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23篇文章
< 1 2 6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宾州州立大学工程图学课程教学方法启发 被引量:10
1
作者 田劼 王红尧 +1 位作者 WU Xin-li BUSKIRK Gracevan 《图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847-853,共7页
为加快建设一流本科教育,以具有代表性的宾州州立大学工程图学为例,对教学模式进行了深入对比与新方法探索研究。国外在教学内容上重视三维构形,关注细节;教学实践上立足项目设计,理论与实践有机融合;教学手段能灵活综合运用胶片投影、... 为加快建设一流本科教育,以具有代表性的宾州州立大学工程图学为例,对教学模式进行了深入对比与新方法探索研究。国外在教学内容上重视三维构形,关注细节;教学实践上立足项目设计,理论与实践有机融合;教学手段能灵活综合运用胶片投影、多媒体和白板“三位一体”。根据宾州州立大学工程图学注重教学内容与设计思维相结合的思想,结合国内教学现状,潜心思索,进行了教学方法改革探索与实践。以装配图为引导,零件图为课程开展的思维导图,对教学内容进行了模块化编排;同时制作了三维虚拟教具,提升学生的三维形体库储备,强化读图能力;最后引导学生通过SolidWorks软件虚拟设计机械构件,并进行3D打印的延展实践教学应用。相较目前国内多所高校“细而全”的输入式教学模式,强化了学生的表达技能训练和主观能动学习,且学习成效显著,教学方法改革具有一定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图学 三维构形 模块化 素质教育 实践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能源与矿业治理体系发展战略研究 被引量:18
2
作者 王国法 张铁岗 +5 位作者 王成山 庞义辉 杨挺 孙春生 胡亚辉 张鹏 《中国工程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76-189,共14页
本文针对我国能源与矿业安全发展面临的风险与挑战,分析了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我国能源需求变化及发展格局,发现新能源和化石能源相互助力、耦合发展将是今后我国形成多种能源融合稳定供给的必由之路。文章研究了5G、大数据、区块链、... 本文针对我国能源与矿业安全发展面临的风险与挑战,分析了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我国能源需求变化及发展格局,发现新能源和化石能源相互助力、耦合发展将是今后我国形成多种能源融合稳定供给的必由之路。文章研究了5G、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特点及其在能源与矿业领域的应用前景,提出了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助力我国能源与矿业治理体系变革的技术路径,从能源生产、能源运输、能源消费、能源市场与政府监管五大环节详细论述了新一代信息技术与能源矿业开发利用技术融合发展的技术方向及应用场景,阐述了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撑能源与矿业治理体系重构,构建能源矿业体系治理新模式的战略思路,提出加强基础理论与技术装备研发、支持能源与矿业领域新基建、提供政策资金保障及建立国家能源与矿业安全生产和交易智能化平台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安全 新一代信息技术 能源与矿业 政府监管 治理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数学的北京城区地下空间地质适宜性评价 被引量:5
3
作者 孙文洁 杨文凯 +1 位作者 邓岳飞 李文杰 《地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3-79,共7页
以北京六环以内的核心城区为例,在系统分析研究区地质条件的基础上,综合考虑敏感因素对地下空间开发地质适宜性的影响,从而构建地下空间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最后采用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法对研究区地下... 以北京六环以内的核心城区为例,在系统分析研究区地质条件的基础上,综合考虑敏感因素对地下空间开发地质适宜性的影响,从而构建地下空间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最后采用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法对研究区地下空间开发适宜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地下空间开发适宜性以适宜性好和较好为主,占比60.11%,地质环境条件较好,总体比较适宜地下空间开发,活动断裂、水源地分布和古河道分布3个敏感因素是制约研究区地下空间开发的主要地质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适宜性评价 地下空间 敏感因素 模糊数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表面工程 被引量:1
