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实验教学的改革 被引量:17
1
作者 马峰 李国华 曹洪治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05-107,共3页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在多年实验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的"模块式实验教学"是解决这一问题行之有效的方法。具体的做法是:根据实验教学内容的内在联系,将其分成若干个相互独立的模块。首先集中统一讲授与该模块相关的理论知识...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在多年实验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的"模块式实验教学"是解决这一问题行之有效的方法。具体的做法是:根据实验教学内容的内在联系,将其分成若干个相互独立的模块。首先集中统一讲授与该模块相关的理论知识,再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实验时不同组的学生做不同的实验,然后轮换。细化分组分别进行实验操作。该种实验教学模式有效解决了实验硬件设施不足、实验教学不系统、设备利用率较低等问题,并能与后续的实习环节很好衔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教学 材料科学 模块式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材料专业大学生创新训练的实践与探索 被引量:4
2
作者 刘瑞平 王琪 +1 位作者 马峰 李国华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208-210,共3页
大学生创新训练是国家实施教育质量工程的重要内容之一。针对目前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材料专业背景,结合在指导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过程中的探索与实践,通过积极申请经费、调动学生积极性与参与性以及合理的... 大学生创新训练是国家实施教育质量工程的重要内容之一。针对目前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材料专业背景,结合在指导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过程中的探索与实践,通过积极申请经费、调动学生积极性与参与性以及合理的任务分工等措施,提高了项目实施的效果,使学生的理论知识、实践技能以及团队协作能力均有了较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训练项目 材料专业 实施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机非金属材料学课程互动式实验教学探索 被引量:5
3
作者 程丽乾 赵会友 +3 位作者 刘瑞平 葛奔 王琪 王萌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08-211,共4页
该文针对无机非金属材料学课程的相关实验环节,介绍了互动式教学设计及方法的具体实施情况,并对该实验课程的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进行了改革。实践结果表明,学生能够充分投入实验课程,开展团队协作和师生互动。互动式实验教学方法从多角... 该文针对无机非金属材料学课程的相关实验环节,介绍了互动式教学设计及方法的具体实施情况,并对该实验课程的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进行了改革。实践结果表明,学生能够充分投入实验课程,开展团队协作和师生互动。互动式实验教学方法从多角度考察了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了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机非金属材料学 互动式教学 教学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O_2/ACF复合光催化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8
4
作者 吴苗苗 李洺阳 +2 位作者 刘佳昊 刘宇丹 李国华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0001-10008,共8页
