布研究 被引量:22
1
作者 王雨辰 陈浮 +1 位作者 朱伟 曾远文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305-310,共6页
以正确评价江苏省秸秆资源量及其分布特性、充分认识江苏省秸秆资源的开发潜力为目的,以草谷比法为基础方法,选取经过修正的秸秆草谷比数据,对江苏省秸秆资源进行全面系统的估算;利用ArcGIS、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等地理信息技术和统计方... 以正确评价江苏省秸秆资源量及其分布特性、充分认识江苏省秸秆资源的开发潜力为目的,以草谷比法为基础方法,选取经过修正的秸秆草谷比数据,对江苏省秸秆资源进行全面系统的估算;利用ArcGIS、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等地理信息技术和统计方法,对江苏省秸秆资源量的区域分布规律进行探讨。研究结果显示,2010年江苏省理论上可产出秸秆资源量约3.176×107t,可收集量约为3.049×107t,将2010年江苏省产的秸秆资源全部能源化,相当于节省1.496×107t标准煤;水稻秸秆占总量49%,小麦秸秆约占26%,玉米、棉花秸秆约占7%。江苏省秸秆资源分布水平呈5种梯度类型,全省表现"东密西疏、北丰南贫"的资源分布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资源 估算 区域分布 江苏省 草谷比 ARCGIS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雷达和光学影像监测土壤表层水分 被引量:3
2
作者 曾远文 陈浮 +1 位作者 雷少刚 王雨辰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20-323,共4页
结合微波雷达与光学影像在监测表层土壤水分信息上的优势,提取了山西省西山矿区的表层土壤水分状况。受地形、植被等因素的干扰,对雷达影像进行正射校正,去除地形起伏对雷达图像的影响,基于光学数据获取植被含水量信息,并利用"水-... 结合微波雷达与光学影像在监测表层土壤水分信息上的优势,提取了山西省西山矿区的表层土壤水分状况。受地形、植被等因素的干扰,对雷达影像进行正射校正,去除地形起伏对雷达图像的影响,基于光学数据获取植被含水量信息,并利用"水-云"模型去除植被覆盖对土壤后向散射的影响,运用去除地形和植被影响的后向散射系数,结合现有的土壤水介电模型,计算得出了研究区的土壤表层水分信息。采用的研究方法避免了传统的土壤孔隙、地表辐射等现场地表模型参数的获取,可实现大范围快速的表层土壤水分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水分 雷达影像 光学影像 “水-云”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徐州采煤塌陷区复垦土壤的细菌群落多样性 被引量:7
3
作者 李媛媛 张怡康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312-315,共4页
为探讨江苏省徐州市采煤塌陷区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及优势种群在复垦前后的变化,利用454焦磷酸测序法,对比分析采煤塌陷地、复垦地以及非塌陷对照地这3个样地的细菌多样性及群落结构。结果表明,变形菌、放线菌、浮霉菌、酸杆菌、绿弯... 为探讨江苏省徐州市采煤塌陷区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及优势种群在复垦前后的变化,利用454焦磷酸测序法,对比分析采煤塌陷地、复垦地以及非塌陷对照地这3个样地的细菌多样性及群落结构。结果表明,变形菌、放线菌、浮霉菌、酸杆菌、绿弯菌、拟杆菌、厚壁菌和芽单胞菌为细菌的主要类群,但其在3个处理区的分布各不相同,即芽单胞菌和硝化螺旋菌在复垦区中分布最广,酸杆菌、放线菌、拟杆菌在对照区中最多,变形菌在塌陷区中分布最广。复垦地土壤的细菌群落多样性水平最高,对照地次之,塌陷地最低。细菌群落多样性指数与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钾的含量呈正相关关系,与土壤盐分呈负相关关系。开采沉陷导致土壤肥力退化和土壤盐渍化现象加重,抑制微生物的繁殖与生长。复垦与植被修复能够改善土壤理化特征,恢复微生物群落结构功能与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煤塌陷区 复垦土壤 微生物 454焦磷酸测序法 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用不同化肥后土壤氮磷释放模拟试验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庞宗强 王晓 +3 位作者 李苗 李兆辉 韩宝平 王琦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32-434,共3页
为了有效降低农业面源污染,改善江苏省徐州市沛沿河水质状况,通过不同土壤施肥试验和氮磷释放试验研究不同情况下各种土壤在受雨水短期浸泡时氮、磷的释放规律和释放能力。结果表明,稻田土壤保肥能力最强,应以施基肥为主;果园土壤保肥... 为了有效降低农业面源污染,改善江苏省徐州市沛沿河水质状况,通过不同土壤施肥试验和氮磷释放试验研究不同情况下各种土壤在受雨水短期浸泡时氮、磷的释放规律和释放能力。结果表明,稻田土壤保肥能力最强,应以施基肥为主;果园土壤保肥能力最差,应采用少量多次追肥的方法。硫酸铵宜作追肥,尿素宜作基肥。对浸泡试验数据按一级动力学模型进行拟合,结果表明浸泡试验上覆水中TN、TP浓度变化较好的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面源污染 合理施肥 氮磷释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一土地利用类型上对应地表参数与亮度温度的关系
5
作者 曾远文 陈浮 王雨辰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317-320,共4页
以Landsat TM影像为数据基础,定量反演研究区的亮度温度(Tb),获取城市土地利用信息,并分别在植被覆盖地表上提取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建设用地上提取归一化建筑指数(NDBI),利用构建圆形特征剖面的方法,探讨了NDVI、NDBI与Tb的关系。... 以Landsat TM影像为数据基础,定量反演研究区的亮度温度(Tb),获取城市土地利用信息,并分别在植被覆盖地表上提取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建设用地上提取归一化建筑指数(NDBI),利用构建圆形特征剖面的方法,探讨了NDVI、NDBI与Tb的关系。结果表明:(1)NDVI与Tb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NDBI与Tb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相关性都随着剖面半径的增大而增大;(2)NDVI与Tb的相关性大于NDBI,但对Tb的贡献能力要小于NDBI。研究结果可为徐州市城市和绿地规划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归一化植被指数 归一化建筑指数 亮度温度 特征剖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_2驱油示范区植被生态本底调查的指标与方法 被引量:1
6
作者 郝绍金 陈浮 +2 位作者 杨永均 张绍良 梁爽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340-343,共4页
CO2-EOR技术能提高油气采收率,但由于人为、地质等因素造成的泄漏风险给陆地生态系统带来潜在威胁,包括对农田生产、人体健康等的影响。对CO2驱油示范区进行植被生态调查有利于监测区域本底生态状况,主要指标包括农业特征、生态因子、... CO2-EOR技术能提高油气采收率,但由于人为、地质等因素造成的泄漏风险给陆地生态系统带来潜在威胁,包括对农田生产、人体健康等的影响。对CO2驱油示范区进行植被生态调查有利于监测区域本底生态状况,主要指标包括农业特征、生态因子、植物群落等,监测方法包括遥感调查、地面实测、室内试验等。为验证指标体系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对G油田CO2驱油示范区实施了本底调查。结果表明,该指标体系与方法为示范区生态监测提供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EOR示范区 植被生态 指标体系 本底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