4
作者 葛世荣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7,共17页
表面工程自其诞生以来,经历了从传统表面工程向复合表面工程、纳米表面工程及表面工程自动化的发展,正在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纳米科技等前沿领域中萌生。随着智能时代的来临,智能表面工程应运而生。智能表面工程是对摩擦表面赋予智能... 表面工程自其诞生以来,经历了从传统表面工程向复合表面工程、纳米表面工程及表面工程自动化的发展,正在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纳米科技等前沿领域中萌生。随着智能时代的来临,智能表面工程应运而生。智能表面工程是对摩擦表面赋予智能调控性能,使之具有自感知、自适应、自愈合能力,从而实现摩擦学行为的智能控制。介绍皮肤自感知、关节自感知、消化道自适应和表皮自愈合等人体表面智能性,触屏自感知表面、损伤自感知表面、摩擦自感知表面和触压自感知表面等自感知表面创新,自适应表面变色、自适应调光涂层、自适应疏水涂层、自清洁除尘表面、自适应隐身表面、自硬化耐磨表面和自减摩超滑表面等自适应表面创新,植物自愈合、自愈合聚合物膜、自愈合导电皮肤、自愈合离子皮肤、自修复防腐涂层、自愈合蛋白质体、自愈合关节软骨和自愈合磨损划痕等自愈合表面创新。以往的表面工程是对材料表面强化以提高其物理、化学、力学性能的技术和方法,而智能表面工程则是赋予材料表面自润滑、自抗磨、自耐蚀、自修复等功能的智能表面技术和方法。未来的智能装备离不开摩擦智能,摩擦智能必须有智能表面。智能表面制造须要深入研究仿生科学与表面工程技术交叉融合,因此在摩擦学、仿生学、低碳学等领域尚有许多需要探索的关键理论和技术问题,一旦取得突破,将促进智能表面工程领域的显著进步。可以预见,摩擦智能表面工程将支撑智能装备制造技术的发展,创造出更快、更强、更稳的机械系统;仿生智能表面工程将使机器人更智能地实现对自身运动的感觉、对空间的感知和对外部刺激的反应;低碳智能表面工程将降低摩擦系统能耗、减少建筑领域碳排放,从而使摩擦学及表面工程研究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紧密结合在一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表面工程 自感知 自适应 自愈合 智能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大采高工作面乳化液泵关键技术研究及工程应用
5
作者 李然 叶健 +7 位作者 卢海承 赖岳华 刘昊 陈荣明 于天亮 康岩 王初亮 王大龙 《煤炭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53-162,共10页
随着煤矿智能无人化开采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越来越多的大采高、超大采高智能无人化综采工作面陆续建成并投入生产,大采高综采高效智能化综采技术及装备又一次实现飞跃发展,这也对煤矿智能供液系统的供液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 随着煤矿智能无人化开采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越来越多的大采高、超大采高智能无人化综采工作面陆续建成并投入生产,大采高综采高效智能化综采技术及装备又一次实现飞跃发展,这也对煤矿智能供液系统的供液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为了满足超大采高智能无人化综采工作面供液需求,分析总结了乳化液泵在超大流量复杂工况下存在的问题,研究了提升超大流量乳化液泵站可靠性的关键技术。创新设计了一种基于人字齿轮副输入轴-曲轴轴系,解决了兆瓦级泵站系统齿轮副传动系统稳定性低的问题;进行了往复十字头-缸套摩擦副和兆瓦级传动系统关键轴承可靠性分析,提升了传动副的可靠性;通过配流阀动态特性分析、可视化技术研究与高可靠性密封技术研究,提升了超大流量高效气蚀配流性能;研究了一种基于永磁式本安型电磁铁及基于气穴卷吸的空化抑制方法及结构,提高了先导级的响应特性和卸载阀卸荷阀口抗气蚀特性,进而提升了高压大流量卸载阀的可靠性;通过创新研制云边端协同的泵站智能预警诊断系统,提升了高压大流量泵站的安全性和可用性。最后研发设计了高功重比1 250 L/min、40 MPa五柱塞乳化液泵,并在陕煤集团曹家滩煤矿122104综采工作面即世界首套10 m超大采高智能综采工作面进行了成套示范应用。超大流量智能乳化液泵站的成功研制为超大采高智能化综采工作面集成供液系统泵站配置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供液技术 动力传动技术 耐气蚀配流技术 乳化液泵 电磁卸载阀 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ilbert谱信息熵的煤矸放落振动特征分析 被引量:14