将纳米TiO_2粉末负载于活性炭纤维(activated carbon fibers,ACF)上,可以解决纳米TiO_2颗粒的分离和再生等工业应用难题。通常,活性炭纤维负载TiO_2主要有两种途径;物理法(粉体烧结法、偶联法等)和化学法(溶胶-凝胶法、溶剂热、化学气... 将纳米TiO_2粉末负载于活性炭纤维(activated carbon fibers,ACF)上,可以解决纳米TiO_2颗粒的分离和再生等工业应用难题。通常,活性炭纤维负载TiO_2主要有两种途径;物理法(粉体烧结法、偶联法等)和化学法(溶胶-凝胶法、溶剂热、化学气相沉积法等)。综述了近年来TiO_2/ACF复合光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以及该类材料的研究进展,分析TiO_2/ACF复合光催化材料对污染物的降解过程,阐述TiO_2与活性炭纤维之间的协同作用机制,探索制备TiO_2/ACF复合光催化材料的最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光催化材料 TIO2 活性炭纤维(ACF) 光催化技术 负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C_p增强钢基复合材料淬火后残余应力模拟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张婉婷 陈华辉 吴迎飞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99-203,共5页
采用数值模拟的手段,对碳化钨(WC)颗粒增强钢基复合材料的淬火过程进行了弹塑性有限元分析。用X射线衍射的方法测量了复合材料淬火后的表面残余应力,并与模拟数据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淬火后的WC颗粒增强的钢基复合材料表面受压应... 采用数值模拟的手段,对碳化钨(WC)颗粒增强钢基复合材料的淬火过程进行了弹塑性有限元分析。用X射线衍射的方法测量了复合材料淬火后的表面残余应力,并与模拟数据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淬火后的WC颗粒增强的钢基复合材料表面受压应力。立方体颗粒增强的复合材料表面应力的模拟值与实验值更接近。在增强颗粒分布形式相同时,立方体颗粒增强的复合材料最大应力幅值比球形颗粒高出约0.5倍,正八面体颗粒增强的复合材料最大应力幅值比球形颗粒高出约0.4倍。球形颗粒增强的复合材料内部产生裂纹的几率和加工硬化程度均小于其他两种形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化钨 钢基复合材料 残余应力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O_2含量对镁铝尖晶石烧结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9
6
作者 刘东方 马向东 +2 位作者 张志浩 黄亮亮 王晓陆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2481-2485,共5页
以分析纯氧化镁、氧化铝、氧化钛为原料,按氧化镁与氧化铝质量比28.33∶71.67配料,在合成体系中分别引入质量分数为0、0.5%、1%、2%、4%、6%、8%和10%的氧化钛,在钼丝炉中1600℃保温2 h,烧结法合成镁铝尖晶石。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 以分析纯氧化镁、氧化铝、氧化钛为原料,按氧化镁与氧化铝质量比28.33∶71.67配料,在合成体系中分别引入质量分数为0、0.5%、1%、2%、4%、6%、8%和10%的氧化钛,在钼丝炉中1600℃保温2 h,烧结法合成镁铝尖晶石。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能谱对烧后试样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引入适量的TiO_2可显著提高镁铝尖晶石的烧结性能;当TiO_2含量低于4%时,随着TiO_2的含量增加,试样的线变化率减小,显气孔率下降,体积密度增大,常温耐压强度增大。TiO_2的引入提高了镁铝尖晶石晶体空位浓度,活化了晶格,促进镁铝尖晶石的烧结。当TiO_2含量高于4%时,试样的线变化率、显气孔率和体积密度没有显著变化,常温耐压强度有所下降;尖晶石晶粒尺寸没有明显变化,且生成了一定量的Mg0.6Al0.8Ti1.6O_5,阻碍了镁铝尖晶石之间的接触,影响镁铝尖晶石烧结性能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钛 镁铝尖晶石 空位浓度 烧结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数对无机富锌涂料和涂层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9
7
作者 裴嵩峰 张婷 +1 位作者 桑玮玮 陈华辉 《涂料工业》 CAS CSCD 2006年第12期14-16,20,共4页