6
作者 刘伟 华臻 王汝琳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2-37,共6页
针对煤矿安全生产中的综放工作面煤矸界面探测问题,提出利用煤矸下落冲击钢板的振动特征来探测煤矸界面的方法。煤矸振动信号表现出非平稳特征,采用经验模态分解方法将复杂矿井环境下的煤矸振动信号分解成固有模态分量。选择包含煤矸振... 针对煤矿安全生产中的综放工作面煤矸界面探测问题,提出利用煤矸下落冲击钢板的振动特征来探测煤矸界面的方法。煤矸振动信号表现出非平稳特征,采用经验模态分解方法将复杂矿井环境下的煤矸振动信号分解成固有模态分量。选择包含煤矸振动特征的前7个本征模函数(IMF)分量,通过Hilbert变换得到Hilbert谱。分析不同放煤状态下钢板振动信号的Hilbert谱发现,顶煤下落时的Hilbert谱分布较均匀,而煤矸混放时的Hilbert谱呈现不均匀分布。根据信息熵理论,提出了基于Hilbert谱信息熵的煤矸振动特征提取方法。试验结果表明,顶煤下落时的Hilbert谱信息熵要大于煤矸混放时的Hilbert谱信息熵,因此,煤矸振动的Hilbert谱信息熵特征能够准确地反映放煤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矸界面探测 振动信号 HILBERT-HUANG变换 经验模态分解(EMD) Hilbert谱 信息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LC的掘进机电控系统设计 被引量:9
7
作者 赵四海 胡于伟 +3 位作者 赵哲谦 董伟康 郭葛 郭衍臣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02-104,共3页
针对传统的掘进机电控系统存在可靠性低、故障率高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PLC的掘进机电控系统;给出了该系统总体结构,详细介绍了该系统硬件、软件设计及其远程控制的实现。实际应用表明,该系统运行稳定、可靠,保护功能齐全,满足掘进机... 针对传统的掘进机电控系统存在可靠性低、故障率高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PLC的掘进机电控系统;给出了该系统总体结构,详细介绍了该系统硬件、软件设计及其远程控制的实现。实际应用表明,该系统运行稳定、可靠,保护功能齐全,满足掘进机工作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掘进机 电控系统 PLC 远程控制 本质安全电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结构化信息抽取关键技术研究探讨 被引量:10
8
作者 周法国 王映龙 +1 位作者 杨炳儒 宋泽锋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4期1-6,21,共7页
以基于内在认知机理的知识发现理论为指导,针对汉语命名实体识别的难点,充分考虑专家知识在命名实体识别中的作用;根据不同的实体类型,采用灵活变化的统计与规则相结合的方式;采用各种技术来研究信息抽取的任务,如:机器学习技术、篇章... 以基于内在认知机理的知识发现理论为指导,针对汉语命名实体识别的难点,充分考虑专家知识在命名实体识别中的作用;根据不同的实体类型,采用灵活变化的统计与规则相结合的方式;采用各种技术来研究信息抽取的任务,如:机器学习技术、篇章分析与理解技术、句法分析技术、图算法与图挖掘技术、词计算技术、快速全文检索技术等;该文探讨的是不仅要从文本中获取简单子句中的关系,还要获得跨句子、段落中的实体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抽取 内在认知机理 命名实体识别 共指消解 机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矿山机电设备远程健康诊断系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9
作者 李伟 程晓涵 +1 位作者 汪爱明 张海涛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39-142,共4页
设备预知维护是矿山设备管理的发展趋势。文章介绍了大型矿山机电设备远程健康诊断系统(简称为4M系统)的功能模块组成,分别从设备日常管理、设备在线监测、设备故障模拟以及预知维护模型等方面阐述了所在研究团队的相关进展,同时还分析... 设备预知维护是矿山设备管理的发展趋势。文章介绍了大型矿山机电设备远程健康诊断系统(简称为4M系统)的功能模块组成,分别从设备日常管理、设备在线监测、设备故障模拟以及预知维护模型等方面阐述了所在研究团队的相关进展,同时还分析了该系统在现场应用中存在的不足及解决方法,对煤矿设备管理实现预知维护提供了很好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备管理 预知维护 远程健康诊断 矿山机电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本科生导师制背景下电气工程专业生产实习方案改革探讨 被引量:8
10
作者 卢其威 邹甲 +1 位作者 赵锋 程红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66-168,181,共4页
生产实习是电气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相当多的高校面临着寻找实习企业难、实习效果不理想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结合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提出的本科生全程导师制,给出并探讨了本科导师制背景下电气工程专业生产实... 生产实习是电气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相当多的高校面临着寻找实习企业难、实习效果不理想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结合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提出的本科生全程导师制,给出并探讨了本科导师制背景下电气工程专业生产实习内容和实施方式的改革方案。经过一年的实践,表明该方案可以进一步提高生产实习环节的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实习 电气工程专业 本科生导师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拓理论与信息融合的煤矿井下环境安全等级评判方法 被引量:5
11
作者 周玉 钱旭 +1 位作者 王培崇 虎晓红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3328-3331,共4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信息融合技术和可拓原理的煤矿井下环境安全等级评价新方法。依据煤炭生产现场的实际情况,应用可拓原理和基于多因素优化融合的思想,建立了煤矿井下环境安全等级的物元评价模型。该模型能够完整反映矿井环境的安全等级,... 提出了一种基于信息融合技术和可拓原理的煤矿井下环境安全等级评价新方法。依据煤炭生产现场的实际情况,应用可拓原理和基于多因素优化融合的思想,建立了煤矿井下环境安全等级的物元评价模型。该模型能够完整反映矿井环境的安全等级,实现了对矿井环境信息的定性与定量的集成描述。运用此方法对某矿井安全进行等级评判,得出的结论符合实际情况与工程实际,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融合 可拓理论 矿井环境 安全等级评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业特色的材料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被引量:5
12
作者 李国华 马峰 +3 位作者 范磊 陈华辉 马向东 刘文言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78-182,共5页
简述了专业实践教学在高级专业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意义。介绍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材料科学与工程系为构建具有矿业特色的材料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所进行的创新探索,构建以"材料实验技术"实验课程教学、专业认识实习、生产实习、专... 简述了专业实践教学在高级专业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意义。介绍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材料科学与工程系为构建具有矿业特色的材料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所进行的创新探索,构建以"材料实验技术"实验课程教学、专业认识实习、生产实习、专业综合设计、"科研训练"、毕业设计(论文)为主体,以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大型专业展会参观、听学术报告等为补充实践教学体系。为适当体现本专业的矿业特色,特别注意有矿业背景实习基地建设外。实践表明,以上实践教学体系基本实现大学四年的实践教学全覆盖,取得较好的实际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业特色 材料专业 实践教学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炭企业数字矿山信息融合框架的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余远 钱旭 +1 位作者 钟锋 李晓瑞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18-120,共3页