硅酸钾富锌涂料是目前广泛使用的钢铁防腐蚀涂料。作为涂料粘结剂的高模数硅酸钾溶液对涂料和涂层的性能有重要影响。本研究考察了硅酸钾粘结剂的模数变化对涂料及涂层性能产生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粘结剂模数的提高可以提高固化后涂... 硅酸钾富锌涂料是目前广泛使用的钢铁防腐蚀涂料。作为涂料粘结剂的高模数硅酸钾溶液对涂料和涂层的性能有重要影响。本研究考察了硅酸钾粘结剂的模数变化对涂料及涂层性能产生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粘结剂模数的提高可以提高固化后涂层的耐水性能,当粘结剂模数在5.0左右时,所得富锌涂层具有最佳的耐磨性能,但当粘结剂模数超过5.5时会造成涂料施工性能和贮存稳定性下降,涂层柔韧性降低,从而降低涂层的耐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机富锌涂料 模数 耐水性能 耐磨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润滑条件下氧化铝陶瓷衬板的磨损机制 被引量:6
8
作者 范磊 陈华辉 +1 位作者 宫学源 周强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2-66,共5页
在干摩擦、水润滑、油润滑3种不同润滑条件下对氧化铝陶瓷进行摩擦磨损试验。利用SEM对磨损后的磨痕进行观察并进行显微组织结构分析,探讨不同介质下氧化铝陶瓷的磨损机制。结果表明:氧化铝陶瓷材料干摩擦条件下的磨损机制为大量的脆性... 在干摩擦、水润滑、油润滑3种不同润滑条件下对氧化铝陶瓷进行摩擦磨损试验。利用SEM对磨损后的磨痕进行观察并进行显微组织结构分析,探讨不同介质下氧化铝陶瓷的磨损机制。结果表明:氧化铝陶瓷材料干摩擦条件下的磨损机制为大量的脆性剥落和大量的磨粒磨损,在水润滑条件下为较少的脆性剥落和轻微的磨粒磨损,在油润滑条件下为很少的脆性剥落和极微的磨粒磨损;液体润滑剂可使氧化铝陶瓷材料的磨损量大幅度降低,其中油润滑条件的减磨效果最为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铝陶瓷 显微组织 磨损 润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润滑条件下多孔MgAl_2O_4陶瓷摩擦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范磊 贾晓蓬 +3 位作者 陈华辉 马向东 陈庆 雷延栋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26-31,共6页
镁铝尖晶石具有化学稳定性好,耐磨、耐腐蚀、热膨胀系数小,绝缘性能好的特点,利用微磨损试验机在不同润滑条件下对多孔结构镁铝尖晶石的摩擦学性能进行测试,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及能谱仪对其磨损表面形貌进行观察。结果表明:MgAl_2O_4陶... 镁铝尖晶石具有化学稳定性好,耐磨、耐腐蚀、热膨胀系数小,绝缘性能好的特点,利用微磨损试验机在不同润滑条件下对多孔结构镁铝尖晶石的摩擦学性能进行测试,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及能谱仪对其磨损表面形貌进行观察。结果表明:MgAl_2O_4陶瓷微磨损条件下的磨损机制为脆性剥落和黏着磨损;多孔MgAl_2O_4陶瓷在与氮化硅球对摩过程中发生了元素迁移;多孔MgAl_2O_4陶瓷的孔隙结构可以储存润滑介质,在摩擦磨损过程中起到自润滑作用;与干摩擦相比,聚α烯烃(PAO油)润滑和含有碳纳米管的聚α烯烃(PAO+CNT)润滑介质的加入可以有效起到减磨作用,特别是润滑介质为PAO+CNT膏状润滑剂时,减磨效果更为明显,平均摩擦因数由干摩擦时的0.646下降至0.124,下降幅度达到80.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Al2O4陶瓷 多孔结构 润滑 摩擦因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O_2含量对铁铝尖晶石晶体结构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陈俊红 闫明伟 +3 位作者 刘东方 李斌 宿金栋 孙加林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46-349,共4页