文章分析了数字矿山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基于信息融合理论,提出煤炭企业数字矿山四层信息融合框架,即信息资源管理层、生产信息融合层、管理信息融合层和决策信息融合层。通过数字矿山信息融合框架层内和层间信息融合,使整个框架形成... 文章分析了数字矿山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基于信息融合理论,提出煤炭企业数字矿山四层信息融合框架,即信息资源管理层、生产信息融合层、管理信息融合层和决策信息融合层。通过数字矿山信息融合框架层内和层间信息融合,使整个框架形成一个信息融合网络。在此框架内数字矿山海量信息可以得到进一步的融合利用,为生产人员、管理人员和高层领导决策人员提供煤矿生产现场的动态信息和辅助决策支持,在大中型煤炭企业中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矿山 信息融合 框架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电设备故障诊断方法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27
14
作者 薛光辉 吴淼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03-105,共3页
回顾了机电设备故障诊断技术的发展历程,从基于解析模型、系统信号处理和知识的故障诊断方法总结了设备故障诊断方法的研究现状,探讨了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指出了其发展趋势、研究方向及热点问题。
关键词 故障诊断 研究现状 发展趋势 远程诊断 混合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QLite数据库的掘进机状态信息存储的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杨健健 王丙军 +3 位作者 姜海 杨阳 吴思遥 吴淼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05-108,共4页
介绍了掘进机黑匣子硬件平台的结构,提出了一种在黑匣子硬件平台上的基于嵌入式数据库SQLite的掘进机运行状态信息的存储和实现方法。利用嵌入式数据库SQLite代码开源的优点,便捷灵活地将其嵌入到开发的应用程序中,实现了掘进机的运行... 介绍了掘进机黑匣子硬件平台的结构,提出了一种在黑匣子硬件平台上的基于嵌入式数据库SQLite的掘进机运行状态信息的存储和实现方法。利用嵌入式数据库SQLite代码开源的优点,便捷灵活地将其嵌入到开发的应用程序中,实现了掘进机的运行信息数据采集及存储,为掘进机故障诊断和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积累了原始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掘进机黑匣子 状态信息 嵌入式数据库 SQLITE 故障诊断 全寿命周期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窄带物联网和华为云平台的工程测试技术实验系统及实验项目 被引量:3
16
作者 朱红秀 张柱 +4 位作者 张运九 刘旭涛 叶涛 郭智蔷 张赛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81-185,共5页
研发了基于窄带物联网(NB-Io T)和华为云平台的环境监测系统,并设计了4个实验项目。实验过程中,通过温湿度传感器、光照度传感器和STM32微处理器进行数据采集和处理,应用NB-IoT无线通信技术,将处理后的数据发送至华为云服务器,再在PC端... 研发了基于窄带物联网(NB-Io T)和华为云平台的环境监测系统,并设计了4个实验项目。实验过程中,通过温湿度传感器、光照度传感器和STM32微处理器进行数据采集和处理,应用NB-IoT无线通信技术,将处理后的数据发送至华为云服务器,再在PC端的Qt界面显示出来,实现远程环境监测功能。该实验系统和实验项目大大方便了学生对物联网和大数据相关知识的学习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窄带物联网 云服务器 Qt界面 远程监测系统 测试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接转矩控制在带式输送机电气传动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祝龙记 王汝琳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76-380,共5页
针对煤矿带式输送机电气传动装置的特点,提出了将基于直接转矩控制策略的变频调速技术应用到带式输送机电气传动控制系统上,介绍了直接转矩控制方案,并应用TMS320F2407组建了实验系统.实验结果证明,该控制方案启动转矩大,电流冲击小,启... 针对煤矿带式输送机电气传动装置的特点,提出了将基于直接转矩控制策略的变频调速技术应用到带式输送机电气传动控制系统上,介绍了直接转矩控制方案,并应用TMS320F2407组建了实验系统.实验结果证明,该控制方案启动转矩大,电流冲击小,启动速度非常平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转矩控制 带式输送机 软启动 变频调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梧桐庄矿数字化矿山工程建设与创新 被引量:9
18
作者 肖雅静 孟国营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29-134,共6页
针对数字化矿山存在的管理模式固化、井下场景不能自动更新等问题,分析了梧桐庄矿数字化矿山工程建设的先进性,介绍了梧桐庄矿数字矿山的总体架构、重点建设内容及实现方案。梧桐庄矿数字化矿山工程是以数据中心为核心,集安全生产过程... 针对数字化矿山存在的管理模式固化、井下场景不能自动更新等问题,分析了梧桐庄矿数字化矿山工程建设的先进性,介绍了梧桐庄矿数字矿山的总体架构、重点建设内容及实现方案。梧桐庄矿数字化矿山工程是以数据中心为核心,集安全生产过程控制、三维可视化、虚拟现实生产与安全培训为一体的多元化数字矿山工程,形成了集管理、装备、培训三位一体的综合管控体系。三维可视化系统根据生产进尺数据动态更新展示平台,实现煤矿生产工作面小场景自动生成,解决了人工输入工作繁重的问题。虚拟现实培训系统率先以本矿实景为模型,再现煤矿真实三维场景,提供生产系统运行操作、矿井环境认知、安全事故预防与处理等模拟演练与培训。梧桐庄数字化矿山工程提高了现代化矿井精细化管控水平,促进了梧桐庄矿安全高效矿井建设,提升了经济效益,可为全国同类矿井数字矿山建设起到典型示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矿山 综合管控 三维可视化 虚拟培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层气井抽水机电动机变频-恒频分段节能控制策略 被引量:5
19
作者 白利军 王浩 +1 位作者 王聪 姜柯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2136-2142,共7页
由于煤层气井抽水机电动机负荷的动态交变特性,导致抽水机电动机周期性运行于电动和发电状态,造成电能严重浪费。为解决这一问题,结合抽水机负载及悬点运动规律,提出一种基于变频器变频-恒频分段协调工作的抽水机电动机节能控制新策略... 由于煤层气井抽水机电动机负荷的动态交变特性,导致抽水机电动机周期性运行于电动和发电状态,造成电能严重浪费。为解决这一问题,结合抽水机负载及悬点运动规律,提出一种基于变频器变频-恒频分段协调工作的抽水机电动机节能控制新策略。该控制策略取消了抽水机按上下冲程划分运行区间的做法,将运行区间重新划分为变频段和恒频段;在变频段改变抽水机电动机工作频率,将抽水机负荷端势能转化为动能,抽水机依靠自身能量转化运行,电动机不做功;在恒频段电动机工作于电动状态,驱动抽水机工作,此时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在现场以一台YVP180L-8,11 k W感应电机及其驱动的CYJY4-1.5-9 HB型煤层气井抽水机作为试验平台,对变频、恒频以及提出的变频-恒频分段节能控制策略进行综合节能情况对比。现场实测结果表明:所提控制策略会使抽水机运动和负荷特性发生改变;同时该控制策略能够有效解决能量回馈问题,避免能量回馈电机,较其他两种控制策略系统节电率提高10%;该控制策略具有较强通用性,为煤层气抽采系统节能降耗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和角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抽水机 变频 分段控制 节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隐患排查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被引量:16
20
作者 胡镇峰 张瑞新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32-134,共3页
文章在分析煤矿隐患排查工作流程和特点的基础上,结合煤矿生产安全隐患排查的实际需求,研究并开发了基于局域网的隐患排查管理信息系统。系统采用分布式数据库技术、协同软件技术等,实现了隐患排查业务流程主要环节的程序化、规范化闭... 文章在分析煤矿隐患排查工作流程和特点的基础上,结合煤矿生产安全隐患排查的实际需求,研究并开发了基于局域网的隐患排查管理信息系统。系统采用分布式数据库技术、协同软件技术等,实现了隐患排查业务流程主要环节的程序化、规范化闭环管理,系统还通过大屏幕、短信功能等实现了信息的实时交流与共享,同时还建立科学的隐患排查知识库体系,为使用者提供多种数据统计分析、可视化查询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患排查 协同软件技术 管理信息系统 工作流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