以分析纯氧化铁、氧化铝和二氧化钛为原料,按FeO∶Al2O3质量比为40.8∶59.2配料,并于合成体系中分别引入质量分数为0、1%、3%和5%的二氧化钛。在保护气氛(CO2/CO)下于1550℃煅烧4h合成铁铝尖晶石。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能谱对... 以分析纯氧化铁、氧化铝和二氧化钛为原料,按FeO∶Al2O3质量比为40.8∶59.2配料,并于合成体系中分别引入质量分数为0、1%、3%和5%的二氧化钛。在保护气氛(CO2/CO)下于1550℃煅烧4h合成铁铝尖晶石。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能谱对烧后试样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铁铝尖晶石合成过程中,引入的TiO2参与了铁铝尖晶石的结晶、长大;添加TiO2的铁铝尖晶石衍射峰向小角度偏移,晶格常数增大。TiO2加入量小于1%时,各试样的微观结构都比较均匀,引入的TiO2进入了铁铝尖晶石的晶格,且以复合尖晶石的形式存在;TiO2添加量大于3%时,烧后试样的结晶形貌发生明显变化,铁铝尖晶石发生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铝尖晶石 TIO2 晶格常数 结晶形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凝胶改性有机硅海洋防污涂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刘琳 孙森 +2 位作者 齐晓彤 李海周 朱立群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05-108,112,共5页
制备了新型水凝胶改性有机硅海洋防污涂料,通过亲水高分子使涂层表面形成水化层以降低污损生物附着。利用红外光谱检测含氢硅油转化率以确定面漆粘结剂的转化率。通过设计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探究不同涂装体系的防污性能。通过粘附力... 制备了新型水凝胶改性有机硅海洋防污涂料,通过亲水高分子使涂层表面形成水化层以降低污损生物附着。利用红外光谱检测含氢硅油转化率以确定面漆粘结剂的转化率。通过设计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探究不同涂装体系的防污性能。通过粘附力测试、接触角测试、盐雾实验、浸泡实验、极化测试和防污性能实验等手段探究涂装体系的表面质量、耐腐蚀性能及防污性能。结果表明:制备的涂装体系在实验室沉浸实验中具有良好的防污效果。水凝胶改性有机硅防污涂层能在表面形成薄的水膜,有效地阻止了污损生物的粘附;通过调整侧链聚乙二醇烯丙基醚的分子量、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和硅油含氢量,可以合成相应的粘结剂调整涂层表面能;静态下涂层的防污效果比动态下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硅 中间漆 接触角 防污涂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铝增强无机硅酸锌涂层的电化学阻抗谱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婷 裴嵩峰 陈华辉 《涂料工业》 CAS CSCD 2006年第9期1-3,共3页
无机硅酸锌涂层是一种广泛使用的钢铁重防腐涂层。采用在涂料填料中加入氧化铝的方法可以得到具有更好耐磨性能的富锌涂层。本实验研究利用电化学阻抗谱法(EIS)研究了氧化铝的加入对涂层腐蚀防护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氧化铝颗粒的加入使... 无机硅酸锌涂层是一种广泛使用的钢铁重防腐涂层。采用在涂料填料中加入氧化铝的方法可以得到具有更好耐磨性能的富锌涂层。本实验研究利用电化学阻抗谱法(EIS)研究了氧化铝的加入对涂层腐蚀防护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氧化铝颗粒的加入使涂层的腐蚀防护性能略有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机硅酸锌涂层 氧化铝 电化学阻抗谱 重防腐蚀涂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轴棒法测定漆膜柔韧性的探讨 被引量:2
13
作者 马峰 陈华辉 周倩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93-95,103,共4页
轴棒法是目前漆膜柔韧性测定的主要的方法之一,其不足之处是仪器简单,评价不够准确。改进了该测试方法,首先采用轴棒法测试,然后对漆膜进行拍照并用image-proplus图象分析软件测试漆膜的裂纹面积比。与轴棒法对漆膜柔韧性分级评定相比,... 轴棒法是目前漆膜柔韧性测定的主要的方法之一,其不足之处是仪器简单,评价不够准确。改进了该测试方法,首先采用轴棒法测试,然后对漆膜进行拍照并用image-proplus图象分析软件测试漆膜的裂纹面积比。与轴棒法对漆膜柔韧性分级评定相比,裂纹面积比能更准确地表征漆膜的柔韧性。将改进后的轴棒法应用于无机硅酸锌涂层及高氯化聚氯乙烯防锈面漆和醇酸防锈漆的柔韧性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韧性 测试方法 改进 无机硅酸锌涂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氧化物掺杂对KNN无铅压电陶瓷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程丽乾 徐泽 王轲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663-1667,1680,共6页
为了获得压电性能高、稳定性好的无铅压电材料,利用传统固相烧结法制备(Na0.5K0.5)NbO3-(Bi0.5Li0.5)TiO3-BaZrO3(简称KNN-BLT-BZ)无铅压电陶瓷。通过掺杂不同的氧化物,研究了不同氧化物掺杂对KNN-BLT-BZ无铅压电陶瓷性能的影响。实验表... 为了获得压电性能高、稳定性好的无铅压电材料,利用传统固相烧结法制备(Na0.5K0.5)NbO3-(Bi0.5Li0.5)TiO3-BaZrO3(简称KNN-BLT-BZ)无铅压电陶瓷。通过掺杂不同的氧化物,研究了不同氧化物掺杂对KNN-BLT-BZ无铅压电陶瓷性能的影响。实验表明,利用Ni2O3进行掺杂所得陶瓷的压电及铁电等性能最优:d33=265pC/N,Qm=109,kp=0.34,tanδ=0.026,Pr=22.4μC/cm^2,Ec=1.37kV/mm,并且具有较高的居里温度(253℃);Fe2O3掺杂则可以明显提高陶瓷应变,促进晶粒长大,提高Qm、d33和室温下εr,降低室温下介电损耗;ZnO掺杂会降低压电陶瓷介电损耗,提高损耗的温度稳定性;掺杂Ag2O后会使陶瓷烧结温度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NN压电陶瓷 无铅 氧化物 掺杂 电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燃机车KM型抗磨添加剂的摩擦磨损性能研究
15
作者 温庆丰 施平 +3 位作者 岳文 李国华 张弘 刘家浚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44-48,共5页
考察了铁路内燃机车KM型抗磨添加剂的减摩抗磨性能及机车牵引试验效果。在四球摩擦试验机和销/盘摩擦磨损试验机上进行对比试验的结果表明,该添加剂能明显提高150SN基础油和CD15W/40柴油机油的抗磨损性能,减小摩擦系数。通过扫描电子显... 考察了铁路内燃机车KM型抗磨添加剂的减摩抗磨性能及机车牵引试验效果。在四球摩擦试验机和销/盘摩擦磨损试验机上进行对比试验的结果表明,该添加剂能明显提高150SN基础油和CD15W/40柴油机油的抗磨损性能,减小摩擦系数。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电子能谱仪、显微共焦拉曼等仪器测试分析,探讨了KM型添加剂在摩擦副磨损过程中的作用机理,发现:加入添加剂后,摩擦副表面在摩擦过程中生成了一层含氮、氧及碳等元素的化学保护膜;添加剂增加了摩擦副表层C元素的富集,形成含碳物相;它使摩擦副表面产生破碎Fe2O3细小颗粒。这些因素都对改善摩擦副的摩擦学性能发挥有利作用。在2个机务段进行的机车牵引试验结果表明,KM添加剂能明显增加内燃机车的运行功率,提高燃油节油效率,具有很好的实际使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擦磨损 抗磨添加剂 含碳物相 铁氧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珊瑚化石的组成及显微结构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范磊 邱家军 +4 位作者 宋鹏 王纯阳 罗利嘉 周超 张文华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40-344,共5页
珊瑚化石是珊瑚在地下长期埋藏经过各种地质作用所形成的化石,目前对珊瑚化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地质学和生物进化方面,对珊瑚化石的组成和显微结构研究较少。本文对产于陕西省的珊瑚化石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差热分析、热重分析以及扫... 珊瑚化石是珊瑚在地下长期埋藏经过各种地质作用所形成的化石,目前对珊瑚化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地质学和生物进化方面,对珊瑚化石的组成和显微结构研究较少。本文对产于陕西省的珊瑚化石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差热分析、热重分析以及扫描电镜等方法进行分析,研究珊瑚化石的组成、含量以及其显微结构特点。结果表明:这类开采于陕西省的珊瑚化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 CaCO3),平均含量高达98.6%;珊瑚化石在700℃左右发生相变,在相变过程中其质量急剧下降,即CaCO3分解为CaO和CO2;内部结构存在着大量的1-5μm孔隙;断口形貌具有类似解理断裂的特点,存在相应的“河流状花样”。本文提出,在珊瑚玉石储藏及加工时要尽量避开酸性物质,避免使其经受高温,最高不要超过650℃,同时加工琢磨刻面过程中要避开解理面,或使刻面与解理面呈一定角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珊瑚化石 物相组成 碳酸钙 解理断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熔覆Ni基WC合金的固体粒子冲蚀磨损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栋 马向东 +1 位作者 刘睿 韩蕾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64-65,79,共3页
采用激光熔覆技术,在45#钢表面制备Ni基WC合金涂层,利用扫描电镜分析了熔敷层的微观组织,利用显微硬度计、固体粒子冲蚀磨损实验机对涂层的性能进行了测试研究。结果表明:随Co-WC质量分数的增加,试样的硬度逐渐增大,其冲蚀抗力增大,当... 采用激光熔覆技术,在45#钢表面制备Ni基WC合金涂层,利用扫描电镜分析了熔敷层的微观组织,利用显微硬度计、固体粒子冲蚀磨损实验机对涂层的性能进行了测试研究。结果表明:随Co-WC质量分数的增加,试样的硬度逐渐增大,其冲蚀抗力增大,当质量分数超过一定数值后冲蚀抗力减小。质量分数为40%的Co-WC复合涂层有良好的冲蚀抵抗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蚀磨损 激光熔覆 涂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_xS_y、B_xSe_y(x=1、2,y=1—6)团簇结构的计算模拟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吴苗苗 李洺阳 +4 位作者 李鸿鹏 张翔 魏雪虎 杨志宾 马向东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646-1651,共6页
超卤素团簇具有比卤族元素更高的电子亲和能(EA)、强氧化性及反应活性,被广泛应用于材料改性及新材料的合成等众多领域。BO_2团簇分子属于超卤素,本文基于BO_2团簇分子,根据密度泛函理论,采用B3LYP/6-311+g(3df)理论计算方法,研究了B_x... 超卤素团簇具有比卤族元素更高的电子亲和能(EA)、强氧化性及反应活性,被广泛应用于材料改性及新材料的合成等众多领域。BO_2团簇分子属于超卤素,本文基于BO_2团簇分子,根据密度泛函理论,采用B3LYP/6-311+g(3df)理论计算方法,研究了B_xS_y、B_xSe_y(x=1、2,y=1—6)团簇的几何结构、电荷分布、前线轨道分布、磁学特性及超卤素特性。研究结果表明,BS_2、B_2S_5、B_2Se_4、B_2Se_5的电子亲和能均大于卤素原子(Cl)的电子亲和能3.6 eV,这些团簇结构属于新型的超卤素团簇,为实验上超卤素的合成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卤素 团簇结构 电荷分布 密度泛函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金属电极与LiCl界面相互作用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19
作者 吴苗苗 于虎 +4 位作者 王咏琪 窦睿然 胡泊 朱爽秋 马向东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26-130,共5页
锂金属因具有高理论容量及低还原电势等优点,是最具潜力的下一代高能量密度电池负极材料。但金属锂具有活跃的化学特性,在电池中易与电解质发生反应,导致锂枝晶的生长,进而使锂电池发生短路,影响其使用。研究表明,在固态电解质界面(SEI... 锂金属因具有高理论容量及低还原电势等优点,是最具潜力的下一代高能量密度电池负极材料。但金属锂具有活跃的化学特性,在电池中易与电解质发生反应,导致锂枝晶的生长,进而使锂电池发生短路,影响其使用。研究表明,在固态电解质界面(SEI)膜形成过程中添加LiF可以调控锂在表面沉积的形貌,稳定电极/电解质界面,但机理尚不明确。本工作拟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研究方法,构建了金属Li和LiCl表面模型,通过对该模型电子态密度、Li在LiCl表面的吸附能以及Li在LiCl表面的扩散能垒等的计算,研究发现在SEI中添加LiCl可以对锂金属负极起到保护作用,为探索锂金属电池体系中稳定锂金属负极及界面保护材料的设计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金属电池 LICL 界面 第一性原理研究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